译者引言
朋友:我知道许多人对我介绍的这些东西不感兴趣,甚至反感。但是当我们离开今生后,这都是实实在在将要发生的事情。如果今生有机会对此有所认识,却坚决拒绝认识,我不得不说,这将是一个无可追悔的遗憾。即使你认为这些东西是胡说八道,也请你耐住性子,把它认真读完。即使读完后你依然认为这是胡说八道,了解这些也决不会有害于你。人生常见如此现象:面对与我们的定见相左的信息时,我们或者无视,或者反感,嗤之以鼻。但是在将来的某个时日,若有机会回味它时,你也许会有不同的感悟,也许会愿意认真思考:咦,我咋没有早点儿认识呢?
雷蒙德-A-穆迪博士是美国研究学者、哲学家、精神病学家、医生和国际畅销书作家。他的研究旨在探索人死后会发生什么,“临终体验”一词是他在其畅销书《身后生命》中首创。他关于来世和临终体验的著作广为人知,是该领域的国际权威学者。
作为一个不可知论者和怀疑论者,他虽历经数十年探索,研究涉及临终、死亡和悲伤等现象,却仍然对来世的实境将信将疑。但后来,在临终体验意识论坛上,一些有过惊人的临终体验,或伴同临终经历的医生,提供证据并分享其观点,穆迪终于被自己听到的内容所折服。此后他便以极大的热情,一边收集令人信服的证据,一边向世人讲述身后生命的真相。
注:伴同临终经历(Shared Death Experience SDE):一些临终病人的亲人和照料者经历的一种临终生命现象,人们感到自己参与了临终者向身后生命的过渡。
以马内利-瑞登堡的临终体验
雷蒙德·穆迪—《身后生命》所摘引的瑞登堡著作
刘广斌 译
以马内利-瑞登堡的来世经历和临终体验之间的相似之处是相当显著的。事实上,在雷蒙德-穆迪博士关于临终体验的开创性著作《身后生命》中,他用一章专门讨论了这些相似之处。在这个网页上,你将了解这些相似之处,并阅读他对瑞公最著名著作《天堂与地狱》的节选,该节选章被冠名为《死后觉醒》。下面就是这一部分的内容。
瑞登堡和临终体验
生活在1688年至1772年的瑞登堡,出生在斯德哥尔摩。他在那个时代相当有名,并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做出了令人尊敬的贡献。他的著作,起初的朝向为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获得了相当广泛的认可。然而,在他生命的后期,他经历了一场重大的信仰风暴,从而开始讲述他所领悟的,与来自上界灵性实体沟通的经历。
他后来的作品中充满了对身后生命的生动描述。同样,他所写的一些灵界经历与那些从死亡边缘回来之人的报告之间具有惊人的相似性。
例如,瑞登堡描述了当肉体的呼吸和循环功能停止时发生了什么:
“这人仍然没有死,只是与他在今生世上所利用的肉体分离.人的死亡,只是从一个世界进入另一个世界而已”。
他声称自己经历了死亡的早期过程,并有过出离肉体的经历。
“我被带入了肉体感官无知觉的状态,因此几乎进入了临终的状态,但内在生命与思维仍然完整,因此我能察觉所发生的事情并保留在记忆中,包括那些从死里复活之人所发生的事情。特别使我察觉到的是,有一种心灵上的,即我的灵魂和肉体之间的牵引和拉扯。”
在这次经历中,他遇到了他认为是天使的人。他们问他,是否实际上做好了死亡的准备。
“那些天使首先询问我的想法是什么,是否像那些离世之人,通常想的都是有关永生的事。他们希望使我保持在这样的想法里。”
然而,发生在瑞登堡和灵之间的交流不是尘世上人的交流。区别在于这几乎是思想的直接传递。因此,不存在误解的可能性。
“灵之间的交流使用的是通用语言。每个人死后都会立即进入这种通用语言,这适合于他的灵。
“天使或灵与人的交谈,听起来就像人与人的交谈一样有声音,但周围的人却听不到,只有他自己能听到。原因是,天使或灵的话语全然流入人的思维。”
刚死的人并没有意识到他已经死了,因为他还有身体,这个身体在一些方面与他的肉体很相似。
“人死后的第一种状态与他在世时的状态相似,因为那时他以同样的方式身处外部环境中。因此,他除了认为自己还在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别的想法。于是,当他惊奇地发现自己仍在身体里,而且具有在世时的所有感觉时,他就会有愿望,想知道何为天堂,何为地狱。”
