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得救

约翰·奥德纳牧师

人们有一种常见的倾向,就是对别人做出负面的评价。在高中,这种倾向表现为小圈子一些受欢迎的孩子进入一个圈子,并逐渐认为他们比其他人更好,因为他们更受欢迎。那些不 “合群 “的孩子可能会成为被怜悯、被鄙视、甚至被残酷捉弄的对象。小圈子通过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对其他人进行狡猾评判,认为他们是低等人。

在各种宗教中,同样存在着看不起别人的倾向。有些宗教团体的自我中心发展到如此程度,以至于他们认为凡与他们信仰不同的人都不能上天堂。这种态度如果走到极端,结果比势利的青少年小圈子要残酷得多。

这样的态度与圣经的教导形成大的反差。首先,上帝的话语告诉我们,我们不应该给人贴上 “得救 “或 “罪人 “的标签。耶稣说:”你们不要论断免得你们被论断。。为什么看见你弟兄眼中有木屑,却不想自己眼中有梁木呢?马太福音7:1,3)雅各这样说:“设立律法的只有一位,就是那能救人也能灭人的。你是谁,竟敢论断别人呢?”(雅各书4:12)

当主在世上的时候,教会领袖中普遍存在着一种审判的态度。他们许多人认为,当弥赛亚来的时候,将拯救犹太人,而不是其他人。当耶稣真的来了,他们谴责祂同等对待非犹太人和犹太人。

耶稣驳斥这种态度。有一次,与一些 “自以为义“的人交谈,他们认为自己得救了,而其他人却没有。祂请他们思考两个祷告的人:一个是法利赛人说:“上帝啊,我感谢你,我不像别人勒索、不义、奸淫,也不像这个税吏”。而那个税吏说:“上帝啊,怜悯我这个罪人!”路加福音18:9-14)。耶稣称赞那个认为自己是罪人的人。认为自己是罪人,总比认为自己得救好。

你还记得好撒玛利亚人的比喻吗?他停下来救助路边受伤的人。尽管从犹太人的角度来看这个撒玛利亚人的信仰是 错误的,但耶稣说,应该把这个撒玛利亚人当作邻来爱,因为他是个好人。事实上祂的意思是人要获永生应该像这个撒玛利亚人一样去行(路加福音10:29-37)尽管这个撒玛利亚人既不是基督徒也不是犹太人。耶稣明察秋毫洞察的是—人内心的状态如何,而不是属于哪个教会。

圣经明确指出,一个人是否上天堂取决于他的生活方式,而不仅仅是他的信仰。耶稣说:“凡称呼我主啊,主啊的人不能都进天国;唯独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才能进去”(马太福音7:21)又说:要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马太福音16:27)祂还:“行善的,复活得生命;作恶的,复活被定罪”(约翰福音5:29)由于人在永恒里的命运取决于他的命状态,而不仅仅是他的信仰所以耶稣预言,许多基督徒不会得救,因为他们过着邪恶的生活:“当那日必有许多人对我说:主啊,主啊,我们不是奉你的名说预言,奉你的名赶鬼,奉你的名行许多异能吗?我就明明地告诉他们说:我从来不认识你们,你们这些作恶的人,离开我去吧”(马太福音7:22-23,路加福音13:25-27)

一个非基督徒之所以能得救,原因之一是他爱他的邻。任何一个真正爱邻的人也是爱基督的,尽管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耶稣说:“这些事你们既做在我这弟兄中一个最小的身上,就是做在我身上了”(马太福音25:40)如果没有对邻的爱,对耶稣的信心就没有意义。“我若有全备的信心,叫我能够移山,却没有爱,我就算不得什么”(哥林多前书13:2)一个人内心认识主的标志就是他真正的爱,无论他表面上信奉什么宗教。爱就要“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哥林多前书13:7)。“行善的是属上帝的;行恶的从未见过上帝”(约翰三书11。“我们应当彼此相爱,因为爱是从上帝来的。凡爱的,都是从上帝而生,并且认识上帝”(约翰一书4:7-11)。

上帝就是爱,凡住在爱里的,就是住在上帝里面,上帝也住在他里面。

两性平等

约翰·奥德纳牧师

找借口的能力是人类独有的。如果我的儿子与玩伴发生争执,他可以像律师一样辩解,让我相信他完全站在正义的一边。动物也会发生争吵。我认识的一些狗,如果我走近它们家半条街,它们就会凶猛地吠叫。如果它们能越过栅栏,可能会咬我。但它们不会试图为自己的行为辩解。

当我几乎一整天时间无所事事的时候,我就会找出各种理由告诉自己,有时也会告诉别人,我为什么这么做。如果你整天观察你的宠物鱼,会注意到它也没有做甚麽事,但至少它不会找借口。

人类历史充斥着这样的理由,不仅是个人的,而且是整个社会的。例如,希特勒杀害犹太人,却声称上帝站在他边。考虑到人类有找借口的习性人们扭曲上帝的话语为他们不关怀自己的同胞而辩解也就不足为奇了。

妇女权利问题有时会因为圣经中 “丈夫必管辖你创3:16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以弗所书5:22)等讲述而变得模糊不清。在这些经文的支持下,一些人声称,上帝创造男是为了在重要决定中占上风并拥有最终的决定权。

上帝真的这么说吗?

如果我们从开始看起,就能更好地理解这个问题的答案。创世记有个关于创造的故事,说的是当上帝起初造人时,祂造了男和女,两者合在一起就成为上帝的形象和样式。祂规定两人要 成为一体”。没有任何暗示说,上帝一开始就打算让男性或女性更为优越

男性的主导地位是后来才有的。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上帝,故意不顺从。结果,他们给自己带来了痛苦。然后上帝说,因为他们不遵守上帝的告诫,人将不得不辛勤劳苦才能从土地得吃的:”这地因你的缘故必受咒诅……必为你生出荆棘和蒺藜……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 就女人而言,她的忧伤会 “大增”,她生产儿女必受痛苦。上帝对她说:”你的丈夫你”创世记3:16-19)上下文很清楚地表明,男性主导女人惩罚的一部分。丈夫去管辖要被视为一诅咒,就像分娩时的疼痛和地上的蒺藜和荆棘是诅咒一样。这个故事表明,男性主导是人类邪恶的结果,而不是上帝完美秩序的一部分。

然而圣经说…

圣经中的某些语句被用来作为上帝的命令,而事实上它们是违背上帝的旨意的。例如,申命记中提到男人可以给妻子一张休书,然后打发离开(申命记24:1)当耶稣在世时,有些男人声称如果妻子不能讨他们喜欢,他们有权把妻子赶出家门。这是特别残酷的,因为在当时的文化中,一个被的女人几乎没有机会养活自己。而且,妻子不能离弃丈夫,丈夫完全控制着她们。

有一次,一些敌视耶稣的人认为他们可以迫使祂发表声明,在这个敏感问题上选边站,要么不利于那些被剥夺权力的妻子,要么反对当时的男性统治而这根据圣经是“正当。他们用这样的问题为祂设置陷阱“人无论什么缘故休妻,都合乎律法吗?”(马太19:3

耶稣的回答既肯定了婚姻的神圣,也肯定了妻子的权利他说:”神所配合的,人不可分开。”马太19:6

然后那些敌视祂试图用圣经来证明他们的立场。“摩西为什么吩咐给妻子休书,就可以休她呢?”(马太19:7

但耶稣指出他们这是误用圣经,把上帝勉强容忍男人自私当成了上帝的命令。祂说:“摩西因为你们的心硬,所以容许你们休妻,但起初并不是这样马太福音19:9)上帝已经警告男人不这样对待妻子:“谁也不可以诡诈待他幼年的妻。。。耶和华以色列的神说:休妻的事。。。都是我所恨恶的”(玛拉基书2:15-16)但是正如经常发生的样,这些丈夫的私欲和自我诡辩使他们忽视了这一警告,并曲解圣经,以支持他们虐待妇女。

谁应该顺从?

在创世故事和耶稣的教导中,我们看到人类的邪恶和 “心硬 “导致男人虐待妻子。男性的主导地位不是上帝的理想,而是一个可悲的现实。

让我们想想保罗的教导:“你们作妻子的,当顺服自己的丈夫,如同顺服主”(以弗所书5:22)。一个丈夫若有看不起女人倾向可能会用这段话作为借口,坚持把自己放在第一位。但这样的人完全没有理解这段经文的意思。保罗的意思是,每个人都应该顺服,不只是妻子。刚才的经文说:”你们要敬畏神,彼此顺服。”(以弗所书5:21)例如,妻子顺服丈夫,丈夫顺服妻子。基督徒只有通过谦卑和顺服才能走向伟大,而绝不可能通过骄傲、叛逆和掌控

彼得在谈到同样的问题时说:”你们为主的缘故,顺服人的一切制度” (彼得前书2:13)这并不是说,人的每一条制度都是好的。它的意思只是说,我们因着谦卑比因着悖逆更多获益。他接着说:你们作仆人的,凡事要存敬畏的心顺服主人;不但顺服那善良温和的,就是那乖僻的也要顺服。。。你们若因犯罪受责打,能忍耐,有什么可夸的呢?但你们若因行善受苦,能忍耐,这在神看是可喜爱的。”(彼得前书2:18-20)

然后,彼得要求我们效法基督的榜样:“被骂不还口;受害不说威吓的话”(彼得前书2:23)同样,彼得说,你们妻子也要顺服自己的丈夫(彼得前书3:1)意思很清楚:在顺服丈夫的时候,妻子们就像基督顺服的敌人一样。这并不意味着丈夫掌控是正确的,就像以为把主钉在十字架上是正确的一样。

圣经从来没有在任何地方说过:丈夫掌控的妻子!给大家的信息是要谦卑。“你们众人也都要以谦卑为衣,彼此顺服;因为神阻挡骄傲的人,赐恩典给谦卑的人” (彼得前书5:5)。“你们中间谁愿为首,就必作你们的仆人”(马太福音20:27)

平等地位

圣经表明,无论男人还是女人,作为基督徒都没有特别的优越性。基督并没有优先选择男人超过女人,也没有男人更密切的联系“并不分犹太人、希腊人,自由的、为奴的,或男或女,因为你们在基督耶稣里都成为一了”(加拉太书3:28)女人依男人是真的,然而男人依女人同样是真的。“然而照主的安排,女人不可没有男人,男人也不可没有女人”(哥林多前书11:11)。“因为她也与你一同承受生命之恩”(彼得前书3:7)。“神就照着的形像创造人。。。有男有女”(创世记1:27)他们合在一起才代表上帝的形像。

