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或如何理解无限)

迈克尔-格拉迪什牧师

经文: 以赛亚书 61:1-3,10-11;约翰福音 1:1/4,14 和 14:5-9;真实的基督教 787

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不借着我,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你们若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从今以后,你们认识他,也看见他了。……看见我的,就是看见了父。”(约翰福音 14:6, 7, 9)

想一想,你是否曾被宇宙的宏伟同时又极其精细和有序所震撼。也许你回想起在海滩或山上的一个星光灿烂的夜晚,当你凝视这壮观的一切时,感到无比惊叹;或者你被一些简单的事情所打动,比如草是如何生长的,鸟是如何飞翔的,或婴儿在母亲子宫中是如何发育的。也许你对科学感兴趣,并对原子或亚原子物理的构成和潜力感到着迷。对于我们中的一些人来说,所有这些事物的复杂性可能令人难以置信。

如果我们思考上帝是如何控制所有这些宏伟壮阔而又精妙平衡系统的,或者上帝创世之前在做什么,我们可能会不知所措,根本无法开始思考其中的任何问题。事实上,在很多方面,想象这一切都是自动运行的,每样东西都是根据允许其存在的条件自发地产生和形成的,这可能比想象一个智慧的存在有意识地创造更简单、更容易,更不用说管理这一切了。

在这种情况下,毫无疑问,我们仍然可以对现有的一切心存感激。但是,如果我们根本不关心宇宙的目的和意义,我们可能会简单的耸耸肩,不去思考这个问题。但我们又在哪里呢?我们生命的真正终极目的是:与我们的造物主建立关系,这样我们就能自觉地、喜悦地与祂相连,不仅是为了今世的生活,更是为了永生。(约翰福音15:11,16:24,《真实的基督教》43)。

上面关于新教会神学重要性的第三段经文(《真实的基督教》787)总结了这个问题。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都是以属世的方式来思考的,都需要感官形象来获取对任何事情的清晰认识。因此,这段经文将浩瀚无垠的宇宙与“位于空中的人”观念进行了对比,或将在“海洋中看海”与”在海上看人”的设想进行了对比。即便如此,我们仍需警惕以单纯的物理概念看待主。祂是人,就像我们是人一样,不是因为我们身体的形态,而是因为可以通过身体表达的爱和智慧。

在马太福音第14章中,门徒们在加利利海上看见主,但直到祂对他们说话并为他们行了一个惊人的神迹,他们才认出祂是谁。即便如此,他们看到的也不是无限的上帝,而是上帝的物质化身。

为什么很重要

在哲学界,有所谓的”内在”和 “超越”之间的紧张关系,或者说是近在咫尺的、个人的或以某种方式为有限的心灵所触及的事物,与遥远的、宇宙的或以某种方式超出我们有限理解力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对立或冲突。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会遇到这两种现实,要在头脑中将它们调和起来可能很困难。

在教会中,当我们试图理解上帝—万物的无限创造者、整个宇宙背后永恒、无形的能量或力量时,也会面临同样的问题。现在,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揭示出了比人们想象中更加壮观的细节,包括那些距离数千光年之遥的星系。因此,当我们看到它们时,实际上是在观察遥远的过去。别忘了,每一秒钟都有新的事物诞生。

这个问题在著作中有多处论述(如《天堂与地狱》162和191节,《真实的基督教》31节),讨论了从时间和空间的角度思考任何灵性事物的困难。确实,灵性世界中存在状态的发展—这可能给人一种时间和空间的表象。但事实是,任何植根于时间和空间的思维都会阻碍我们真正理解任何灵性事物,尤其是上帝的本质或本性。

毕竟,”无限”顾名思义就是包罗万象,没有任何限制或界限,让我们无法形成对它的概念。例如,在“星球大战”电影中,上帝是一个完全抽象的概念,被简单地称为 “原初力”。但上帝不仅仅是原初力,上帝是爱,从爱中产生智慧,就像光来自太阳一样。从爱和智慧中,我们获得了力量。问题在于,如何形成一个理性的概念—如何在头脑中形成所有这些有目的能量的图景—从而使我们能够将其作为指导、引导和灵感的源泉来欣赏。

答案就是从人的角度来思考,不是从普通人的角度,而是从 “超人”的角度。

性之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我们对父母的爱、智慧和能力的感激之情就以一种非常简单和自然的方式开始了。对于新约中的门徒来说,这个理解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开始。他们见证了一个超凡脱俗、明显早熟的孩子的神奇降生,他们能够观察到这个孩子的智慧和能力逐年增长(路加福音2:42-47,《真实的基督教》89),最终祂从残酷的处决中复活,随后又在耶路撒冷和加利利海边行了一系列神迹。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首先要了解什么是 “超人”,才能知道什么是人。然后,随着我们的成长,如果我们认真思考的话,我们就开始明白,我们的人性来自上帝的神性。归根结底,人性必需要有个来源!我们的意识不仅仅是大脑神经元从物质世界的一系列相互作用中得出的结论。化学物没有感知能力,没有能力将自己提升到作用和反应的水平之上,就像一把钳子没有能力变成控制它的头脑,或者一幅二维图像没有能力将自己投射到三维空间一样。它们只会做能做的事。

但是,激发化学反应、指导化学反应并使之发挥其功能的是灵性,是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人都更深刻的神之人性。也就是说,我们是按照上帝的形象和样式创造的(创世纪1:26),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东西—包括我们的肉体—都是为了彰显和支持那看不见的实在而存在的。

这就是为什么对主的爱总是与对邻舍的爱紧密相连的原因之一。(《天国的奥秘》6025)这乍听起来很离谱,但有些人显然比其他人更有人性,也就是说,更有爱心和智慧,但人们却总是在彼此身上寻找人性。然而,如果不从造物主那里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人性,我们又怎么能知道呢?

因此,我们的造物主首先通过天使、祭司或先知的异象显现出来,随后祂亲自以血肉之躯降临世间。但即便如此,彰显无限的并不是这些血肉之躯,而是那神性之人的爱、目的、智慧、判断力以及情感影响彰显了无限。不是耶稣—或其他任何人—的外貌揭示了其思想、情感和权能,而是其言语和行为。

因此,如前所述,即使那些亲眼见过主的门徒也并未仅凭眼见就真正认出祂是谁。更不用说那些钉死祂的文士、法利赛人和罗马人了。同样的,我们也不会仅凭阅读祂的生平、道德或伦理教导,甚至是祂的神迹,就能认出祂。在这个科学与心理学的时代,我们可以找到各种方法来解释这位非凡之人的能力和影响力,而不归因于祂的神圣权威。正因为如此,现今我们才会拥有新教会著作的全新启示,为我们揭示这奇妙生命更深层次的属灵意义。这些教导,加上福音书中记载的主的尘世生活,对于强化我们的信仰,尤其是我们与上帝的情感联结,都至关重要。

但为什么上帝是以男人而不是女人的形象出现的呢?

你会注意到,这些教导始终将上帝称为“人”(Man),即一个具有男性特质的人。当然,著作中的许多地方在使用“人”(Man)这个词时,意指“人类”,而不带有任何特定的性别或性别暗示。但也有许多地方确实将上帝的人格化形象定为男性。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这很重要?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了新启示对理解我们与上帝关系的深远意义。

按照这个启示,传统对男性心性的定义是“以理智为导向”,而女性心性则是“以意志为导向”(《婚姻之爱》33)。当然,男性和女性的心性都是由意志和理解共同构成的。区别在于,男性的心性是“被智慧遮盖的爱”,而女性的心性则相反—“被爱遮盖的智慧”(同上,32, 88-91)。这并不是说男性比女性更理性,或女性比男性更感性,而只是说外在可见的特征是由不可见的内在特征所驱动的,这些特征激励或推动我们。

既然如此,上帝为什么要化身为尘世之人呢?祂自己回答了这个问题,说:“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世界,就是要为真理作见证。”(约翰福音18:37)现在,我们可以更完整地理解这句话的意思,即祂来是为了以真理的具体形态出现,表达祂内在的爱,以便通过祂自己的工作恢复世界的秩序,而不损害任何人的自由。事实上,祂正是“被智慧遮盖的爱”的典范,这就是道成肉身。

我们与上帝的关系,或如何理解无限

我们关于男性心性的教导使这一点更加清晰。是无限的爱使上帝降临这个世界,也是无限的爱指引了祂所做的一切。但祂是通过清楚地展示圣经的真正智慧来完成祂的工作的,然后祂将所获得的有限智慧与祂对我们永恒福祉的无限大爱完美结合在一起,使它们成为一体。我们称之为“荣耀的过程”。没有任何性别的物质身体能够承载这最终的伟绩。现在,用男性化语言写成的教导描述了祂的生命与工作,尽管依然有限,却完全揭示了祂的神性之人。

主是教会的新郎和丈夫

自然地,当我们依照这教导生活时,我们不仅通过理智加深了理解,也通过意志和情感与之相联结。因此,在圣经的许多经文中,主都被称为新郎或丈夫,而由男人和女人组成的教会则是祂的新娘或妻子。(见以赛亚书 62:5,马太福音 9:15,启示录 21:2)

这意味着,当我们学到需要知道的东西并付诸实践时,这智慧就会成为我们新的内在核心。然后,无论我们是男是女,主都会赋予我们一种新的意志,使我们将其表达出来。出于我们信仰的内在核心,对外我们会爱人如己,活在真正的仁爱里。

正如约翰所写的那样,我们可以从有限中看到无限,并培养与祂的真实关系。要记住耶稣说的:

祂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若不借着祂,没有人能到父那里去。如果我们认识祂,我们也会认识祂的父,从现在起,如果我们真正思考祂的生命,我们就会认识祂,我们就会看见祂。(约翰福音 14:6-7,经过改写)

所以,正如约翰所写的,以及我们新教会的教导所确认的,道已经为我们成了肉身。首先以世人的形态出现;但现在以至永远,道不仅仅以肉身的形态,更是以教导的形态存在。这些教导充满了无限爱的全部权重和权能,使我们确实能够与祂联结—不是“它”,而是“祂”,并与其他同样追求与祂联结的人一起,共同享受最深的祝福和平安。否则,我们将无法理解我们无限的天父。

请记住,我们崇拜的不是秩序、光或能量;我们崇拜的不是某种模糊的力量或天意—就像 “天意使然”或“天意安排了这事”。我们崇拜的是主耶稣基督,宇宙万物的上帝,祂以世人的形态向我们显明祂自己,对于祂的目的而言,这种形态是理想和完美的。

阿门!

读后感(译者):

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刻感受到耶稣作为神与人之间桥梁的重要性。祂说“我就是道路、真理和生命”,揭示了人类与上帝之间的唯一途径。通过祂,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宇宙的本质和生命的意义。

宇宙的壮丽与自然的秩序常常让我们感到敬畏,这些都展现了上帝的全能。然而,若没有耶稣的引领,我们可能只会停留在对表象的惊叹,而无法认识造物主。耶稣不仅为我们开辟了通向上帝的道路,还通过祂的教导带领我们与天父相连。

文章中探讨了“人性”和“神性”的关系。我们被创造为上帝的形象,拥有灵性。上帝通过耶稣展现了真正的爱、智慧和力量,这让我们不仅在理智上认识祂,也在感情上与祂联结。

总结:这篇文章让我认识到耶稣的救赎和教导是人类与上帝建立关系的关键。通过祂,我们不仅能在今世获得内心的平安,也能为永生找到方向。

铸剑为犁,化戈为镰

迈克尔-格拉迪什牧师的

旧约中最鼓舞人心的预言之一,也是在以赛亚书和弥迦书中几乎一字不差地重复讲述的,一个关于“末后日子”的时期。在经历惩罚和荒凉的时期之后,以色列将恢复昔日的荣光。然后,正如我们所读到的,许多国家的人民将聚集在一起,承认主,聆听祂的话语,在和平与繁荣中行走在祂的道路上。

“因为训诲必出于锡安,耶和华的言语必出于耶路撒冷。祂必在多国的民中施行审判,为远方强盛的国断定是非。他们要将刀打成犁头,把枪打成镰刀。这国不举刀攻击那国,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以赛亚书 2:3-4 和 弥迦书 4:2-3)。

这段预言的词句充满诗意,非常优美。正因如此,这个比喻在文明世界广为人知:剑和矛象征战争,而犁头和镰刀象征和平。当不再需要战争工具时,它们将被改造成农具,人民将能够安居乐业,各自专心过自己的生活。主将判断是非,驱除压迫的环境,不再有冲突。

“人人都要坐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无人能使他们惧怕,因为万军之耶和华亲口说的。万民各奉自己神的名而行,我们却永永远远奉耶和华我们神的名而行。”(弥迦书 4:4-5)。

多么美好的愿景!多么幸福的境界!事实上,这也是主将降临世上时的另一个预言。正如经上所说:

“到那日,我必聚集瘸腿的,招聚被赶出的和我所苦待的;我必使瘸腿的成为余民,使赶到远方的成为强盛之民;耶和华要在锡安山作王治理他们,从今直到永远。”(弥迦书 4:6-7)。

当我们处于艰难和痛苦中时,常常会很难“理解”这样的愿景,更难想象它如何应用于我们,除非将其视为我们在人世间与试探的长期斗争结束后,在天堂才能享受到的某种奖赏。毕竟,当主第一次降临时,祂明确说过:“不要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我来并不是叫地上太平,乃是叫地上动刀兵!”(马太福音 10:34)。然而,从属灵的意义上来说,我们知道“犁与镰的预言”与所有预言一样,不仅仅告诉我们时间上未来之事,还揭示了我们生命中当前的潜能—属灵的潜能。当我们学会承担自己愚蠢决定的后果,并因祂话语中爱与智慧的指引而接受主时(因为祂总是在靠近我们),这个预言便在我们生命中得以实现。

顺便提一下,主在马太福音中的话与约珥书中的另一个预言一致。约珥书很可能在弥迦书或以赛亚书之前写成的(肯定是在被掳至巴比伦之前),其中主说:

“你们要在列国中宣告这事,说:‘预备打仗,唤醒勇士,使一切战士上前来。你们要将犁头打成刀剑,将镰刀打成枪矛。’”(约珥书 3:9-10)。

是的,主并不否认在重生过程中征战的必要性或其地位。实际上,征战是我们与自身的谬误和邪恶做斗争的必经之路。主的应许是,当征战结束后,当我们接受祂的审判、摒弃错误与恶行时,和平将随之而来。这种和平不仅是外在的安宁,更是一种内在的平静与和谐。通过这种属灵的征战,我们最终能够与主的真理和爱结合,从而进入永恒的和平与幸福。这是主在重生过程中为我们预备的美好结局。

让我们更仔细地看看关于“剑与犁”的信息。今天我们诵读了约翰福音15:4-7,主用葡萄树和枝子的比喻提醒我们:祂是葡萄树,我们是枝子,正如我们在祂里面,祂在父里面一样。这象征着爱与智慧的形式可以在有益的生活中结出果实。

但请记住约翰福音第15章是如何开始的:

“我是真葡萄树,我父是栽培的人。凡属我不结果子的枝子,祂就剪去;凡结果子的,祂就修理干净,使枝子结果子更多。”(约翰福音 15:1-2)

这种修剪应当让我们想起旧约先知所提到的“镰刀”。当你修剪一棵树或一株葡萄藤时,实际上是将一些芽或枝条剪去,但你在修剪时会考虑到几件事情:首先,你可能是在尝试塑造树形,以便让足够的光线和空气进入所有剩余的枝条中,同时也使果实的采摘变得更加容易。但最重要的是,你是在引导其能量,以免它的精力被消耗在生产叶子上,而不是结出果实。你会将树液集中到那些能够产生更多或更高质量果实的枝条上。

这种修剪过程就像我们在属灵生命中所经历的锻炼与磨练。主在我们生命中进行的修剪,不仅是为了去除那些无用的部分,更是为了帮助我们在属灵的成长上结出更丰硕的果实。这一过程虽然可能伴随痛苦与挑战,但其最终目标是让我们在真理和爱中更丰盛地生活,产生更有意义的果实。

这一切当然都是象征性的。在圣经中,树的枝条对应的是真理或 “知识的枝条”,在它们的支持下结出善行或仁爱生命的果实。“修剪”使我们不至于被知识本身所迷惑,帮助我们将精力导向生活中有益和有价值的事物。还记得主谴责的那棵无花果树吗?它只长叶子而没有果实。因此,我们应该被这谴责警醒,或者至少要认识到单靠信仰是无用的。知道该做什么固然重要,但仅仅知道而不去做,就像为了储蓄而储蓄,而不去使用存贮的钱一样。

这种象征提醒我们,信仰和行动是不可分割的。真正的信仰应当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现为善行和仁爱,这样才能真正结出果实。我们需要在属灵的成长中不断修剪那些无益的枝条,将我们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行动,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和有意义。

现在想想修剪的过程。一个人在他的葡萄园中,平静地沿着棚架工作,这幅整体的画面让人感到宁静。然而请记住,这项工作涉及到剪枝,而剪枝则意味着要分离和移除每株葡萄藤的一部分。因此,在我们的生活中,修剪的工作对应于认识到自己性格中那些不值得保留的方面—无论是因为它们没有生产力,还是因为它们以某种方式干扰了其他更需要关注的方面。这就需要我们决定把这些东西剪除,最后把它们扔掉,以便我们内心更好、更强的品质能够茁壮成长,结出更美好或更丰硕的果实。

于是回到我们田间葡萄园的场景—当我们看到那人在棚架间工作时,发现画面中还包括在行间整齐堆放的小堆嫩芽和枝条,等待被收集起来,很可能将被扔进火中。这个画面依然宁静而宜人,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其中一个重要部分,就是主教导我们的自我省察,或者说自我分析和真诚悔改:仔细辨别、剪除并抛弃我们内心那些不可取的品性,如果任其生长,将阻碍主在我们身上实现祂潜能。

弥迦书和以赛亚书的预言提醒我们,当主来到我们身边,即当我们真正接纳祂进入我们的心中时,这种对我们自身树木或藤蔓的修剪,将取代剑与矛所象征的旨在伤害和杀害他人的行为。实际上,矛和圣经中的箭一样,代表了我们需要的教义真理,用以对抗谬误或虚假。但当这场战斗结束后,我们可以转向更微妙的任务,去提炼和增强那些余留的真理,使其能结出美善之果。这就是在理智的争论结束后,构成真正仁爱生命的自我评估、自我批判和自我改善。这是更深层级的工作,将真理引入我们灵性世界中的良善,以便“人人都要坐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无人使他们害怕。”葡萄树特指我们的理解,无花果树则指我们的意志,尤其是外在生活中呈现为仁爱的意志。

至于“铸剑为犁”,这又是一个引人入胜的意象,涉及类似的概念。剑当然是用来损伤和砍伐他人的工具。它可以是自我防卫的工具,也可以是抵抗侵略的工具,但关键在于,剑是用于战斗的。相对而言,犁—或著作所阐释成的锄头,是用来耕耘自己的田、自己的地或葡萄园的。在这里,我们再次看到了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简单区别,但还远未止于此:在这个意象中,主向我们展示了在损伤和砍伐自己以外的人或事,与反省和批判自己之间的区别。祂向我们展示了抨击他人和培养自身情感之间的不同。因为在任何圣经故事中,土壤或土地实际上对应着人的心灵,尤其是心灵中的意志或情感。而耕耘就是要翻耕和松动那片土壤,使其通气并去除杂草。

再往深里说,剑象征着真理,用于辨别是非对错,并在必要时斩断或摧毁相对立的谬误。但请注意,犁或锄头也是一种切割工具,用于挖掘、砍劈、扬起并翻动土壤。因此,它是真理的另一种象征,只不过这次是在我们的情感场域中工作,刨除那些可能会干扰良善、真实和益用生命的成长与发展的东西。谁知道在我们表面意识或情感之下隐藏着怎样的石头、种子、霉菌或真菌?除非我们深挖细耕,从里到外翻个底朝天,让更深层的情感暴露在智慧的光明和气氛中,否则怎能看到它们呢?

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过程!就像修剪树枝一样,我们脑海中浮现的通常是一幅非常宁静的画面。但仔细观察,却发现其中有许多工作要做。在我们感情的土壤中挖掘、探查、砍伐、分析,揭露我们内心深处可能并不令人愉快的东西,是一项艰苦且往往耗时的锻炼。一方面,它可能不涉及智识上的冲突,因为锄头象征着智识,而它正在意志中挖掘。但任何使用过锄头—或者老式犁铧的人—都能理解这个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阻力。

意志是我们存在的基础,是我们的个性、身份感的基础,是我们的“自我”或“属于我们自己的东西”。我们的感觉就是我们的存在,它不喜欢被打扰,但它必须被打扰,必须被审视;必须使用主的教导赐予我们的锋利而尖锐的工具予以揭示。除非我们挖掘、揭开并看清我们表面生命之下的东西,就是那些由世俗势力播下的种子—野生的、脆弱的、杂草和世俗野心,否则我们永远无法真正改变并成长。但同样重要的是,当我们经常耕耘和培养我们的情感时,这个过程每次都会变得容易一些。渐渐地,随着一季又一季的耕作,我们清除了主要的障碍—树根、树桩和最令人厌恶的杂草,并保持土壤松软,这样当我们再次耕作时,遇到的阻力就越来越小。

从未耕种过的土壤会变得非常坚硬,而经常耕种的土壤会对犁铧做出回应,形成整齐的沟垄,随时准备接受智慧的种子。主可以按照祂的旨意和圣治为我们播下智慧的种子,因为祂在预备我们以达成属天的生命。

最后,或许你会想,这一切如何联系在一起呢?让我们记住今天早晨第二段经文中的教训,撒玛利亚人拒绝了耶稣。雅各和约翰看到这一幕,向祂提出挑战说:“主啊,祢要我们吩咐火从天上降下来烧灭他们吗?就像以利亚做的那样?”但主说:“不,因为人子来不是要灭人的性命,而是要拯救他们。”随后,在路上他们讨论了跟随主的事情。一个人说他会跟随主,但他想先去埋葬他的父亲。另一个人也说类似的话,但他想先回家向家人告别。主回答说:“手扶着犁向后看的人,不配进神的国”(路加福音9:62)。

很显然,这里的一个重要教训是,一旦我们明白了需要破碎并翻动自己心灵的土壤,按照圣言的教导来培养我们的情感,就没有回头路了。一旦我们意识到天国就在我们内心,我们就有责任耕作这片土壤以接纳天国。最重要的是,一旦我们开始了这个过程,我们就必须明白,回头留恋我们的老路,旧有的生活方式,重新回到老习惯中,只会导致犁沟歪斜、工具损坏、挫折重重。

到了这个阶段,单纯的世俗生活已经失去希望或满足,而放弃灵性的努力也不会有长久的利益。我们必须勇往直前,我们必须仰望主,开出笔直的犁沟,留心那些阻碍我们进步的石头、树桩和杂草,并将内心里浮现的问题挖掘出来加以解决。记住,我们要耕耘的是自己的田地,而不是别人的;我们要修剪的是自己的树木或葡萄藤,而不是别人的。我们要培养自己的思想和情感,除去任何阻碍我们接受主永恒之爱与智慧的东西,使祂能够在我们里面建立祂的国度,这样我们就能被称为“公义的树木,是耶和华所栽的,为要彰显祂的荣耀”(以赛亚书61:3)。这样,祂的国度就会降临,我们也将获得永久的平安。阿门!