然而,灵性状态的限制较少。感知、思维和记忆都更加完美,时间和空间不再像尘世生活中那样构成障碍。
“灵的所有能力,都处于更完美的状态,他们的感觉以及他们的思维和认知也是如此。”
刚去世的人可能会遇到生前认识的其他已过世的灵。他们对他进入来世提供协助:
“最近离世之人的灵魂,被他的朋友和他在世上认识的人认出。于是,这些人指导他有关永生的事情。”
他过去的生活可能通过异象显示给他。他记得其中的每一个细节,而且他不可能撒谎或隐瞒任何事情。
“内在记忆是这样的,这里面刻蚀着人在任何时候所想的、所说的和所做的事,从他最早的婴儿期到极老迈时的所有详细事情。当人进入来生时,他所有的这些事情都有记载,对所有这些事情的回忆也都会相继显现出来。他说过的和做过的一切,都在天使面前显露出来,如在光天化日之下一般清晰。而且,世上没有什么事情能隐蔽至深,以至于死后显露不出来。当在天堂之光中观看灵时,就像看到肖像一样。”
瑞登堡还描述了来世充盈着 “主的光”。这是一种无以言喻的光明,他声称自己曾亲眼见过,那是一道真理和领悟之光。
穆迪博士就此得出结论:瑞登堡的描述与当代临终体验事件的报告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瑞登堡的临终体验给出的启示
在瑞登堡的几次临终体验中,他目睹了人的死亡,并看到来世里他们遇见了什么。他说,人死后立即进入自我显露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在尘世上戴着的社会面具会消失,真正的自我会显现出来。然后每个人形成永恒里的自己,以符合他们真实的内在本相。有些人变得失去理性,被恐惧和贪婪驱使。瑞登堡称这类人所处的灵性状态为地狱。地狱是一种心理状态,对应于我们在尘世上时,让自己被自我的盲目贪婪所驱使,所经历的痛苦。地狱里无需魔鬼施加惩罚,因为在地狱的灵性状态中,每个人都通过折磨别人来展现自己的恶意。
死后,许多人的内在心性呈现出瑞登堡称之为天堂的状态。这是一种快乐的状态,也是一种觉悟发展的状态,能越来越充分地察觉到创造的宏伟设计。与瑞登堡见证的天堂相配的是行为,而不是信条。因此,组成天堂社群的人来自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宗教信仰。瑞登堡经常提到,这些社群,即主的教会,无处不在。
根据其属灵生命,所有在尘世上生活在爱之良善中的人组成了主的教会。从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到瑞登堡所经历的天堂和地狱。
瑞登堡的来世之旅不仅仅使我们瞥见等待我们所有人的激动人心的旅程样貌,还供了一个非常清晰的画面。以下只是一些摘录。
人的真实欲望在死亡时得以揭示
人死后保持着他的”最强欲望(主导爱)”,并且在永恒的整个过程中不再改变。每个人都有相当数量的欲望,但它们都会归向一个最强欲望,并与之合为一体—或者说,它们全部合在一起,构成了这个主导爱。
所有与最强欲望相和谐的意志要素都被称为欲望,因为人期待它们。这些欲望有的比较内向,有的比较外向;有的直接结合;有的比较接近,有的比较远离;也有各种不同的从属关系。
它们的总体构成了一个王国。它们实际上是在人的内在组织起来的,尽管人们对这个组织一无所知。然而,人到了来生就会对此有一定程度的知晓,那时人的认知和感情的拓展取决于这个组织。如果其最强欲望是由天堂的欲望组成的,就会参与充实天堂社区;但如果其最强欲望是由地狱的欲望组成,则会强化地狱社区。
(1) 死后的人,展现出的就是其欲望或冲动。
(2) 在整个永恒中,人们保持着他们的冲动或最强欲望。
(3) 有属天和属灵欲望的人进入天堂;有肉体和世俗欲望却没有属天和属灵欲望的人则进入地狱。
(4) 人的信仰如果不是出自于属天的欲望,这信仰就不会保持。
(5) 欲望在行动中才会持续,所以这就是人的生命。
死后,人就是他的欲望或意志(冲动)。