基督与教会

在圣经中,主被称为丈夫,教会被称为新娘。上帝非常爱祂的子民,所以说与他们结婚。人们很容易误解这种关系,保罗称为 “这是极大的奥秘”(以弗所书5:32)如果我们用来为掌控,就会破坏其中美丽。如果我们把上帝想象成一个专制者,只追求自己的荣耀,用恐惧和惩罚来使每个人都服,那么丈夫如何对待妻子上,我们可能有类似的观念。然而,上帝和人之间真正的关系不是主人和奴隶的关系。我们是主的仆人,但主也选择做教会的仆人。“人子来,不是要受人的服事,乃是要服事人”(马太福音20:28)主这样说:“我在你们中间是如同服事人的”(路加福音22:27)

主不希望教会充满没有智识的奴隶。祂要我们自由地爱祂。所以祂说:”我不再称你们为仆人……而是称你们为朋友” (约翰福音15:15)主还告诉我们,有一天,你们要叫我’我的丈夫’,不再叫我’我的主人’(何西阿书2: 16)

当人们背离神的时候,我们不仅失去神与人之间的真实关系,而且还扭曲了婚姻关系,导致丈夫掌控女人。我们盼望能恢复上帝子民之间的真婚姻,从而夫妻之间也恢复原来圣洁和美好的真婚姻,这样夫妻双方都不再处于掌控地位,双方才能合为一体。

从天地对应看新冠病毒疫情

迈克尔-格拉迪什牧师1

迂夫译

从新教会的著作中,我们得到的教导说:”宇宙中的一切事物,无论在总体上还是细节上,都象征着主的国度。因此,宇宙及其所有的星座、大气层和三个界别(动物界,植物界和矿物界-译者注),只不过是彰显主在天国荣耀的一个舞台。在动物界,不仅仅人,而且每一种具体的动物,甚至是最渺小最低等的,都是这样的象征”。(《属天的奥秘》3000)

此外,我们读到: “在整个自然界及其三个界别的每一个事物中,都有从灵性世界而来的内在积极力量;如若不是这样的话,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不具有因果关系,从而任何事物都无法产生。位于自然界事物之内的,源自灵性世界之能量,称为创造之初植入的力量。此力量是一种动力,在它停止时,行为或运动就停止了。因此我们说,宇宙的可见世界是代表灵性世界的一个舞台”。(同上5173:2)

不幸的是,这也适用于地狱所煽动的邪恶和谬误(同上7384),它们是物质世界中一切有害和消极因素的真正根源。在《圣爱与圣智》的一节里对此做了这样的论述:

凡存在于行为中的良善都叫做功用,凡存在于行为中的邪恶也叫做功用,但后者是恶功用,而前者是善功用。既然一切良善都来自主,一切邪恶都来自地狱,于是除了善功用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东西是主所创造的。而恶功用则是从地狱产生的。可以根据对功用的这种特别定义,去理解在世上看到的各种动物和植物的用途。对人有益用的动物和植物来自主,对人有危害的动物和植物则出自地狱。同样的,来自主的功用指一切能完善人的理性,使人从主获得属灵恩赐的事物。

而所谓的恶功用,就是指一切破坏理性,使人无法成为属灵的事物。这些对人有伤害的东西之所以被称为功用,是因为它们被邪恶者用以作恶,却也有助于吸收恶毒,从而治疗恶毒。(《圣爱与圣治》336)

因此,”世上的恶功用是指动物界和植物界,也包括矿物界的一切有害之物”(《圣爱与圣治》338)。”对于人来说,基于他的情感、欲望和由此产生的思想,以及据此产生的良善或邪恶的行为,使得他不是被天堂天使环绕,就是被地狱魔鬼纠缠。既然世上的这些事物也存在于天堂和地狱,于是当环境条件合适时,来自那里的灌输就会直接导致这些结果的发生。因为所有出现在灵性世界的事物,无论是在天堂还是在地狱,都是情感或欲望的对应,因为它们在那里的存在就是源于对应。因此,当本属灵性的情感或欲望遇到世上的同质或相应事物时,就会有灵性和物质的呈现,其灵性的呈现是灵,而物质的呈现就是物体。同时,任何灵性事物都有一个内在倾向,要以物体来包裹自己。地狱就在人的周围,因而与世间直接相联,因为灵性世界不在空间中,而存在于相应情感之处。” (《圣爱与圣智》343,下划线为后加)

在上述《圣爱与圣治》336节的结尾处,提到这些 “恶功用 “的一个积极意义,说它们 “有助于吸收恶毒,从而治疗恶毒”。我们下面还将讨论这个问题。

相形之下,这阴毒的冠状病毒是怎么回事,它的灵性源头又可能是什么?

首先,由于它遍布世界各地,不受任何社会的、灵性的或政治的限制,它似乎关联着人类的根本邪恶和/或谬误,具有非常普遍的重要性。据马里兰州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大学2的医生说,”病毒不是一个活的生命体,而是被脂质(脂肪)保护层覆盖的核糖核酸分子(RNA),被眼、鼻、口腔黏膜细胞吸收后,在细胞内繁殖,引起“细胞因子风暴”,或称“细胞风暴”,导致细胞、组织、器官甚至系统的大面积损伤。”

既然脂肪对应着纯真(《属天的奥秘》3994:3)或爱之良善(《诠释<启示录>》167:6等),这保护层似乎暗示着一种良善的外表或表象良善,其作用是防止病毒被宿主排斥。这相当明白的显示,无论某些伪善或者是幼稚,都使人易于被邪恶观念侵袭。

至于分子本身,我想到了 “迂回”这个词,因为史公著作中描述了谬误如何将其自身 “迂回”进入我们的思想中,穿透直达我们灵性生命的核心。就像矛尖穿透球体一样,而这里的球体就是我们的认知。

在这一点上,我们想到《灵界日记》715节的讲述: “千方百计用诡计和欺骗使自己迂回潜入天堂的邪灵 “。此外,还有一个关于海妖“塞壬”的教导(《灵界日记》2963),牠们是特别阴险的灵。史威登堡写道:

我曾与灵界之人谈论过海妖是什么。我通过天使得知,海妖是指那些偷偷潜入他人的激情、愉悦和感情的灵,潜入过程中所用方式使陷入的人不知道背后有邪恶或欺骗。于是,他们就会和其他同伴一起沉迷于享受之中。然而,即使他们当时并没有意识到,但时机到来时,一些邪恶意图还是会自己显现,或者是想得到他们的财物,或者就是欺骗,或者要杀死他们,等等。

不过,作为一种非生命的分子,病毒似乎对应的是一种谬误,而不是一种邪恶的爱。但很显然这种谬误在我们人类的本性中是相当普遍的。那会是什么呢?

– 观念:我们本具生命,或者说生命是自己的。

– 观念:我们自己可以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善恶知识树)。

– 观念:仅仅相信某些事物,无需按照它去生活,就能滋养我们的灵性生命。

你如何看?

专家还说:”由于病毒不是生命体,而是一个核酸分子,所以无法被杀死,而是会自行分解。崩解的时间取决于温度、湿度及其位处的是何种物质”。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我们知道,谬误本身并没有能力。

灵性世界的一切能力都属于来自良善的真理,来自邪恶的谬误没有任何能力。之所以全部能力都属于来自良善的真理,是因为天堂的神性本体就是神性良善和神性真理,故所有的能力都属于上帝。(《天堂与地狱》539)

在某种程度上谬误似乎有能力,那是因为它伪装成真理,或者说实际上是被扭曲和篡改的真理。想想看,如果你确实知道某件事情是谬误,它就对你没有任何能力;但你若认它为真,你就会受到严重伤害。

上面提到的“温度、湿度和物质类型”显然关联着人周围的整个灵性氛围。这氛围是赞同此谬误呢,还是抵制这谬误?我们和谁 “混在一起”或者让怎样的观念和态度来包绕自己,这重要吗?是的,是的,这很重要,非常重要。

联系起来,病毒性疾病的无症状状态也非常有趣。简而言之,我们甚至可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意识不到自己已经患病。这不就是各类谬误所用的手段吗?这就是为什么经文中读到的,谬误产生实际影响的所有四种方式(《圣治》154)是如此重要。如果任凭我们自己的思维和偏见,我们必然会被感染,甚至一无所知。于是我们就会成为无症状感染者,传染他人。这个过程非常值得关注且具有对应性。例如,下面这段关于我们目前处境的几乎令人毛骨悚然的预言性评述中,我们读到:

这就是与那里的恶人交往的后果。这一点因以下事实变得明显:人若与小偷或海盗交往一段时间,最后就会变得和他们一样;人若与奸夫淫妇生活在一起,很快就认为行淫没什么大不了;人若与不法之徒混在一起,很快就会毫无顾忌地对他人使用暴力。一切邪恶都是会传染的,它们就好象瘟疫,仅仅通过呼吸或身体的臭气就能传染。(《真实的基督教》120)

但科学又告诉我们。”病毒是非常脆弱的,唯一能保护它的是一层薄薄的脂肪。这就是为什么各种肥皂或洗涤剂都是最好的补救措施,因为泡沫剂能破坏脂肪(这就是为什么你必须揉搓这么久—20秒或更长—使得产生大量泡沫)。脂肪层被溶解后,里面的核酸分子会自行消散并分解。”

在这里,我们又一次象征性地看到了谬误是何等脆弱,及其如何被某些良善,或某些看似良善的事物维护起来。但是,一旦这“良善”瓦解,从而谬误被揭露出来时,它就不再能危害,”自行散去”。

那么,肥皂又是对应的什么呢?著作中很难找到相应的讲述,但作为一种洁净剂,它显然意味着一些良善或真实的事物。《诠释<启示录>》475:11里说,它是使人得洁净的良善。这样看来可以确定,谨慎运用圣经教导的真实良善,会产生打破表面良善的效果,从而使谬误暴露出来,促使其自我毁灭。