经文:弥迦书4:1-8,路加福音9:51-62,诠释启示录734:2-3

读后感(译者):

这篇文章通过分析旧约中的预言,特别是以赛亚书和弥迦书,探讨了灵性成长和内在和平的关联,强调灵性思维对理解圣经的重要性。

首先,文章讨论了“末后日子”中的剑与犁的比喻,象征从战争到和平的转变。这不仅指外在的和平,更指内心的和解。灵性思维帮助我们理解,和平不是单纯的外部状态,而是通过自我反省,承认并悔改过错而获得的内在平静。通过主的指引,人能够找到真正的平安,这一过程与灵性觉悟密不可分。

其次,文章通过约翰福音中的葡萄树和枝子的比喻,揭示了属灵生命中的修剪过程。修剪是为了让生命结出更多果实,去除无益的部分。灵性思维让我们明白,试探和挑战是为了帮助我们灵性成长,这一过程虽然艰难,但至关重要。

最后,文章解释了“犁”的象征,代表对内心世界的耕耘。灵性思维使我们理解,真正的工作是反省自己,而非改变他人。通过不断调整、修正,我们的内在土壤得以净化,从而接受主的智慧与爱。

简言之,灵性思维让我们超越圣经文字的表面,深入理解其属灵意义,帮助我们在内省中寻得真正的平安与成长。

新教会的翅膀

克里斯托瓦·R·诺布雷牧师

“于是有大鹰的两个翅膀赐给妇人,叫她能飞到旷野,到她自己的地方,躲避那蛇的面;她在那里被养活一载二载半载。”(启示录12:14)

那妇人要利用翅膀将自己升入空中,以躲避蛇的侵害。这似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说法,因为翅膀的功能就是如此。但让我们深入探讨其内在含义,我们会发现,这实际上是在讨论教会如何通过信仰的真理来获得智慧,而翅膀则代表这些真理。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有时我们倾向于忽视翅膀的这一用途。有时我们忘记了,如果我们想让真理提升我们的生命,使我们的生命达到天国的境界,那么,在我们的行为中就要实践真理。

在整部圣经中,主的教会常被描绘为一位妇人。根据她的不同状态而以不同的方式讲到她,但最常见的是新娘和妻子。在启示录这一部分中,妇人代表了今后将要存在的教会,被特别称为新教会,也就是约翰所看到的那个属灵机构,其形式是一座被称为新耶路撒冷的城市。它是主在那些 “遵守祂的约,谨记祂的诫命而遵行的人”(诗篇 103:18)心中建立的真正的基督教。

人们看到这个妇人身披太阳的光辉,因为她身处对她的主人即主—天堂太阳的爱中。爱主就是承认祂并遵守祂的诫命(见《揭秘启示录》533节)。月亮在妇人的脚下,象征着教会的信仰落实在生活实际和经历中。她头上的星星代表来自圣经的智慧和聪明,这些将存在于教会中(见《揭秘启示录》534节)。“她怀了孕,在生产的艰难中疼痛呼叫。”,代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接受这些属灵教导的困难,因为我们必须放弃自己的不良动机和错误观念。

除了这妇人所感受到的痛苦和折磨外,约翰异象中最明显的负面因素是那站在她面前、准备在孩子出生后将其吞噬的龙。这龙象征着那些错误地认为上帝有三个位格和信仰与仁爱分离之人的虚伪。这些观念与新教会的真理背道而驰,并不断攻击这些真理(《揭秘启示录》537)。因此,由于这种危险,妇人得到了大鹰的两只翅膀,使她可以飞往荒野,免遭龙的攻击。显而易见,如果她留在原地,龙很快就会成功吞噬这个孩子。

我们领受的教导指出,约翰的异象是一个预言,预言所有接受新教会属天教义的人都会遭受迫害。我们中的许多人已经经历过对我们信仰核心要点的公开攻击:1) 主耶稣基督是唯一的神;2) 救赎是将我们的信仰与避恶的生活结合在一起的问题;3) 天堂里居住着天使,他们最初是尘世上的男人和女人;4) 人去世后成为灵人,这灵在生前就与人同在;5) 婚姻是一个丈夫与一个妻子之间的结合,如果他们一起获得重生,则此婚姻将持续到永恒。这些攻击有时表现为轻蔑与嘲笑,有时表现为仇恨和冒犯无礼。我们常常被称为异端,这样的指责确实会在我们心中引起痛苦。然而,从一个充满仇恨的毒蛇那里,我们还能指望什么呢?尽管如此,主是我们面对这些危险和攻击时的保护,祂会及时提供手段保护祂所钟爱的教会。

有时,主会提供一把战剑来保护我们,有时则会提供一种解脱或逃脱的方法,正如这段经文的例子那样。那位妇人靠着大鹰的双翼逃脱了,因为与龙的战斗将由主的一个天使群体—称为米迦勒的天使—来进行并取得胜利。

圣经的许多章节都提到了翅膀。它们象征着信仰的真理(《天国的奥秘》8764),以及这些真理提升认知的力量,就像翅膀能使鸟儿上升到天空一样。翅膀就像鸟儿的双臂。因此,翅膀就像双臂一样代表着力量。正是由于真理的力量,天使们被描绘为身有双翼,在圣经中他们被称为基路伯和撒拉弗(尽管天使是男人和女人,实际上并没有翅膀)。

信仰的真理就像雄鹰强大而宽阔的翅膀,将教会忠实信徒的理解力提升到灵性生命更高的层面。每当我们学习真理时,我们的理解力就像装上了翅膀,使我们能够飞上天空,到达天使所在的天堂之光。随着适当的进展,真理会使我们的认识从更高的角度看待事物,看到事物的因果和目的。从更高的视角清晰地观察事物的能力被称为洞察力,圣经字面上以鹰做为其象征。

翅膀本身并不能赋予鸟儿飞翔的能力,这一点连小孩子都知道,因为许多鸟儿有翅膀却不会飞。这就好比一个简单的事实:仅仅理解信仰真理并不能保证得救,必须在生命的属世层面上努力热忱地践行信仰真理,从而获得灵性的提升。否则,它们无法保护我们免受龙所象征的邪恶和谬误的侵害。这个妇人得了一双翅膀,但要想飞上天空,获得解脱,她还必须足够用力地展开翅膀才能飞翔。只有飞翔才能赋予她自由和安全。“那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如鹰展翅上腾,奔跑也不困倦”(以赛亚书40:31)。在圣经中,“上腾”或 “飞翔”代表着理解力和洞察力的提升,即真理带来的清晰视野(见《揭秘启示录》561,《诠释启示录》281-282)。

飞行是一种有趣的现象,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相当复杂。要实现飞行,需要多种元素的组合:合适的体重、翅膀的跨度、拍打的动作等等。科学家很早就发现,有四种力作用在飞行的物体上。有人说,这四种力必须平衡,才能让物体爬升并停留在空中,但实际上似乎其中两种力必然比其他两种更强。

第一种作用力被称为重力,它使具有质量的物体产生重量,从而被地面吸引。在灵性世界中,这种力也同样强大,它使每个人都倾向沉溺于世俗事物、自私的情感和态度,从而堕入地狱深渊。邪恶和罪性确实是强大的力量,会将我们的灵魂向下拖入地狱。在灵性世界里,遗传的邪恶,以及我们自己行为和意图所加添的邪恶,是衡量我们重量的标准。到头来这重量就决定了我们所承受的属灵重力的强度。我们在著作中读到:

虚假和邪恶都是沉重的,因此都会下沉;但在灵性意义上,邪恶才是沉重的真正原因,因此它会像有重量一样下沉。但虚假本身不会下沉,除非它内里存在邪恶,因为虚假本身没有重量;只有其中包含的邪恶,才使它有下沉的倾向(《天国的奥秘》8298)。

还有一处指出:

当人处于信仰与仁爱之良善时,主会将人的内在与感官向上提升;但如果他处于邪恶和谬误中,那么他的内在与感官便会向下看,只关注世上事物,因此他会丢了人性,变得像野兽一样。因为野兽只向下看,或只看地上的事物。向下看的人意欲邪恶,思想谬误;但被主提升的人则意欲良善,思想真理;主的提升是真实发生的,并由此使人远离邪恶和谬误(《天国的奥秘》6592)。

这就是重力。为了使飞行成功,必须有第二种力量来克服重力,通常称为升力,主要由翅膀提供。由于翅膀的形状及其对流过表面空气的作用,翅膀产生了持续的升力,从而克服重力,使飞行成为可能。著作也解释了这第二种力量:

“人内在的邪恶一直对抗来自主的良善。遗传的邪恶和实际的邪恶粘附在人的每一个思想中,甚至最细小的念头中。这些邪恶将他向下拖拽,而主向他灌输良善以阻止他向下,进而提升他,于是人就悬浮于邪恶与良善之间。这种向下趋势的后果是,哪怕一瞬间未能阻止人的邪恶,他自己就会向下冲去。”(《天国的奥秘》2410)。

第三种作用于飞行体的力量被称为阻力,是抵抗前进的力量。由于物体的质量,它会向后拖拽物体。这阻力是由于惯性而导致的,每个人都需要克服惯性才能从自己的位置向前移动。类似的阻力或惯性也存在于灵性世界中。这是一种惰性的场,它消散每个人的信仰,使他们对上帝、重生和救赎的途径产生幻觉(《真实的基督教》619:1-3)。这种影响来自基督教的教条。每当我们决定在重生的道路上迈进一步时,都能感受到这种惰性对我们性情的影响。这就是为什么在重生的道路上,无所作为比有用更容易,懒惰比投入做事更容易,静止比前进更容易。

为了克服第三种力—即阻力,我们必须运用第四种力,即推力或牵引力。对于鸟类来说,这种力来自于它们拍打翅膀,在空中做出类似划桨的动作。这个动作会推动身体前进,足以抵消和克服惯性。在飞机上,这种力由螺旋桨或喷气推力提供。

如果没有推力或牵引力,鸟类不但无法前进,反而会坠落,因为没有牵引力也意味着没有升力。在我们的重生路上,如果不做出巨大努力以求进步,慵懒或怠惰会使我们在自私与世俗事物中沉沦。当鸟儿在空中不拍打翅膀时,它并不是真的在飞,而只是在滑翔,也就是说,它在不断地下降。滑翔并不等于飞行,而只是对重力的缓慢屈服。最终,地面将成为它的归宿!同样的道理,当我们停止运用真理的力量来对抗邪恶,从而提升自己以超越爱自己和爱世界时,我们的灵性生命不但无法保持同一高度,反而会开始沉沦。

为使我们能提升到更高层级的智慧,我们需要勇敢地努力运用真理,遵循其教导。简而言之,就是避恶如避罪。灵性的每一级进步提升都需要付出努力、保持恒心和充满活力。否则,我们将被来自地狱和自我的两种相反力量所征服。

如果要屈服于拖我们下沉的地狱力量,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什么都不做!只要停止与旧意志中的邪恶作斗争,这就足够了。相比之下,为了获得升力并维持提升,我们就必须付出真正的努力,必须坚决抵制慵懒怠惰和自私自利。天堂的生命就是充分努力和充满活力的生命:

来自良善的快乐与来自真理的喜悦,之所以在天堂引致福佑,并不在于懒惰,而在于勤奋;因为在懒惰中,快乐和喜悦会变成不快乐和不喜悦;但在勤奋中,快乐和喜悦是持久的,并不断提升,引致福佑(《天国的奥秘》6410)。

永恒里的安息并非游手好闲,因为游手好闲会导致灵性的倦怠、迟钝、麻木和昏昏欲睡,进而殃及全身。这些都是死亡而不是生命,更不是天使所处的永恒生命。因此,永恒里的安息是能驱散这些状态,使人具有活力的安息。这样的安息必然是提升心灵的事物,因而是那些通过学习和工作使心灵唤醒、活化和愉悦的事任,这些事任的功效取决于工作的目的、进程及其益用。(《婚姻之爱》207)

鸟儿被造就具有翅膀,但如何利用翅膀飞翔则需要鸟儿自己努力,是它们自己的事。主通过圣经和属天教义赐下真理,但如何利用这些真理的力量来抵御邪恶,却是我们自己必须做出的努力。

从我们与生俱来的本性来看,我们是沉重而迟钝的。我们倾向于生活在地面的尘烟之中,而不是在高空翱翔。这是很自然的,我们喜欢被感官束缚的生活。然而,上帝创造我们,使我们能够翱翔天际。祂赋予我们的理性能力是我们灵性飞翔的能力。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运用教会真理的力量来改变我们的生命,远离邪恶,因其是罪。我们不能忽视学习真理,更不能忽视遵守我们已经知道的真理,要怀着应有的谨慎和勤勉去遵守。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们被造的真正目的。我们要维持自己灵性生命的高度,而不是从已有的高度滑落,回到过去的位置。我们被造是为了向着我们的目的地高飞远行,超越自私和世俗的生活动机。持续践行真理,抵抗邪恶,将使我们朝着主的爱之目的飞得更高更远。

那妇人得了一双翅膀,飞到一个地方,在那里她可以受到保护,躲避龙的攻击,直到经文中提到的某个时间。一载、二载和半载,以及一千二百六十天,意味着新教会起初只存在于少数人中。在这段时间里,教会如同在荒漠中一样,孤立但受到保护,直到先前基督教会的虚假和邪恶受到审判。然后,新教会将扩展到“其预定的状态”,并有众多人参加(参见《揭秘启示录》547)。在新教会成长起来之前,必须先清除先前基督教信仰中的谬误。

那些已经听到主的邀请并接受了新教会真理的人,应该利用新教会的教导来提升自己,超越过去的生活。但这种提升取决于他们的意志和努力,要自己努力或看似靠自己努力。当他们学会飞翔时,就会在主里获得勇气和信心,直到再也没有被下方蛇攻击的危险时刻。正如以赛亚书40:31所说:“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

阿门。

克里斯托瓦
·R·诺布雷牧师于1984年6月在布林阿瑟恩大教堂与几位其他年轻人一起被任命为牧师,并于1985年8月在巴西被授予第二级神职。克里斯托瓦通过范·杜森的一本书找到了新教会,并最终联系了当时居住在巴西里约的牧师安迪·海尔曼。他第一次听了费格雷多牧师的新教会布道,并在进一步阅读和学习后受洗。1984年,他开始在巴西里约热内卢的教会担任牧职,1985年成为其牧师。他和家人每个星期天都在里约热内卢和大坎普市参加教会事奉,探访孤独者,并将拉丁语翻译成葡萄牙语。经过20年深受爱戴的服务后,他于2004年退休,继续兼职担任总教会的翻译工作。克里斯托瓦与他的妻子克雷娅(德·索萨)住在巴西阿尔科巴萨,但他们也时常出现在布林阿瑟恩或科尔切斯特。

教会:把天堂带到人间

迈克尔-格拉迪什牧师

经文:出埃及记 20:1-7,12;马可福音 2:13-17;《天国的奥秘》10760-10766

耶稣在屋里坐席的时候,见有许多税吏和罪人来,与他和他的门徒们一同坐席。法利赛人看见,就对耶稣的门徒说:你们的师傅为什么和税吏并罪人一同吃饭呢?

耶稣听见,就对他们说:健全的人用不着医生,有病的人才用得着。。。我来本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悔改。(马太福音 9:10-13;马可福音 2:15-17)。

主并没有在圣徒之间建立祂在世上的教会。事实上,祂是在一些普通的渔夫之间建立的,而这些渔夫在艰难时刻,都曾离弃过祂。因此,今天的教会依然在挣扎,我们也继续与之一同挣扎。但我们是否清楚这场挣扎的真正意义?我们能否明确教会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很明显的问题是,当我们想到教会时,首先想到的往往是与教会有关的所有义务,比如开会、奉献、同工会议、我们可能不喜欢的音乐和仪式,甚至是教义上的强制。然后就是那些让你感到不舒服的人,那些让你感觉不对劲的人,或者问你隐私问题的人,或者让你感觉自己正在被评判的人。

诚然,这些都可能是重大的挑战。但请注意,除了 “教义”这个词之外,这些挑战也见于任何人类组织,无论是企业团队、兄弟会、服务团体,甚至是医疗团体。事实上,如果用 “信息”一词代替 “教义”,认识到在人类活动的任何领域,专业知识都可能令人生畏,那么所有这些发生在我们彼此关系中的挑战就都很正常了。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都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个人愿景,以及防备他人或评判他人的倾向。这不是教会的问题,而是人类的问题,它不应该影响我们对教会的真正意义或功能的认识。

有意思的是,教会的定义本该由主自己来确定,但在新约圣经中,祂从未明确定义过教会。只有在新教会的教义中,我们才能得到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义。而在福音书中,我们只看到有三次提到“教会”这个词,但都没有进行解释。使徒行传、使徒书信和启示录中都广泛提到了教会,但同样,它们都是既定的概念,没有解释。

在所有这些文献中,我们了解其含义的主要线索是希腊文原词,从这个词我们可以得到拉丁文 “ecclesia”,然后是英文”ecclesiastical”。它的意思是 “被呼召出来”。这不是我们今天习惯的表达方式-教会,而是指从许多人中被选中,或被呼召成为一个特定群体的一部分。它特别指从世俗或自私的生活中被呼召出来,进入属天或属灵的生活。

这与 “选民 “一词所表达的概念基本相同。”选民”与”教会”是基于相同的希腊语的复合词。同样,这个词在新约圣经中也没有解释,所以至今人们对它仍有很多误解。主确实呼召、选择和 “选拔”了我们每一个人,使我们脱离自私和世俗,得救赎、上天堂、永远生活在真正的爱与智慧中。祂来”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悔改”。不过,如果我们不感兴趣,我们显然有拒绝这一呼召的自由。

那么,我们称之为 “教会”的事物到底是什么,它的真正功用是什么,教会组织又是如何支持这种功用的呢?

 “教会的真正功用是将人类从地狱拯救出来,带入天堂,从而与主结合,并因此获得拯救。这一功用是通过教义、礼拜和生活中的良好行为实现的。”

基本定义可以在《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中找到。这是一本总结了新教会所有基本教义的伟大著作。我们在书中读到:

凡成就人之天堂的事物,也成就教会。因为爱与信仰成就天堂,同样,爱与信仰也成就教会。(《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241)

在同一书的前几页,我们可以读到以下内容:

一个人灵魂的生命由两部分组成:爱与信仰。爱构成他意志的生命,信仰构成他智慧的生命。对良善的爱和对良善所生真理的信仰构成了天堂的生命;对邪恶的爱和对邪恶所生虚假的信仰构成了地狱的生命。

对主的爱和对邻舍的爱与信仰一起构成了天堂,但信仰只有在爱的支持下才有生命。由于这些爱以及由此产生的信仰都来自主,因此显而易见,天堂是由主创造的。(《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230-231)

由此可得出结论:

教会被称为认信主的地方,也是认识圣言的地方。因为教会的核心在于对主的爱和信仰,而这些爱和信仰来自于主。圣言教导人应当如何生活,才能从主领受爱与信仰。(同上 242)

请注意,这里的重点完全在于主。对邻舍的爱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主爱我们所有人—即使是最糟糕的人。所以如果我们爱主,我们里面就会有祂的爱,从而爱祂所爱的人—也就是每个人。(《天国的奥秘》2023;约翰一书4:20-21)

但正如引用的参考资料所示,为了实现这种爱,我们需要圣言来教导我们,并且按照书中的进一步解释,我们还需要基于圣言的“教义”来正确理解它。这就是教会的全部意义所在!它不是一个社交俱乐部,不是一个社会服务机构,绝对不是一个商业机构;它甚至不是一个真正的组织—除非这个组织支持爱和信仰作为其核心,就像人的身体支持和表达心灵的生命一样。

教会作为信徒的团体固然重要,但我们在教会的所作所为也应该反映出我们做为教会一员的身份,而这一切都关乎主—祂的根本特性,还有我们从邻舍的良善品性中认出的祂。

因此,举例来说,如果我们在组织内承担一项责任,不管是什么责任,我们都应该出于对主的爱和对可能相关之人的真爱去履行责任。无论我们是独自工作,例如在花园里除草,还是粉刷什么东西;或是与他人合作,我们所关心的应该是能够带来的益处,而不是个人的认可、回报,甚至期待在社会上更为舒适。另一方面,正如天使的生命喜乐在于服务他人,而这喜乐就是要与他人互惠。于是有理由盼望,在教会中,就像在天堂中一样,我们会找到爱主和信靠主所需要的相互支持。

那麽总之,你为什么要来教会除草、粉刷或做其他组织工作呢?如果教会的目的是学习和实践对主的爱,那么我们所做的一切不都应该关联着信仰教导和敬拜吗?

是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这样的。但是当我们维修建筑时,我们是在为这些活动提供一个场所;当我们在教会参与同工会议、规划预算或安排交流机会时,我们实际上是在为主安排一个条件,让祂在特定的地点、方式和时间与我们同工,不仅仅是作为个人,也是作为一个团体。我们是在邀请祂来软化我们个性中的棱角,并从我们的努力和与他人的互动中学习美好的事物。

孤立地爱上帝很容易,就像抽象地爱人类一样。但人们会挑战我们,即使我们知道他们是对的。这对我们的灵性成长非常重要!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参加教会活动可以是在践行仁爱,是锻炼我们所称信仰的一个机会,即使在我们感到格格不入的时候,也要坚持我们的信仰。毕竟,如果我们不能在这个世界上习惯于协同工作,又怎么能指望在天堂里享受一起工作的乐趣呢?也许这就是教会这个词如此含糊不清的原因之一。一方面,它是非常个人化的;另一方面,它又是一个机构,在整个属天教义中也是这样讲述的。

有鉴于此,圣经中还有一个讲述天堂的重要教导:

当提到“天堂”这个词时,也应理解为教会,因为主在地上的天堂就是教会,而每一个心怀教会的人,他内心中也就拥有天堂。因为主在他的内心,而主所在之处就是天堂。此外,教会与天堂连接在一起,它们密不可分,并且相互依存。圣言就是将它们连接起来的纽带;圣言里有主,主就是圣言。(约翰福音1:1;《天国的奥秘》10131)

这是我们所有学习的核心要点。我们正在探讨我们与天堂的联系,我们看到这个连接就发生在教会中:“天堂与教会密不可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依赖。”这一点非常重要,不容轻视。同时,这里讨论的与其说涉及一个组织,不如说是涉及一种心态,一种在组织内共同努力的意愿,这种心态致力于将我们对主的爱和信仰联系在一起。让我们明确一点: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其他机构能像教会这样明确而直接地致力于这一目的。

政府做不到;社会服务机构做不到;自助团体做不到,我们也无法单独做到。教会是尘世上唯一一个以主为中心的机构—通过教义、圣经的教导和讲道,通过实践—你知道这需要实践,在主话语的光照下对我们的同胞施行真正的仁爱。

那么,主呼召哪些人加入祂的教会呢?我们又能期待在教会中遇到什么样的人呢?请想一想:主说过,祂来“不是召义人,而是召罪人悔改。”这包括我们每一个人。因此可以预期,我们在教会中遇到的大多数人和我们自己一样,是有缺陷的人,有时还难以相处。但依照圣治,他们有希望都愿意并努力接受主的呼召,变得更好。关键是,如果我们希望在教会中与他人更好的相处,我们就必须想办法成为他们心目中更好的人。

听起来可能有些老生常谈,但这确实是教会的核心:首先通过我们自己的生活把天堂带到尘世;然后在主的帮助下,在其他努力这样做的人的生活中,将天堂引入人间。

主说:“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病人才需要……我来不是召义人,而是召罪人悔改。”真正的悔改需要时间。这不是一个事件,而是一个过程。当然,这个过程有一个起点—就是我们首次承认主,并在灵性上加入教会时。但仅仅这样做并不会使自己成为他人眼里合格的人。实际上,教会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在很多方面比作一个医院,是病人来寻求康复的地方。这意味着这里有很多病人,他们生病了,但希望并努力变得更好。

正是如此。尽管我们都有缺陷,都会犯错,但我们仍然可以相互支持—就像天堂里的天使一样—既可以相互肯定,也可以彼此挑战,只要我们是本着主真正的灵性仁爱去领受、去做事。我们读到:

无论你说一个人身上有教会,还是说他里面有天堂,或者说他里面有神的国度,或者他里面有主的同在,这都是一回事;因为教会是上帝在地上的天堂,祂的国度是天堂,同时也是教会。而主是它们存在的源泉、总体和本质。(《天国的奥秘》10357)

这就是关键所在—这是我们如何在这个世界上与天堂相连接的途径。如果这过程不舒服,不鼓舞人心,如果它不符合我们现在的个人兴趣,我们应该感到惊讶吗?我们生来都是属世的,我们必须变得属灵。这是一个过程,是一项进展中的工程。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并不总是愿意做母亲要求我们做的事情,但现在回想起来,大多数人都会发现我们的母亲是对的。教会也是如此,当我们在教会中相互支持,跟随主的时候,教会可以成为我们属灵的母亲,关心、培育、安慰和支持我们所有人,同时我们每个人也为所有教会成员提供同样的关怀、培育、安慰和支持。

阿门。

创造

玛琳-劳克林(Marlene Laughlin)牧师

读经:主啊,我们的主,你的名在全地上是何等威严!

耶和华我们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你安置你的荣耀高于诸天。你因你敌人的缘故,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敌和报仇的闭口无言。我思想你指头所造的诸天,并你所设立的月亮星宿;人算什么,你竟顾念他?人的儿子算什么,你竟眷顾他?你叫他比众天使低微一点,并赐他荣耀尊贵为冠冕。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都在他的脚下: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和一切在海中的路径穿行的。耶和华我们的主啊,你的名在全地何其美。(诗篇8)

讲道

上帝不能不创造,因为上帝拥有无限的爱。而爱的本质就是渴望奉献自己的一切。作为爱的上帝,自然也有这种无限的渴望。上帝无法不创造,也不能不爱祂所造之物和所造之人。上帝奉献自己,因为上帝就是爱。爱的行动就是创造,并且爱祂所创造的。因此,上帝将祂自己奉献给祂所创造的一切。我们和世界都被造物主所爱。

但是,被创造的宇宙是永恒的吗?或者,虽然永恒的上帝必然渴望创造,但祂是否在一段时间里没有创造?提出这个问题显然不合理,因为这把时间的概念和尺度引入到与之无关的领域。身处尘世的我们无法明智地提出这个问题,因为当我们在尘世上时,即使知道并承认时间只是思维的产物,为今世生活所必需,我们却无法脱离时间的束缚。

上帝从自身创造!但即使上帝也不会无中生有。正如“音乐之声”中的歌词:无中不能生有!因此,凡非爱之物都是幻象。我们人类感知到的每一个不属于爱的体验、思想和情境,都源于人类的环境。那麽作为人类,作为社会,作为个人,我们在自己的时代里制造着什么?