通过一次又一次的观察经验我明白了这一点。整个天堂被划分为不同的社区,划分的依据是基于欲望的良善差异。每一个被提升到天堂成为天使的灵魂都被带到符合他或她的欲望的社区,一旦到了那里,他们就属于那里。可以说,这就像回到他们的家,他们出生的地方。天使明白这一点,并与像他们一样的人结成亲密的朋友。
当他们离开去到另一个社区时,会有某种持续的抗拒。这是一种效应,出于渴望回到和自己一样的人身边,也就是回归自己的最强欲望。这就是在天堂形成亲密友谊的方式。在地狱里也是如此,那里的人们形成友谊的基础,是与天堂相对立的欲望。
我们可以确定,在死后,人就是他的欲望。有一个事实也可以为之作证,那就是死后会清除那些与他的最强欲望不一致的成分。如果人是良善的,那么所有与他的真实欲望不和谐、或不一致的东西,都会被清除,也可以说被驱离。通过这种方式,人就被设置在自己的欲望中。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邪恶之人身上(不同的是,真实的东西从恶者身内被驱离,而虚假的东西从善者身内被驱离),直到最后所有人都成为他们自己真实的内在欲望。这发生在一个灵被引入下述第三种状态时。这种状态一旦形成,人就会一直面向他的内在欲望,无论他转向哪里,这欲望都在眼前。
在这个世上的人也是如此:他们自己的欲望引导着他们,也出于自己的欲望而接受别人的引导。当他们成为灵时,情况就更真实了,因为那时他们不得呈现任何其他虚假的欲望,或伪装出一个不真正属于他们的欲望。
在来生所有的人际关系都表明了一个事实,即人们的灵性反映着他们的最强欲望:事实上,每当某人的举止言谈符合周围人的欲望时,这个人看起来是完整的,面部表情丰富、愉快、活泼。但是,每当某人的言谈举止与周围人的欲望相反时,此人的脸就开始改变,变得朦胧,并从视野中退隐,最终整个人都消失了,好像他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我经常对这种情形感到惊讶,因为在我们的世界里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但我被告知,类似的事情确实发生在人的灵里,当人的灵性疏远他人时,就不再呈现在那人的视线之内。
有几次,我看到善良、简单之人想用有关真理和良善的道理教导邪恶之人,而这些人又是如何逃避这种教导的。当他们见到自己的同类时,就会攫取适合他们欲望的虚假成分而呈现强烈的快乐。我还看到善灵互相谈论关乎真理的事情,在场的良善之人都热切地听着,而同样在场的邪恶之人却毫不关心,就像什么都没听到一样。
灵性世界中的道路是可见的。有些通向天堂,有些通向地狱。一条通向一个社区,一条通向另一个社区。善灵只会沿着通向天堂的道路前行,他们看不到通往其他方向的道路,所走向社区的具体之善符合他们的自身欲望。恶灵只会走通向地狱的路,所进入的特定群体之邪恶也符合他们自身的欲望。他们看不到通往其他方向的道路,即使看到了,也不愿意跟随。
于是,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结束后,这两类人被分开,以至于他们不再见到或认得对方。每个人都成为他们自己的欲望,不仅在他们心性的更多内在层面,而且在他们的面容、身体和语言等诸多外在方面都适应一致。因为所有人都成为他们欲望的形象,甚至在外在事物上。
陷入肉体欲望的人完全没有能力生活在天堂的温情中,因为天堂的温情就是天堂的欲望。然而,他们能够生活在地狱的激烈中,这也是一种欲望,对不支持他们的人残忍的欲望。这种欲望之乐是对他人的各种蔑视,是敌意、仇恨和报复。当他们陷入这种状态时,就被自己的生命所困,完全无视基于良善和出于良善本身而对他人行善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基于邪恶之事和为了邪恶的目的而行动。
陷入肉体欲望的人在天堂无法呼吸。如果一个邪恶之人被带到那里,他的每一次呼吸都像因受压迫而挣扎一样。但是,处身天堂欲望的人在天堂位处越高远,呼吸就越自由,活得越完满。
死后的第一个阶段
人们在死后到达天堂或地狱之前会经历三种状态(或三个阶段)。第一种状态关联着他们更外在的方面,第二种状态涉及他们更内在的方面,第三种是准备状态。人在灵性世界中会经历这些状态。