说到这里,我们想到了发酵的过程,酵母对应的是败坏真理的谬误,导致试探。但试探的正面效果是灵性得以净化,具体的代表就是发酵过程中产生的酒精最终杀死了酵母。

而且,根据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医生说:”酒精或任何超过65%的酒精混合物能溶解任何脂肪,特别是病毒的外层脂质层。” 现在我们再回来说说对良善,或者伪善的影响,而不是直接对谬误的影响。但有意思的是,酒精代表着经过蒸馏、纯化后的对于真理的理解,有能力通过破坏那些称作纯粹属世良善的保护层来揭露伪善。当然,普通的发酵不会产生65%的酒精。但原理很清楚,似乎很有指导意义。而蒸馏只是将酒精浓度提高。

现在我们来思考一下,当病毒不受控制时,会发生什么。我们知道,它最主要的影响就是攻击肺部,导致无法呼吸。这是多么直白的象征啊! 心脏对应的是意志,肺脏对应的是认知。如果认知不能发挥作用,也就是不能处理进入我们的真理,我们就会死亡。

同时,这种疾病将通过肺和口所呼出之气雾(我们对此几乎没有意识)进行散播,传染他人。这些细微的雾滴显然代表着能使他人陷入危险导致堕落思想的谬误。然而,防止这种传播需要行使“社交距离”甚至社区隔离,这与作为属天生命基础的群体精神完全相反,这难道不是一种讽刺吗?(见《天堂与地狱》第268和399页)。

人们甚至被迫要戴上口罩以防止传染,这似乎反映的是孤立隔离的灵性信条,也证明了我们与属天生命已经渐行渐远,尤其是当我们知道,天使们是通过面部表情进行交流的。

很想阐述一下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公民和政治环境。在这种环境中,越来越难以辨别 “真新闻 “和 “假新闻”,似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阴谋论,用来解释世界的运行方式。同样,人们很想把自私的民族主义理念与全球合作精神对立起来。但我们在这篇文章中不愿写这些。这篇文章主要是为了从教义上引发思考和反思。毫无疑问,对传染病科学的研究越深入,就越能了解造成传染病的灵性真实。

不过最后,我们还要回到这个病毒可能发挥什么作用的问题上。

当然,为防止此病毒蔓延而强制我们遵守的规条,立即使我们看到社会交往的巨大益处—不仅对我们的心理健康,而且对我们的经济和生产力以及世上生活的其他各个方面都有益处。我们知道,从光明与黑暗、善与恶、美与丑的对比中,我们可以学到许多东西(见《圣治》64,《真实的基督教》61和763),但比这更重要的是,揭露出败坏的影响可以促使我们寻找更好的生活方式。下面这段话很有启发:

灵性世界社群的净化过程是这样的:每当邪恶者,特别是伪善之人渗入进来,与那里的良善之人混杂时,这个过程就会发生(发生的迹象是理解力变模糊了,对良善的感知力丧失了,对真理的感情钝化了,等等),然后地狱来的流注被放进来,此时邪恶之人欢欣鼓舞,但良善者的心性受到骚扰,他们自己转身离去,于是就导致隔离。那些因惧怕而远离的人被保存下来,剩下的人被赶出去。(《启示录解》677:3)

我们还想到一段著名教导,讲述“允许邪恶存在是为了救赎的目的”(《圣治》275)。但请注意,在理解这一点时我们要看到,邪恶不一定要具体呈现于世上,我们才能看到并避免它们,但必须在认知中清楚地看到它们,使我们可以反思其招致的后果。这就是为什么在《圣经》里有那么多可怕的故事! 所以我们读到:

邪恶不出现就不能去除。这并不是说人为了使恶出现而去做恶,而是说他要省察自己,不只是省查自己的行为,还要省查自己的思想,省查自己如果无需惧怕法律和丧失名誉时会做什么;特别是省查自己灵性里认为可以允许的、不认为是罪的邪恶,因为他还会行这些邪恶。为使人能够自省,于是赐予他认知能力,并使认知能力与意志分开。于是他可以知道、理解和承认何为良善,何为邪恶。他也可以看到自己意志的品性,或者说他爱的是什么,欲望的是什么。

为了使他能看到这些,就给他的认知能力配置了高层和低层思维,或着说是内在和外在思维,使他能从高层或内在的思维观察他的意志在低层或外在思维上的作为。他这样看就像人在镜子里看自己的脸一样。当他看见并明白何为罪的时候,如果他祈求上帝的帮助,他就能够不再向往罪行,反而避开它们,而后采取行动抵制它们。即使不是全心全意去做,他仍然能够通过抗争约束恶行,最后远避它们,憎恶它们。(《天意》278页)

尽管这里强调的是一种内在的认知—甚至可以更为深刻—但在经历尘世大流行病期间(尤其是对属世之人而言),这信息显然更加明显且无疑地十分紧迫。

– 我们要如何应对?

– 今后我们将如何应对?

– 当我们运用这灵界与尘世因果效应的教训时,它到底意味着什么?

– 新教会作为一个组织,在其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归根结底,这是一场属灵战争,不是吗?在这场战争中,也许可以敌人正有效利用的战术称为游击战。我们知道在这样的战争中,用蛮力几乎永远无法获胜—那样无论如何也没有终究的胜算。相反,人们需要在自由和理性的环境里,在内心和心性上获胜才行。这正是新教会所代表的。这就是要我们通过共同努力,彼此扶持,要向整个世界做的贡献。

然而,除非我们依据从圣经、教义和良知中认识到的,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何为正直,在天堂的国度里何为确善,并确实从自身做起,否则,我们不会有任何真正的进步。而这,又要从深刻思考托付给我们的拯救生命的启示开始,并主动应对我们自己内心里所发现的邪恶和谬误。然后,我们可以分享—也许我们会有勇气和觉悟来与大众分享我们的所所悟。

确实,在自然界可以明确追溯到病毒的原因或宿主。但其真正的原因,即终极源头,要深刻、深奥的多。让我们努力对付这源头,像这世上的专业人员从物理、社会和心理条件等方面所做的那样,努力形成正确的心灵环境,以接受更充分的启示。

注释:

1. 受3月2日与大卫.林德罗斯牧师通过电子邮件的简短交流的启发。

2. 资料来源:艾琳.肯,医生,其女儿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传染病学助理教授。

迈克尔-D-格拉迪什牧师去年退休,退休前担任马里兰州米切尔维尔华盛顿新教会牧师他和妻子弗吉尼亚(德.缅因)继续生活在那里。他还曾在澳大利亚的赫斯维尔、洛杉矶以及加拿大的多伦多、卡尔加里和道森克里克等地担任牧师。

联系方式:mdgladish@gmail.com

耶稣是谁

约翰·奥德纳牧师

问任何一个基督徒,”圣经中最重要的教导是什么?” 他应该能回答:”只有一位神。”

这其实就是耶稣基督自己给出的答案。有人问他:”最重要的诫命是什么?”

耶稣回答说:“第一要紧的就是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神是独一的主” (马可福音12:29)。问这话的犹太人对这个答案一点也不惊讶。他知道这关于爱独一上帝的诫命:“所吩咐你的话都要记在心上,也要殷勤教导你的孩子们。无论你坐在家里,行在路上,躺下,起来,都要谈论”(申命记6:4-7)。他也知道十条诫命中的第一条就是 “不可有别的神”(出埃及记20:3)。

圣经一再强调上帝的独一性。“唯有你耶和华是神” (王下19:19)。 “没有神与我同在”申命记32:39)。“我是耶和华,在我以外没有别的神” (以赛亚书45:5)。“我不将我的荣耀归给他人”(以赛亚书42:8,48:11)。非常清楚,独一的上帝必须是我们对祂所有认识的核心。

似乎耶稣基督的诞生、生命和复活对此提出了挑战。是独一的上帝自己来到了人间?还是耶稣为另外一个实在?一些基督徒接受独一的上帝是由三个平等和永恒人组成的观点。另一些人则说,耶稣不是上帝,而是上帝的儿子,或者说和其他人一样只是 “上帝的孩子”。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有关耶稣的讲述,和有关独一的上帝耶和华的讲述,从而更好地了解耶稣是谁。下表总结了一些表明耶和华和耶稣是同一性之人的经文。

以下经文表明,”耶和华 “和 “耶稣 “是一位神性之人的两个名

耶和华是我们的救主 耶稣是我们的救主
“除我以外,没有救主”—《以赛亚书》43:3,10;45:21,22;60:16;49:26 “世界的救主”—《约翰一书》4章;《路加福音》2:11;《提摩太后书》1章;《提多书》2:13;《彼得后书》1:1。
耶和华是我们的救赎主 耶稣是我们的救赎主。
至于我们的救赎主,万军之耶和华是祂的名字—耶利米书1:34,以赛亚书47:4;基督已经救赎了我们—加拉太书3:13;启示录5:9;提多书2:14;路加福音24:21。 
耶和华是我们的创造者 耶稣是我们的创造者
我是创造万物的耶和华……单靠我自己—《以赛亚书》44:24 万物都是由他创造的—《约翰福音》1:3 ;《歌罗西书》1:16。
耶和华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耶稣是我们生命的源泉
祂给万物生命—使徒行传17:25 ;祂是你的生命—申命记30:20;32:39 祂赐世人生命—约翰6:33; 我是生命—约翰14:6;11:25;6:27-47。
耶和华是我们的父 耶稣是我们的父
我们的父耶和华–《以赛亚书》63:16;64:8 永恒之父–《以赛亚书》9:6
耶和华是 “我是”耶稣是 “我是”
祂的名字是我是—《出埃及记》3:14耶和华(雅威)的意思是 “祂是”在亚伯拉罕之前,我是—约翰福音8:58,现在、过去、将来都是—启示录1:8 
耶和华是万主之主耶稣是万主之主
申命记10:17启示录17:14
耶和华是我们的牧者耶稣是我们的牧者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诗篇23:1;以赛亚书40:11 我是好牧人–约翰福音10:11。
耶和华是全能的耶稣是全能的。
全能的神-创世记17:1;28:3等。耶和华是全能的-历代志上29:11;马太福音6:13全能的神-启示录1:8 全能的神-以赛亚书9:6。祂拥有天地间一切的权柄–《马太福音》28:18。
耶和华是圣洁的神耶稣是圣洁的神。
只有你是圣洁的–《以赛亚书》6:3 圣洁的–《以赛亚书》30:15;54:5圣洁的–《马可福音》1:24;《路加福音》4:34;《使徒行传》3:14。
耶和华是我们的光耶稣是我们的光
耶和华是我的光–诗篇27:1;以赛亚书60:20 耶稣是世界的光–约翰福音8:12;1:9。
耶和华是我们的磐石耶稣是我们的磐石。
唯有是我的磐石–诗篇62:6;18:2基督是磐石–哥林多前书10:4;彼得前书2:8。
耶和华是我们的王 耶稣是我们的王
耶和华是永远的王–诗10:16 万王之王–《启示录》17:14;《马太福音》21:5。
耶和华是首先的和最后的耶稣是首先的和最后的。
以赛亚书43:10;41:4;48:12启示录22:13;1:8
耶和华是我们的耶稣是我们的望。
耶和华我的盼望–耶利米书17:13,17;50:7耶稣基督我们的盼望–提摩太前书。1:1