凡永恒、长存的事物,皆源于上帝。创造的工作永远在进行之中。上帝做事的方法源于并遵循祂圣爱的基本秩序,也就是上帝的本体特质。于是凡我们能够辨识的这些方法,都可以称之为法则。

那种认为上帝一劳永逸地做事,认为祂过去已经完成了现在和未来所需之事,并且完成后便不再需要祂的行动—这样的曲解极大地阻碍了对上帝如何做事的认识。事实是,一切存在都是持续不断被造的,无论是整体还是各个部分,在每个事物中,在一切存在或行为中。这是公正、理性地理解上帝如何做事的核心和根本点。

上帝无所不在。这难道不是泛神论吗?古往今来,宗教信徒都对泛神论深恶痛绝。他们有充分理由认为泛神论是所有宗教的对立面和敌人,是最能蛊惑人心、诱入迷思的宗教敌人。为什么呢?因为它鼓吹信仰被造物的神性,以宇宙为上帝,从而迎合并试图满足人心中根深蒂固、无可磨灭的对上帝的渴望。

但是,认为宇宙就是上帝,而且是唯一的上帝,这是对上帝最直白、断然的否定。人类天性中根深蒂固的宗教性需要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一个可以祈祷的对象,一个可以倚靠并充满信任的存在,一个可以倾诉爱和感激之情的对象,一个可以献上顺服之祭的上帝。除此以外,任何其他的上帝都只是言语的上帝,而且是毫无意义的言语;那只是理论的上帝,而不是信仰或情感的上帝。可称之为哲学的上帝,但在任何意义上都不是信仰的上帝。

基督教使徒们宣称的“万物之中,万物之上”的上帝(哥林多前书15:28;以弗所书1:23)与泛神论的上帝截然不同。

上帝自己创造了宇宙,但祂创造的宇宙并不是祂自己。祂创造宇宙是为了让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受造物使用、享受和爱。正是在爱和关怀被造物的行动中,我们参与了进行中的创造。我们之所以被创造,并且存在于此,是为了让上帝能够有一个“他者”去爱。我们必须是独立的,是”他者”之外的,这样圣爱才能对我们施行祂的作为。我们是独立的个体,必须成为我们自己。

说到这里,我们已经触及了存在的无限奥秘。如果我们相信,我们不仅要在这个世界上生活和爱,而且作为灵性的存在,我们将长久地、永恒地生活。为什么上帝不让我们的生活从一开始就完美和幸福呢?很简单,因为我们不是上帝,我们不是也没有圣爱。作为整体和个体的人,我们可以通过这短暂生命中的作为来认识这一点。我们的头脑、双手和心灵所生出的一切都充满了不完美。我们以不完美的方式,甚至以所谓“邪恶”的方式做各种反应。

当我们听到校园枪击事件时,会一次又一次地追问同样的问题:为什么我们国家的孩子会表现出如此的暴力和对生命的漠视?部分答案在于他们所受到的关爱不足;部分在于媒体和电子游戏等对他们的洗脑;还有一些答案尚未知晓。但至少这个问题已经提出。

一个社会在道德责任领域开始自我省察是多么困难啊!我们轰炸另一个社会,说是因为其行为残忍。与此同时,其他社会也在审视我们年轻人的行为,并理所当然地得出结论:我们的社会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我们已经开始正视。当我们开始承担责任时,我们就可以开始从目前的光景转向爱的神圣法则,并遵之前行。

在20世纪70年代早期,我这个年纪的人在打仗,还有一些人在反对那场战争。我们在学习,我们在前进,然后在某些方面又退后了。这就是学习的过程。那段时间,我在波尔州立大学教生物学。我讲授蕾切尔-卡森的故事,讲如果我们不爱护上帝托付给我们的创造物,无声的春天就会降临到我们头上。我们在这个方面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我们如何能教孩子爱护蝴蝶,却让他不假思索,毫无情感地杀人呢?

我们与上帝是分别的。但在这种分别中,我们被赋予了自由意志的天赋,可以行善或不行善。我们要尽自己所能去爱,以共同创造者的身份行事。这是一条训令!既适用于整体创造物,也适用于所有生物,包括我们彼此,包括世上其他所有人。

当我们赞美上帝创造之美妙时,请记住与我们相伴的人也是创造的一部分。当我们把手放在另一个人手上时,请记住,作为物质的和灵性的被造物,我们之间的联系是多么紧密。我们都是上帝的孩子,彼此依赖。上帝既是万物的全部,也在我们每个人之中。在灵里我们是合一的。

七雷

杰里米-西蒙斯牧师的新教会日讲道

经文:启示录第十章;《揭秘启示录》472-473

他大声呼喊,好像狮子吼叫。呼喊完了,就有七雷发声。(启示录 10:3)

对于启示录中发出七声巨雷这一事件,人们通常并不太在意,在叙述中很快就过去了。但这却是全书的关键转折点之一。人们通常只是想知道雷声到底说了什么,以及为什么不允许约翰把它写下来。事实证明,他们说了什么远不如为什么封住他们的话那么意义。

这件事发生在本书的中段。在约翰给七个教会的信息中,他描述了在天堂所看到的景象,首先是书卷上的七个封印被打开,然后是七声号角响起。我们被告知,这些场景描绘了约翰在灵界看到的末日审判的方式。

被打开的封印描绘了教会的状况,而七枝号角则描绘的是,由于教会本应体现的爱和信仰已经丧失而造成的可怕伤害。例如,当封印被打开时,各种颜色的马和它们的骑手就会出现,这表明世界上有许多热爱和理解圣言的良善者,但也有许多人并不怎么良善。当号角吹响时,可怕的毁灭场景就会显现出来:火焰和冰雹、大海变成血海、蝗虫覆盖大地、人们被杀死。这些都描述了当众多人不理解、不爱、不遵守圣言时会发生的情景。

我们要讲的故事发生在第七枝号角即将吹响的时候。这是第六号和第七号吹响之间两段插曲中的第一段,两段插曲都说明了最后审判发生时教会的状况。

在我们的故事中,约翰看到那称为”另一位大力的天使”从天而降。我们被告知,这实际上是 “上帝的威严和权能”。祂披着云彩,头上有彩虹,手里拿着一本书。云彩代表从尘世层面看到的祂的神性,彩虹则代表灵性层面的神性,或在此层面看到的神性真理。祂手中的小书是圣言的具体教义。(《揭秘启示录》466、469)。

在整本启示录中,主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反复显现。祂是宝座上的那位,祂是羔羊,祂是云彩上的天使,祂是骑白马的那位。在这里,祂是披着云彩的大力天使。祂在这里所做的是对打开七印和号角声的回应。

当第七印被打开时,天上寂静了大约半个小时(启示录8:1)。我们被告知,这是天使们对这世界状况的反应:

天上的寂静无非是对那些自称有信仰却落到如此地步的人感到惊讶(《揭秘启示录》389)

在第七号吹响的前奏中,主也有类似的反应,只不过我们读到的不是沉默,而是像狮子一样咆哮。这描述的是”对于教会被从祂身边夺走的深切哀叹”。

天使如同狮子般咆哮所象征的就是对此的哀叹。因为狮子在看到敌人并被敌人攻击时,以及看到自己的幼崽或猎物被夺走时,都会发出怒吼。当主看到祂的教会被魔鬼夺走时,祂也会发出类似的怒吼。(《揭秘启示录》471)

因此,主对这一消息的反应(当然,这对祂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消息)要比天使的反应更显强势。狮子的怒吼意味着敌人的麻烦,而七雷确切地说明了麻烦的形式。

雷声实际上是对哀叹的对策。七印和七号描述了问题所在,耶和华发出了悲哀的咆哮,并立即通过七雷有了问题的对策。对策尽在祂的掌握中。

正如我们在经文里所读到的,七雷意味着 “主向整个天堂揭示这本小书的内容”。然后解释说,这小书就是“关于主的新耶路撒冷教义”这本著作,出版于 1763 年,就在《揭秘启示录》写成的几年前。然后,文中给出了该书的整个目录,几乎与书中的内容完全一致。

约翰听了自然很高兴!他明白,雷声的语言是他渴望的针对所见可怕场景的解决之道。

为什么约翰把这些话封起来?

但是,来自天上的声音并没有继续部署雷声所说的话和书中包含的权能,而是告诉约翰要把它封起来。这是为什么呢?

我们这里的解释是,这些话之所以被封起来,是因为 “里面有一些东西尚不能被接受”。也就是说,这书目前还不会被接受,因而无法展开其工作。它接着说:

如果这一教义不是被拥有仁爱偕同信仰的人接受,而是被其他人接受……那么,就不仅会被他们拒绝,而且还会经由他们被其他人拒绝。即使不被拒绝,也会被篡改,甚至被亵渎。

这里的问题在于最后审判的时间和过程以及新教会的开始。此书及其所包含的教义并不是魔杖,不能在打开封印、吹响号角时蓦然解决所揭示的问题。

大约20年前写成的《灵界见闻》4422中也有类似的记载,当时瑞登堡得知《天国的奥秘》第一卷在前两个月只卖出了四本。

当天使们得知这一消息时,都感到很惊讶。但天使说这应该听从主的旨意,主的旨意是不强迫任何人,尽管可以这样做。但除了那些有信心的人,其他人不适合先读(史公著作)。 这一点可以从主来到世上所经历的事情中得知,主能够强迫人接受祂的话语和祂自己,但却没有强迫任何人,之后众使徒的经历也是如此。但仍有一些人愿意接受,也就是那些有信心的人,使徒们就是被派到他们那里去的。(《灵界经历》4422)

约翰没有写下雷所说的话,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进一步说明了这一点。天使大声宣布:”不再有时间了”,当第七号吹响时,”上帝的奥秘就成全了”。也就是说,基督教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们被告知,这意味着 “除非人们承认独一的上帝,而且主就是那位上帝,否则就没有教会或教会的任何状态”。(《揭秘启示录》476)情况已经很紧迫了!

为什么小书是苦的?

约翰接过天使手中的书按照吩咐吃下去。吃的时候,他觉得书在嘴里像蜜一样甜,但在他腹中却是苦的。这意思是,虽然主的教义有很多地方很吸引人,但其他方面却不那么容易被接受。具体来说:

这意味着,承认主是救主和救赎主从而接受教义,人会感到愉快和舒适。但承认祂是天地之神,且祂的人身是神圣的,会由于人们的歪曲而导致不快和烦恼。(《启示录揭示》481)

也就是说,相信一位爱我们并将拯救我们的上帝是一回事,但接受主耶稣基督就是那位上帝,并且必须遵从祂在圣言中的教导又是另一回事。我们读到:

于是发生的事情显明,在那些由龙、兽和假先知所代表的人被除掉之前,人们会如何接受这个教导。(《揭秘启示录》482)

尽管有如此的苦涩,约翰还是得到指示要继续预言“关于多民、多国、诸方言和许多君王的事”。接下来是第二个故事,第七号吹响前的这第二个插曲,使信息更加明确。

两个见证人和第七

接下来的故事在启示录第十一章,是关于两个见证人的,这见证人代表关于主的相同教义。他们传道,尽管他们拥有巨大的能力,但不仅他们的信息不被接受,他们还被杀害。同样,在“那些由龙、兽和假先知所代表的人被移除之前”这些信息不会被接受。

很明显,这与钉主在十字架上的行为很相似。这一行为代表了对主的最终拒绝,并揭露了行凶者的真实面目。至此书中所发生的事件已达高潮,包括七印和六号,以及当下的事件,显示了困扰基督教的问题本质和根源。

但是,主当然是不可能被杀死的,这两位见证人也不能被杀死。他们复活了,被召唤到天堂,随后发生了一场巨大的地震—然后第七号吹响。

号角之所以响起,是因为案件已经尘埃落定。从天堂的反应看此战似乎已经胜利。

天上有大声说:“这世界的国,成了我主和祂所立基督的国。祂要作王,直到永永远远。”(启示录 11:15)

所有这些都为本书的其余部分奠定了基础。主的教义是解决人类问题的答案,但这一教义并不容易被接受。教义引导人们过仁爱慈善的生活,但只被那些生活在仁爱慈善里的人接受。这是个循环论证的问题,只有经过一段时间才能解决。

当这教义首次从七雷中传出时,就立即被封印,因其不会被接受,并且会招致争议和不信。当约翰摄入小书卷的教义时,他的腹中感到发苦。当两位见证人传讲它时,他们被杀死,但又复活了。同样的思路延续在第12章里。身披日头的妇人出现了,这同样的教义—实际上是新教会的全部教义—作为她所生的男婴被带到了世界上(《揭秘启示录》543)。这教义以及拥护教义的人立即遭到攻击,但这次他们的捍卫军出动了。米迦勒和他的天使们,最终还有骑白马的主自己,击败了龙和他的盟友,为新耶路撒冷的降临和新世界的开始铺平了道路。

七雷的故事及其信息被封印的原因,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是,变化是逐渐的,接受真理也是逐渐的。打破不信和不良行为的恶性循环并不容易,但却是能够逐步实现的。在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会通过毕业典礼和6月19日的活动来庆祝这种逐渐的进步。

我们常常会想,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处于哪个阶段但重要的是要理解,这同的进展不仅发生在每个人,也发生在体中。如果我们心中没有爱,就听不到真理;如果我们不愿意听到真理,心中就不会有爱。这看起来像是一个难解之谜,但向前总是有路的,因为主在每个人心中一点一点地创立新耶路撒冷。

“看哪!因我创造新天新地;从前的事不再被记念,也不再追想。你们当因我所创造的永远欢喜快乐;看哪,因我造耶路撒冷为人所喜,造其中的居民为人所乐。我必因耶路撒冷欢喜,因我的百姓快乐;其中必不再听见哭泣的声音和哀号的声音。”(以赛亚书65:1)

阿门!

灵性思维

丹尼尔-W-海因里希斯牧师

“不可按外貌判断,总要按公义判断”(约翰福音 7:24)。

主自称是所应许的弥赛亚。于是犹太人的领袖,就是那些祭司长、文士和法利赛人,对祂的宣称提出了异议。我们要注意的是,那些否认祂的宣称并拒绝祂的人是基于对圣经的错误解释。他们一再声称,祂的教训违背了摩西的律法。而主一再地向他们表明,祂的教义并不违背律法,而律法的成就揭示出了更深层的含义,即律法的属灵意义。但是,由于主拒绝受文士和法利赛人对律法的僵化的、自私自利解释的约束,他们就给主扣上了冒名顶替者的印记,并不断试图诋毁祂。

由于他们的思想被感官主义所扭曲,他们完全看不到主教导的真正本质。他们最关心的是什么?仪式上的洗礼、遵守节期和献祭。他们完全看不到律法中更重要的内容:公义和怜悯(见马太福音23:23)。因此,主建议他们 “不要按外貌判断,总要按公义判断”(文头经文)。

主启示我们,每个人在婴幼儿时期都是感性的。人在这一时期的思维成长完全是由经五官传入身体的外界感觉促成的(见《天国的奥秘》5126:2,5497)。这些身体感觉被储存起来,并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属世层面,称为肉体记忆,或物质观念记忆。当孩子长大成人,开始思考这个记忆层面的事物并从中得出结论时,就会进行重组,建立一个新的层面,称为属世记忆,或非物质观念记忆。如果人的理性能力成熟并得到培养,他就会反思该层记忆中的事物,从而能够感知所学知识中的真理(《天国的奥秘》5497)。

感觉到的东西是一回事,记忆中的知识是另一回事,而真理又是另一回事。它们依次形成,由低到高。思维的这些层面在形成过程中是截然不同的,而且它们始终是截然不同的。人可以此刻在某个层面上思考,而另一刻又在另一个层面上思考(《天国的奥秘》5774:2)。最低层面的思维称为感性思维,中间层面的思维称为属世思维,第三层面的思维称为理性思维。因此,思维有三种不同的层级或类型:感性思维、属世思维和理性思维。我们的每一种思维都来自其中一个层面,并从而获得其品性。

就像我们文中提到的犹太人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容易从心性的最低层或感性层面进行思考。由于这是最初形成的思维层面,因此不需要在意志或智识上努力就能以这种方式进行思考,因此可以说是本能的。然而,如果我们要感认和理解真理,就必须超越感性和属世思维,提升进入理性和灵性的思考。

真理高于自然界,因其来自上帝,所以本质上是灵性的。在它从上帝下降到物质世界的过程中,神性真理逐步披上外壳,或者说被限定,创造就是这样发生的。约翰福音第一章清楚地表明,创造是通过神性真理的有序限定而发生的。那里把上帝与道或神性真理相提并论,并宣称世界是由祂创造的,即由祂发出的道或神性真理创造的。因此,自然界物质是真理在物质层面上的表象。支配物质的自然规律是真理在自然界的彰显,因此被称为真理在自然界的表象。

有鉴于此,我们可以看到,由于我们的感性思维和属世思维是以物质和自然界为基础,并从这两个层面进行思考,于是就不是从真理出发,而是从对真理表象的感觉和真理在自然界的表象出发。这种思维往往会遮蔽和抹杀对灵性真理的感知,这必然拖累心灵下坠。

史公著作讲道 “除非人的思想能够超越观察事物的感官层面,因而从上而下地俯视事物,否则他就不能理解圣言中任何内在含义,更不能理解诸如天国之类的事情……因为感官思维会吞灭和窒息人的思想”(《天国的奥秘》5089:2)。因此,我们被告知,那些受世俗学问束缚的人比简单的人更难理解属灵真理,因为他们的思想被物质的概念浸埋,以至于无法提升思想来感知属灵的真实(同上)。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瑞登堡讲了以下的经历: “有时,我在认真思考世俗事务,以及大多数人都非常关心的事情,即财产、财富的获得、享乐等等。在这些时候,我注意到自己正沉沦于感官事物之中,而当我的思想沉浸于这些东西时,陪伴我的天使就远离而去。通过这种方式我也明白了,深深沉浸在这种牵挂中的人无法与灵界沟通。因为当这些想法占据整个心灵时,它们就会向下拖拽心灵的低层,就像重物拖着它下沉一样。而当这些世俗利益成为一个人的终极关切时,就会把人拖离天堂。除非通过爱和信仰之良善使他提升,否则他无法升到天堂。下述事实更清晰地证实了这点:有一次,我被引领到天国的居所,那时我正沉浸在灵性意念中,突然间我开始沉入世俗思考中,于是所有灵性意念都消散了,变得毫无意义”(《天国的奥秘》6210)。

对感官表象的依赖或信任掩盖了真理,这一点即使在自然界也是显而易见的。历史记录就是这一事实的见证。多个世纪中,人们根据感官证据得出结论,认为世界是平的。直到最近,人们还认为物质是固定不变的。若以感官证据为基础,这些表象都非常令人信服。然而,当心灵提升到原因的层面,去考虑非物质的观念和规律的运作时,这些表象就显出了谬误,阻碍人们真正理解我们生活其中的自然界。

如果要正确理解自然现象背后或内在的真理,就必须提升思想境界,那么要理解灵性事物的真理就更应该如此。因此,圣经一直敦促我们提升思想,超越感官,进行灵性思考才能理解属灵的真理。用经文中的话说就是:“不可按外貌判断,总要按公义判断”(约翰福音 7:24)。也就是说,我们不能根据感官表象去思考,而要根据启示的神性真理去思考,因为判断的前提是神性真理和由此产生的思想(《天国的奥秘》9857)。

我们有幸得到启示,其中丰富的属灵真理以清晰理性的语言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这是以前任何教会都没有过的。作为教会和与教会联结的个人,如果我们愿意的话,就有机会进行灵性思考。

我们所说的灵性思维是什么意思?许多人把 “灵性”一词与模糊不清、难以理解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这并不是我们心目中的思维。著作中”灵性”一词指的是鲜活的、永恒的,虽然不是物质的,但却是真实的、丰盛的。因此,”灵性”的思考就是从真实、鲜活、丰盛和永恒的事物出发,即从神性启示的真理出发。

这里需要指出一个经常被忽视的重要区别。思考属灵真理是一回事,从属灵真理出发思考又是另一回事。我们所有人在听布道或教义课程以及阅读主的话语时,都是在进行前者的思考,但这不是属灵思考。我们绝无贬低它的意思,因为这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事实是,我们不可能越过手段直接达到目的。我们必须先学习真理,然后才能从中思考。然而很多时候,我们止步于此。

由于我们与生俱来的天性,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倾向,把信仰和生活视为两个分离的、独立的事情。在礼拜天和其他敬拜的场合,我们会把注意力集中在属灵事务上。当敬拜结束后,我们往往就不再思考属灵的事情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往往很容易被周围世界的态度和思想主导。

我们不妨扪心自问:在我们做出的决定中,有多少是在认真思考神所启示的真理原则之后做出的?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是过度牵扯信仰!但如果我们这样想,那就是从世俗表象出发思考问题。

所有信仰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也就是说,信仰的真理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实际上,赋予我们这些真理的目的,就是要使之应用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些人可能会问:“我们怎么能知道哪些真理或原则适用于特定的情况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如果我们定期阅读主的话语寻求启示,并利用祂为教导我们提供的所有手段,无论是公共的还是私人的,我们就会学到直接适用于自己生活的真理。而且,如果我们向主祈祷,祂会启示我们,让我们看到需要知道的真理,以便好好生活。

主在著作中启示的真理尤其应该成为我们思考一切事情的原则。作为新教会的人,我们应该始终乐意审视我们所持的态度和观点,看看它们是否与主所启示的真理原则一致。我们要记住:一件事并不是因为有许多人相信它,它就是真实的或正确的;也不是因为我们一直相信它,它就是真实的和正确的。只有当它与主的教导一致时,才是真实和正确的。我们还要指出,由于我们天生的本性,我们倾向于赞成那些符合我们自己理念的想法,而那些想法有利于我们的自私自利。因此,我们必须始终愿意重新审视自己的思想和态度,这一点非常重要。

主所启示的真理应该逐步成为我们思想的基础。当我们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时,我们应该这样问自己:我正面临的事情如何能有助于实现主的创造目的?在面临的境况中如何落实益用的教导?在邻舍的层面上这个问题如何相关?我规划的行动符合圣治法则还是应许的法则?圣治的哪些法则适用于我正应对的问题?

如果我们真想过通往天堂的生活,我们就会努力从神性启示的真理出发,形成自己的观点、思想和态度。我们要培养从属灵原则出发思考一切事物的习惯和做法。我们学到,当灵性思维主导一个人时,它就会影响并印染此人所有的思想、意志和行为,并使他的思想、意志和行为含有属灵成分,直到最后他的内在达成灵性(《天国的奥秘》5639:2)。

“不从恶人的计谋,不站罪人的道路,不坐好讥诮之人的座位,这人便为有福。他唯喜爱耶和华的律法,昼夜思想他的律法。他要像一棵树栽在众溪水旁,按他的时候结他的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诗篇 1:1-3)。阿门!

阅读:撒母耳记上16:1-13,约翰福音7:14-31,《圣爱与圣智》248-249

《圣爱智》248249 

除非在人身上开启更高层级的灵性,否则人就会变得属世和感官化。

上文已经说明,人的心性有三个层级,分别称为属世、属灵和属天,这些层级可以在人内依次开启。另外,属世层级首先开启;之后,如果人远离罪恶,仰望主,属灵层级就会开启;最后,属天层级也会开启。既然这些层级是根据人的生命状态先后开启的,那么更高的两个层级就有可能不开启,于是人就继续停留在属世层级,这是最外的层级。此外世人已知,人有属世和属灵之分,或者说,人有外在和内在之分;但却不知道,一个属世之人要成为属灵之人,他内在的更高层必须打开,而这种打开是通过属灵生活来实现的,这种生活就是符合神性戒律的生活。如果人的生活不符合这些戒律,他就仍然是属世之人。

属世之人有三种:第一种是对神性戒律一无所知的人;第二种是知道有这些戒律,但却不愿意按照这些戒律生活的人;第三种是藐视并否认这些戒律的人。对于第一类人,也就是那些对神圣戒律一无所知的人,由于他们靠自己无法领受教导,所以他们只能维持属世的状态。每个人都会受到教导,不是通过直接的启示,而是通过其他从宗教中了解神性戒律的人,关于这一点,(请参阅《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114-118)。第二类人知道有神性戒律,但不考虑按照这些戒律生活,他们也是属世之人,除了关心尘世和肉体之外,从不关心任何其他事物。这些人死后,根据他们对属灵之人所能发挥的作用,成为下人和奴仆,因为属世之人是下人和奴仆,而属灵之人是师父和主人。第三类人蔑视并否认神性戒律,他们不仅仍然是属世之人,而且因其蔑视和否认的程度而变得更为感官化。感官之人是最低级的属世人,他们的思维无法超越肉体感官的表象和谬误。他们死后会下地狱。

以色列与哈马斯:圣地被诅咒了吗?

新教会通讯-赫斯特维尔协会 2024 年 2 月

作者:托德-贝斯文格牧师

一位朋友最近告诉我,乔-拜登的支持率正处于历史最低点。由于我通常不关注这些事情,我就问:”为什么? 他最近做了什么他以前没有做的事?有什么变化?”