第一种状态关联着人的外在特性,人们在死后立即进入这种状态。
所有人的灵性都有更内在和更外在层面。人的更外在层面是指他在物质世界里相应的身体(尤其是他的面容、言谈和举止),是用来与其他人交往的手段。但灵性更内在的层面是属于人的意志及其导致的认知,这些很少体现在面容、语言和举止中。从婴儿期开始,人们就习惯于表现出友好、善良和真诚,而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因此,作为一种习惯,他们向外表现出一种道德和公民的生活,而无论他们的内心是什么样子。
这种习惯导致人们对自己内心深处的东西几乎一无所知,也使他们对这些事情毫不介意。
每个人死后的第一种状态都很像他们在物质世界中的状态,因为那时他们也同样参与到外在事务中。他们有同样的面孔、语言和灵性,因此有同样的道德和公民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他们全然不知此时自己已经离开物质世界,除非他们留心自己身上发生的事情,以及天使唤醒他们时告知的真相—即他们现在已经是灵了。
于是,生命从一个形态延续到了另一个形态,而死亡只是一个跨越点。
每当灵性世界里的人想到灵性世界的其他人时,在他们的思想中此人的面容就会呈现眼前,同时还会想到此人生命中的许多其他特征。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那个人就会像被呼唤和召唤一样出现。
这种事情发生在灵性世界,因为在那里思想可以交流,同时那里的距离没有物质世界的属性。这就是为什么每个人一到灵界就会被朋友、亲戚和这样那样的熟人认出。这也是为什么他们经过互相交流,然后按照物质世界里彼此的友情之路继续交往。
所以他们被朋友们教导关于永生的状态,并被带到不同的地方,进入不同的社区。有些人被带到城市,有些人被带到花园和公园;但大多数人被带到富丽堂皇的地方,因为这种地方能够愉悦他们仍然具有的外在性状。然后他们断断续续地得到引导,回顾他们在尘世生活时对死后灵魂状态、天堂和地狱的看法,直到他们开始抱怨自己以前对这类事情竟然完全无知,并反感社会对此的无知。
[编者注:姑且把身后第一阶段称为处于幽冥界(Earthbound Realm),在这个阶段人们可以在世上的任何地方旅行,看到他们从未见过的地方。另外,灵性思维的能力也可以在幽冥界初步呈现。其他人也可以来到这里引导人。瑞登堡对第一阶段的描述也类似于临终体验对幽冥界的描述]。
几乎所有的人都急于知道他们是否能进入天堂。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自己能,因为他们在物质世界中过着有道德的公民生活,却未曾考虑到恶人和善人生活的外在表现是相似的,他们以相似的方式为他人做善事,以相似的方式去教堂、听讲道、并祈祷。他们完全没有意识到,外在的行为和外在的敬拜并不能成就什么,而真正重要的是外在所依据的内在要素。
数千人中也难找出一人知道他自己的内在要素是什么,更不知道这些要素正是天堂和教会居于人内之要所。
然后,所有从物质世界来的人都得到安置,完全依据他们的更内在要素,或者与特定天堂社区联结,或者与特定地狱社区联结。然而,当灵参与更多的外在事务时,这些更内在要素就不会被人看到,因为外在事务被用来掩盖和隐藏内在状态,特别是那些在更深内在层面上涉入邪恶事物的人。后来,当他们进入第二个阶段时,更内在要素就会变得非常明显,因为那时他们的更内在状态被展开,而更外在事物则退隐。
死后的第二个阶段
死后的第二个阶段被称为更内在元素阶段,因为此时人被领入他们心性的更内在层面,涉入他们的意志(冲动)和认知。而他们在第一个状态下涉及的更外在事物则进入休眠状态。
因此,当人们处于这种状态时,他们会身处真实的自我和真实的生命里。出于自身情感去自由思考就反映出人的真实生命,展现他真实的人。