弥赛亚到来的预言已经宣告很久了。大多数基督徒都相当熟悉诸如 “必有一个童女怀孕生子 “这样的预言。有趣的是,这些预言中有很多都告诉人们,上帝自己唯一的主耶和华将来到世上的子民同在。例如,刚才引用的那段话接着说:“要称的名为以马内利(神与我们同在)”(以赛亚书7:14)另一段经文宣称,将要出生的孩子将是 “全能的神,永的父”(以赛亚书9:6)而当施洗约翰在宣布耶稣的降临时,他引用预言说:“你们当预备耶和华的路,在荒漠地修直我们上帝的大道!”这段经文继续说:“耶和华的荣耀必然显现…对犹大的城说:看哪,你们的神!看哪,主耶和华必以大能的手临到“。(以赛亚书40:3,5,10;路加福音3:4)

人们祈求独一的上帝降临:“耶和华啊,求你使诸天下垂,亲自降临” (诗144:5)的降临是我们喜乐的源头。“到那日,人必说:看哪,这是我们的神;我们素来等候他,他必救我们。这是耶和华,我们素来等候他,我们必因他的救恩欢喜快乐”(以赛亚书25:9)所以理所当然的,这应该然预示那位独一上帝盼望与祂的子民同在。“看哪,因为我来要住在你中间。这是耶和华说” (撒迦利亚书2:10)

这些预言在耶稣基督降生时得到了应验。在耶稣基督里,唯一的上帝向人类显现,与他们共同生活。因此在新约中,有许多经文认定耶稣就是那位上帝被称为真神(约翰一书5:20)救主(路加福音2:11;马太福音1:21)上帝与我们同在(马太福音1:23)智者知道预言,所以他们承认耶稣是他们的王和上帝:他们来拜祂(马太福音2:2,11)耶稣出生时,众天使都敬拜(希伯来书1:6)耶稣说是从天上下来赐给世人生命的那一位(约翰福音6:33,38),以及当“人看见了我,就是看见了父”(约翰福音14:9)还有“我与我父原为一”时,在宣告自己是独一的神(约翰福音10:30)。

虽然这许多经文表明耶稣和耶和华是同一性之人,但还有其他经文表明父和子的区别。我们不能只一组经文就建立对圣经或上帝完整理解。相反,我们需要某种方法来整合所有的教导。

牢记耶稣在出生和复活之间发生了变化这一事实,可能有助于我们整合各种教。耶稣在世上生活期间,曾受试探 (路加福音4:1-13)还没有得着荣耀,(约翰福音12:28)但要逐步进入的荣耀 (路加福音24:26约翰福音7:39)祂的 “智慧和身量都一齐增长”(路加福音2:52)在复活之前,耶和华和耶稣的结合还没有完成,所以耶稣说:”我要到我父那里去,因为我父比我大”(约翰福音14:28;16:16)只有在这项事功完成后(约翰福音19:30),才能说:”天上地下所有的权柄都赐给“(马太福音28:18)直到那时,才是完全和充分上帝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耶稣经常被称为 “上帝的儿子”。耶稣乃上帝所出,而上帝在耶稣身上也逐渐彰显自己。所以起初,耶稣是上帝的儿子,后来与耶和华合而为一,成为完全的上帝

一般来说,分别讲述父与子的经文,并没有描述如同两个人之间那样的关系,却更像是灵魂和身体之间的关系。例如耶稣说:“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不是凭着自己说的,乃是住在我里面的父做自己的事”(约翰福音14:10)我们不说一个人住在另一个人里面,但若说灵魂住在身体里面,或者在这里说,无限的神灵魂住在耶稣基督里面,确实是合情合理的。所以基督被称为 “不能看见神的像”(歌罗西书1:15;哥林多后书4:4)和 “神的形“(腓立比书2:6)正如保罗所说:“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哥林多后书4:6),“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基督里面”(歌罗西书2:9)

其他经文也描述了类似的关系。约翰说:“从来没有人看见上帝,只有在父怀里的独生子将表明出来”(约翰福音1:18)上帝的灵魂是看不见的(像人的灵魂一样)。你们从来没有听见过的声音,也没有看见过的形象”(约翰福音5:37;6:46)但那灵魂在耶稣身上彰显出来,就像在祂自己的身体一样。由于你只有通过人的身体才能与他的灵魂沟通,所以耶稣说:”除了借着我,没有人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4:6)只有靠近耶稣基督,我们可以亲近宇宙唯一的上帝

来到人间,以慈爱和温柔的人之形象向我们彰显祂自己。

关于保罗及其著作的新教会迷思

莱斯利.谢朴德牧师 写给澳大利亚新教会牧者团的文章

刘广斌 译

本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经由新教会的视角对保罗的理解和认识。第二部分以 “注释 “为标题,是作者从所有能找到的有关保罗的章节中摘录出来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读者,通过新教会的角度形成自己对保罗的理解和认识。

新教会关于保罗和他书信的误解

在听了许多新教会之人对保罗的评价之后,比如 “保罗下了地狱”,”保罗从来没有提到过圣经或比喻中的任何东西”,”保罗是不是使徒?”,”不要靠近保罗”,以及许多新教会代代口传的关于保罗的其他误解,我想到时候了,我要为自己寻找史公著作到底如何讲述保罗的,同时要记住《属天的奥秘》 362章的讲述:

“本节描述的是被称为“该隐”的信仰教义,它如何将信仰与爱分离,也如何将信仰与慈善分离,因为慈善是爱的产物。哪里有教会,哪里就会产生异端,因为人们会专注于信仰的某一具体论述,并认定其至关重要。人的思维过程有这样的特点:当他全神贯注于某件事时,会认为这件事比其它事更重要,尤其当他幻想这是他自己的发现,且自我之爱和对尘世之爱扩张了他的自负时,更如此。于是,一切都看似赞同和支持这件事,甚至直到他为此赌咒发誓,哪怕它是错的。被称为“该隐”的人们就是这样使得信仰比爱更重要,并且由于这样的作为,他们的生活实际上没有爱。自我之爱及其导致的幻觉在他们里面结为同党。”

“只要有教会存在,异端就会产生,因为人们把自己的思想建立在他们极为重视的某一特定信仰论述上。因为人的思维过程是这样的,当他把全部注意力集中在任何一件事情上时,他就会使这件事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 (JE译)。

于是,我借助于电脑新技术,通过 “新搜索”(爬楼梯或查光盘上的著作)进行搜索,从而为我更新了Potts(史公著作英文译者之一—译者注)的索引。令我惊讶的是,在史公著作中所有提到保罗名字的地方,Potts只记录了不到三分之一。计算机查到的超过80处提到保罗的地方,Potts仅仅记录了25处。这样不仅使我得到了新的统计数字,而且按时间顺序排列,从《灵界日记》开始的1747年到《真实的基督教》的1771年,并且把1747年到1771年期间的遗作也排出了顺序。

为什么要谈这些日期呢?因为在这一点上,我想向读者提出以下的问题: 史威登堡是否在他第一次写《灵界日记》和完成出版作品之间,改变了他对保罗的看法?因为,正如我将要揭示的那样,只有《灵界日记》中才关于保罗的误解,说他在地狱里,具有 “邪恶的品“,而且保罗没有《圣经》中的任何一个教义。然而,在日记之外,你可以看到保罗的形象闪耀着美好的光辉。

日记中关于保罗的内容写于大约1747年到1754年分布在11个章节里:《灵界日记》234,288,1747,3520,3728,4321,4322,4323,4412,4413,4824。其中有五个地方提示保罗的形象不好。以下是这五的片段。

《灵界日记》4321. “当时我听到保罗和他说话,说他想和他作伴,他们要一起去把自己变成神…。于是,大家都知道保罗是这样邪恶的品性” 1749年7月10日。(下划线是后加的)

《灵界日记》4323. “有一个人自以为是引诱亚当和夏娃的魔鬼,保罗与他相。”1749。

《灵界日记》4412. “保罗是使徒中最坏的一个,通过充分的经历我已经知道了这一点。他在传福音之前所沉溺的自我之爱,后来也一直与他同在而且因为他当时大多处于类似的状态,所以他被这种爱和他的本性所驱使,希望处于动乱中。他所做的一切事情的目的,都是为了成为最大的、审判以色列各支派… 如果我所知道关于保罗的事情都写出来,将写满一些纸张。(这似乎意味着)他写书信并不能证明他是这样的人,因为即使一位虔的人也能讲好道,写好书信;做人是一回事,说话和写文章是另一回事,就像我们说的他一样。此外,他在书信中没有提到主所教导的甚至一句话,也没有引用他的一个比喻,所以他没有从主的生和话语中得到任何东西因此可以这样福音之人本身就应该是福音。” (下划线是后加的)

《灵界日记》4413. “有一个人对圣经的内在意义没有感觉,因为他希望通过他的行为积累(保罗)。他长期与我保持距离,也在最坏的一类灵中。他现在与最坏的邪灵合伙如今希望给自己成一个(灵的)天堂,他可以从自身给他们快乐……他们不约而同持续向我施压这被察觉到了,说这出自保罗,他恨恶内在意义。” 1749年(下划线是后加的)

《灵界日记》4824. “到了来可以看到保罗书信没有内义但允许它们教会中,免得教会的人对存有内义的主的圣经作恶。因为人的生若是不健康的,却信了圣,就会对天堂行恶。所以允许保罗书信存在但不允许保罗使用出自的任何比喻,甚至任何教义,去阐释和发挥所有的都出自自己。教会的确解释主的圣经,却保罗书信达成因为这个原因,保罗书信各处撤离了仁爱的良善,信仰真理然而,主的智慧所教导的,却处处都为仁爱之善。 “(下划线乃后加)