“就是他对以色列的支持。人们看到以色列对哈马斯的所作所为,觉得拜登在支持种族灭绝。” 在这场冲突中,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新闻媒体大多没有告诉我们,这场战争已经变得多么一边倒。哈马斯 10 月 7 日的袭击造成的死亡人数目前为 1139 人。相比之下,在以色列对加沙的袭击中,至少有 24448 人丧生,61504 人受伤。这就是上帝制定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规则的原因。制定这条规则是为了遏制暴力,迫使人们不要让事态升级。如果有人挖掉了你的眼睛,你不能反过来杀他全家。现代以色列似乎已经忘记了这一简单的规则,而他们的文化正是建立在这一规则之上的。

但我想到的是,在世界上这个弹丸之地,不仅有大量的死亡,还有恐惧、仇恨和邪恶。也许你已经知道,加沙地带只有 41 公里长,10 公里宽。今天,这里有 220 万人,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但在圣经时代,你知道谁住在那里吗?非利士人。所以这片土地卷入战争已经有很长很长的时间了,我认为这段黑暗的历史其实很重要。

事实上,我认为,如果我们翻阅一下圣经,就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土地受到了诅咒。当上帝警告吃了禁果的亚当时,他说:”地必因你的缘故受咒诅”(创 3:17)。在下一章中,该隐杀害了亚伯,上帝对他说:“现在你必从这地受咒诅。你种地,地不再给你效力”(创 4:11-12)。地不再友好,不再容易耕种。当以色列人即将进入应许之地时—我暂且不称它为 “圣地”—摩西告诉他们,如果他们毁约,不仅他们,连土地本身都将受到诅咒:

所有国家都会说:’耶和华为何如此对待这片土地?这滔天怒火意味着什么?’人们会说:’因为他们离弃了耶和华他们列祖的神与他们所立的约,就是祂带他们出埃及地时与他们所立的约;因为他们去侍奉别的神,敬拜他们不认识的神,那是祂从未赐给他们的神。耶和华就向这地发怒,要将这书上所记的一切咒诅都加在这地上。耶和华在愤懑、震怒和极大的愤慨中,将他们从他们的地土中连根拔起,丢在别的地方,直到今日仍是如此(申命记 29:24-28,下划线为作者所加)

以色列人最终毁约了吗?当然有。的确,从越过约旦河到所罗门王统治时期的大约 450-500 年间,总体上一切顺利。然而,是所罗门开始偏离正轨,随之而来的是数百年来这片土地上的暴力。从内战到一系列入侵者—亚述人、巴比伦人、希腊人和罗马人等等—在应许之地发生的不仅仅是 “普通的暴力”,而是大规模的战争。当我反思以色列-哈马斯战争时,我开始怀疑这些 “诅咒”的真实性。

著作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有些地方确实会吸引邪灵和妖魔,因为这些地方对应着特定的地狱。

要知道,各种虚假和邪恶都对应着自然界中不干净和令人厌恶的东西,更可恶的虚假和邪恶关联着死尸和腥臭的排泄物,而较温和的虚假和邪恶则与沼泽有关。 因此,处于这些虚假和邪恶中的人,他们在地狱中的居所就像坑洞和坟墓一样。如果你们相信的话,这些邪灵和鬼魔在我们世界的坟墓、厕所和沼泽中也有他们的居所(《诠释启示录》659)。 

这段经文告诉我们,当我们去到一个地方,感受到不好的气息,或者像我妈妈所说的 “毛骨悚然”时,是有原因的。这不是你的想象:邪恶就在那些地方。但我特别感兴趣的是,沼泽是土地的自然特征,而厕所(又名外厕)和墓穴则是我们对某个地方做的安排:我们在那里排便,或者把尸体安置在那里。因为我们的所作所为,邪恶才有可能出现在那里。我们诅咒了那片土地吗?

经文非常清楚地指出,邪恶是会传染的,如果我们与邪恶的人交往,用不了多久,我们就会开始对他们的邪恶视若罔闻,并将其纳为己用。于是,如果恶人会传染,那么被诅咒的土地是否也会传染呢?如果我们想想那些几千年来战火不断的土地,是不是觉得那里会有更多的邪恶存在?不仅如此,这种极端地狱般的存在是否还会影响生活在那里的人们?

过去几周,我一直在研究驱魔世界。在《驱魔人讲述他的故事》一书中,作者写道:

我们怎么会成为极端撒旦活动的受害者呢?我这里指的不是每个人都会经历的普通试探。我们可能因为自己的过错或完全无知而导致如此。我们可以将原因分为四类: 1)被上帝允许;2)成为邪恶诅咒的无辜受害者;3)由于严重而顽固的罪恶状态;4)与邪恶的人或地方关联。

怎么会这样呢?没错:我们可能会因为与邪恶之地交往而落入撒旦的攻击。邪恶之地如何能变的邪恶呢?他说,可以很简单,比如在那里举行召神会和巫术。如果你非常憎恨某人或某个国家,以至于开始利用战争杀人,你认为这会召来怎样的灵呢?如果几个世纪以来,在同一个地方一直发生这样的事情呢?这会让此地变得邪恶吗?

所以,根据《圣爱与圣智》,当我们的心灵对邪恶做出响应时,我们就会邀请地狱直击人间:

……地狱离我们并不遥远,当我们作恶时,地狱就在我们周围,甚至在我们体内。因此,它们与人间直接相通相联。鉴于我们的欲望和随之而来的想法,以及由此产生的行为,即善行或恶行,我们被天堂天使或地狱邪灵所围绕。既然天堂和地狱也存在与我们人间相同的现象,那么,当条件合适时,来自天堂和地狱的流入就会直接导致这些现象……地狱之所以与人间相伴,并因而与人间直接接触,是因为灵性世界并不在空间中,而存在于任何有情感共鸣之处(《圣爱与圣智》343)。

关键是必须有 “共鸣感”或 “相应情感”。我认为这样说是公平的:哈马斯和以色列的心态正在向地狱提供共鸣感,实际上是在人间制造地狱。这是否意味着这片土地受到了诅咒?我倾向于这样认为:虽然不是巫术式的诅咒,却是由于几个世纪以来对这片土地的践踏而造成的诅咒,这些践踏加强了地狱在这里的存在。对有些人来说,这样看待事物的方式可能听起来像是极其非科学、非理性的,但我看来确实如此!我知道,我们都有自由意志—这有助于我们的理解,从而对在那片土地上再次经历如此暴行的人们产生同情。

被圣灵引领

小彼得-M-巴斯牧师的圣诞节布道

读经: 路加福音2:22-33;揭秘启示录356;教义之主篇51;圣治187,189

看哪,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缅;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路加福音 2:25)

主在我们生命中的作为

我们在圣经中读到 “风随着自己的意思吹,你听见风的声音,却不晓得它从哪里来,往哪里去;凡从圣灵生的,也是如此。”(约翰福音 3:8)主在我们生命中的作为往往超出我们的意识。引用新教会的一段优美教导:”主并不明显地展示祂的圣治,却以圣治引领人,就像暗流或顺流一样悄无声息地引领船只”(《圣治》186)。

但有时,主在我们生命中运行所产生的效果是显而易见的—至少当我们愿意承认祂的手运行其中时。在圣诞故事中,我们通过主的圣灵看到了其中一些明显的效果。由于圣灵降临到马利亚,使她怀上了耶稣(路加福音 1:35)。正是圣灵使伊利莎白和撒迦利亚在年老时有了孩子,然后启发他们各自依据自己的经历讲出荣耀的话语。在马利亚和约瑟把耶稣带到圣殿那天,”按照律法的规矩为祂行礼”(路加福音 2:27)。正是因为圣灵引导了西缅,他才有机会把小耶稣抱在怀里。

除了这些事件,我们还可以加上给约瑟的信息:他可以娶马利亚为妻,后来他们应该逃到埃及躲避希律王(马太福音1:20-21;2:13)。或者女先知亚拿,她在西缅抱着婴儿的时候来到圣殿,受启发而感恩,并向所有在耶路撒冷寻求救赎的人讲述主的事(路加福音2:38),或者是那些智者受引领踏上朝圣路,他们先到耶路撒冷,再到伯利恒,然后从另一条路回家。

在所有这些事例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主的手—祂的旨意在运行,使事情恰如其分地发生,从而唤醒了圣诞故事中的人们,让他们意识到正在发生着强有力的属灵事件。

那我们呢?想想看,当我们的生命中出现一个新的孩子时—我们自己的孩子、孙子,或是我们亲近之人的新生儿。在这些时候,我们难道不应该感谢上帝在我们生命中的运行吗?还有谁能创造出这个新的小生命让我们去爱?然而,不仅仅是婴儿!在我们生命中的其他时刻,主的引领对我们的影响也是相对清晰的,至少只要我们愿意去看。否则,我们的生命中怎么会拥有这些人,与我们一起庆祝圣诞节并分享我们生命中的无限美好?

在我们的婚姻中,还有谁能使我们感受到持续的爱和幸福?我们最佳、最有灵感的念头从何而来?我们怎样才能解释自己生活中的各种曲折?是这些曲折让我们成长为现在的我们,并尽我们的能力做了有益有用的事情。正如一位学者所说 “这一切和其他众多事件都是上帝运行的明显证据”。这将继续鼓励我们 “确认对上帝的信仰,因为并不缺乏支持的证据”。(《真实的基督教》12)

事实上,主正在我们的生命里做工。在许多方面,我们看不到祂所做的具体帮助。但是,我们可以看到祂的旨意在我们生活中产生的一些影响,我们要承认这些影响。

在这个圣诞节,我们的眼光要特别关注主的引领信息,这些信息通过这样一个小窗口传递给我们那是关于一个名叫西缅的老人的生

这是因为如果知道了该寻求什么,我们就能更好地认同祂,并在祂的引领下与祂合作。

被圣灵引领

我们首先要定义和描述 “圣灵”,也就是引导西缅的圣灵。正如我们已经说过的,圣灵是主在我们生命中温柔而持续的同在,使美好的事情发生,就像圣诞故事里的人们所做的那样。主的灵是 “祂的神性生命”—祂智慧的生命或神性真理的呼出,施行激励、安慰和启迪(《教义之主篇》51),也是由祂产生的一切。(《属天的奥秘》9303,9818)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想想主在祂自己所安排的”三位一体”这一名称中圣灵的位置。“圣父”是祂的灵魂,是驱使祂做一切事情的爱。”圣子”是祂让我们认识祂的方式—祂以可见的人的样式出现,并教导我们圣经中关于祂的真理。”圣灵”是祂的活动。(《真实的基督教》166)正如我们有灵魂和肉体,我们也做事一样。主也是如此,我们是按照祂的形象被造的。

那么,圣灵就是主在行动—做那些只有祂才能做的事。描述这些活动的教导有很多,但我们只关注其中的两点。第一个是通常归于主的事情清单,包括 “使我们重生,或更新我们,引领我们开启灵性生命,使我们成圣,使我们成为公义的人,洁净我们的罪恶,赦免我们的罪,最终拯救我们。(《真实的基督教》142)

第二个教导将圣灵与主的圣治相提并论。我们读到 “凡主所赐的,都是从祂而出,凡从祂而出的,都是圣洁的”(《属天的奥秘》4091)。

有了这些定义,让我们来看看圣灵在西缅生命中的运行,看看我们能否从中获得一些提示,了解我们按照主的旨意与祂合作的最佳方式。

顺服

关于西缅,我们了解到的第一件事是他 “公义虔诚”(路加福音 2:25)。这意味着他遵照自己的信仰要求去做事。这也意味着他对主的引领做出了回应。如果圣灵告诉他什么,他就会照着去做,这就是他那天来到圣殿的原因。

这展示的是顺服的灵性。事实上,有些人已经知道,西缅这个名字本身就带有这种象征意义。西缅的字面意思是 “聆听”或 “谛听”。我们在旧约中读到关于西缅的记载—他是雅各的一个后裔:

他的名字源于一个意思是 “聆听”的词,”聆听”既象征着理解真理,也象征着愿意或服从真理—”聆听某人”就是理解其真理,”倾听某人”或 “谛听”就是愿意并服从真理。(《揭秘<启示录>》356)

关于顺服的另一个线索可以从马利亚和约瑟的行为中看出,他们做了作为新父母应该做的事—把祂献在圣殿里,献上长子的祭。

我们知道,顺服是属灵生命的基石概念。最简单地说,我们的属灵责任就是学习圣经的教导,并按照圣经的教导生活。如果圣经说我们应该礼拜天去教堂,那么我们就应该去教堂。如果圣经教导我们要祷告,那么我们就祷告。如果教导我们不要偷窃,那么我们就不会偷窃。如果主说要宽恕,我们就要尽力去做。

因此,我们的顺服是主在我们生命中做工的一个标志。我们每个人都有顺服祂教导的方式。如果我们确实去教堂,或阅读圣经,或远离某些被禁止的行为,或向教会奉献,即使这些都是出于责任感,但它们仍然是主引导的证据。事实上,我们的每个顺服行为都得到了祂的鼓励。

关爱邻

但我们知道,顺服应该是一个起点,或者至少是我们生命中的一个 “保险栓”—当没有更高的事物激励我们时,它就会开启。早些时候在一次礼拜时,我们听到了一个关于西缅的有趣教导,西缅在我们生命中的象征性是分层级的。顺服是第一层,其次是对邻舍的爱。(《揭秘启示录》356)

主在我们生命中运行有众多方式,其中之一就是改变我们的动机。我们开始做某些事可能是出于应该做什么的感觉,但渐渐地,主会让我们出于爱去做同样的事情。新教会中有许多教导都分享了这一真理:

内在教会的成员是出于仁爱的感情而向邻舍行良善,而外在教会的成员则是因着顺从的意识而向邻舍行良善。每一个重生者都是先成为外在教会之人,然后再成为内在教会之人。(《属天的奥秘》7840)

事实上,主希望我们关心他人的福祉,祂会引导我们为他人着想。这也是主在我们生命中做工的标志。我们读到 “从来没有任何爱和仁慈,也就是任何良善,唯独主才有”(《属天的奥秘》1577)。因此,每当我们在生活中对某个人产生温柔的情感时,这种情感就来自于主。每当我们感到怜悯,或有帮助他人的愿望,或对他人的好运感到由衷的喜悦,或出于爱对他人表示敬意,或受到感动而付出时间使他人的生活变得更好—这一切都来自于上主。

我们承认这一事实是明智的。我们与主合作,为他人做有爱的事,也是明智之举。从主获得爱的最方式就是以爱对待他人,因为 “只要对他人付出爱,相应地爱就会不断地流入。(《属天的奥秘》9049)。

专注于最重要的事情

从西缅的行动中,可以看到对我们生命的另一个美好启示,那就是关注最重要的事情。如果我们仔细想想,对当时的西缅来说,没有什么比在圣殿里迎接马利亚和约瑟、面见新生救主更重要的事了。庆祝一个新生命诞生在这个世界上显然是一段佳话。在这些时候,我们可以提醒自己关于创造的目的—我们自己的被造,以及这个世界上诞生的每一个新生命的被造—”都是为了从人类而来的天堂”。(《圣爱与圣智》330)

老年的西缅抱着婴孩耶稣的形象,以及他所说的话,提醒我们生命中一切真正重要的事。这幅画向我们展示这世上的生命疆界—从出生到老年。这幅画提醒我们,我们的人生要走在从这个世界到天堂的道路上。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主的希望,希望我们在有生之年能够明白,我们最需要关注的是救赎—我们永恒的福祉,永恒的事物。

在这些事项中,我们可以包括对主的奉献,以及承认我们生活中的一切美好都来自于主,对灵性生命的关心和注意,承认主的手在祝福我们的生活—在赐予我们的家庭中,在我们最珍视的关系中,在生活中获得真正的平安,这平安来自于一种感觉,即我们正在受到主的引领和关怀。这些都是主希望我们在生活中越来越多地去思考和关注的事情。

当我们这样做时,这就是主在我们生命中运行的另一个迹象—圣灵的运行。只要我们有意识地将自己定位在永恒和属灵的事物上,我们就在主的引领下与祂合作。

圣治

因此,在最高意义上西缅象征着主的旨意(《揭秘启示录》356)。基于上面讲到的一切,我们可以看到其中的真理。主在祂的旨意中教导我们顺服、爱他人、关注最重要的事情。

我们学到教导:“人可以从背后看到神的旨意,但不能当面看到。人可以在属灵状态下看到神的旨意,但不能在属世状态下看到。从背后而非当面看到圣治,是事后而非事前看到圣治。当我们处于属灵状态而非属世状态时看到圣治,是从天堂而非这尘世看到圣治。”(《圣治》187)。长寿的人,一生都献身于主的人,人生路上终会到达这样的光景—他看到圣治无处不在:

当他思考自然现象时,会看到圣治;当他思考民事时,也会看到圣治;当他思考属灵事务时,更会看到圣治。在目的、原因、结果、在益用的努力中、在各种形态里、大小事物中,他都能看到圣治。尤其在对人类的拯救中,他更看到了这一点。(《圣治》189)

因此,对我们来说,我们要看到主的运行无处不在:在我们的生活中,以及我们所爱的人的生活中。事实上,主正在通过圣灵引导我们,祂鼓励我们顺服。祂在生活中激发我们对人的爱,以及为他们带来祝福的爱心行动。祂启发我们理解属灵的事情,看到祂在我们面前安排的救赎之路。祂让我们不断地皈向祂自己,这样祂就能根据我们跟随祂的意愿,更全面地引领我们。祂让我们把越来越多的精力集中在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上,从而让我们感受到祂的圣治运行在我们的生活中,这也是我们对主的信靠—”相信祂管理万物,供应万物,祂引领我们达到美好的目标”。(《属天的奥秘》8455)

这一切都在这幅美妙的画面里:马利亚和约瑟来到圣殿,按照律法的习俗为耶稣行礼。他们在那里遇到了这个人—西缅,他是被圣灵引领到那里的,他把耶稣抱在怀里,称颂上帝说:

“主啊!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平安离去;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路加福音2:29-32)

但愿我们在一生中也能专诚地接受圣灵的引领。但愿我们能越来越相信,主是我们的救赎,每天都会以最充分的良善浇灌我们,并在我们与祂的合作中,在我们的灵魂中种下天堂永恒的品性,让我们也能体验到不断增长的信靠和平安感。

阿门。

你可以治疗心灵的痛苦

格伦-弗雷泽尔牧师

树上的叶子是为医治万国(启示录22:2)。

新教会好在哪里呢?在新教会中,我们被教导说,不管任何人是什么宗教的一员,凡是仰望神,避开邪恶的人都可以上天堂。那么新教会好在哪里呢?如果没有救恩,成为其中的一员又有什么处呢?

好吧,这里有一个答案:幸福。或者,换一种可能更直接一点的说法:解脱痛苦!

我们都在受苦。有一个丈夫在受苦,他与通奸的念头作斗争,他深爱着自己的妻子,在他的灵魂深处,他为那些可怕的事情而痛苦。有一个年轻的女人在受苦,她失去了纯真,或者说她的纯真被夺走了,她为她认为永远也找不回来的东西而苦恼。有一个孩子在受苦,她痛苦地思念着母亲,不知道现在已经死了母亲,她还能不能再见到

今天我们这个屋子里,有人正在感受真正的痛苦。如果就个人而言,也许你现在并没有真正的痛苦,但你过去可能遭受过痛苦,而且你很可能在未来会遭受痛苦。这是生命的一部分,是我们自我意识有缺陷的结果,或者是因为我们生活在时空的世界里。有些苦难是小的,有些苦难确实大。

然而,不要沮丧。有一个好消息。主以祂无限的慈爱提供了一种治的方法。这手段就在今天这个屋子里。它有两种形式,你现在可以用你的眼睛看到。

读上帝圣经。这本书充满了医治的力量它是主与我们同在。现在互相看着对方。看看你左边的人,看看你右边的人。这个屋子里的每一个人,你们每一个人,都是主慈爱中介。你们有治的能力

这种力量从何而来?我们如何都能成为医者?圣经如何使我们解脱痛苦? “树的叶子是为医治万民的”。主慈爱地赐我们的真理,我们所学的真理,对任何被假恶丑所折磨的人来说,都是医药。医治的力量就在新教会的理性真理中。

这是主在圣经中对我们说的。在两个不同的异象中,一个是旧约中的以西结,一个是新约中的约翰,我们听到一棵树的叶子有医治的能力。现在,在给新教会的新启示中,隐藏在这两个奇妙异象中的属灵意义已经向我们敞开,让我们明白了。根据我们对揭秘<启示录>》的阅读,那些医治的叶子象征着理性真理。在整本圣经中,当我们读到叶子的时候,是主在向我们谈论某种使用真理的方法。

首先,叶子是什么?

只是自然而然地想,我们对叶子有什么了解呢?首先,它们常常是绿色的。在圣经中,绿色的东西一般是指那些能给我们的智带来生命的东西使我们头脑中的认知部分活跃起来通过真理使我们的信仰成为青翠的、活生生的信仰。不过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问,叶子的功能是什么?它的用途是什么?

好吧,叶子长在植物上。它们是所有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叶子,植物就不能呼吸,不能喝水,也不能获得能量。基本上,如果植物的叶子死了,它就死了在”蒸腾”的过程中植物叶子上的小孔是吸水的通道,通过根部,茎部,通过叶子汲取同样,通过这些小孔,植物通过 “呼吸作用”吸收所需的氧气。最后,通过“光合作用”整个叶子中的微小绿色细胞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将阳光转化为可储存的能量。

这告诉我们理性真理的本质是什么?首先,我们可以看到,没有它们,灵性生是不可能的。我们灵性构成其他部分构成我们更属灵真理花朵,构成我们善行的果实如果没有我们信仰的绿色理性真理,这一切都不可能。

那么这是否意味着我们是树?非常肯定的圣经中的树象征着三件事。首先,当我们读到一棵树的时候,这是主告诉我们一些关于自己的重要事情。当我们考虑到主的爱时,生命树是主的象征。其次,树是主的教会的象征。最后,每当我们在圣经中读到一棵树时,它也是主的教会中个人的象征。这就是圣经的性质。它的一切都有三个层次的意义,关联着 (1)主和的话语,(2)在天尘世的国度,(3)组成国度的人的思想和生活。

所以,树就是主,树就是教会。此外,树也是教会的每个成员。而 “树上的叶子是为了医治万民”。

万国指的是甚麽?记得我们曾读到,”万国”是指任何在错误的信仰或邪恶之爱下受苦的人。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我们中间有谁不在万国之中呢?我们都会被邪恶的欲望所诱惑。错误的信仰时时毒害着我们大家。你是如此,我也是如此,你所遇到的其他人也是如此。

现在,问题来了:无论我们是把主看成树,还是把自己看成树,我们如何用真理来医治自己的灵,医治身边的人?对于心灵痛苦,我们能做什么?