处于这种状态的人是在他们自己意志的基础上思考的,这意味着他们的思考是基于自己的感情或欲望。在这一点上,他们的思考与他们的意志统一。事实上,达成这样的统一,他们似乎根本就无需思考,只要意愿即可。当他们交流时,也几乎是同样的。但有一个区别,就是他们交流时会有某种担忧,恐怕他们的意志涉及之事会曝露出来。这是因为,在物质世界里按照公民生活的要求,他们的担忧已经成为他们意志的一部分。
每个人死后都绝对会被引入这种状态,因为这是灵的真实状态。先前的状态是与他人相处时人们的灵性状态,那不是他们应有的状态。
一旦人们所处的状态符合其更内在的关注,他们在物质世界里的本性如何就显而易见了。到了这一阶段,他们的行为基础就真正属于他们。如果在物质世界中,他们参与的善举是出于其内在,此时他们的行为就会变得理性和睿智—事实上,比他们在物质世界中的行为更睿智,因为他们已经从肉体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也就是从那些使事情变得暗昧,或者说从蒙蔽的翳云里解脱出来。
另一方面,如果人们在物质世界曾涉身某些邪恶之事,此时他们就会表现得愚蠢和疯狂—事实上,比他们在物质世界中更疯狂。因为他们已处于自由之中,没有了限制。当他们生活在今生世界上时,他们在外在事务上是理智的,他们以此伪装成一个理性之人。而一旦这些外在表象被移除,他们的疯狂就显露出来。
在物质世界中生活时,所有承认神性事物和热爱神性真理的人,尤其是那些将其应用于生活的人,都会涉身良善,并基于良知行事。对所有这些人来说,当他们被引入与其更内在关切和谐的状态时,他们就好像从睡眠中被唤醒,或者从黑暗中进入了光明。
他们是在天堂之光的基础上思考,因此是出于更深的智慧;他们是在良善的基础上行动,因此是出于更深的感情。天堂正在以他们前所未知的极深祝福和愉悦输注他们的认知和情感。
他们与天堂天使有了交流。当此时,他们也认识了主,并出于他们的真实生命敬拜祂。如前所述,当他们处于更内在状态时,就是处于本具的生命状态。此外,他们基于自身的自由认识并敬拜祂,因为这自由是他们更深层情感的一部分。
于是,他们也以此方式退离外在的圣洁,进入内在的圣洁,那是实际的、真正的敬拜发生之处。
除非人沉迷自身的邪恶以及迎合其邪恶的谬误,否则他不会沉入地狱。这是因为那个世界里的人不得怀有分裂的心灵—所思所讲是一回事但同时所做又是另一回事。那里所有的恶人都会因其邪恶而认知谬误,并会因其邪恶而言谈虚伪。他们的思维和言语都出于他们的意志,因而迎合着他们自身的欲望及喜乐,就像他们今生依据其灵性而思考的方式一样—那就是,他们根据自己内心情感而采用的思维方式。
所有的灵都会到达一个特定社区,该社区与他们在尘世生活时的灵性状态一致。事实上,每个人都连接着一个特定的天堂或地狱社区—邪恶之人去到地狱社区,良善之人则到达天堂社区。去天堂的人会先得到逐步引导,最终才获准进入。
邪恶之人所处的状态与他们的更内在构成一致,他们也逐步走向自己的社区。在完成这种状态之前的最后阶段,他们会径直走向那里。而一旦这种状态完成,他们就会自己投入地狱,那里有他们的同类。
[编者注:这里描述的是虚空体验。在虚空中,除了我们自己真实的内在本性,一无所有。如此设计的目的是要使我们能反思和了解,在刚刚度过的尘世生活中我们成为了怎样的人。如果内里有爱,会看到自己的真实面目是天堂式的。于是我们内里的爱就会吸引自己出离虚空,走向光明。但如果我们内心的构成大多是非灵性的,那么就可能暂时停留在虚空中,直到心灵最终得到改变;或转回幽冥界,对于沉沦者来说就是走入地狱。]
在第二个阶段发生了恶灵与善灵的分离,而在第一阶段他们是在一起的。原因是,只要人们身处其外在关注中,就和尘世中的状态一样—那里恶人与善人共处,善人与恶人共处。当他们被引入以更内在关注为基础的状态,从而展现本性或意志时,情况就不同了。
善者与恶人的分离以各种方式发生。大体上,这是通过把恶人带到他们在第一状态时所接触的,具有善念和良善情感的社区。这样,他们被带到的那些社区曾由于他们的外表,而以为他们并非邪恶。然而当看到他们时,善灵会转身离开。随着他们转身离开,被带往各处的恶灵也会转身离开善灵,转向地狱社区的领域,那就是他们的目的地。
死后的第三个阶段