最后一节的《灵界日记》4824没有日期。然而,我们知道《灵界日记》4573写于1752年,《灵界日记》5335的日期是1757年。所以剩下的762个没有日期的章节,写在这四年之间。此,《灵界日记》4824应该是写于1754年左右。史威登堡在余下的十一年里,继续日记中记录,没有再提到保罗。然而应该记住,当记录《灵界日记》4824时,史威登堡正在写天国的奥秘(拉丁文版)的第五卷,他在《灵界日记》4619,4630中提到了这些。然而,在天国的奥秘(1749-1756)这整部最早出版的著作中,史威登堡没有一次提到保罗。

不过,他将在二十年后写给拜尔医生的信中解释为什么会这样,我也将在后面介绍这封信。

那么,为什么对日期如此重视因为在1754年之后,史威登堡没有说过一句对保罗不利的坏话。我们可以说,只有在《灵日记》这部未出版的作品中,史威登堡才对保罗有直截了当的指责。既然日记仅仅只是个人在灵性世界的思和所见的记,那么我们就可以把它当作思考(或思索)来看待。然而,在史威登堡写《灵界日记》4824的时候,他也在写《属天的奥秘》,并且正如他自己所说的他获得充分的启示写这著作

“同样我也坚信,从我蒙召的第一天起,我没有从任何天使那里得到过关于该教会的任何指只是在读时从主获得的。” 真实的基督教779.(1771)又:”甚至我经由邪灵所了解的那些事,即使是灵说的我也单单从主来的灵说时,情况就不同了他们公开宣真理是甚麽。”《灵界日记》4034. 1748年11月2日)。

难道《灵界日记》中的早期章节只史威登堡的私自想法,而不是直接的启示?我们知道,当史威登处于尘思维时,他失去了属天。我们也知道,他当时正在写作的属天的奥秘》(Arcana Coelestia),在整部著作中没有提到保罗。所以看来这一时期,对保罗的关注只史威登个人兴趣并且因此,他在日记中所写下些讲述,也许并非纯粹来自主。

属天的奥秘6210中,我们读到:

“有时,我认真地思考俗世之事,以及大多数人非常关心的事情,即财产、获得财富、快乐等等。这些时候,我注意到我正沉浸在感官事物之一旦我的思想沉浸于这些事情与我相伴的天使离开了。…对我来说更为明显的是,有一次,我被引导穿过天国的居所,正处于灵性思维中,突然开始沉事物的思考,后,所有的灵性思维都消了,变得一片空白。”

一些新教会的学者正是根据这五未出版的《灵日记》,保罗和他的书信驱逐,认为它们不值得新教会的人注。这对新教会没有任何助益因为这样做就断了我们本该寻找的,新教会与基督徒的联系。所有保罗被入地狱的误解,都仅仅来源于这四个段落。如果在出版的著作中其他60提到保罗的段落都是同样的思想脉络,没问题了。但我想我们会发现,事实远非如此。

“保罗在地狱”这一误解的起源

著作中说保罗在地狱里吗?在已出版的作品灵界日记以外的作品中,我在任何地方都找不到关于保罗在地狱的提法事实不止于此。著作多次这样作为使徒的保罗

《诠释<启示录>》885. “因为上帝将赞、尊荣和永恒的福赐给那些在忍耐中努力以达到永生的人。”

…为此,使徒保罗用这些劝诫鼓励他的听众要践行良善。” 另见 婚姻之爱24,26,79,82,328. (下划线后加)

保罗位列最高天使之中

圣经的字义和灵义3·4. “因此,有时我被恩准处于层以及高层的天使中,听他们彼此的对话这时我处于内的自然状态,远远摆脱俗和肉体的挂念其实就在睡初醒的时候于是我听到了一些无法言说和表达的事情,就像我们读到的保罗所经历的事情一样哥林多后书12:4;”(下划线后加)

保罗数点信仰的律

圣治115. “那些仁爱的人,确证自己信念的依据,是保罗罗马书里的讲述人称义是因着信心,不是律法的行为。”(罗马书3:28)。。。 那些这句话作为证据,为自己信心与仁爱分离作证的人,久久凝视这段经文如同凝视太阳之后,看到保罗数点的仰之律法的核心乃仁爱的行为以及没有律法的信心是什么他们无视保罗数点的恶行,及行不能进天堂。由此可见,错误的理解这单一经文导致了何等的盲目。下划线后加)

保罗教导律法(诫命)

“接上面的话我还要加上…8(5)。又有人给他们读了约翰福音这段话:‘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成了肉身’(约翰福音1:1,14)。又读了保罗下面这段话:在耶稣基督里:‘神性一切的丰满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他里面’(歌罗西书2:9)

《揭秘<启示录>》356 [2] … 因这些事是罪而不去行的人,就是爱他的邻舍。有人恨他的邻舍,因恨而想杀他,就不爱他的邻舍。有人想与邻舍的妻子淫乱,就不爱他的邻舍。人若想偷盗和掠夺邻居的财物,也不爱他的邻居,等等。

关于保罗在下面的话中也教导说:因为爱他人的,就完全了律法。像那不可奸淫、不可杀人、不可偷盗、不可作假见证、不可贪婪、或有别的诫命,都包在爱你的邻舍如同自己这一句话之内了。爱是不对他的邻舍作恶,所以爱就完全了律法。(罗马书13:8-10)。” (下划线后加)

《教义之仁爱篇》210.1“立志不对邻居作恶,就是爱他。因为爱别人的人,就不向他作恶。保罗说,爱邻舍的人就是遵守十诫的” (下划线后加)

被误解的保罗

《揭秘<启示录>》675. “对此,我要做出补充……’至于教会难道教会是崇拜三神的地方吗?难道教会能整个教义都建立在保罗的一句被错误地理解了的话上,而不是建立在整全的圣经上吗?这其中有多少虚假和邪恶。” (下划线后加)

《揭秘<启示录>》750. “们确实接受圣经,并说教会是建立在其上但仍然把他们教会的教义建立在保罗的一句话上,即人称义是因着信心,不是律法的行为(罗马书3:28)这完全错误的理解。划线后加)。

《揭秘<启示录>》825. 很显然,宗教改革派同样宣扬唯信称义。这与天主教一样-译者注否认了人的神性,他们将神学建立在保罗的一句错误理解的话上雅各书里说得明白:若单有信心,而没有行为,信心就是死的雅各书2:17,20)他又说:“只是你们要行道,不要单单听道,自己欺哄自己。 (1:22)保罗也同样不是听律法的为义,而是行律法的称义。(罗马书2:13)。(下划线后加)

还有,保罗在另一处说:根据每个人自己的智慧主用他的灵充满他们所有人,但每个人获赐的程度都符合他的悟性根据他能力的特点发挥效用真实的基督教157“当彼得,雅各和约翰看到耶稣变相时,当保罗从天堂听到不可言说的消息时,他们处于同一种状态。” 真实的基督教169 ……“想想人里面的三位一体,谁不明白这圣三一如何在主里面?每个人都有灵魂、身体和活动;主也是如此,正如保罗所说:“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耶稣基督里面”。根据保罗的(歌罗西书2:9)

真实的基督教170.就在主神救主和救主耶稣基督里面,这是因为构成一位神的三本质要素在祂里面。如保罗所说,神本性一切的丰盛都居住在祂里面。这一点从主自己的话也能清楚看出来,即:凡父所有的,都是祂的;圣灵不是凭自己说的,而是把所听见的说出来。《真实的基督教188. “那么,福音书和保罗话语中所提到的圣灵是什么呢?”真实的基督教288:“当保罗说:‘人称义是因着信心,不在乎遵行律法时,他所说的遵行律法,就是指这些法规”。(罗马书3:28)。”

真实的基督教327:“在属灵的意义上,这两条诫命禁止一切违背灵的情欲…从保罗书信可”《真实的基督教342保罗信主后,就传讲基督,说祂是上帝的儿子使徒行传9:20)。 《真实的基督教》354:“主是信心的上帝,保罗教导说是通过基督的信心而得的义,这义是借着信心从上帝而来的。’”(腓利比书3:9)。《真实的基督教》 374:“这一点还可用神殿来对比说明。正如保罗所说,人是上帝的殿”。(哥林多前书3:1617;哥林多后书6:16;以弗所书2:21)。《真实的基督教》444:“从保罗书信清楚可知,爱完全了所有这些律法”。

《真实的基督教》506.“此外,保罗还用这些话作结尾:这样,我们因信废了律法吗?断乎不是!更是坚固律法。(罗马书3:27-31)。。。所有这些经文清楚表明,保罗拒绝无行为,就象雅各书说的(雅各书2:17-26)。[3]保罗指的是为犹太人制定的摩西律法[4]除此之外他们还补充说,从保罗那里他们认识到,人应该按照十诫的律法生活,而律法要靠爱才得完全。(罗马书13:8-11); “《真实的基督教》528。保罗传讲中要求各处的人都要悔使行传17:30)。《真实的基督教》722:“第一条诫命或律法就是爱上帝高于一切,并要爱邻同自(马太福音22:34-39;路加福音10:25-28)。保罗还说“现如今常存的有信心、盼望、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 《真实的基督教》796“保罗甚至将爱置于信之上,他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 (林前13:13)。 (下划线后加)

我认为,从上面的内容可以看出,此时的史威登堡并不反对保罗,而此时所记录的纯粹来自主(真实的基督教779)我们应该从已出版的著作查这些章节所占的分量确定保罗书信在圣经中的重要性。

现在我想回到最初的问题灵界日记4824之后,史威登堡对保罗的看法是否改变了?