想想那个被奸念困扰的人,虽然他爱他的配偶,爱他的婚姻。他为什么会痛苦?这些念头是从哪里来的?主在登山宝训中教导说,用淫念看一个人,实际上就是在心里与她通奸。这个人是奸夫吗?假设这个可怜的人真的很爱他的婚姻,并且真的希望这样的想法永远不要出现在他的脑海里,你可以想象这样的想法会给他带来极大的痛苦。他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一个可怕的人,因为他有这样的想法。

但叶子的意思是这样的:我们不需要为来到自己脑海中的想法负责只需要为自己如何对其反应负责。《圣治》一书很清楚地教导了这个美丽而理性的理念。它是这样说的

如果一个人相信,所有的善和真理都源于主,所有的恶和虚假都来自地狱,他就不会把善归于自己,觉得是他配得的功德也不会把恶归于自己,使自己有负罪感(320)。

你能看出这是在治疗吗?邪恶来自地狱,而不是来自我们自己。我们只对自己的邪恶思想负责,我们心甘情愿地乐享它们,并决定照着去做

失去纯真的人呢?也许她在生活中做了一些错误的选择,也许有人残忍地对待她。这可能是最近发生的,也可能是很久以前发生的。不管是什么情况,她现在之所以痛苦,是因为她知道纯真的重要性,并且相信,一旦失去了纯真,就再也无法挽回。这种伤害是永久的,无法弥补的吗?她会不会永远无法完全体验到,主教导我们的只有通过纯真才能获得的天伦之乐?想象一下她的痛苦吧。

好吧,这就是可以拯救她痛苦的叶子:真正的纯真不是我们与生俱来的状态而是我们在灵性上的成熟所达到的状态想想过去的事重新经历,过去的痛苦也不能追抹去。然而,持续不断的痛苦,可怕的、错误的信念,认为她永远被玷污了,永远是有缺陷的人了这种谬误天堂与地狱书中明明白白教导的治性真理所取代。

……天天使的纯真…是愿意被主而不是被自己领….,但小孩子的纯真不是真正的纯真,因为还没有智慧。真正的纯真是智慧。因为只要是有智慧的人,他就喜欢被主领,或者换句话说,只要是被主领的人,他就是有智慧的(天堂与地狱341)。

是的,我们与生俱来的纯真是珍贵的,我们确实应该保护自己和孩子的纯真。然而,它只是真正纯真的模板。失去纯真可能是悲惨的、痛苦的,但获得每个天使都拥有的更饱满美好的纯真,可能我们永远都难以企及。

最后,是失去父母的孩子。如果他们不了解死后的生,他们可能会很恐惧,认为可能再也见不到自己的亲人了。当涉及到关于死亡和死后的真相时,新教会能提供充分的教导甚至更多尘世损失的痛苦和悲伤无法从孩子的脑海中抹去。然而,当这个孩子知道了关于天堂的美真理,知道了那里的生活是多么充实,以及当我们自己进入天堂时如何与失去的亲人团聚时,剧痛就会减缓。随着时间的推移,治疗就这样发生了。如果没有这些真理治疗就无法实现。

现在记住,这树就是主。祂是这些真理的源头。另外,我们所读的启示录第二十二章的开头,是对主的新基督教会的描述。主永远在这教会中间否则就不是祂的教会了。

然而,树也可以是主以外的人。树可以是教会的一个男人或女人。如果你是教会的一员,你就是那棵树。

约翰关于新耶路撒冷的异象,包括那里的宝座、河流和树木,是对教会未来的承诺。我们都是这个未来的一部分。然而,如果我们只是被动地等待这个应许,那我们可能就犯了一个错误。主用人建立祂的教会,祂是要使用人来建立教会的。你们就是祂的手段。这里的每个人都是手段。

所以,这不仅仅是讲我们在受苦的时候,如何转向主的真理这也是在阐释教会成员。如果你是教会的成员,如果你是新耶路撒冷的水边栽的树,那就意味着你的叶子是为了医治万民。你是一个医治的源头。叶子归根结底还是来自于主,但叶子是通过你自己的行动来发挥作用的。这就是作为教会成员的意义:不仅仅被主和的教会医治,还要作为教会的一部分,出去为你周围的世界提供医治。

这使我们又想到一个关键的问题。主教导的门徒说,一棵树有叶子却不结果子,是没有益处的。同样,如果我们有很多的真理,但没有行善,我们不是良善的。一棵树的叶子的全部意义是提供空气、水和能量,以便能结出果子。我们在新教会中所得到的医治真理的全部意义,是为了让我们可以走到世界上,为别人行善。

所以,当你的心遭受痛苦的时候,要到主面前去。当你需要医治的时候,就转向的真理。到外面的世界去,落实主对世界关于的新教会的应许,结出果子,为医治万民提供叶子。这就是新教会的 “良善 之所在。阿门。

阅读:以赛亚书61:1-3、启示录22:1-5、揭秘<启示录>936

体验复活的生命:去以马忤斯路上的教导

大卫.米勒牧师的讲道

经文:路加福音24:13-35

让我们看看耶路撒冷事件发生后,两个门徒走到一个叫以马忤斯的小村庄的故事,并根据他们的经历总结出一些要点,使我们更全面地深入复活之主的生命实在过程。我希望我们尽可能抛开这些事件的历史层面,更多地从我们如何过属灵生活的角度探讨其中的教导。

“复活”这个词本身就充满了关于灵性生命的意义。事实上,这个词描述的就是这种更高层次的生命,并直接与之关联。在希腊语中,它的字面意思是 “重新站立起来”,所以对我们就意味着”站立起来”。因此,今天当我们根据圣经来到这个故事时,让我们看看是什么 “站了起来”,或者说我们如何从字面意义来到从灵性上理解这些事件,因为这是我们自己的”走向以马忤斯之路”。对我们来说,字面意义的作用就像一座墓室,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一座”纪念碑”,能够提醒我们在其中寻找活生生的灵性,以滋养我们的属灵生命。

每当我们从圣经或属天教义中获得对我们生命的新的真正启示时,我们就来到复活故事的意义之中。我们的某些方面已经改变了—低级的内容已经转变了,从而能够服务高级的事物—这种转变就是复活。

我想提出的第一点与我们今天的故事直接相关,那就是在我们追求属灵生活中他人的重要性。在耶稣所举的属灵生活的例子中,很少见到鼓励远离他人的生活。灵性生活在很大程度上要在群体中与他人共同经历。但这种群体的性质不是建立在世俗友谊的关系上,而是建立在与彼此灵性成长和发展直接相关的灵性关系上。这个群体的成员有意识地共同追求以圣经和从中撷取的教导为中心的属灵生活。

从根本上说,那些以此为生活重心的人就是从耶路撒冷通往以马忤斯路上的人,他们是组成教会的人,主可以在其中彰显祂自己。走在从耶路撒冷到以马忤斯的路上,就是走在这样的路上—就是每天有意识地过属灵生活。在生活中,只要我们心念所系,就会经常提升自己的意识,努力提醒自己,在这个世界上的生活只是达到目的的一个途径,其本身并不是目的。于是就要记住,生活不断为我们提供机会,让我们根据所掌握的知识进行自我省察,而这样的功课会产生永恒的影响。

这个故事显明,在这项功课里我们需要他人。我们读到有两个人从耶路撒冷去以马忤斯,然后又回到耶路撒冷。“以马忤斯”这个名字很有意思,它的意思是 “温泉”或 “温水浴”。一位评论家强调了矿泉的治疗作用,并将这层含义纳入这个名字中。确实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了一场康复,主的复活使两个门徒从失去主的悲伤中被提升进入喜悦。然而,我们通过这个名字看到在灵性上两个极为重要元素的结合:在 “温泉”这个词中,我们领受的理念是热或火与水的结合。

所有城镇和城市都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地方,在灵性意义上代表着我们对舒适生活的思想和情感。因此,耶路撒冷代表着属灵的教义或学说,在不同的背景下,这些教义或属谬误或是真理。在这次旅途中,你两次看到耶路撒冷,第一次是作为出发地,第二次是作为目的地。作为出发地,它是我们要离开的地方;作为目的地,它是我们要前往的地方。它代表了我们自己在领悟灵性事理上的心路历程。如果我们走在灵性的道路上,我们对属灵教导的领悟会不断更新,因为我们不断地寻求汲取新的体验,从而更全面地理解灵性法则在我们生命中的运作。 

可以认为,作为出发地的耶路撒冷代表我们对事物的旧认识,而作为目的地的耶路撒冷则是我们对属灵事物的新认识。当我们的旧认识通过将属灵真理带入生活而发生转变时,耶路撒冷就是我们对属灵教导或教义的认识。在理解属灵事物上,我们的这个转变本身就是对主复活的深刻体验,这对我们所有人都是敞开的。 

从耶路撒冷出发到以马忤斯的旅途说的是我们需要从知识走向行动。将水元素所代表的真理知识与火元素所代表的爱的热量或行动结合起来。没有行动的知识最终会导致良善的泯灭,因为它倾向于苛刻和评责。耶路撒冷是这两个门徒要离开的地方,作为良善本体的主在那里的遭遇也证明了这一点。

著作一再教导我们,仅仅注重知识对真正的属灵生命具有破坏性,只注重知识而不付诸行动必然会导致与他人的隔离和分裂,因为这会培养优越感和对自己才智的骄傲。将知识付诸行动,努力促进真正的灵性或爱,可以增进与他人的联结;但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主的话语培养与主更紧密的联结,从而引导我们更深入地理解,如何在日常与周围人的联系中过属灵生活。

属灵生活不能与他人隔离,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我们需要和他人一起走这条路,主为自己的事工召集一群门徒的行动有力地说明了这一点。我们今天的故事也是如此—我们看到两个门徒一起踏上了这段旅途,他们复活了对耶稣是谁的理解,以及如何在彼此的团契中体验耶稣。这两个人一起踏上前往以马忤斯的旅途告诉我们,真正的灵性之旅发生在与他人共同分享生活与经历的过程之中,当我们的本初动机是共同渴望从知识(出发点耶路撒冷)走向行动(以马忤斯村)时,主就会以新的方式向我们显现。

这种转向更集体的属灵生活的基础,建立在共同分享我们对圣经和属天教义的生活体验上。我们可以从这些门徒在一起所做之事中看到这一点—他们在交谈所发生的事情。这告诉我们,在这个旅中与他人分享我们的领悟,是我们集体属灵生命成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许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并挑战自己:我们花了多少时间进行这种分享?如果我们不花时间去阅读、学习并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圣经和教会的教导,那么就很难使其成为我们共同属灵团契的基础。说这些门徒在交谈,其实这是对希腊文的一个有欠缺的翻译。“交谈”一词的实际意思是 “与人结伴,或交流思想”。

这个”相伴”的概念不仅仅是与他人共处,实际上是彼此完全同在。这样的”同在”只有在圣经和属天的教义进入我们生命的经络时才会产生。这会提升我们的灵性敏感度,或者说从主获得能力,能从属灵的角度看待我们彼此间的关系。这意味着当我们彼此交往时,会意识到属灵的价值观和原则,意识到交往的灵性目的。在这个层面上达到相互陪伴是可行的,但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只有当我们有意识地在彼此交往中努力仰望主,才能成为我们彼此联结的基础。这努力将建造所需的生命条件,使我们敞开心扉,领受洞悟,明白如何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主为我们的共同生活所设定的属灵目标和宗旨。

有意识地寻找如何能从对方身上汲取真善美的东西,这就是灵性交流的意义所在。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因为我们的习惯是希望在彼此相处中占主导地位。只有我们选择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才能做到这一点–即我们必须创造条件使悟性流畅。

但是,如果我们真心实意地彼此陪伴,如果我们的互动是基于我们在实际生活中对圣经的理解,那么奇妙的事情就会发生。我们读到:“耶稣就近他们,和他们同行”。这里的”同行”在希腊文中的意思是 “聚集”,于是字面上可读为”耶稣亲自靠近以聚集他们”。这描述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建立起人的群体使之成为一股集体向善的属灵力量。对于整个教会来说,这是一个多么美妙的景象!

“耶稣就近我们”描述的是,当我们在沟通中分享彼此获得的领悟以提升自己的灵性觉悟时,圣经与我们的生命如何变得更加相关。如果我们试图从生活中实际应用圣经的角度来理解,那么这种努力就必然导致重新评估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根据发展出的新认知,我们的旧认知会受到质疑,因为新认知在实践中更注重生命。这就是在前往以马忤斯途中耶稣和这两个门徒对话的意义所在。我不打算详述这段对话的细节,但希望你们能花时间自己默想一下。

这里我想强调几点。在每一次向更深理解属灵生命的过渡中,都会存在一些不信的状态,这些状态会阻碍我们看清主的真样貌。于是在我们继续迈进之前,必须先解决这些问题。那些门徒把耶稣描述为人和先知,就说明了这一点。对我们来说,我们得到的教导说圣经就是主。就像这些门徒对耶稣的身份有了新的认识一样,我们也必须走完这段旅程—我们必须看到圣经和属天教义是神圣的,因为除非我们能够看到主在其中全然临在,否则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就会缺乏权威。当它们不够神圣时,仍然只是人的东西,一个受制于人类推理或有趣教的人,不过是先知一词所代表的众多教义中的一套教义而已。

如果我们想让自己的领悟获得开启,就必须准备好把圣经和教义作为我们共同生活的基础。我们看到,门徒的领悟只有在他们共同参与对圣经(耶路撒冷事件)的理解时才会被开启。当他们这样做的时候,一种新的领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他们开始经历一场转变、一场复活:领悟到圣经本身就鲜活实在地在他们之中。当他们根据经历的光照来领悟圣经时,这场觉醒就发生了。

我们必须看到这一点,因为它对我们自己的生命意义重大。除非我们把自己所知道的应用到生活中去,并准备好在此基础上分享彼此的生活,否则我们就会辜负自己的潜力。但是,如果我们能从这个故事中汲取这些原则并付诸实施,那么主就会靠近我们,祂就会祝福我们。在擘饼的过程中,在分享祂在我们生命中所做的美好事物的过程中,祂就会在我们中间以祂复活的大能显明出来。

《诠释<启示录>》617

[21] 由于饼象征主的属天良善,而吃饼象征拥有与联结,因此,当主死后向门徒显现,并掰开饼分给他们时,”他们的眼睛就开了,这才认出祂来”(路加福音24:30-31)。从这一事实也可以看出,吃主赐予的饼,意味着与主的联结。因此,门徒们得到启迪,认识祂了。因为在圣经中,眼睛对应并象征认知力。而被启迪的就是认知力,因此说他们的眼睛被打开了。在圣经中,”擘饼”象征将自己的良善传递给他人。

阿门

信的人将有的迹象

迈克尔-D-格拉迪什牧师的复活节布道

阅读:《马可福音》16:9-20;《启示录》706:14;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诗篇》34:8-22

在我们现在所说的复活节主日那天,主从坟墓中复活后,向在传道期间跟随不同妇女和男子显现,宽解、安慰他们,甚至教导哺育他们一次是在晚上用,另一次是在清用鱼。然后,正如我们在《马可福音》中读到的,下的所有11个门徒显现,当时他们坐在桌子周围,”责备他们的不信和心硬,因为他们不相信那些在复活后见过的人”。

对他们说: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信的人必有这些迹象随他们就是奉我的名赶鬼,说新方言,手能拿蛇,若喝了甚麽毒物,也受害。病人,病人就必康复。(马可福音16:14-18)

我们的主题是 “这些迹象及其今天对我们的真正意义。它们是为了检验我们的信仰,还是信仰合乎逻辑结果?圣经中列出的这些迹象的更深层意义是什么?

偶尔,农村区的一些教会或牧师会因为实施手捉响尾蛇而成为新闻,作为他们信仰的见证。当他们中的一个人被咬死时(就像几年前发生的那样),信徒们通常不会惧怕,只是说受害者显然没有足够的信心!(类似的说法也常见于福音派教会中,主对信者必兴盛许诺就有类似的影响:如果你不兴盛,那是因为你没有足够的信心)。

但是,所有这些事情都需要根据主的一贯教导来看待,即的国不属于这个世界。是的,确实说过关于食物和衣服,如果我们先求神的国,这些东西都要加给我们 (马太福音6:33)也说过,我们不能积攒财宝甚至食物在地上,而要积攒财宝在天上(6:20),所以很明显,所说的食物是充满我们的公义,而衣服是救赎的服装(同上5:6,以赛亚书61:10)。祂的确:”人若赚得全世界,赔上自己的灵魂,有什么益处呢?” (马太福音16:26)。让我们继续讨论

问题是,主经常提到天上的祝福,好像它们是物质的或有形的东西,然而祂显然是比喻说话,也就是象征性的。例如,说如果我们有像芥菜籽一样的信心,就能移山 (马太福音17:20)。那麽这样想想:把信心比作芥菜籽只是为了说明我们需要的只是一点点所以我们要用这信心移动的东西并不是实体的山,就像芥菜籽用来比喻信心一样。它指的是我们灵性生中的大障碍,通常是指我们自己的自爱。

所以来看,当主提到那些因善行而要继承国度的人,如那些帮助饥饿、干渴旅人、赤身露体者、患病和被囚(马太福音25:35),的不是那些上经历这些问题的人,祂指的是那些在灵性饥渴灵性的旅人,以及那些在灵性上赤身露体、生病或被囚禁的人也就是说,所有渴望良善与真理,或被不良谬误的东西所羁绊的人。

这样看来伴随那些相信者的象也是属灵的,而不只属世的或物质的,否则它们就不会与天国有关。因此,让我们仔细看看主复活后给出的这五个特别迹象,看看它们到底意味着什么。

“他们要奉我的名赶鬼”。

经教导门徒,赶鬼的唯一方法至少是那些非常顽固的鬼是通过祈祷和禁食 (马太福音17:21)祂指的肯定不是走走过场。不,很明显,真正的祷告是发自内心的深切呼喊。同样,禁食指的明白我们的贫乏和对生命之粮的需要,是只有主才能提供的属灵良善

我们不能假设或主张任何我们不可能拥有的能力,包括对邪灵或魔鬼的能力。(记住,一个邪灵一个通道,对我们的影响难以数计)。但是,如果我们谦卑地学习和践行来自主的善,那么魔鬼在我们这里就无处容身—事实上,们无法忍受和我们在一起,因为们无法忍受主的爱和智慧的氛围(或灵场)。

圣经中随处可见的名字代表基本的品或特征。因此,奉主的名赶鬼或做任何事,事实上就是在祂智慧的圣灵权能里做事无论我们的信心有多大,能够达到此境界的唯一途径来自的话语圣经中得出的教义或念。这自然涉及到日常不离圣经阅读和思考圣经,更不用说应用在生活中。我们不能把这些强加给别人,但我们可以要求自己做,可以鼓励别人这样做。特别是以身作则,所以教导的效果主要我们自己的作为

然而我们获许当我们这样做时,我们原本迎入自己的魔鬼将被赶出去。事实上,们会自愿退出,并寻找别处去发挥欺凌侮辱的作用

“他们要新方言”。

这是新约中的一个最多奇特误解的教义。再加上《使徒行传》第二章中的故事,人们以为这是世上某种新的语言,只有获得天赋的人才能理解,可以为他人解释所内容。因此,许多教会鼓励人们在敬拜时抛弃对真理的任何理性念,向他们假定的圣灵影响敞开自己,这以某种方式向他们说话,的是他们自己不理解的语言。然而,主自己说过,圣灵是真理的灵,而肯定要教人明白!

当然,我们没有人能够理解全部真理,特别是圣经的全部真理但是当你仔细看使徒行传中的故事时,你可以马上看到这神秘的讲话并不是在耶路撒冷聚会庆祝五旬节的信徒们所经历的。相反,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母语说话,而奇迹是他们都能相互理解。

那么,信徒将方言是什么意思呢?就像 “方言“是指说话或语言一样,新方言是一种新的说话方式,也就是说,从新的理解出发在这种情况下,尤其联系到主和的话语。是一种新的思维和说话方式,产生于我们确信祂的教导。

例如,在我们被主改造和重生之前,我们可能会倾向于对他人说些难听的话,指责、谴责或以其他方式贬低我们的邻,崇拜我们自己的念头,轻视圣妄称主名而在我们被改造之后,我们不会再这样说话甚至思考。我们的 “新方言“,也就是我们新的说话方式将反映出我们在践行主的教导。

“他们手能拿蛇”。

蛇是普遍存在于世上几乎所有文化中的一个象征,代表着人生中的感事物。它出现在古代文明、神话和文学、现代艺术、广告甚至时尚中,当然最重要的是在圣经中从头到尾都有文字提及,其中启示录中的飞龙也被称为 “古蛇”,此物最初在伊甸园中提到

机敏安静(大部分情况下)、匍匐地上,代表了我们生命中与尘世联系最紧密的那部分。它是以感官为主的—认为的乐趣于五种感官的愉悦:味觉、触觉、视觉、嗅觉和听觉。因此,那些奇特情调的快乐,尤其是色情的快乐,经常被描绘在包括诱人的姿势和看起来很有暗示性的蛇的背景中。

但这里主在复活说,信的人将”手能拿蛇”。这意味着,当我们尊主时,首先赐予我们能力,以一种灵性上健康的方式“对待”我们的感官欲望。祂赐给我们能力去掌控制服我们的肉体冲动,使不伤害我们。事实上,主这里告诉我们真正息是,我们不需要放弃感官的快乐,只要以灵性上负责任的方式利用它们即可

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拥有事物:我们可以吃得好,从事各种娱乐活动,甚至包括游戏的机会;我们可以跳舞玩耍、做很多的事;我们可以在婚姻中享受亲密关系的乐趣。贫穷或匮乏本身并没有什么大的好处。相反,主对我们的要求是,要正确地看待这些事情,让它们服从于属灵的更高原则。

那麽举例来说,虽然我们可以在美食和娱乐方面花费巨大,但我们确实应该将这些与我们在灵性生上花费的时间和金钱进行比较。我们的计划中对教会的贡献是位于优先地位,还是我们把属世快乐置于第一位,而教会只得到剩下的部分?你和你的邻舍之间,哪个更重要?服和训练一条蛇是相当困难的。但主说,如果我们真的相信,我们可以做到,而且我们做到。

如果他们喝了甚麽毒物,也受害

圣经中,我们所喝的指的是进入我们的心灵并思考的东西,无论是真理还是谬误。所以,主祝福那些饥渴慕义的人,说他们必得饱足。而当我们喝圣餐的时,我们知道这对应的是我们希望从得到纯洁的神真理。另一方面,喝谬误的东西就是相信谎言。但如果认为我们可以喝被污染的水、煤油或硫酸而不生病,就违背了主自己的秩序法则。

特殊迹象的美好并令人欣慰之处在于,只要我们对主有信心,即使我们学和相信任何谬误的东西,不会在灵性上伤害我们。这当然看起来是违反直觉的,因为我们知道谬误解在我们的尘世生活中会造成很大的伤害。但在灵性上是不同的,因为主更多地是看心,也就是看我们的爱和意图。

我们都会犯错。我们都会误解。我们的理解能力都很有限。但是,如果我们爱主,爱我们的邻如同爱自己,我们在今生可能相信或经历的谬误与有害的事情将在我们的灵性命上变得无害。

例如,属天教义解释说,任何宣扬因信得救,或唯信称义的教会都可能深陷于一种本的谬误。但在这样的教会中,有些人并没有受到这种谬误的伤害,因为他们凭直觉知道,信仰的生就是仁爱,所以他们尽力按照圣经去生活。(见《诠释<启示录>》764)

同样,就个人而言,我们可能会了解并承认,在我们自己或其他人身上的一些相当错误的事情,并且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办法,相应地安排我们的生活。但是尽管如此,只要我们相信主,可以肯定,将保护我们的灵性,并在我们准备好看到真相时打开我们的眼睛。唯一的条件是,我们要尊崇祂尽力按照的话语中到的去行事

他们病人,病人康复”。

这是马可福音中给出的最后一个迹象,正如前一个迹象指的是谬误,这个迹象指的是生邪恶。然而请注意,它并没有说这些邪恶不会伤害我们,而是说我们可以恢复。

手在圣经中象征着行良善或作恶的能力。它也是传递感情的手段,如我们握住某人的手,或把手放在某人的肩上。因此,为病人按手是向一个遭受邪恶影响的人提供安慰和帮助。重要的是,我们不要把整个人看成是邪恶的就像我们把一个人的疾病看成是这个人本身一样。但是,我们怎样才能以这种方式帮助某人而不是藐视他

那麽,就像医学上的第一条原则是不行伤害那样,这意味着我们首先要解决自己身上的邪恶,以免加重别人的邪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通过对别人施以援手,传来自主的真正仁爱良善。而且这种善不仅仅通过身体的接触来传递也要通过我们所做的事更有效地传达,因为我们为那个人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最后,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主在复活列出的这五个迹象与在马太福音第十章中首次委托门徒时给他们的五个命令相似。在那里告诉他们:”(1)去传道,说:’天国近了’。(2)医治病人,(3)洁净麻风病人,(4)叫死人复活,(5)赶鬼。你们白白地得来,也要白白地给“。

我们也许可以用一整篇讲道来比较这两份单。但这里只需思考这一点:主所启示和教导的最终目的是让我们在信仰中成长,并用这种信仰来帮助他人,在地上建立的国度,如同在天上一样。

开始,就像在马太福音中样,似乎都是为了那些人:向他们传道,医治他们,洁净他们,使他们复活,赶走他们的魔鬼。但最后,就像马可福音中讲的那样,我们必须学会,只有当我们先做自己的时,我们才能帮助别人:赶走自己的鬼,用新的方言说话,控制我们的感官冲动,如果(或者说当)我们被灌下毒药(谬误)时,凭着信心请求主保护我们内心免遭其。然后,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病人按手,使他们康复。

然后,当我们奉祂的名一起工作时,主就会祝福我们所有人。然后就能在我们中间真正建立的教会,为全世界造福。

阿门

新教会价值观及其教导

马克-D-彭德尔顿牧师的布道

教导: 启示录21:1-5, 天堂和地狱1, 真实的基督教

人们有时会问:”什么是新教会?”

答案有两条,我喜欢这样做出回答:

首先: 新教会是一个无宗派的基督教会,以复活的基督—道成肉身的上帝为核心,寻求并尊重所有信仰和文化中的良善与真理,包括不可知论者和无神论者。

第二:新教会是一个以圣经为基础的基督教会,运用以马内利·瑞登堡的神学著作作为透镜去看待圣经。

以马内利·瑞登堡出生于1688年1月29日;由于他的神学著作在这个特殊标记的基督教中占有重要地位,我们新教会中的一些人每年都会注意到这个日期。当我们这样做的时候,我们经常会对瑞登堡产生美好的、赞赏的念头,也会因为主所做的工作,而对主生出美好的理念。我们也经常选择一个与瑞登堡、他的工作或这一特定标记的基督教有关的话题,作为离他生日最近的周日讲道的信息重点。

那么瑞登堡是谁?他有哪些成就?更重要的是,他所做的工作如何影响我们和周围其他人的生活,使他们受益?

在开始讨论之前,我要分享的第一部分内容仅仅是一种知识结构,或一种观察方式—对瑞登堡本人的信仰,以及其他人对他的接纳。但在新教会内外,也许并非所有人都会对此产生共鸣。

瑞登堡是17和18世纪的瑞典科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后来成为启示者。他宣称在他生命的最后27年里,上帝打开了他的灵眼(他认为如此),使他能够在具有完全意识的情况下,同时现身于物质世界和灵性世界。

他将主的这一运作描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神迹,这使他能够根据所闻所见写下有关天堂及其盛景和地狱的详细信息。他的著作—《天堂及其盛景以及所闻所见的地狱(简称《天堂与地狱》)—是一本关于来世的权威性书籍,是世界上前所未有的。

基于瑞登堡的经历和他所获得的知识—关于主的知识,关于灵性世界如何运行,主如何治理祂所创造的宇宙,人类灵性和心理的成长与进展等等,瑞登堡能够解开圣经更深的灵性层面的意义,人们一直都知道圣经里存在着这些意义,却不能完全弄明白这些意义是什么。

圣经中更深层次意义的存在和揭开,对瑞典堡来说可能并不十分惊讶。作为一个圣经学者,他知道主的预示和承诺,祂将再次来到世上: “我还有许多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约翰福音16:12-13)在马可福音13:26中,我们读到人子 “有大能力、大荣耀,驾云降临。” 启示录1:7:“祂驾云而来…众目都要看见祂”。

瑞登堡理解这些事情的意义—主将再次降临,但却不是像祂第一次来时那样以肉体降临,而是以尘世上前所未见的真理体系降临:这个真理体系将驱散旧约和新约圣经中的云翳,展示上帝话语的权能和伟大荣耀,让世上所有人都能看到、理解并从中受益。

瑞登堡相信,这个由主通过天堂赐下的、建立在《圣经》基础上的启示,是主上帝耶稣基督第二次降临的开始。这次降临将在个人的心灵、思想和生活中发挥作用并得以落实,也将在全世界人类集体中实现,因为这个启示的真理将被全世界的人们和国家所了解并据之生活。

因为这些事情,瑞登堡把他的书称为 “主的降临”。在他赠出的几本著作《简论》中,他亲笔用拉丁文写道:”Hic liber est adventus Domini” – “这本书是主的降临。” 而在他的作品《天堂与地狱》的第一节里,他写道:

现在的教会人士(17世纪中期)对天堂和地狱以及他们死后的生活几乎一无所知. . . 事实上,许多在教会出生的人否认这一切。他们在心里问:”谁从那个世界回来过,告诉我们这些呢?”