死后灵魂的第三个阶段是教导的状态。这种状态是为将要进入天堂、正在成为天使的人准备的,但却不是为将要进入地狱的人准备的,因为他们不能被教导。因此,第二阶段也是进入地狱之人的第三阶段,结果是他们完全转向自己的欲望,因此转向地狱的社区,那里的人们都沉迷于类似的欲望。
当这一切完成后,他们就根据这欲望去意愿和思考。由于这欲望是地狱式的,他们的意志无不邪恶,思考无不虚伪。他们对自己的意志和认知感到满意,因其符合这地狱式的欲望。于是,他们唾弃任何先前接受的良善和真实的事物,因为那只是他们用于达成欲望的工具。
然而,善良之人通过第二阶段后被带入第三阶段,这是他们接受指导准备进入天堂的阶段。
除非通过指导,获得对真和善的领悟,否则无人能够为天堂做好准备。这是因为人们无法知道在灵性层面上何为善与真,何为恶和假,除非他们得到教导。在物质世界中,有可能知道在公民和道德层面上何为善与真,何为公正和诚实,因为有民法教导何为假与恶。还有社会环境的影响,人在其中学会按照道德法律生活,所有这些都涉及到何为诚实和正确。但是,在灵性层面上何为良善和真实,就不是在物质世界能学到的,而要在天堂里学。
除非人们意识到并承认这些事实,否则就无法进行灵性上的思考。如果没有对这些事物的思考,人就不能期待这些事物。如果一个人不知道某件事情,就不可能思考它;如果不思考它,就不能期待它。
当一个人确实期待这样的事物,那麽天堂就会流入。也就是说,主的生命通过天堂流入这个人的生命。神性本质流入意志,通过意志流入认知,经由这些流入生命,这两者(意志与认知)是人灵性生命的根本。
从这些讨论我们可以看到,在物质世界中不能学到灵性层面上的良善和真理,只能从天堂学习。我们还可以看到,除非接受教导,否则没有人会为天堂做好准备。
行进至此,善灵在中间灵界完成第二阶段后,主引领他们接受教育。然而,这并不适用于每个人,因为人若在物质世界领受教导,就已经被主准备好进天堂了,他会通过另一途径进入。有些人就是这样,他们死后立即被引入天堂。
[编者注:我相信瑞登堡这里描述的临终体验,是那些绕过幽冥界(第一阶段)和虚空界(第二阶段)而直接进入光明的人的经历。]
一旦灵体通过上述各处教导为上天堂做好准备(这仅需很短时间,因为灵体具有灵性容量,可以同时汲取众多内容),他们就会穿上天使的衣服,其中大部分是白色的,就像亚麻布做的。着装好后,他们被带到一条通往天堂的道路上,并被交给那里的守护天使。然后他们受到一些其他天使的欢迎,并被引入社区,在那里众福常伴,其乐无穷。
走向天堂之路并不难
有些人认为,要过天堂的生活(也就是所谓的灵性生活)是很难的,因为他们听说人必须脱离俗世,放弃与尘世肉体有关的欲望,像灵性之人那样生活。他们认为这仅仅意味着要拒绝世俗的事物—尤其是财富和名望—一直行进在虔诚地默想上帝、救赎和永生的路上,终生祈祷、阅读圣言和灵修文献。他们认为这就是脱离俗世,靠灵性而不是靠肉体生活。
但大量经历以及与天使的讨论使我明白,情况并非如此。事实上,以这种方式退避尘世去追求灵性生活的人,为自己培养的却是一种悲哀的生命,一种无法接受天堂快乐的生命。因为每个人进入灵性世界后都保留着他们在尘世的生命状态。相反,如果人们要领受天堂的生命,今生无论如何都必须以各种方式积极生活,参与社会活动和事务。于是通过道德的公民生活,他们将获得灵性生命。这是在人内形成灵性生命的不二法门,是使其灵性为天堂做准备的途径。
生活中只有内向生命却没有外向生命,就像住在没有地基的房子里,会逐渐沉陷,或出现裂缝和豁口,摇摇欲坠,直至倒塌。
如果我们以理性的眼界审视人的生活,会发现它有三个方面:有灵性生活、道德生活和公民生活。我们发现这些生活彼此不同。有的人过着公民生活,但没有道德或灵性生活。还有一些人既有公民生活,又有道德生活,还过着灵性生活。这些人其实过的是天堂的生活—其他人过的是与天堂分离的尘世生活。
我们可以从中得出的第一个结论是,灵性生活与物质生活或尘世生活是不能分离的。相反,它们是结合在一起的,就像灵魂与肉体一样,如果它们分离,就像刚才说到的那样,就会像住在没有地基的房子里。
下面的思考将使我们能够看到,过天堂般的生活并不像某些人认为的那样困难。
谁不能过公民和道德的生活呢?每个人从摇篮开始就得到相关的教导,并在尘世生活中对其更加熟悉。每个人,无论善恶,也都会遵守,谁不希望被认为是诚实和公正的呢?