不允许保罗使用出自的任何比喻,甚至任何教义,去阐释和发挥所有的都出自自己。教会的确解释主的圣经,却保罗书信达成因为这个原因,保罗书信各处撤离了仁爱的良信仰真理。”(下划线乃后加)

在1766年4月15日写给拜尔医生的信中,史威登堡对于保罗写了下面的话:

“至于使徒和保罗的著作,我没有在《属天的奥秘》中引用,因它们是教义著作,不同于“先知书”大卫作品”福音书启示录那样是以圣言的风格写成的。圣言的风格完全是由对应组成的,因此,它们与天堂有直接的交流而教义著作却是另一种风格,它们虽确实与天有交流,但却是间接的。使徒们之所以如此写,是因为新基督教会应该由他们开始,因此教义上的事情不能用圣言的风格来写,而只能用一种更容易明白、更亲的方式来尽管如此,使徒的著作仍然优秀的教会书籍坚守仁爱和信仰的教义,就像主自己在福音书和启示录中强有力展示的那样。在阅读时用心留意,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和觉察出来。” (下划线后加)(史威登堡书信和纪念品第2卷,SAA 1955布林·阿西恩)

在上给拜尔医生的信中(该信已出版,可供查阅),史威登堡说:使徒的著作仍然优秀的教会书籍坚守仁爱和信仰的教义,就像主自己在福音书和启示录中强有力展示的那样(下划线后加)在我看来,这句话推翻了《灵界日记》中对保罗所作的不利讲述。如果需要更多的证据,可以在本文尚未引述章节找到

总之,我认为我们需要记住,主使用了世界上的人,来奠定我们属灵生的信息。史威登堡确实说保罗书信是教义书籍。我觉得在新教会中我们对保罗书信持有的问题是,我们判断的依据是保罗本人,而不是把保罗作主的工具。关于这两者间的区别史公著作中用大卫王这个人的性格和他所代表的意义教导我们这记载在《属天的奥秘》2842节里:

“已经说过了,大卫的象征誓言仍是 “向大卫发的誓言“,因为他这样的特性,使他相信誓言指向的是他自己和他的子孙因为大卫爱他自己和他的子孙,所以相信是指向他的就像前面所说的,他的子孙要永远建立,他的宝座要代代相传。“(下划线加)。

以及:

灵界日记3656:这表明大卫渴望堂成为首领。从他在“诗篇”中对自己的理解看出,他这种渴望深藏于。他有时允许来到高处,从而以为自己在最高天堂—这也是当今常见的从阴间被放出之后,他突然出现在与他以前的位置相对的高处。但值得注意的是,当他朝向天堂或最高处努力上来的时候,在别人看来是在爬台阶,好像是在爬梯子的梯,虽然没有梯子。而且他一直没有停歇,直到他似乎已经到达最高处。在那里看到他恐惧地眩晕害怕自己一头栽下去交流中我也觉察过这种感觉。

以及:

灵界日记3657:。。。也显示出来他是以怎样的方式制服那些在灵界的人,并强迫他们把他当作神来崇拜。首先,最近与我在一起的那位教皇,又来到他们中间,我意识到他位于头顶上,他现在与大卫在一起,想使大卫顺从自己,把他当作神来崇拜。因为先前大卫在最高处的时候宣称自己是神。(参阅《灵界日记》3656, 3657, 3658, 3660, 4111各段)(下划线后加)

我们可以看到,就大卫王本身的品而言,他不是一个属天或属灵人,因为 “大卫的自我之爱”。但主却能使用他来奠定属灵的信息。值得注意的是,史威登堡在《灵界日记》和已出版的著作中都责备了大卫,只在《灵界日记》中如此评讲保罗。我们新教会如今要放下保罗的品,就像我们不关注大卫的品一样,专注于主通过保罗等人建立第一基督教会赐下的教义使命,今天祂仍然在外邦人中继续建立。当我们开始理解和重基督教会的外邦人来自何方时,在主的帮助下,我们也许能够带领他们面对主的第二次降临。

注解

著作中关于保罗的引文,按照出版日期排列。莱斯利·L·谢泼德。 BA,1991年。

1747

灵界日记234。此外,当在坟墓里的时候,有一小段时间,他们描绘了一些水状地进呈现起伏如温柔的波浪,象征生命的回归。以此方式他们象征性地表达了洗礼中的属灵生命,就像很久以前说的。”因着这个缘故,保罗也说,洗礼包含着相同的意思。” 马书6:4;歌罗西书2:12

灵界日记288:然而,那些披着物质外衣的人,却可以因着上帝弥赛亚的怜悯,生活在最天堂被祝福的人中,他们的状态与其在上面的不同位置相关。幸福并不是像眼睛所看到的位处内层天堂那种表象一样,而是舌头永远说不出来,体里的心灵永远无法想象的。因此,被提升到最内层或第三层天的保罗,时既出离了肉体,又出离了属世,这是由弥赛亚上帝的全能达成的。

灵界日记1747。这些位于皮肤的排斥圣经的内在以及更内在的内涵,如前1736节所述。因此他们排斥内在生越是内在的生命他们就越抵触。他们不断地与之作对,因为他们是浅薄的人,故与内在作对抵制内在保罗他自己的描述(见罗马书7:14-25;林后12:7,加拉太书4:13-14)1748年3月27日。这些煽动他们的外在之灵就是构成粗糙及肮脏皮肤的人。

灵界日记3520. 当我进入保罗的殿时,他们信仰氛围品性就显露出来,因为当时有人突然对我说,有人在睡梦中梦见他被圣灵引入这巨大的殿。之后,一个人似乎从左向右升堂。有人对我说,我也觉察到,那是个刚死不久的人,他立刻被天使送到天去了。于是了机会就此话题交谈,其间说人死后立即被唤醒他的天使带到天去的情形,并且看到他被主接去,的荣耀显示给他。当说起这一事件,我周围的荷兰人发出怀疑的气氛甚至几乎不相信事,我于是获得提示去告诉他们。

以下内容未翻译,若有需要,请联系我,刘广斌)

保罗在永生灵界的地位

使徒保罗在属灵世界中的处境是一个让很多很多人困惑的大问题。 不了解新教会的人们在这个问题面前踌躇不前,甚至作为证据贬斥史威登堡的著作为异端。初来新教会的人也一再为这个问题困惑。而许多即使已经读了不少史威登堡著作的人,对此问题也没有清晰的答案看来确实有必针对这一问题做出说服力的回答。 

为此,我请教了布里斯班新教会的伊恩.阿诺德牧师,他从17岁到英国读神学开始,一生都在研究圣经和史威登堡的著作,对许多问题都有明确且深刻的见解。(另外我也翻译了一些有关保罗的文章,将陆续发给大家)

伊恩牧师对保罗在永生灵界地位的解答

我在这里写的不是至少还不能算一篇关于史威登堡著作中关于保罗和他(保罗)在灵性世界中的地位的文章,但我提出以下几点。

1. 欢迎纠正我!但我知道在我们所认为的史威登堡的真实 “著作 “中没有关于保罗的负面评论,也没有暗示他在地狱。 相反,有补充的内容说到(即更多关于他 – 保罗 – 所写的东西,见AR 417:2, 275,675,和892),史威登堡甚至把他列为十二使徒之一,见《婚姻之爱》第6段第2小节。

2. 关于保罗在地狱里,沉迷于自我爱,等等这些段落都是来自史威登堡的《灵日记》。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之所以重要的,因为日记史威登堡在获得 “完全的启示 “之前写的

这里引用1962年在伦敦出版的《灵日记》第一卷的总序

《灵日记》第一卷的总序是

为了正确地评价史威登堡在这过渡时期所写的东西,有必要了解史威登堡是如何被引入灵性世界的,以及他自己是如何准备成为主使用他向人类传达启示的工具的。在这段时间里,他写了五千多页文字,包括以下作品

年份著作性质
1745圣经索引:申命记 – 列王记下
 索引:四福音书
1745-1747创造的历史和圣经诠释
1746圣经名称索引-历史部分
 圣经索引:以赛亚书和耶利米书
1746-1748圣经索引:圣经预言
1748灵界日记(索引)
1746-1748 圣经页边注
列举结束 

1745年到1748年这几年,被称为史威登堡的过渡时期。他充分意识到被主呼召。这在1744年就已经发生了。但他了几年的时间,才完全意识到那呼召的意义。当时对他来说是 “朦胧的 “和 “不清楚的”,这期间他写的东西是推测性的,而不是权威性的。

然而,从1749年起,情况变得不同了。他的 “呼 “从那时起变得清清楚楚,他已获得完全启示。于是,在同年1749年他开始写《The Arcana Caelestia》(现在称为《天的奥秘》),此后(1749年以后)他所写和出版的所有著作都是权威性的。这些著作的权威性有不同的看法史威登堡更明白地意识到,他现在是受到启示去写他正在写的东西,而这已经不是他的如上述写于1745-1749年的8部样。

3. 《灵界日记》不是由史威登堡出版的,这一点就说明了很多问题。我们认为,他对这本日记的出版没有真正的兴趣。它不是写给大众的。日记》由史威登堡在1745年至1748年这些年里朦朦胧胧地看到和经历的事情组成。我们不认为它具有权威性。

4. 在1749年后的史威登堡著作里面的其他地方,史威登堡谈到,当下灵性世界里的人,可以假冒这常会发生那些我们到了灵界后能回忆起并想见到,希望交谈的人。那么,史威登堡看到并与之交谈的是真正的保罗吗?这真的是保罗吗还是有人冒充他史威登堡是否反映的是他自己(史威登堡自己)归咎于使徒保罗并被信奉的唯信称义的教义的不满?这是否是主的作为,为要使史威登堡最终完全摈弃他的唯信称义的信仰系统?(毕竟,他的父亲曾是一位唯信称义教义的牧师和传教士,他父亲的教导会融入年轻史威登堡的心灵和记忆中)。

5.我重新阅读了你作为电子邮件附件发送的《灵性日记》中关于保罗的那些段落。我意识到的是,即使这真的是使徒保罗,我们也不必断定他被永久地送入地狱。问题是,我们每一个人,或者说我们大多数人,当我们从这个世界进入灵性世界的时候,都有很多邪恶和错误需要面对和摆脱。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甚至可能要经历地狱,或者看起来很像地狱的东西。

6. 确实来,史威登堡需要处理和解决他对人(不仅是保罗,还有大卫王等人)的假设和不正确的想法和思想及(甚至)信仰,作为他在上述这个 “过渡时期 “的准备工作的一部分,以便从1749年起使成为主需要的真正合格的仆人。

7.  从我读到的所有史威登堡的著作中,我绝对相信,来自上帝的启示我相信就是史威登堡的著作,即他在1749年至1771年期间所写和发表的那些著作这些不是向我们提供关于他人灵性状态的信息。来自上帝的启示完全都是祂要对我们说的讲的都我们自己为重生成为属天之人,所要经历的灵性转变和成长。

我希望这些对你有帮助。

祝福,最美好的祝愿

伊恩

默 想

《灵性国度》111-123页

威尔逊-范杜森 著

刘广斌  译

我现在已经与灵和天使就反思问题进行了交谈,我不知道人们是否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如果他们注意到这一点,就会发现,反思的学说中比其他任何事物都有更多的奥秘。 – 灵界日记733