为了防止这种消极的态度感染和败坏心地单纯与信仰单纯的人,我获准与天使相处,并与他们一个个地交谈。我也获得允许看到天堂和地狱里的事物,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若干年。现在我获得允许描述我所听到和看到的,希望能给知识匮乏之处带来光明,并清除怀疑的态度。

这个直接的启示之所以发生在今天,是因为这就是主再来的意义。(天堂与地狱1)

瑞登堡在他神学著作里所信奉的内容是真的吗?有可能吗?主实现再来的途径和形式,有可能完全不同于许多世纪以来大多数甚至所有基督教所期待的那样吗?

大多数基督教会都是这样回答这个问题: “不可能!” 毕竟,耶稣说: “要小心假先知,他们披着羊皮到你们这里来,内里却是贪婪的狼。” 在其他地方,祂说 “假基督和假先知要起来,显出大神迹和大奇迹,如果可能的话,甚至要欺骗选民。在《启示录》中我们读到 “若有人在这些事上加添什么,神必将写在这书上的灾祸加在他身上”。

按照传统上对这些教导的理解,通过瑞登堡这样的人写出的一套书或信息不可能是主的第二次降临的开始。

但是,当类似于《启示录》中的声明出现在《申命记》第4章中:”我所吩咐你们的,你们不可加添”,我们该怎么想呢?而在第12章:”凡我所吩咐的,你们都要谨守遵行,不可加添,也不可删减”。这可能意味着,当耶稣基督在旧约圣经中加入更深层次的真理—那些在旧约时代人们还没有准备好吸收的真理时,祂自己就打破了这一命令。这些同时存在于新旧约圣经中的警告和命令一定有不同的含义。

有意思的是:当瑞登堡在去世前几周被托马斯-哈特利质问时,”他所写的一切是否都在严格意义上是真实的,或者是否有任何一部分或几部分应该被排除在外,”他回答说: “我写的都是真实的”。

而当阿维德.费利乌斯(Arvid Ferelius)牧师在瑞登堡去世前一两天拜访他并向他提供圣餐时,他问道: “瑞登堡先生,你是为了获得名誉,还是为了其他什么原因,才写下你的各种著作的呢?如果是这样,请撤回它们。你已经够出名了,如果你说了谎话,还将其留传下来,你就不能得救。”

瑞登堡回答说: “正如你眼中看到的我一样,我所写的一切也是真实的。当你进入永恒时,你将看到这一切,那时你我将有很多话要讨论。” (我想知道有多少熟悉瑞登堡和他的著作的人,如果受邀返回他们原初的信仰或对事物的看法时,会作出类似的反应)。

我想指出的另一件事是:当主第一次降临时,在以色列拥有既定希伯来信仰的人们,当面对耶稣可能是应许的弥赛亚时,尤其是当这种降临的性质与他们几个世纪以来的预期不同时,他们必然是怎样的心情与反应?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23亿人—也就是世界人口的31%—已经相信耶稣基督就是应许的弥赛亚,从而世界上最大的宗教以祂的名字命名。

按照这个思路,让我们做一个假设和比较:1,你是在新教会中出生和长大的,2,你是在别的基督教信仰中出生和长大的,那麽当你面对这样的教导,即主的第二次降临可能是以瑞登堡描述的方式开始的,你的感受会有多大的反差?而且,正如在传统基督教中发生的那样,瑞登堡坚持认为,最终新教会——不是以这个名字命名的教会组织,而是基督教的一个新时代—有一天会遍及全世界,不管以什么方式发生,也不管它将采取什么形式。

但是说到这里,这些信息只能是提供一个认识上的操练—提供一种特定的信仰或观点,让我们了解瑞登堡是谁,以及他完成的工作。那又怎样呢?更重要的问题是:瑞登堡所做的工作如何能够,或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和我们周围其他人的生活,使他们受益?熟悉他与世界分享的教导有什么价值?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回答。感知到有用和感知到价值是个人的事情—就像对音乐、艺术品和装饰品的鉴赏一样。我们知道,在我们的世界上有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它们的存在都是主的旨意的一部分,针对不同人的个性、倾向和心态产生吸引力,无论人处于何种环境,主都努力引导其追随者的生命走向良善、真实和有益有用。

作为一般规则,我们可以说,你不可能爱上你不知道的东西。例如,除非你知道考拉的存在,否则你不可能爱上可爱的考拉。而你对考拉了解得越多,你就会越爱它们。对你生活中的任何一个人或事物也是如此。你对妈妈或爸爸、姐妹或兄弟、祖父母、朋友等了解越多:他们喜欢什么,关心什么,在生活中渴望什么,他们主张什么,希望什么,憧憬什么—你就能更深地爱他们。

同样,你越多地了解主、死后生命以及人的灵性如何才能更加丰盛,你就越能欣赏和热爱主、人和天堂。你越多地了解主如何掌管和温柔地引导我们走属灵的道路,你就越能更好地努力引领和指导你自己的孩子,或影响你周围其他人的生活,使之向善。

你越多地了解导致真正幸福的生活,你就越能更好地接受这种生活,并自动照着去生活。你对信仰的了解越多,越明白信仰成长和进展的历程,你就越能更好地与主合作,促进你自己信仰的成长和进展。你对婚姻了解得越多,知道什么是美好、幸福的婚姻关系,你的婚姻就会越幸福、越有成效。

你对上帝的话语了解得越多,你就地信靠并接受作为生活的指南,你从中得到的祝福就你越明白其真理,你的思想和生活选择就越少被误导,你就越少被谬误的理念所伤害。

那么,以马内利-瑞登堡发出的教导有什么价值呢?让我用一系列的问题来回答:

知道天堂唯有一位我们都敬拜的上帝—爱与智慧的上帝,祂亲自来到世上只有一个目的:走我们都要走的灵性道路,做我们都必须做的属灵选择,使人类在善与恶、对与错之间做出选择的能力能够永远存留下来,这价值不重要吗?

这重要性就在于:知道主在世上的教会既是普世的,也是特殊的—这意味着主的教会无处不在—从而人们有可能被提升、得”拯救”,摆脱邪恶和罪性的影响。这不仅仅适用于一群采取特定心态的人,而且适用于全世界所有相信上帝,并按照真正的属灵真理原则规划其生活的人。任何人只要在心里、头脑里和生命中有良善和真理,主就与他同在。

知道死后生命将继续—既有天堂也有地狱—知道天堂里的美妙、景观、植物和动物是什么样的,以及天堂里的生命每日到底都经历什么,这价值不重要吗?

知道在这个世上的美好婚姻并非必然在坟墓里结束,而可以在另一个世界永远继续和加深。知道那些在今生仍然单身的人,如果愿意并如此选择的话,他们将在另一个世界找到合适的伴侣和灵魂伴侣,这价值不重要吗?

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死去的孩子—无论是什么信仰或文化,也不管是否接受了基督教信仰的洗礼—他们并没有被排除在天堂的任何部分之外,而是在天堂由天使抚养,直到他们自己结婚并找到自己在天堂的家园,这价值不重要吗?

清楚地认识到新旧约圣经中的十条诫命并没有过时,也没有被废除,而是坚如磐石的永恒原则。如果明白这些并落实在今世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想像会在生活中导致人间的关系实现各种形式的良善、仁爱、智慧和真理。这价值不重要吗?

知道真正的信仰不是接受你尚未认识和理解的事理,而是采纳你认识并理解的事理,并对其他的事物保持开放态度,直到你能够理解它们。这价值不重要吗?

知道在我们生活的细微末节上都有主的圣治在运行,除非能使我们从中获益,否则任何事,无论好坏主都不会允许发生;凡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一切,无论如何悲哀或快乐,都有益于我们永恒的福祉和幸福。这价值不重要吗?

知道人若对主无知(即不了解祂),也不知道祂盼望我们如何生活,他在灵性上尚可宽宥;知道有一些身心疾病,以及我们可能经历的伤害,都会暂时阻碍我们在灵性上的选择自由。如果我们今生经历了任何这类事件,当进入来生后,我们的平衡就会恢复,那时我们就可以做出在尘世时无法做出的选择。这价值不重要吗?

知道我们不可能判断另一个人在永恒里的状态—也莫论我们自己。因为要想这样做,我们需要知道这个人从出生开始,一直到他在这个尘世上生命的结束,进而在永恒里的所有灵性、情感和生命状态。而只有主能够做到这一点,只有主知道所有人的心。这价值不重要吗?

知道悔改不是一个已经老旧过时的词,而是一个上帝设下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帮助我们在实现最美好的盼望和梦想的道路上,践行并维持我们想要或需要的任何生命改变。这价值不重要吗?

知道灵性重生(或”再生”)不是为了达到完美。相反,它是一个在主里学习和成长的每日进程,其间既有退步更有进展,还要对付复杂的动机等等。以致于最终我们不仅像爱自己一样爱我们的邻舍,甚至比爱自己更爱他们。而且这个进程不会在这个世上终结,却将一直持续直到永远,从而个人不断变得更加明理,获得更深程度的幸福。这价值不重要吗?

好吧,根据主通过瑞登堡传达的大量属灵知识和信息,还有源于《圣经》的信息,我们还可以举出更多这样的例子。从字面上看,这样的例举将无止境。

那么,在这一切中最重要的价值是什么?我相信压倒一切的价值是生活中、与别人的关系中和我们这个世界中的爱、仁慈、平安和良善。人不可能去爱他不知道的东西。我们不可能全心全意地追求一个目标,而此目标并未向我们清晰或充分地说明和描述。

我们对上帝上帝的话语、尘世生命和来世生命所拥有的知识越多,越准确,我们就能深地去爱。我们拥有的属灵知识越多、越准确,我们自己、我们关心的人、以及全人类就越少受到那些根本不真实,或不完全准确理念的伤害。谬误的理念会造成伤害,损害个人生命和相关的人。

所有知识和所有真理的目的是生活和关系中的仁爱和良善。如果它们不指向并导致生活和关系中的仁爱和良善,那么它们就不是真的,或者最多只是部分真实。耶稣说:”你们要认识真理,真理会使你们自由”。

真理是主从起初就盼望赐予我们的。但出于祂的爱和智慧,祂知道只能分阶段向人类传达—首先是旧约,然后是祂第一次降临和新约圣经,最后并且最完全的就是祂的第二次降临。

“我还有许多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祂要引导你们进入一切的真理。”(约翰福音16:12-13)

阿门。

马可.彭德尔顿牧师是伊利诺伊州格伦维尤新教会的牧师,他与妻子艾伦(德特维勒)住在那里。

联系方式:markp@glenviewnewchurch.org

秩序改变生命的能力

菲利普-B-施纳尔牧师的讲道

功课:约翰福音12:20-32;《属天的奥秘》10659.3;《真实的基督教》852

凡以感谢献上为祭的便是荣耀我,那按正路而行的,我必使他得着我的救恩。(诗篇50:23)

想象一下。您急着出门去赴一个重要的约会。但是您的车钥匙不见了。您在后门附近的老地方找了找,但钥匙不在那里。您在杂乱无章的备用钥匙碗中翻查,寻找您觉得曾在那里见到过的备用钥匙,但什么也没找到。真是令人沮丧。就在您准备放弃的时候,您的配偶说:“亲爱的,我想我昨晚在车库里见过你。”没错,您在那里找到了它们。

我们物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有条理和一定程度的秩序,这样才能运行良好。如果物品没有位置,我们不仅会浪费大量时间去寻找它们,额外增加的精神压力和焦虑,也很容易引发内心恶劣的情绪,甚至导致与周围人的冲突。解决办法是什么?您能听到母亲的声音吗?”一物一处,各归其所!”

因此,请想一想:如果仅仅让我们的物质家园更有秩序,就能大大改善我们的尘世生活,那么如果更深层面的自我、我们的心灵—我们灵性的家园也能得到同样妥善的处置,会发生什么呢?如果我们在灵性家园的内苑招待客人,会有何等舒适和轻松的感觉呢?让我们思考:在规整我们世界的这个隐私部分上,主是如何帮助我们成长的!

在主的圣言里,我们在每卷福音书的结尾处,都能看到主在世上最后时光里的故事和教导。在这里,我们见到主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秩序安排过程提供了最好的范例。在这个大舞台上,主通过写下的福音书,设定了如何清理灵性混乱的模式,祂称之为 “得荣耀”。

在约翰福音中,我们读到耶稣说:“人子得荣耀的时候到了。”(12:23)然后,”如今人子得了荣耀,神在人子身上也得了荣耀。神既因人子得了荣耀,神也要因自己荣耀人子,并且要快快地荣耀他。”(13:31-32)然后,”耶稣说了这些话,就举目望天,说:父啊,时候到了,愿你荣耀你的儿子,使你的儿子也荣耀你;正如你曾赐给祂权柄管理一切肉身,叫祂将永生赐给你所赐给祂的人。。。父啊,现在求你使我同你享荣耀,就是未有世界以先,我同你所有的荣耀。”(17:1,5)

虽然听起来很抽象,但主的荣耀实际上是一个灵程,与整我们自己园息息相关。当主在世的时候,的荣耀是整个人类灵性规整的核心。事实上,主的荣耀赐予了我们规整自己生命的手段。如果我们充分做好自己的本分,就不仅会在我们的尘世生活中 “点燃喜乐”,而且会给我们的灵性生命带来 “丰盛的内在喜乐”,直到永恒。

那么,什么是 “荣耀的进程”,它如何改变我们的生命呢?“荣耀”这个词很容易让人觉得抽象且充满神学感。我们很少听到对它的讨论,而且荣耀这一概念很容易被误解。你可能会认为荣耀是指对上帝所行之事的外在敬奉和崇拜—例如上帝死在十字架上等类似的事件。但这不是贯穿圣言和属天教义的关于”荣耀”的基本教导。(见《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300》)。

在继续我们的讨论之前,必须认识到,在这有限的篇幅里,我们不可能深入讨论这个主题。因此,让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荣耀进程的系统顺序上,并了解这对我们个人灵性之旅的帮助。

简而言之,或总体而言,主在世上的整个生命都致力于重组和重建与人类之间的生命联结从出生一直到十字架上的受难,主的使命是恢复祂内在的神圣灵魂与人类之间有序的、功能性的以及爱的联结。这种联结已被严重破坏,几近崩溃的边缘。纯粹自我的物质利益追求以及掌控他人的爱,已经超越了爱上帝和爱邻舍的灵性价值。坦白地说,当时的情况非常糟糕。

从创世之初,上帝就为人们设计了系统、有序的规划,使他们的心与灵能够接受属天的爱和智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重点发生了转移。他们不再仰望上帝,也不再向外关注其邻舍,而是把注意力转为向下和向内。到主降临的时候,尘世之人的属世心性几乎不再接受从造物主发出的神性之爱和智慧。

必须安排一场被称为灵性审判的大规模重组规划,这就是主的荣耀所要成就的。祂打击了地狱的敌对势力,重组了整个灵界旧的沟通渠道;祂将道路重整一新,从而祂的生命流入能够与正在寻求祂的人们重新联通,尤其那些愿意被祂改变并将秩序导入其生命的人。

在新教会教义中,我们了解到: “当主脱去祂得自马利亚的人身时,祂穿上了神性人身。。。因此,祂恢复了天堂和地狱的秩序,祂是一步一步地恢复的,直到祂完全荣耀了自己。主最后的试探—”十字架的受难”,使一切 “恢复了秩序”。主来到世上是为了荣耀祂的神性人身,是为了使万事万物永远井然有序。(见《属天的奥秘》2159:2, 4075, 10659:3)。

“保持万物有序以至永恒”。这听起来很神奇,也许还有点超然冷静!然而其实并非如此。这是一个重大的、繁难困扰的、充满冲突的过程,步步都涉及人性的激烈和神性的调处。从良善中挑选出不良,并对其做出判断或裁决,这在任何秩序规整的过程中都必不可少。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混乱和麻烦。但在主的生命中却是一个非常清晰有序的进程。

祂展现的是掌控邪恶和谬误混乱的终极历程,从而恢复了祂自己与人类之间爱的联结。当听到复活的故事时,我们能感受到荣耀进程在十字架上完成时的最本真情感:当这规整的过程达到结局时,主降世所成之人身在肉体和情感上遭受了巨大的痛苦!

但那是当时之事,而现在我们能从主的荣耀中学到什么?主用《属天的奥秘》中的教导帮助我们理解:

圣言中任何意指人的重生之处也意味着主之人身的荣耀;因为人的重生是主的荣耀之形象。(3138, 3212, 3296, 3490, 4402, 5688)

因为人认识重生比认识主的荣耀更容易,所以要通过人的重生来说明主的荣耀。(8353)

荣耀的密切关联着我们自身必须经历的荣耀顺序—即我们上帝联结。在新教会中,我们经历的这个顺序笼统地称为人的生或灵性生。

当一个人重生时,较低层事物就会成为较高层事物的附属和仆从,也就是说,外在事物成为仆人,内在事物成为主人(同上,5161)。

换句话说,重生要求我们顺序建立一套道德和灵性的优先次序。于是,我们又回到了开头关于规整物质环境的比喻。

现在有一种时尚,使用所谓的 “近藤麻理惠(Marie Kondo)系统”来规整家中物品。这种方法总体上非常简单。首先,把你的东西置于明处,使之一目了然,这样你就知道了要规整的范围。然后,你把每件物品单独拿出来问自己: “它有多大用处,是否能给我的生活带来快乐?” 接下来做甚麽呢?接下来要作出一个判断:放下不再有用的东西,把那些对你未来生活有用的东西集中起来。如果你同意的话,这就是一种归拢,或者说是分类。

在近藤系统中,有许多可类比灵性规整的精彩之处。然而,即使我们把物质家当整理得井井有条,也并不能保证我们会变得更善良、更真实、更有智慧,或简而言之,成为 “重生”之人。心怀善意和恶意的人同样可以把生命的外在属物整理得井井有条。于是,我们来到灵性的、内在的排序过程之关键所在,使我们与主的荣耀并行之要点…

对于重生的人来说,当顺序被规转时,新的状态就开始了。当内在的事物支配外在事物,外在的事物开始服侍内在事物时,就会发生这样的变化—这既包括认知的理念,也包括意志的欲念。(《属天的奥秘》2159:3)

安排好我们的优先事项和外在环境,对于执行属灵任务会有很大的助益。但归根结底,对我们的认知和意志进行内在的重新排序更为重要,因为它们将成为器皿,使我们接受主并与祂联结。

请注意”当顺序被规转时,新的状态就开始了”这句话。救赎不是一蹴而就的!重生是一个缓慢的清洁和净化过程,不能操之过急。我们的欲念和动机的完全重新排序不会也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当我们开始认真对待与主的灵性联结时,微妙的转变就开始发生了。

我们可以开始有规律地与上帝对话:聆听上帝的话语,阅读并思考祂的圣言,也可以像祷告时那样与上帝交谈。与他人讨论主和祂的教导,也有助于我们对其思辨,探索其内在的一致性,然后让其支配我们的决定和生活方式。

改变我们混乱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往往会让人感到痛苦。但是,摈弃那些对我们不利的陈陋习性,会使我们感受到解脱。我们要记住,在这努力中,主正在为我们灵性家园深处既激烈又自由的排序作业注入动力。

另一个有用的,在灵性上清理内舍和建立秩序的策略是,不时地总结一下我们在想什么,这是自我省查的一种方式。我们有上帝赐予的反省能力,能让我们爬到堆积物之上,从高处观察我们心灵里正在发生的事情。从这个提升的视角,我们可以用更高的光照来看待我们的思维过程,并不断优化整理下面这堆东西的能力。例如,我们可能会注意到,在我们的思绪堆里,经常会有对朋友或配偶不友善的批评。现在是时候了,该承认它们的存在,请求主的帮助把它们弃置一旁。

让我们的灵性家园井然有序的另一个方法,就是留意我们往往把生命中的混乱归咎于谁。寻查原因是人类的天性,但我们需要谨慎,避免把自己罪性的责任归咎于他人,因为这导致的结果可能适得其反。想要负起责任去规划他人的道德和灵性生活,通常也会适得其反,因为这不属于我们的管辖范围。

主的圣言处处可见灵性自我完善的程和方法,但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我们都很清楚那就是培养对主的信和属灵信心。祂以肉身降临,为我们的灵性自由进行了激烈的征战,祂亲身经历了我们正在经历的过程,成就了祂自身的荣耀(《属天的奥秘》4352-3)。祂赐予我们能力能够先求祂的国和祂的义(马太福音 6:33)。对我们来说,没有比这更重要的事了。

正如诗篇所讲: 

“好人的脚步被耶和华立定,他的道路,耶和华也喜爱。”(诗篇 37:23)

阿门

菲利普-施纳尔牧师已退休,在布林艾瑟恩教会学校教授宗教课程。他和妻子 Terry (Frazee) 居住在布林阿瑟恩。

联系方式 Philip.Schnarr@brynathynchurch.org

旧约的问题

迈克尔-D-格拉迪什牧师

在利未记中,我们被告知 “头的周围不可剃,胡须的周围也不可损坏。不可为死人用刀划身,也不可纹身。我是耶和华”。(利未记19:27-28)

这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说明旧约中的教导似乎与现代生活—尤其是属灵生活—完全不相关。对许多人来说,这些古卷的问题在于,那里要求的许多事情在今天看来无关紧要。例如,这些教义的一个忠实信徒不得吃猪肉(申命记14:8)、兔子、螃蟹或龙虾(利未记11:6,12),不得食用任何动物的血或脂肪,不得穿任何羊毛和亚麻混合的衣服,不得用牛和驴同轭耕作或用混合种子播种(同上,19:19)。他还被禁止许多其他普通的、世俗的事情,当然,如果是男性,必须接受割礼。

这些对我们来说可能不是问题,因为我们可以简单地忽略它们,说它们已经过时,或者认为它们只是象征着在灵性层面适用于我们的规则。保罗本人在他的书信中明确表示,这些东西对于基督徒的生活来说是不必要的。(罗马书3:28)但对许多人来说,麻烦在于,如果我们搁置这些内容,或者把它们当作纯粹的象征,那么在逻辑上就暗示着可以同样方式对待所有其他教义。

那麽举例来说,有各种律法规定如何对待契约仆人,如何处理伤了男人或女人的牛的主人,还有关于避开麻风病人的普遍规则。一些法规要求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出埃及记21:24;利未记24:20;申命记19:21),当然,像通奸这样的罪行是要用石头砸死的。从字面上看,很难看到这些规则如何关联着或适用于我们今天的生活。生活在西方文化的千百万人中,谁还有一头牛或驴呢?在今天的美国,谁还见过麻风病人呢?现在谁还会有用石头砸人的想法呢?

旧约中其他不近情理的教义包括所有关于献祭、洁净仪式的规则,以及今天我们称之为种族灭绝的内容—彻底消灭敌国人民。谁认为他们应该用动物做祭品?除了极为邪恶的人,还有谁认可种族灭绝呢?

但我们不应该断然否定这些教义所涉及到的任何一个原则。因此,虽然任何形式献祭的理念在今天并不流行,但它仍然很重要。而关于麻风病,自然是要避免传染,这也是我们大家每天都在做的事情,尤其是在近几年。此外,难道这里说的仅仅是消灭敌人吗?这里说的敌人是谁呢?肯定不是亚玛力人或非利士人,但清除邪恶和虚伪的原则仍然适用。我们知道,如果不这样做,它们就会回来毁灭我们。(民数记33:55,约书亚记23:13,真实的基督教436,511,604)。

然后是关于什一奉献(将收入的10%奉献给主)的教义。在新教会中,我们知道十一奉献代表的是全心全意的贡献(十或十分之一的意思是 “全部”),但如果我们把字面上的10%视为无关紧要,就很可能忽视对其可能含义的真实、仔细的分析,那就是即使收入有限,也要支持灵性上的,而不是物质上的助益。

诚然,应该落实这些教义的”原则”,而不是其字面所指。但是最具有挑战性的例子之一是字面上的禁止同性结合(利未记18:22,20:13,申命记23:17,士师记1:22-25,列王记14:24)。所以我们需要仔细思考。今天,人们,甚至是新教会的人,经常例举那些不再适合我们的其他规则,以它们都脱离了当代观念而不予理会。

在属天教义中,我们找到了对所多玛罪恶的解释,教义里有这样一段话:”虽然所多玛似乎是指卑劣的通奸形式的邪恶,然而在内在意义上,它实际上意味着源于自爱的邪恶。” (属天的奥秘 2220)。有许多人说,索多玛甚至指的不是同性恋!但这段话不是这么说的。相反,它只是说在字面上是指一件事,在灵性层面上是指另一件事。它当然没有说鸡奸不是通奸的一种形式。

同样的,鉴于许多人觉得同性恋可以被归类于完全可以忽略其字面意义的其他教义中,那麽我们该如何对待这类教义呢?