几乎每个人都在外在事务上展现诚实和公正,甚至在心里看起来也是诚实和公正的,或者说似乎其行为是出于真正的诚实和公正。属灵之人同样需要以此方式生活,他们可以像世人一样轻松地做到这一点—唯一的区别是,属灵之人相信神性事物,他们的行为诚实公正,不仅仅是因为这符合公民和道德法则,更是因为这符合神性法则。
言谈举止不忘神性事务的人,就与天堂天使有了联系。他们越是这样做,与天使的联结就越牢固。以此方式,他们的内在之人被打开,就其本质来看,就成了属灵之人。
当人达成如此状态,就在不知不觉中被主培育和引导。于是他们在道德和公民生活中所做的任何诚实和公正之事,都出自于灵性的源头。从灵性的源头做诚实和公正之事,是真正的诚实和公正,是发自内心做的。
灵性生活的法则、公民生活的法则和道德生活的法则都在十诫的戒律中赐给了我们。首先是灵性生活的法则,其次是公民生活的法则,最后是道德生活的法则。
从外表上看,纯粹属世之人遵守这些戒律的方式与属灵之人一样。他们以同样的方式敬拜上帝,去教堂,听讲道,摆出虔诚的面孔,不杀生,不通奸,不偷盗,不做假证,不骗取同伴的财产。但他们这样做只是为了自己和世界,或者说只是为了表现。
而那些在内心认识到何为圣洁,在其生活行为中专注于神性律法,并按照十诫的戒律生活的人,情况就不同了。当他们进入自己的内在状态时,就像从黑暗进入光明,从无知进入智慧,从悲哀的处境进入蒙福的生活。这是因为他们处身圣洁,因此就身居天堂。
我们现在可以看到,照天堂的方式去生活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难。人们知道有些事情是不诚实和不公正的,当面临这些事情时,依照灵性的觉悟,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即不应该这样做,因为这违反了神性律法。如果人们习惯于这样做,并在这习惯的过程中形成品性,于是他们就会一步一步地与天堂联结。当达到这种状态后,他们心性的高层就打开了。随着高层打开,人就看清哪些事情是不诚实和不公正的。当人看清这些时,就可以与之断绝。任何邪恶都是在看清之后才可以断绝的。
人们能够自由地来到这个阶段。谁不想具有能够如此行的自由呢?一旦这个过程开始,主就会将诸般良善赐予他们。按照主的安排,他们不仅能看清各种邪恶,而且厌恶它们,并最终远离它们。这就是主所说的 “我的轭是容易的,我的担子是轻省的”的意思。
天堂的生活不是退隐世界的生活,而是参与世界的生活。“虔诚”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却没有爱的生命,就无法通向天堂。相反,有爱的生活,就要在每项任务、每项交易、每项工作中都表现得诚实公正,这出自一个更内在的,通往天堂的源泉。当人表现得诚实且公正时,这源泉就在其生命中,因为这符合神性律法。这样的生活并不难!
再次使用这张卓越的图,展现瑞登堡所描述的天堂和地狱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