当人渴望理解,并通过这种渴望达到对真理的领悟时,他就处于灵的思维中,这就是默想。 – 圣愛與圣智 404.8

史威登堡曾进行过默想,他在著作1中极力推赞这种在宗教中几乎普遍存在的做法。然而他著作的许多追随者往往对默想一无所知,误解默想,甚至认为默想是危险的。我们要纠正这方面的误解,因为默想是重生的关键之一。

就史公著作而言,默想基本上是一种从内在打开、体验和学习的方式。它与专注于外部、物质存在或专注于自身本体恰恰相反。史公著作将其置于一个核心的位置,尽管这一点并不那么明显,因为对此的讲述散在于各处,并以不同的术语和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虽然有些人对它知之甚少,但心灵的内在灵性光景是比较容易开放和欣赏的。做到了这一点,人们就会发现内在本身就是一个广阔的、微妙的境界,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内容。

《大英百科全书》对默想的描述是:

默想是对那些在调整和实施个人生活中认为具有重大意义的真理,进行深刻且平静的总体思考。默想尤其受到那些毕生致力于宗教追求之人的推崇和经常修习2

这篇文章继续引述世界上所有主要宗教中的默想。即使有关默想的最丰富文献和详细介绍是在佛教和印度教文献中,它们在基督教和犹太教中也非常显著。它是一门简单的艺术,是一种直接趋近内在生命的方法,人人都可以实践。也许是当前流行于一些群体的放纵主张以及把默想作为一种神秘经验向公众展示3,唬住了一些人,使之害怕、望而却步。人们轻易地忽视了史威登堡在著作中讲述的对于默想的实践。在一些人笔下,或在其他名目下,它看起来似乎很陌生,然而它并不陌生。那些在空旷的教堂里静坐默祷的人,本质上是在默想。史公在著作中说:“如果一个人愿意反思,他就会看到—他们在倡导默想。”

我们将首先探讨默想的本质是甚麽,并清理一些时髦的宣称。然后,我们要看看史威登堡自己的做法,以及著作中关于这个问题的非常尖锐和具有启发性的讲述。

默想的核心

默想到底是什么?它的核心是暂停惯常的思维,去体验流入和心灵的内在品性。这是其主要方法和目的。史威登堡在《灵魂与肉体的相互作用》中明确指出,我们所有的灵性生命都是由流入赋予的。但在普通的日常活动中,可以这样说,我们往往把这种流入据为己有,反而认为是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创造了我们的存在。我们的思想一旦产生,就被说出来或被付诸行动,似乎是我们使这一切运行的。朝这个方向发展就生出了自我中心4,这意味着没有神,也没有流入,只有个人从自身发出的行为。默想暂时中止这种认知及其运行的作为,从而可以体验灵性生命的内在品性,以及流入的过程。应该立即就能看出,这是与自我中心相反的。事实上,默想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减少自我中心的控制。

让我们再仔细看看一个普通的默想。某人选了个安静的时间,轻松地坐着,目光凝视着一处。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他会暂停自己的任何心理企图。一切都归结为注意力在一个点上的汇聚。感觉来了又走了。会蹦出这样的想法:这是傻乎乎的浪费时间。然而这个念头未被认可,随后飘然而去。分心的杂念来了,体会到了,也被汇聚到对那个点的凝神上。这期间他心中被各种杂念纷扰欲使他脱离凝神状态,然而随后他内心的躁动开始平静下来。不久,有似乎源于某处的念头涌入。这些也被注意到了,但是不知其所以然。

他开始感到平静,仿佛来到一个新的祥和境界。源头的某处转换成了图像,出现在他意念里的这些图像其实是他内在状态的对应。这几天他一直在挂念他的结局会如何。这个问题又出现了,他似乎可以看到自己在结局里的作为,却仍然无法识别这过程。图像在浮现,他可以观察其浮现过程及其要表现的东西。有片刻,他可以看到他的结局趋向哪里。有一会儿,他感觉到神运行在他的结局里。大约十分钟过后,他淡出自己的默想,感到平静和放松,并且更加相信,更高的存在正在运作于他。这就是操练了一段时间默想的宗教人士的一次相当普通的际遇。

除了目光凝视的焦点不同外,可以说默想都是大同小异的。它与单纯的思索或仅仅出声祷告很不一样,这两者都有可能干扰对流入的感知。定点凝视的益处其实很简单。凝神于一点能让心灵持续观察内在过程。如果目光游移,心灵就会游移,就会错失感知流入的微妙过程。所有的默想方法都采取专注于一点的方法。而且,正如我们后面会看到的,专注于不同点导致的差异是轻微的。

大体上有两种默想,但其实可以合并成为一种。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和史威登堡的主要方法都强调内心专注于某种至高无上的理念。例如史威登堡说:“有一天,我在默想宇宙的创造”(《真实的基督教》76)。这里的焦点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内容上。刚才提到的另一种默想形式,则对任何内容不加分辨。相反,它的内在焦点是关注心灵中正在发生的念头,以便在没有任何限制下注视心理过程,不辨认它们,也不受其走势左右。

实际上,这两种方法可成为一种。第一种方法侧重于一个特定的主题,如宇宙的创造。第二种方法的主题是心灵的自主运行。只有很少或根本没有默想经验的人,往往会把第一种方法变成仅仅是思考和自己幻想宇宙如何创造。这只是思考而不是默想。要默想宇宙的创造,就要松松地保持这个焦点,然后观察有什么新的理解灌注进来。这要高于单纯地思考一个主题。

我们不建议那些新的默想者使用这样的主题,他们应该聚焦于当下发生的任何念头。这是揭示内在过程的更基本方法。在练成这种更基本的默想之后,就可以像史威登堡那样对一个主题进行默想,而不是仅仅沉于思考。默想本质上是一种愉快的、温和的探索,因此,它的特征之一就是新的领悟、新的发现和认知的全新基础。

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我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新教会的真正意义,并收集了大量的参考文献,这些文献五花八门,让我更加困惑。有一次我在做不设内在焦点的默想时,答案出现了,似乎有人提了个重要问题:“这些著作一直在针对什么事?”。我仿佛看到所有著作构成一幅巨大的全景图,处处展现出天堂色彩,且都有相同的意义。我可以看到答案是人的重生。说它是新的,因为它们要被造为新;说它是教会,因为其本质就是教会。我感到震惊和高兴。这是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我却一直忽略了。

但通常这种突如其来的创见性答案是在经过许多细致的工作和收集信息之后,在安静的自发反思中产生的。

人若仅仅思考一个主题,通常会唤起所有已知的东西。当所有事实都被汇集和梳理过后,他仍然被卡在那里。然而对这个关注的领域进行默想,就有可能打开悟性,导致突然灵光闪现。当问题已经成为生命的核心时,即使在睡眠中默想也会发生。我们在这里强调默想的基本根基,是为了让学生不至于陷入单纯的思考,而仅用默想一词来美化而已。从根本上来说,默想是让心灵自由行,人则以旁观者观察微妙的内在过程的自发景象。毫无疑问地,这是内在学习。

信仰者在这种状态下比在正常清醒生活中更容易体验到神性(《天堂与地狱》147)。应该很容易明白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放松、开放、领受的状态。十分钟的默想,通常的效果是感到放松、精神焕发,对自己或他人的妄见减少一些。在修习了开放和领受之后,人往往会保持这种状态。

几乎所有修习默想的学校和宗教都主张每天只修习几分钟。即使在重要的训练中,超常默想也主张一次只做20分钟,一天两次。那些耗费整整数年时间修习的人,从宗教发展上看是悲壮的努力,对于大多数人不建议这样做。每天留出几分钟时间开放体验内在品性,就足够了。唯一的规则就是暂时中断对心理活动的控制和鉴识。就是放弃控制的努力。努力控制会破坏这个过程,并导致一系列的内在困境。

要想产生这些困境,人们只需要试图把心思固定在一个意念或形象上。经验告诉我们,通常心思在几秒钟内就飘走了;飘走后的某个时刻才意识到,于是唤回心思,但很快又再次飘走。但即使如此也是一种有用的体验,因为它有助于削弱我们很容易掌控自己的信念。意念、图像、感觉来了又走了。它们未被识别,也未被引向外在。但属灵体验的内在源头被观察到了。

著作中对比讲述内在与外在的所有方面,都会在默想中发现。属灵体验的内在、生发性特征被揭开,并显露在意识中。于是发现心灵具有无穷创造性且非常微妙。自我在交流中会很轻率思索和随便说话的特性展露无遗。根据我的经验,也正如史威登堡所说,这个领域的探索深度显然是无止境的5

互不相让的大们是如何做的

一旦看清了这一方法的真正目标和本质,古代这派那派学说彼此矛盾的主张就一目了然了。看看佛家的禅修是如何打坐的!西方人很快就发现,这个姿势对于不习惯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痛苦的。而姿势并不重要。任何方法只要能服务于内在目标,就都可以采用。躺下闭着眼睛,许多人可能就睡着了。大多数睡眠不能算作默想,因为其中几乎没有意识! 需要平静、警醒、舒适。只要有助于达成这些,任何姿势都可以接受。应该睁开还是闭上眼睛?都可以。只要能使自己达到凝神静气,无论哪种方式都是最好的。

有些学派宣称必须使用咒语,这通常是导师为一主题设立的梵文名称或短语。不断地默默重复咒语,以阻塞语言回路。看来头脑中确有需要使注意力集中。咒语提供一个无害的、不致分心的内在专注。人若想尝试同样方法,会发现从一到十数呼气,如此不断重复也会达到同样效果,或者干脆将每一次呼气数为一,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呼气比吸气更容易引起认同感,因为我们在呼气时更放松。各种无害的、不使注意力散乱的焦点都被使用过:盯着一个外在的点、默想身体的某一部分(如额头中线、心跳、手指尖等)、象征性的手位、舞蹈手势等。虽然各个流派都主张自己的方法比其他方法神奇,但只要能使注意力稳定于一点,就都可用。在教堂里,凝视祭坛也可以。人们发现最常用的方法产生的效果会优于其他所有方法。焦点能使心灵汇聚于一个中心。这样的焦点必须是静止的,同一的。我们大部分的外在体验都是心念在一件件事上飞跃。