首先,我们确实不应忽视这些教义中的任何一条。既然它们是主的话语的一部分,我们就有责任关注它们,并思考为什么要把它们交给犹太人—以及交给我们。当我们这样做时,在许多情况下可以理解为什么坚持字面意义不再是必要的,甚至不再是合理的,但在某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知道它们为什么是必要的和合理的。性和婚姻的律法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我们越多审视真正的婚姻与人体、男性和女性的所有对应关系法则,我们就越能理解和体会同性恋的谬误。

这只是我们在旧约中可能遇到的问题的一些例证。其他经文表明,神是愤怒和报复性的,在判断上反复无常,祂对人的要求也不一致。祂经常显示出要为一个或几个人的罪过而诅咒整个家庭甚至部落—甚至毁灭他们所拥有的一切。然而,对于那些祂赋予特殊使命的人,祂似乎会容忍或原谅他们最严重的罪行。

这些都是严重的问题,可能有千百万人因为这些问题而直接嫌弃或不理会旧约。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新约圣经也出现了类似的挑战。例如,在福音书中主明确地说:“如果你的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丢掉,如果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挖出来丢掉。”(马太福音5:29-30)祂说,如果我们有哪怕一点儿信心,我们就能移山(同上,17:20),在水上行走(同上,14:29),治病,赶鬼,手拿蛇和喝毒药,都不会有任何伤害。(马可福音16:17-18)顺便说一下,新约书信也谴责同性恋【1】。其中一些感觉很像我们读到的激进伊斯兰教,或者大多数人根本无法遵循的那种基督教原教旨主义。

再者,新教会的人可能会简单地说,这些东西都是按照对应关系写的,对今天的我们来说,真正的价值是在灵性意义上。但我们需要小心,不要无视字面意思的重要性。例如,虽然理解 “杀人”或 “谋杀”【2】在属灵或属天层面上的含义很重要,但这些教义清楚地表明,不得杀人的戒律在今天与字面意义上的戒律同样重要。这不仅适用于此条诫命,也适用于所有十条诫命和紧接着十诫之后的章节中所提到的许多其他律法和法规。

为了明确这一点,“属天的奥秘”9349里有一段特别的经文,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即圣经的字面意义是神圣和有权威的,因为其内有灵性含义。这意味着虽然今天不一定要全面遵守其字面意义,但字面意义仍然是其基础,因此要依教导尊重,而且在许多情况下对字面意义要 “遵守并践行”。事实上我们读到,这些法律和法规分三类:

从内在教会目前的应用来看,其中一些已经被废除了。然而,有一些是这样的性质,即如果人们愿意,仍然可以发挥其功用。而还有一些则应完全遵守和执行。【3】

如果查找那些仍然适用于我们的,你会发现一些具有挑战性的讲述,比如:”行邪术的女人,不可容她存活”。(出埃及记22:18)基于这种理念过去发生过很多伤害,但不允许巫婆存活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个简单的解释是,人不应该被赋予从事巫术的自由。顺便说一下,这在某些文化中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另一个例子: “打自己父母的,必要把他处死”(出埃及记21:15)。这可能会让我们觉得完全不合理,但仔细看看就会发现,‘打’这个词,不是简单的打脸,而是彻底的打,在战斗情况下,它可能意味着彻底屠杀。

也就是说,虽然教义中没有明确讲述要取消(或摈弃)圣经字面上戒绝同性恋等的教导,也没有说要保留这些教导,但有几十处解释了为什么同性恋是错误的【4】。

因此按照启示,尤其在新教会中,我们面临着这样的挑战:我们是否有勇气和耐心仔细考查那些与我们当代文化相悖的教义,我们的品性是否能落实那些按字面意思仍然适用的教义—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即使不是在我们所尊崇和敬重的其他人中?

当然,许多人会说(我们在新教会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话),我们如何相信远不比如何生活重要,而我们应该如何生活的基本原则已经明示在马太福音的珍贵信息中,主在那里说:

“你要尽心、尽性、尽意爱主—你的神。这是最大的,且是第一条诫命。第二条也如此,就是要爱邻如己。这两条诫命是一切律法和先知书的总纲。”(马太福音22:37-40;属天的奥秘7262)  

“所以,你要人怎样待你,你也要怎样待人,因为这就是律法和先知。”(马太福音7:12)

毫无疑问,字义上这就是真理!【5】这是基督教的一条根本原则,和其他基督徒一样,我们归根结底领受的是,整本圣经—包括旧约和新约,都在教导关于爱主和以仁爱待邻舍,别无它义。因此,正如我们在新教会著作中反复读到的那样,当我们以这一原则为出发点时,其他一切字面上的事物就能够以更高的光照来看待,并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其内在或属灵含义。【6】但是,爱主和爱邻舍意味着什么呢?请记住:没有智慧就没有真正的爱,没有真理就没有真正的善,离开了圣经—整全圣经的教导—就没有真正的益用。问题只是我们如何理解和应用这些教导。

因此,例如在诗篇中,我们读到这样的讲述:“信靠耶和华而行善。。。祂就将你心里渴望的给你”(诗篇37:3-4)。但这里的意思显然是,要相信主在我们生命中开辟了祂运行的空间,所以按照祂的圣治,”主使我们能祈求,以及为何祈求”(揭秘<启示录>376)。换句话说,我们不会得到随心所求的东西,我们该求主要赐予我们的。

同样在各福音书中,我们读到这样的讲述:我们在祷告中无论求什么,只要相信,就必得着。【7】但这依然是同一个理念:如果我们相信主,我们就会求祂的旨意成就。因此,如果我们与祂合作—这就是真诚求告的意思—我们就会得偿所求。

回到同性恋的问题,这个问题确实象征着我们生活中某些灵性的事物,但如果以为字面含义不影响我们尘世生活的行为,就忽视了关于两性区别、这些区别的功用和目的以及夫妻关系真正性质等关键教义。当然,一个男人对另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对另一个女人的爱是合法的(和美丽的),但正如那些天使向瑞登堡解释的那样: “这样的爱……并没有深入到内心,而只是停留在外表,只是互相触摸而已。因此,这样的爱并没有使两人的内心结合起来”。(婚姻之爱55:6)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看起来千差万别—“著作”确认,两个男人或两个女人之间的关系只是加强了相关个人的智识或情感特征,却未将他们内在地结合起来。事实上,全部著作都讲到关于自然发生在男人之间的竞争,以及女人之间可能存在的天然亲密。然而,同性之间的爱情关系实际上确认和加强了每个人的自我意识,而没有实施省察或补充。这就是为什么,如前述教义告诉我们的,同性恋实际上代表了一种自爱的形式【8,9】。这也是为什么性关系—两个人之间最亲密的关系,无论如何也不适合两个同性的重要原因。

最后,回顾基督教关于爱邻舍的基本原则,重要的是要注意,上述讨论并不是要评判,更不是要谴责任何人。而只是阐述了著作中关于这个问题的内容,并进一步证明这样一个原则:圣经字面上的教导往往在字义和灵义上都适用于我们,尽管在我们今天的文化中它们可能看起来并无关连。

注释:

【1】 罗马书1:27,哥林多前书6:9-10,提摩太前书1:9-10,裘德书1:7。这些字面的教导在属天教义中也得到了确认,例如,在《新教会教义的圣经确认》101中。

【2】这条戒律的字面意义在《真实的基督教》309和407,《诠释<启示录>》1012和《教义之仁爱篇》164-165中有解释。

【3】 在AC9349我们读到:”必须总体遵守和执行的条例记载在20章:3-5、7-8、12-17节和23章;21章:12、14-15和20节;22章:18-20和28节;23章:1-3、6-8、24-25节和32章。(需仔细读全讲述)

【4】 例如,见威拉德-海因里希斯牧师在“新教会生活”1993年第397-407页和第442-453页所写的 “圣经与同性恋”。在2017年6月的牧者委员会会议上,杰里米-西蒙斯牧师还提交了一份长达33页的关于同性婚姻的 “四个迷思”的论文,其中引用了许多经文详细说明这种行为的问题。最近的,也可参见“新教会生活”2021年9/10月中的几篇文章,2021年11/12月布拉德-海因里希斯牧师关于 “怜悯与真理”的文章,以及我们的执行主教的文章:2022年1/2月号的 “拥护婚姻”。

【5】 见《属天的奥秘》1799, 1834, 《教义之生命篇》1, 和《圣治》101:3,其中明确指出: “在每个人死后进入的灵性世界里,没有人问他的信仰甚麽,也不问他的教义如何,只问他的生命状态如何。也就是说,他的生命状态是这样还是那样。因为人们知道,一个人的生命如何,他的信仰也如何,甚至他的教义也一样;因为生命为自己建立教义,也为自己建立信仰。”

【6】 例如,《属天的奥秘》7233:3就是这许多讲述之一,显示了这个基本原则:”任何人都可以看到”圣经的字面陈述,特别是那些与理性思维相矛盾或似乎支持自私或残忍的陈述,实际在灵性上有相当不同的含义,所有这些都与我们的灵性生命有关,而不一定与我们尘世生活的环境有关。

【7】 马太福音21:21-22,马可福音11:24,约翰福音16:24,etc。

【8】 《属天的奥秘》2220, 2322, 婚姻之爱(手稿)86,等等。

【9】 参见《圣爱与圣智》47,关于无私之爱的特性

迈克尔 D. 格拉迪什牧师退休后与妻子维吉尼亚(de Maine)居住在布林阿瑟恩。他是美国东南部的区域牧师。

联系方式:mdgladish@gmail.com

被基督生命驱散的深重黑暗

作者:史蒂夫-桑切斯

译者注:这篇文章对于我们理解耶稣时代,以地中海地区为代表的人类灵性状态,进而理解上帝道成肉身的意义,会有相当的助益。文中有一个词“Vastation”很难理解,因为不同的英汉词典的解释区别明显,甚至没有解释。为此我特意请教了伊恩牧师,他的解答(附注在文末)十分重要,中肯。让我们对伊恩牧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主赐予我们这样一位良师益友。

正文:

瑞登堡宣称,基督来到我们的世界,阻止了趋向邪恶的宇宙失衡,这失衡会导致人类永远迷失在黑暗中。对于当时世界的灵性状态,这个说法在今天的学术界代表了一个相当重要的理念,于是出现了一个相当合理的问题: 有什么历史证据可以证明瑞登堡的主张是真实的?对这个问题的探讨,可以使我们获得新的领悟,了解主为什么在祂那个时候来到世上,以及是如何为祂的道成肉身做准备的。

这里没有空间来考察当时世界上的所有宗教,但探究耶稣降世之地的犹太教将会提供启发。这一点特别重要,因为瑞登堡宣称世上必须有一个任何时候都在运行的象征性的教会,以维持主的国度与整个世界之间的联系。犹太教通过旧约圣经满足了这一需要。讽刺的是,他们的作为达到的是象征性的外在圣洁,却没有内在联结。为了能开始理解其中的动因,让我们回溯一下耶稣降生时世界的灵性状态。

表观主导着基督时代地中海社会的灵性生活

著名的人类历史学家布鲁斯-马利纳(Bruce Malina)认为,在基督时代之前,地中海区域的社会已经深深地陷入了荣辱观的困境(见《新约的世界—人类文化学的洞见》)。他写道,贤德男子的主要愿望是在社会公众眼中维持自己的荣誉地位。贤惠的妇女对丈夫和家庭尽心尽力,知道如何维护家庭的荣誉并对子女进行相应的教育。地中海人通过他人的眼光来看待自己,因为要获得荣誉就需要他人给予名誉。马利纳写道:”于是在一世纪的地中海世界,发生在家庭和朋友圈之外的每一次社会交往都被视为对荣誉的挑战,要从同等级社会获得荣誉的努力。. . .由于地中海文化中这种持续稳定的社会暗示,人类学家称其为对抗性文化。agon一词在希腊语中是指平等者之间的竞技比赛”(Malina 37)。

通过对地中海人性格的描绘,我们可以了解到他们几乎所有的行为都受外部因素的左右。同样,在论述犹太人时,瑞登堡一再强调他们的崇拜几乎完全是外在的: “影响他们的当然不是什么内在的东西,因为他们根本不知道,实际上也不想知道什么是内在……”(A.C. 4293)。同样,马利纳说:”可以说,新约从外观上具体地描绘了人和事。他们逃避内省,对内省无兴趣,他们根据外在可见的活动来评价品行……”。

这并不是说人没有能力进行内在反省,而是说他或她似乎完全逃避内在反省,因为这对他们没有价值。瑞登堡特别谈到新约的犹太人,说犹太人大体上被天意阻止了内在反思,尤其对圣经和基督的反思。我将在后面讨论其原因,但我想在这里指出,马利纳似乎是在描述可见的结果,而瑞登堡是在解释其原因。  

妖术、巫术和驱魔在耶稣降世时已登峰造极

犹太人和地中海人人际关系的外在特性也涉及上帝和诸神。巴特-埃尔曼在《新约—早期基督徒书著的历史导论》中说:大多数古代人不信有来生,而那些相信的人则把来生想象成一种朦胧的存在,于是尽可能地搪塞。人们不像许多现代人那样相信有非常美好的天堂。他们相信所谓来生只是一种虚幻,每个人都走向幻灭。 一个人是否过有道德的生活并不重要。

古时的人们并不为确保来生的处境而活,他们只为眼前而活。对他们来说,当下的生活总是处于边缘状态。常见的疾病或伤害,如牙齿脓肿就可能会致命。妇女在分娩时很容易死亡。干旱可能导致一个村庄陷入饥荒。食物和水的供给很有限。穷人通常会将污水倒在街道的沟渠里。疾病有时会摧毁整个村庄(埃尔曼 19)。

看来,人们与上帝的个人关系并非来自于他们自己良知的反思,而是出于赢得神灵的青睐、安抚神灵以求生存的需要。值得注意的是,埃尔曼(和其他人)指出,神灵们并不要求人们承认正确的真理: “教义在这些宗教中几乎没有任何作用:人们相信什么几乎无关紧要”(埃尔曼27)。这种观点与内在联结的发展背道而驰。瑞登堡在他的著作中广泛论述了人类有必要理性地理解教义,从而使教义成为自己的,或者换句话说,成为内在的。地中海人的思想似乎根本没有涉及这些。

瑞登堡认为,于是主别无选择,只能将所有内在事物从犹太民族中剔除,以免他们亵渎圣经。瑞登堡说,这是由于他们自己想凌驾于他人之上的虚荣心造成的。尽管如此,为了成为圣经的象征性教会,主要求犹太人在他们的律法中维护十诫。他们这样做了,这可以从他们严格遵守《托拉》、律法和洁净律法中看出来。

多神教、巫术习俗、遗传邪恶等

宗教界的多神信仰在古代世界随处可见。埃尔曼写道:”古代世界的每个人都知道,有众多神灵掌管着许多事情。在瑞登堡的神学中,这些广泛认知的重要性在于,多神教义导致人们以一种纯粹世俗的方式思考问题。他断言,人类的心灵是这样被造的:为了领受更高的天堂之光,人必须认识到唯一的、全知全能的上帝具有人的样貌。这是一个具有深远意义的洞见,在多神教和一神教、非基督教和基督教之间划出了一条鲜明的界限。

瑞登堡说,天堂的灵性氛围本身就阻止其居民表达”两个神”的说法。对他们来说,这就像在黑板上划过的指痕一样清晰。这是因为天堂氛围的灵性实质是由主的爱与智慧不可分割的生命构成的。与外在表观相反,人的灵魂没有内在的生命,而只是一个容器,接受唯一的生命源泉—主。我们都是为天堂而造的,我们是按照祂的形象造的,我们是宏观世界的缩微版。因此,只有当我们认识祂时,我们心灵的最高层级才能打开。

在旧约中,犹太民族不断地想回归对异教神灵的崇拜。犹太人所做的是外在形式的敬拜,这种敬拜最终成了代代相传的习性。这种传统习惯保护了他们免于亵渎,并使他们外在形式上的圣洁敬拜,成为通过圣经与主建立联结的途径。我稍后将解释这一过程。

首先,应该指出的是,妖术、巫术和驱魔在耶稣降世时代已经登峰造极。嚣张世上的邪恶在耶稣时代是预见到的事,在瑞登堡的神学理论中,主道成肉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祂要来征服地狱,而当时地狱已经占据了第一层天堂。在下面这段引人入胜的论述里,瑞登堡讲述了耶稣时代的恶魔势力:

在主降临之前的那些教会之人,他们的生命是邪恶的,处于空前绝后的虚妄之中。原因是那些被称为 “拿非利人”、”亚衲人”和 “利乏音人”者,还没有被关入地狱里。他们到处游荡,凡所到之处尽力传播恐怖和极其有害的信念,因此也将邪恶输入教会中。当主在世上的时候,这些人被祂关入了地狱… 若非如此,则很少有人能够得救,因为他们传播的谬误具有可怕的说服力,是致命的,此前从未曾有过,也永远不会再有。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研究,但在此我仅简要引用吉根贝尔(Guigenbert)在《耶稣时代的犹太世界》中的一段话:

人们处处都能看到邪灵作祟的标示。每一种不幸,每一种疾病,特别冠以鬼附身的名义,所有神经系统的疾病都归咎于邪灵。约瑟夫写了很多关于恶魔的文章,也对此进行了更多的探讨。《旧约启示录外典》中同样充满了妖术,这至少证明在基督教时代开始时,妖术对犹太人的想象力所发挥的影响(101-103)。

看来,遗传的邪恶已经积累了若干世纪,成为世上一股黑暗且触手可及的势力。基于此以及其他原因,教会变得被世俗主导,没有仁爱。这就意味着邪恶的积累有增无减,因为要战胜试探,扭转邪恶,人的行动就必须从真正的宗教信仰和内在的感知出发。人如果不能避开邪恶并战胜试探,就无法阻止遗传邪恶的不断积累。

现在的问题是,一个民族若只在外在层面上持有宗教真理,如何能通过圣经建立联结?

表明这种状况的另一个历史背景是地中海和犹太人对罪和死亡的信念。他们完全不像现代人那样相信罪和死亡。埃尔曼对他们的观点解释如下:   

这罪是一道宇宙势力,一股迫使人们的生活远离上帝的邪恶势力。在这种生活模式下,人们面临的问题在于被这股邪恶势力所奴役,无法挣脱束缚….罪的势力关联着另一股势力,即死亡的势力。涉身这种模式者,死亡不仅仅是人停止呼吸时发生的事情。这是一种意图奴役人类的宇宙力量,一旦得势,它就会把人彻底清除出上帝的国度。在样的情况又是令人绝望的:所有人都受制于死亡的压倒性力量,他们没有任何办法使自己获得自由(埃尔曼355)。

犹太末世论认为,苍穹中充满了恶魔和天使。恶魔最终占据了主导地位,据说这些恶魔可以游荡在苍穹和人世间,还说撒旦能够变身并伪装成外邦人的神灵(吉根贝尔102)。这些情况呼应了瑞登堡所说的黑暗的失衡,特别是当我们比较瑞登堡描述的,称作拿非利人和亚纳人的阴毒邪魔,以及他们在宗教中造成的可怕破坏时。

犹太民族是如何被引入外在崇拜的

犹太民族的外在化是一场尘世的淘空。根据瑞登堡的观点,实施这淘空所取的方法就是利用遗传邪恶的原则。人若亵渎,他就必须先能承认圣经的真理,然后再予以否认。这在来生将导致最糟糕的状态,而主正在阻止他们走向这一步。淘空是这样实现的:一个人只对自己所犯的罪负责,而无需对前辈们遗传邪恶的熏陶负责。所以,主使他们外在的敬拜形式逐渐成为代代相传的习性,从而逐渐从犹太人那里除去了所有对圣经的内在认识。随着民族的世代相传,他们在圣经上所犯的罪越来越多地成为遗传的罪,以至于最后即使他们听到圣经,却”听也听不见”。换句话说,他们对圣经的内在真理完全盲目和无知。当犹太民族对圣经的内在无知成为一种遗传特性时,就不再能亵渎圣经了(*文末附有伊恩牧师对此段落的解释)。

现在的问题是,一个只在外在层面上持有宗教真理的民族,怎么会通过圣经发挥联结的作用呢?这确实是一个意想不到的、非同寻常的谜。瑞登堡对此有一个明确的解释(尽管其中的许多步骤仍然是一个谜)。他称之为一个神奇的过程。他解释说,灵界中与犹太人相伴的善灵将犹太人的外在崇拜转化为圣洁的外在,然后天堂天使又将其转化为圣洁的内在。这个过程似乎是由天使的感知来完成的,从较低的层面开始,直到属天的层面。这样回想可能有助于我们的理解:在一个象征性的教会中,价值观联结的是象征者的职位,而不是该职位上人的状态。同样值得指出的是,上述神奇的过程与对应关系一样,也是按照相当慎密的流入模式进行的。瑞登堡给出的进一步解释是,犹太人的心灵被蒙上了一层面纱,使他们无法感知利用他们运行的神奇联结过程(AC10602)。

结论

对耶稣降生的地中海世界进行的社会文化研究虽然远非定论,但它所提供的信息和观点,与主降临时世上教会的灵性状态普遍受到严重威胁的观点是一致的。历史分析表明,由于缺乏内在的良知,人们无法与上帝建立联结,以阻止压倒性的邪恶积累。为使犹太人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不受伤害,主预备犹太人的程序,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了当时犹太民族可见的特征和状况。有许多迹象表明,当时人们受制于各种邪恶势力的逼迫。

我的基本希望是,通过本文的学习,读者能够对主降临世上为我们所做的伟大事业有一个深刻的认识。

史蒂夫-桑切斯(Steve Sanchez)是太平洋宗教学院(Pacific School of Religion)瑞登堡研究中心(Swedenborgian House of Studies)的一名学生,这篇圣诞沉思节选自他的一部长篇神学研究论文。

*伊恩牧师的解释:

我打开了这篇文章的第153页(标注段落所在页)。

“Vastation”这个词的意思是 “淘空”,甚至到了荒凉的地步。

圣经教导我们,试探是 “淘空”的一种形式,因为它就是要清空旧的,为新的腾出空间。在淘空的过程中,我们会经历一种荒凉。

据我所能概括的,这一段的意思是:

犹太教会被 “淘空”了,这意味着它最终被淘空了所有的良善和真理。(这就是为什么上帝需要道成肉身,成为主耶稣基督的原因)。

然而,仁慈的是,这只是外层面上的淘空(”清空”)。

主特意保留了古犹太人的外在事物,例如规范日常生活和敬拜的规则和仪式的精确性和严格性。这些规则和生活方式代代相传。(尽管如此,这种外在的遵守对于当时成文的圣经是必不可少的)。

最好是这样,古犹太人没有对真理的内在承认,即他们铭记在心的真理。

所以,犹太民族的淘空是表面的,与外在的顺从有关,与代代相传的态度和方法有关,而与内在的信仰和信念无关。”他们对世代相传的罪恶不负责任”。 (我们目前的现代基督教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

幸运的是,他们没有从内心深处承认真理,因此不能亵渎真理,也就不会受到诅咒。

祝福你们

伊恩

想想罗得的妻子

弗雷德里克-查宾牧师的布道

当那日,人在房上,器具在屋里,不要下来拿;人在田里,也不要回家。要想想罗得的妻子。(路加福音17: 31-32)

跌倒是整个基督教界的一个常用词。它通常指的是一个人在基督徒生活中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后来却恢复了邪恶的习惯或生活作风。在新教会的圈子里不常听到跌倒,也不常一般性的谈论恢复以前生活作风的问题。然而,我们决不能被带入错误的安全感。无论我们在灵性成长方面取得了多大的进步,都很有可能重新退回我们以前的生活方式。对于这种非常真实的可能性,主在经文中向我们发出警告:”要想想罗得的妻子”。(路加福音17:32)

主所讲的是《创世纪》中非常有名的事件。在这个故事中,罗得和他的家人正从所多玛和蛾摩拉的毁灭中逃出来。他们被明确地警告不要回头看城市被烧毁的状况。然而,在他们逃亡的时候,罗得的妻子回头看了一眼,结果变成了盐柱。

史公著作解释说,罗得妻子往后看,展示的是一个人只关注真理,不关注良善。 这样的人专注于教义,而不是良善本身。因此,这样的人更多地处于顺从的状态,而不是处于爱的状态。其重点不在生命的品质上,而主要在信仰的教义上,这是一种跌倒。不是出于对主和他人的爱而过慈善的生活,而主要是为了顺服自己信仰的教义教规。

这样的人就会成为 “盐柱”。 在希伯来语中,”柱子”这个词的意思是停滞或静止。描述人对真理仅仅是空洞的理解,不会向前进展。说空洞是因为他里面没有真正的爱,没有与主联结的愿望或意图,也不愿意真正服务他人。对真理的理解仅限于知道事实而已,遵守的目的可能只是为了自我利益或害怕后果。

著作解释说,我们可以通过放下自我和尘世的一切,特别是通过爱主高于一切来防止这种灵性退缩。如果对什么东西的爱比爱主更多,那么在理解真理方面就会出现生命膨胀或空虚。这就是主曾经说过的意思:”盐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以后无用,不过丢在外面,被人践踏了”。(马太5:13)如果真理中没有良善的爱,表现出来就是这样。

新教会的教义告诉我们,一个人在灵性上的成长有两种方式。 第一,通过顺从真理。 第二,通过热爱良善而行良善。 第一种方式的顺从,是为了使人进入出于情感而喜欢仁爱的生活。起初,我们必须强迫自己去做正确的事。然而,我们需要达到这样一个境界:我们行良善是出于服务和造福他人的真诚愿望,这是第二种方式,也是贯穿永恒的常久状态。

一旦我们的灵性成长达到某个程度,就喜欢真理的教导,而不会退回到仅仅服从真理的状态。相反,我们必会更加殷切地渴望去行良善和做益用的事情,并越来越少地觉得是被迫去做这些事情。著作解释说,在灵性发展中不倒退的关键是始终厌恶邪恶事物。我们越感觉到厌恶邪恶的欲望和做法,我们就越不需要强迫自己不做这些事。一旦我们厌恶某个邪恶,就必须小心不再去感觉它的诱惑。

著作还给出了另一个重要教导,即当我们摈弃邪恶的情感和欲望时,它们会怎么样?它们呈现出与我们分离的状态。我们似乎不再受它们的折磨了,它们不再与我们有任何交流了。但我们被清楚地告知,我们过去的邪恶依然与我们相连。当我们因为邪恶的情感是对主犯罪而拒绝放纵时,它们就被排斥到了我们心性的边缘。当它们被排斥到边缘时,就会变得越来越沉静。随着它们变得越来越不活跃,在我们看来,它们不再伴随我们了。然而,我们必须警醒自己,尽管外表如此,其实这些过去的邪恶状态仍然粘附着我们。

值得庆幸的是,著作也给了我们一些教导,以确保我们此前的邪恶保持静止,不会再次活跃起来。著作中有一处告诉我们,当邪恶之爱处于我们生命的外围时,它们也一定是向下沉降的。如果它们沉渣泛起,就会活跃起来,试图恢复其在我们生命中心的位置。著作解释说,当我们有了欲望,觉得仍然可以按照我们以前的作风去生活时,那么我们的不良习气就会在生活中表现出来,这是它们的警讯,说明我们仍然对其持有欲望。

但当我们发现它们可恶,并认识到它们可能造成的危害时,它们就会成为我们灵性外围的脚垫。于是当我们因为良善而喜爱良善时,主就把良知灌输给我们。 每当我们意欲恢复旧习气时,我们的良知会产生内疚的悔意。然而,如果我们无视这悔愧的感觉,坚持这样的旧习,内疚的感觉就会减少,终将发现自己又回归旧习气了。这就是为什么有必要看到,旧日的邪恶确实仍存在我们里面,而且我们可能为其创造机会,使之重新回到我们内心,成为有活力的生命,这一点极其重要。

保持我们免遭旧日邪恶挟持的一个关键,是努力使自己始终渴望良善。著作明白指出,渴望背后的能量是爱。如果我们想一想,当我们爱某事或某人时,通常会被渴望推动和激励。这渴望是保持爱的愉悦和振奋的力量。然而,如果我们对良善的爱失去了憧憬,那么行善的热情就会逐渐消退。如果这发生在婚姻中,我们会不再渴望使配偶快乐,从而婚姻中的快乐很快就会消散。如果发生在工作中,我们就不再渴望成为一个诚恳、富有成效的员工,很快就会对工作不满意。同样地,在我们的灵性成长中,如果不再持久地向往要出于对良善的爱去行事,我们行善的乐趣就会衰减,因此就易于回归旧日的生活作风。

在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并不完全清楚,我们遵从教义的规定,是出于顺从还是出于爱。然而,我们可以采取一个关键步骤,努力确保我们过慈善的生活是出于爱,那就是不去推论真理是否必要。如果我们的灵性生命达到了某个境界,从而对他人行良善全然出于自觉帮助他人的愿望,那就绝无退缩之理,也无需去思考和推理:这样的生活态度是否在行正道?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正在犹豫,是否应该继续努力为周围的人做善事,那就要想想罗得的妻子。我们必须努力坚持,决心真诚地敬拜主并保持永远成长,以真正慈善对待每一个接触到的人。如果我们面临旧日的恶行死灰复燃,就必须记住:如果我们涉足其中,结果将会导致不义和无情。这提醒我们要始终确保仰望天堂的心态,而不可低头看尘世。

顺服和自我约束的状态在每个人的灵性成长中确实占据重要的地位。每个人都必须首先经历一个顺服主的诫命的自我约束期,然后才会发展出对主的教诲的热爱。然而,我们要从被迫的状态中走出来,过一种仁爱的生活。我们不能始终不变地保持在这种状态中,我们必须逐渐处于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做善事、展现尊贵的行为,首要目的是给他人带来福祉和利益。著作中指出,要使我们超越被迫行良善的状态,一个方法就是不为自己的善行寻求回报。在过仁爱生活的过程中,求个人回报的因素越少,我们的善行和努力就越是真诚。我们越是发现求回报的想法正悄悄地成为行善的条件,就越要记住罗得的妻子。

在出现跌倒,或真理被破坏的背景下说到盐时,它是一个负面的象征。然而,在为良善的缘故而生活良善的背景下,盐也可以象征良善。盐以其连结能力而闻名。于是,这里表达的是良善与真理的结合。当这种结合展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时,我们在灵性上就会强大并有效益。我们不能回过头来把两者分开,这样主的话语就会变得空洞,我们的属灵生命就会成为盐柱。相反,当行善的愿望融入我们对真理的理解,我们就会得到医治。圣经对医治的一个定义是个人生活中良善与真理的结合。

如果我们日复一日坚定不移地不走回头路,而是不断地在生命中走向与主更紧密的结合,那么我们就能够宣告诗篇中的这些话:“你们要向耶和华唱新歌。全地都要向耶和华歌唱。要向耶和华歌唱,称颂祂的名。天天传扬祂的救恩。在外邦中述说祂的荣耀。在万民中述说祂的奇事。”(诗96:1-3)

道成肉身

布赖恩-W-基思牧师的(圣诞节)讲道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约翰福音1:14)

当一天的喧嚣消失时,夜晚是一个安静的时刻;当我们做好了安睡的准备时,它是一个疲惫的时刻。夜晚也是一个黑暗和寒冷的时刻。我们的眼光有限,我们寻求火和家的温暖。

夜晚在主的诞生中起着显著的作用。正是在晚上的梦中,天使向约瑟显现,告诉他为甚麽应该娶马利亚。在后来的夜里,警告他希律的危险,最后又告诉他,到了回以色列地的时候了。就在夜里,主降生了,牧羊人找到了去马槽的路。同样在夜里,智者看见东方的星,然后被星引导他们从耶路撒冷来到伯利恒,星就停在圣婴所躺的房子上方。

主的诞生和祂早期周围的夜景,描绘的是遍布世界的黑暗。已经有几百年没有看到,也没有听到他们的上帝—耶和华了。没有祂,他们没有了舵手,迷失了方向。除了维持古老的仪式之外,他们对祂是谁,以及他们该如何生活,几乎没有什么感觉。由于一切良善被混乱和扭曲,使得人心越来越冷。

即使是古教会的少数后裔,具有一些和智者类似的知识,但也只有微弱的光亮。也许古人中唯有那些智者看到了那颗星。当然,它的光芒并不强烈。所以,即使在古人那里,对于主是谁也只有些许了解。仅存的少许真理被严重地遮蔽了,因为他们所看到的主只是一个象征,而不是在荣耀里的上帝(见SS 99)。

但我们对主诞生的印象和记忆,并不全集中在黑暗状态。相反,我们记得众多天軍照耀牧羊人,星辰引导智者,以及西缅举起幼主,称颂上帝,亚拿向众人宣告祂的荣耀。因为主的降临带着光和生命。“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满有恩典与真理。我们也见过他的荣耀,正是父独生子的荣耀

圣诞节的一个奇妙之处在于,主在混乱黑暗的生命状态中,带着光明诞生。当我们看到的只有阴暗和无望的时候,祂来到我们身边,用祂的手握住我们,滋养我们内心盼望的感觉,使我们可以忍受和战胜。然后,在清晨的光中,祂与我们完全同在,使我们能够认识到祂是谁,以及我们如何走在祂的道路上。这就是为什么早晨的光和温暖与主的降临相对应(见AC 22,4240e;SS 99)。

因为主来了,如同世界的光。这就是祂的荣耀。我们可以从祂的降临所带来的真理中看到对我们的照耀。因为在主道成肉身为一个柔弱的婴孩之前,先前对祂的所有概念充其量都是模糊的(见SS 99)。所有的真正观念,如古人就存在的关于婚姻的观念、生命穿过今世的面纱延续下去的观念,以及祂的圣治如何引导我们等,都只是它们可能是什么的模糊影像。因为所有的真理都经过了天堂的滤过,依赖于天使的有限把握,主的荣光在这个世界上的照耀变得越来越暗,直到最后几乎失去了对祂的觉察。籍着祂的降生,主取得了属世层面的生命。当祂披戴着这层生命并逐渐使之达成神性的时候,祂爱的温暖和祂智慧的光辉就立刻呈现在所有人面前。

主的降临就是新天地的光,为人类预示了黑暗中的光明,导向光辉灿烂的白昼。当我们反思自己的觉醒状态时,就可以领悟到这些。不过不是在睡眠不足的早晨,也不是被闹钟的喧声粗鲁地唤醒,匆匆忙忙准备赶去上班的早晨;而是当我们在安静的早晨醒来,听着鸟儿的歌声,知道耀眼的阳光预告大地的温暖时,这时我们就会感觉到了。此刻的光有一种特殊的品性,它的清晰使我们能看到周围最简单事物的美,使我们能感觉到天国的亲近,主降临的亲近,因为我们的灵被提升到新的天地(见AC 7844:2)。

由于道成了肉身,主的荣耀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平安。不是像傍晚准备休息时的宁静,而是一种满足和信心的平安。正如属天的教义所指出的,这种平安是”从主发出自天堂降下的极其神圣的真理,它普遍地影响那里的所有人,使天堂成为天堂。因为平安里面有对主的信心,相信祂引导万事,供应万物,并相信祂会导致美好的结局。当一个人处于这种状态时,他就处于平安之中,因为他会什么也不怕,也没有对未来之事的忧虑会扰乱他”(AC 8455)。当我们有这样的保证,知道祂掌管着我们,无微不至地引导着我们的每一步时,主话语的荣耀就会照亮我们。

这就是天使们的状态。他们对人间不愉快的记忆已被抛弃。他们没有跃进未来的欲望。相反,他们充分享受当下,感受到主目前赐予他们的一切美好。因为他们信靠祂,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祂都在带领和照顾他们。

当我们庆祝主的降临或在早晨醒来时,我们可能会多少领略到这天使般的平安。不过,随着我们抛开尘世事物:对未来的担忧,太过关注尘世乐趣和便利,以及自私的冲动和欲望等,我们就会越来越多地进入这平安。只要不把这些尘事看成最重要的,我们就能享受世间的快乐;只要我们服务他人时,不总是考虑我们将从中得到什么,那麽平安就能进入我们的生命。那时,我们才会深信主的光是真光,我们所经历的大部分问题和烦恼都会消散。那时,我们才能瞥见主,经历祂的平安,祂在我们生命中的降临。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理念并没有什么惊人的新意或不同。事实上,它是如此简单,如此基本,几乎不需要解释。道成肉身对我们的影响,伴随着神性充盈我们已知的一些简单真理。这也是主降生世上的原因之一,就是为了使神性良善与我们已有的,关于祂的常识和简单理念结合起来(见AC 2554)。

主的降生本身并没有揭示任何以前没有的根本性的新信息。事实上,直到三十年后,当主开始祂的公开传道时,才有了真正的教导。但祂的降生标志着所有人得救的开始。祂通过降临到我们中间,用祂的良善来充满我们,宣示祂的同在,和祂对我们所有人的爱。

对现在的我们来说,圣诞故事揭示了祂的荣耀,祂神性人身的光辉,从而使我们可以认识祂、热爱祂。神性本体是远远超出我们的理解和感情的,即使对古人来说也是如此。所以,主的诞生是为了让我们能看到祂的特性,并经此照亮我们的生命,给我们信心,信任祂永远与我们同在,永远引领我们走平安的道路。

当我们关于真理的有限且简单的观念被祂的同在充满,向我们显示祂的爱时,主就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里面了。因为主进入我们的生命,并不是简单地让我们感觉良好。是的,主使我们常常体验幸福和喜乐的状态,最终在天堂永远如此。虽然祂出生时我们可能正处于黑暗状态中,但祂的完全降临是在祂话语的真理之光中向我们显现,这真理可以充满我们的心灵。每当我们认识到一个理念是神性的,是来自祂的,要引导我们的心灵回到祂的爱和慈悲时,祂的降临就发生了。然后,道就为我们活生生的成了肉身,使我们受到感动,得到启迪,获得增强(见AC 8792)。

这就是我们看见的主,和祂在我们中间的降生。给我们带来光明,给我们带来温暖。我们可以拥抱这光,这有关神性的新洞见,并用以认识和遵循祂的教导(见TCR 774)。于是平安的真理就是我们的了。

所以,让这个圣诞节早晨的快乐感召我们。当它的光给我们的一天带来新的光明,当它的温暖在我们的生命中激起新的热度,让我们感受到主对我们的亲近。祂降生在地上,就是取了肉体的生命形态,使我们可以认识祂、看见祂、爱祂。当我们不再过度关注尘俗事物和挂心之事时,祂就能更亲近我们,带给我们黎明的平安。这平安里面有对祂的真理、对祂的引导的充分信心,以及对建成来自人类的天堂的充分信心。

这就是祂来触动我们的心灵,启迪我们的心性的原因。祂为我们道成了肉身,永远如此。让我们看到祂的荣耀,充满了恩典和真理。

阿门。

功课:路加福音2:1-7;约翰福音1:1-18;AC 8455。

属天的奥秘 8455

“营地周围有露水沉积”。这表示平安的真理与自己相邻,从”露水”指的是平安的真理可以看出这一点(第3579节)。”露水”表示平安的真理,因为在早晨,露水从天而降,像细雨一样出现在草地上,而且还在其中储存了比雨水更多的甜美或喜悦。据此,草和田里的庄稼都感受到欢欣。”早晨”表示平安的状态(n.2780)。平安是什么(见2780、3696、4681、5662节)。它像大地的黎明,使人们的心灵普遍感到喜悦。而平安的真理就像黎明的光。这真理被称为”平安的真理”,是来自天堂出于主的属天真理,它普遍地影响着那里的所有人,使天堂成为天堂;因为平安里面有对主的信心,祂引导万事,供应万物,祂引导人走向美好的结局。当一个人处于这种信心中时,他就处于平安之中,因为他就什么也不怕,对未来的事情也没有任何忧虑使他不安。一个人进入这种状态,与他对主的爱成正比。

所有的邪恶,尤其是自持,都会夺走平安的状态。人们认为,当一个邪恶的人处于喜悦和安静之中时,他就处于平安之中,因为他所有的事情都成功了。但这不是平安,而是利欲的喜悦和安静,是伪装的平安状态。由于这种喜悦本与平安的喜悦相反,到了来生就会变成不悦,因为它原先隐藏着。在来生,外在的东西甚至是最内在的东西都相继展开,而平安是位于一切喜悦最内的,甚至位于良善之人不喜欢的事物中。因此,只要他抛弃了外在的东西,就会显出平安的状态,就会洋溢着满足、福气和快乐,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来自主自己。

关于天堂中普遍存在的平安状态,可以说是无法用任何语言来描述的。而且,只要人在这个世界上,平安也不能通过来自世俗的任何理念进入人的思想和感知中。于是,它是超出一切感觉的。宁静的心态、满足感和因成功而产生的欣喜相比来说不算什么,因为这些只影响到他的外在。而平安则影响到人的所有首要物质、原初物质的最内在的东西,并由此将自己扩散和倾注到实体和衍生物中,并以愉悦影响它们,以满足和幸福影响思想的生发,进而影响到人生命的终点,从而使人的心灵形成天堂。

准备接受主

阿兰·M·考利牧师

然后我约翰,又看见圣城新耶路撒冷由神那里从天而降,预备好了,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启示录21:2)

这个世上的生命是一件令人称奇的事情,不是吗?我们有时会经历艰难、痛苦和沮丧。但当我们的生活幸福的时候,我们感觉生命是美好的。上帝希望我们幸福!我们被赋予生命和圣经就是为了我们的幸福。同样为了人类的幸福,上帝赐予每种文化某种形式的神圣经文。和其他宗教的经文一样,圣经是一本通往幸福的指南。然而也存在一个地狱,极其顽固地阻碍我们通过这条道路看到神圣的启示。这个地狱竭力勾引人们彼此隔离,怂恿他们之间的冲突。

当今世上,有数百种,甚至数千种宗教。每一个都声称是唯一真正的宗教。每一个都在辩解为什么他们的教义或生活方式比其他人的更好,并以他们是上帝所拣选的选民而自豪。历史上,我们新教会也曾堕落为这种人类傲慢的牺牲品。这种来自地狱的影响渗透到了所有的信仰和教义中,竭力使人与上帝分离,并在人类之间滋生仇恨。

我们不必远眺就能看到这对我们生命的影响。它可能从一个简单的真理开始:“我相信一个真正的上帝!”。无可否认地,这其实是在间接地表明,其他人的上帝都是假的。这已经开始造成紧张,但如果我们从这里出发更进一步发挥,那麽每个人不仅有自己所信的上帝,他还有从那位“上帝”而来的,适合于他自己的教义。

想想看吧,有多少不同的基督教教派都好像在崇拜同一个神,主耶稣基督,但他们在理解耶稣的教导上意见相左。他们不关注如何使人们联合,相反却聚精会神于如何制造分裂。

无神论者也有上帝,尽管他们不这样称呼它。他们就像宗教人士一样,同样声称:“我是对的,而你错了。”他们的神更世俗,无论是一种特定的道德守则、一种生活方式,或者甚至是他们自己,每个人都有上帝。这个意义上的上帝,仅仅是每个人的认知里存在的最重要的东西,他的终极真理。每个人的“教会”就是从他的“上帝”而来的相关的教导体系,根据这些教导而采取的生活,就是对那位“上帝”的敬拜。

那么,哪个教会是真正的呢?也许一个都不是!唯一真正的教会不是任何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唯一真正的教会是属于主的。这就是约翰所看见的:“由神那里从天降下”的教会。(启示录21:2) 这是神的帐幕:“看哪,神的帐幕与人同在。”(启示录21:3)

新教会在6月19日庆祝教会的诞生。这一天标志着这种基督教形式的开始,但请思考,这种没有任何组织束缚的新教会是什么?试想一下这是何等的光景:远离了谁是谁非的争执,眼见着来自主的新耶路撒冷从天降下,成为祂在万民心中的居所。

从这一角度看,教会不是我们的所属物,而是上帝与我们的同在。我们不能声称自己是蒙拣选的;我们只能追随祂的生命,准备好接受上帝,因为只有经由生命的顺服,我们才能进入祂的门。经过这样的预备,我们才使自己在爱里与上帝联合。

这是一个多层面的个人旅程,没有人可以替代我们。没有任何特定教会,人去了就能保证得拯救。主说:“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哪,在这里’,‘看哪,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路加福音17:20-21)。

唯一真正致力于拯救我们的教会,不是一个人去的地方,而是每个人内在和心中所关注的与神的关系。去教堂做礼拜很好且有益。在这里,我们能得到属灵旅程上的教导、帮助、鼓励和陪伴,但没有一个组织敢声称它能提供救赎。救赎唯独来自主。

约翰关于新耶路撒冷从天降下的异象,描述的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象征,我们必须为之做好准备。他说圣城“就如新妇妆饰整齐,等候丈夫”。(启示录21:2)。这个象征在圣经话语中并不是新的词语。世上主的教会与主的关系经常以婚姻来描述。

圣经还经常描述这种关系的败坏形象。根据人们对待上帝的关系,不同城邦和民族被称为妓女和通奸者。而在这些例子中,我们以非常积极正面的角度看待主的新娘。这是一个关于新教会的预言,一个“准备成为新娘”的预言。描述主以一种非常美丽的方式为祂的教会发出的旨意。这教会是上帝想在我们每一个人之内建立的,是美丽、纯洁、贞洁和欢乐的完美样式。

想一想,一个满脸红晕的年轻新娘在为她的婚礼做准备。她和她的准丈夫会花费无数小时来规划每一个细节:买特别的衣服,邀请客人,准备食物。这对夫妇也应该花时间一起规划他们的未来,相互学习,并专注于如何成为一体。

这对夫妇为订婚和结婚所做的准备,就像我们每个人为走近主而作的准备一样。这是一个自省的过程,反思我们需要如何做才能成为更好的人,成为更佳的伴侣。这是一个改变我们品性的消极方面的过程。

主告诉我们:“停止作恶,学会行善。”(以赛亚书1:16-17) 祂也告诉我们“天国近了,你们应当悔改。”(马太福音3:2)  除了省察我们生命和意欲中的不洁和邪恶,恳求神赐下与之作战的力量,停止具体的恶行,开始新的生活之外,悔改还会是别的什么吗?除了从上帝赐予我们的圣经中学习明辨何为良善,何为邪恶,何为真,何为假之外,我们还需要做什么呢?

回到婚礼当天新娘的形象上:我们是否像新娘那样认真而周密地做好了准备?有没有想过,我们必须为上帝召唤我们上天堂的那一天做好准备?我们期盼的死后生命样式是怎样的?那时生命将会不同和更好,但我们是否已经活在那样的生命中?要知道:当我们离开这个世界,进入来生时,我们不会魔术般地变成另一个人。树必然躺在它倒下的地方。我们准备得如何了?

上帝联结我们的目的是使我们幸福。祂说:“我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伤,哭号,疼痛。以前的事情已经过去了。“(启示录21:4) 祂愿意为所有爱祂的人如此行。主在对新教会的教导中说,14万4千人被封印为新天堂的一部分,“象征着所有承认耶和华为天地之神,并接受圣经中出自主的,爱之良善教义治理的人。”(启示录揭密348)

这新天和新地对所有人都是开放的,大门从来没有关闭过!为了与主相连,我们必须努力去爱祂所爱的。他爱人们!

上帝的本质有二:爱与智慧。而祂爱的本性包括三个特征,即爱自己之外的他人,渴望与他人相合为一,并从自身赐予他们祝福。(真正的基督教43)

与主的结合并不是因为正确,也不是因为争论不同的教义而导致的人间分裂。爱祂所做的事,在仁爱里与他人相合,这既是天堂的全部特征,也全然是教会应有之义,也是将我们联结于主的要义。这就是新耶路撒冷。

只要是出自圣经的,任何教义都不会被拒绝。只要拥有这些教义的人持守仁爱的生命,上帝就接受他们,因为圣经中的每一事物都联结着这样的生命。但是圣经的内在特性才与这样的生命相连,即发自仁爱的内在良善的生命。(天国的奥秘3452)

只要有对耶和华的爱和对邻舍的仁慈,这是良善生命的基础,那麽无论有多少教堂,都会成为一个教会,所有这些都会在主的国度里合一。(天国的奥秘2982)

当我们从主学习祂教导的良善生命时,新教会就在我们心中成长。当我们调适自己的生命,摈弃与良善作对之事时,主就会帮助我们热爱良善。祂为每个愿意的人如此行。通过这个过程,我们成为这美丽城市 – 新耶路撒冷的一分子!

艾伦·M·考利牧师是佛罗里达州博因顿海滨社区的牧师,也是佛罗里达州博尼塔泉的访问牧师。此前他是英国伦敦迈克尔教堂的牧师。他和妻子苏珊住在佛罗里达的海帕鲁克索。

Contact: pastor@newchurchboyntonbeach.org

1770年6月19日门徒在灵界布道说了甚麽

阿兰.考利牧师

每年6月19日,我们庆祝新教会的生日。我们纪念这一天,是因为来自《真实的基督教》的教导,告诉我们在1770年的这一天,主差遣祂的门徒向灵性世界再次宣讲福音。

想象一下,当这个宣告发布的时候,你是灵界里的某个人。这些宣告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你是一个天使,这些宣告不再是预言,已经成为了现实:“主上帝耶稣基督掌权,祂的国度将世世代代永存!那些来参加羔羊婚礼盛宴的人是有福的!”

那麽,对我们属世的耳朵来说,我们可能把这仅仅看作是一个宣讲。我们可能把它看作是对已发生之事的陈述。但是在天使的耳朵里,这意味着他们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做他们最喜欢的事情!这是因为天使最爱的莫过于引领人们上天堂!“天使只想帮助人,教导他们,引导他们上天堂。这是他们最大的快乐。”(天堂与地狱450)。

想象一下,你在1770年6月19日那一天是一位天使。很久以来,打通人类心灵的道路一直云遮雾罩,模糊不清。在这个尘俗世界上,地狱的势力在人类心灵中横行,结果是天使用来教导和引领人们的真理,因为地狱势力的误用和歪曲,而无法发挥效用,并进而导致人们亵渎圣经 (见主的教义61;迦南新教会25)。但是从这一天起,和谐又得以重新恢复!这和谐将 ‘永永远远’地持续下去,因为‘主上帝耶稣基督掌权了’。

所以,当庆祝我们所爱的教会生日时,让我们记住这教会的意义。新教会及其教义如今向世界开放,引导人们走向天堂。让我们与主以及祂的天使通力协作,邀请人们参加‘羔羊的婚礼’。不是所有人都会接受这一邀请,但那些接受的人会在天堂得到永恒的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