默想无论选择什么焦点,都与这种飞跃相反。我们习惯于从一件事飞到另一件事,所以某种焦点在最初特别有用。当一个人习惯于体验内在品性后,这就可以成为以后的中心,而不再需要其他焦点。至于采取哪样坐姿、哪个大师如何做的、用什么咒语、焦点如何选、各种呼吸法等等的争论,只能使人远离体验的核心,毫无意义。要选用最简单的焦点,舒适地坐着凝视一个点,或者任何适合你的焦点。

默想是一种温和、微妙的锻炼。那些希望得到像惊险电视剧一样的超常异象和令人震撼经历的人,会很失望。开始时最大的危险是,修习者太过急躁,期望太高,却发现是在浪费时间。你若没有真正感受到人类体验的内在特性,没有体验到你里面如同流入般的赐予过程,你就尚未进入状态。若初期的努力能达到平静、放松的效果,就已经获得良好的开端了。

这也是为什么默想也用来治疗紧张状态。以后你会有内在的体验,并习惯于流入。有耐心的长期追求者,对心灵内在的运作方式已经了解很多,于是他们偶尔会获得巨大的、非常强烈的体验。另外,若能够内在地领悟默想,那么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在工作中,甚至在压力中,都很容易练习默想。这毕竟是一种内在的领悟,而这种领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实践。

默想的主要效果,按其出现的可能顺序排列如下:

a) 放松、平静、清新。

b) 纠结于哪些从自我而出,那些来自流入。

c) 进入到一个短暂时期,在此期间,代表自我的内在打开,然后被切断,因为自我试图攫取并掌控此过程。

d)  认识到心灵无穷的创意,且随时准备表现自己,及其对应。

e) 肉体变化如呼吸减慢、血压降低、脑电波的变化6

f)  价值观逐渐变得属灵。

g) 个性化的宗教启示。

我想强调的是,不要追求后面的效果,因为追求反而阻碍其出现。你是在寻求进入并理解内在生命,仅此而已。如果你只学会了如何放松,这就足够了。默想往往会影响到生命的其他方面。与某人短暂相识之后,我常常可以估计到他是否默想过,大概有多久的经历。我的着眼点是位居他们生命中心的平和。默想只是给人提供一个平安的避护所而已。有些人倾向于过分强调生命的艰难,好像没有其他方式体验生命。默想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平静避护所,对国王和贫民都适合,随时随地都能用。这个避护所能使人洞察外在的生命。

史威登堡的默想

关于史威登堡经历的有关史料只提供了他个人实践与体验的零碎画面。然而,阐释这些具体的片段却可以揭示出相当连贯的画面。一些实践以不同名称存在,它们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并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祈祷(尤其是非语言和反思性的祈祷)、反思和默想、催眠、出神状态和梦境。

我在其他地方说过,史威登堡对这些状态的认识是如此之多,没有任何当代文献能比拟他的发掘深度7。所有这些状态呈现的都是内在的体验。除了梦以外,现代心理学根本没有像他那样关注过这些领域。虽然我们将专述他的默想,但我们要从整体上理解他所经历的这些状态。他最初提到默想时,讲到祈祷时的最小呼吸:

然后向我展示某些类型的呼吸… 在我年幼时期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呼吸,比如做晨祷和晚祷的时候,以及后来偶尔探索肺和心脏的协调时,尤其是全心投入写作那些已出版著作时。多年来我一直注意到,有一种默契的呼吸,几乎无法察觉,这导致我对其反思,经历多年后把它写出来。从童年开始的许多年里,我一直采用这种呼吸,特别是通过全神贯注的沉思… 否则,对真理的深刻探索是不可能的。 灵界日记3464

凡认为史威登堡过分强调默想中呼吸重要性的人,都应该看到印度瑜伽同样非常强调呼吸。呼吸减弱是内向深度专注的结果,然而仅仅减弱呼吸却不能加强内向专注。调查研究确切发现,默想导致耗氧量减少8,呼吸深度和频率都会减少。虽然史威登堡后来写道,呼吸也许会停止,但这几乎不可能。他是独自工作的,没有人观察他。他没有意识到呼吸,这可能意味着他的默想是如此的深沉,已经超越了出神,到达一个境地使他暂时失去了对外在的所有意识,而只有内在的意识。在这种状态下,他在天堂和地狱经历了全景的异象和体验。他的呼吸变得如此低沉,说明他内向专注的深度非同一般。可能一百个专心祷告的人里也没有一个会有同样的体验。这大概提示了一个异常强大的心灵。他已习惯于全神贯注,在目标追求上异常执着。我猜测,他最早期的体验是具有特定内涵的默想,因其关联着在祈祷中寻求答案。

不过他在《理性心理学》中解释默想时展示的体验,与纳兰霍9现在所说的专注默想一致,即前面所说的专注任何流入之事物。

从上述来看,我们能经由普通意念和一种顺应的潜能,达成越来越靠近纯然领悟。在此过程中,我们要褪除具体的意念,即,使心思脱离词语和支离破碎的,有限的,物质的意念,同时也脱离全然属世的欲望和贪爱。于是,人的领悟在静息时脱离种种困扰,呈现其本原状态,只保留其自身的,与纯然领悟相适应的意念,使我们的心灵不易变动。除了那些符合纯然领悟的意念外,也不生出其他妄念。这样一来,我们的领悟就乐享最深在的安宁与愉悦。由于这种和谐便出现了某种智慧之光的流入,照亮整个思维的疆域,并通过某种我无法知其源头的默契,使整个心思聚合为一,并至深刻地认定某事是真或善,还是假或恶。这样,我们的领悟就在成熟的判断中得到完善。 – 理性心理学 154

在我看来,毫无疑问,这反映了相当丰富的默想体验。这绝非是一个人对此问题的简单思考。他那句 “顺应的潜能”,是对这种状态的绝佳简述。

在我的印象中,史威登堡从初习到惯熟于以灵性理念为核心的默想,贯穿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而在写作《理性心理学》和《梦日记》时期,他也在默想中使用顺应的潜能,只为观察上述的内在体验。如果说他只靠默想,那是不恰当的。这只是他一系列探索状态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感知内在经历。极微呼吸和呈现出神状态10的迹象,显示他比其他大多数人所能达到的更远。

从总体上我想说的是,默想是一种温和、安全、充分的方法,以进入这些内在状态。与催眠、出神和梦境相比,其优势在于有更多的意识和控制。但是另一方面,其内在紧张的迹象比其他类,例如出神,要弱一些。但对于大多数人的目标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史威登堡的经验是,这些内在状态后来在正常清醒的生活中变得更加明显,这也是练习默想之人的通常经验。这并不是说内在终于找到门路通向外在之人。它其实一直都存在。能够领悟内在的人将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辨识它。

史威登堡著作里的默想

著作中讨论默想时用的术语主要是默想 (meditatio)和反思 (reflectio)。在著作中,默想是指寻求内在智慧的过程本身,而反思则是对这一过程的实际感知。默想既被用来作负面描述(如那些过分笃行虔心默想的人,其来生的生命状态表现悲惨,天堂和地狱360),也有正面描述。

当人渴望理解,并通过理解达到对真理的觉悟时,他就进入灵性思维,这就是默想。这种思维虽然实际上属于身体思维,但却是非语言的思维,因为它超越身体思维,并俯视从记忆而出的思维。由此,思维既可以得出结论,也可以获得证实。但是,对真理本身的渴望无法用其他方式感知,除非意志努力从默想感受愉悦,这是默想的生命…   – 聖愛與圣智 404.8

这是对这个过程的极佳描述。这个过程主要是渴望(渴望理解),由此产生对真理的觉悟。这就是灵性思维。它好像是身体的思维,但却是不言而喻的或不易觉察的。仿佛从上俯视记忆,又像从下观察。但对真理的渴望很难被感知为意志的努力,而默想的乐趣是它的生命。此外,在著作的另一处说,人意识到在默想,却对灵魂如何作为一无所知(《圣治》34)。著作中几处重申,这基本上是一个内在的情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考出自他爱的情感(《圣治》61)。

一旦了解了基本的过程,那么就可以把内在焦点放在属灵事物上。例如,可以让自己的罪(如贪婪等),显现于意识中,像一连串回忆一样自动呈现,阐明其动态。也可以反思自己的目的或运用。事实上默想目的是一种异常强大且改变生命的途径(《圣治》152,296.10)。著作说,安息日是默想救恩和永生的日子(《真实的基督教301》)。

默想甚至是一个与灵性世界沟通的过程,因为一个默想的人可以被看到在自己同类的社群中游荡(《天堂与地狱》438,《圣治》296.6)。著作中数处指出,人的默想可能会影响到他周围的灵。史威登堡很少描述默想的技巧,而主要描述其内在过程,特性和功用。

反思这个词有几种不同的含义。其中最高和最核心的是由默想而生出的反思。在这层意义上,它指的是对神性流入所赐予的真实真理的属灵觉知(《灵界日记》2221)。这是一种超越普通思维的觉知,是一种灵性的知觉。有几个例子表明,灵不知道自己的处境,除非他们有机会进行反思(《属天的奥秘》5883)。基本上,所有的反思都是从神而来经由输注进入人的,尽管人常常认为是他自己的(《属天的奥秘》5508)。

默想的过程中尽量不思考,不辨认浮现的想法,尝试抛开自我主导,使获得的反思比仅仅出于自己思维的东西更为突出。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当强有力的问题临到我,问著作始终关注什么问题时,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答案,针对着我的问题—新教会的真实性质。自我导向的思维觉得自己知道要去哪里,而这种更高的思维出现时,你尚未明白正在关注的事物,所以它更像一个喜出望外。这种属灵真理赐予人的最高意义的反思,也会恰当地向下延伸达到所有的觉知,甚至感官知觉。评述了反思比其他任何事物都藏有更多奥秘之后,史威登堡接着说:

反思的效果对任何人来说都足够明显,因为他对自己的身体或其他部分的感觉没有觉知,他甚至也不知道有感觉,除非他反思自己身体的那一部分;然后他觉知到热、冷、压力,于是他真实地感觉到他最原本的体验。 – 《灵界日記》 733

这种对真理或意识的更高觉知,就潜藏在对感觉最平常的意识里面。灵的眼睛可以看到它,灵才可能有这视觉。处高者为居下者之因。默想,通过有意地努力建立对内在的意识,导致了对输注的觉知,而这是所有生命体验的基础。正是以这种方式,默想的实践使人的价值观变得属灵并使之皈转。慢慢地,同时有些艰难地,默想的新学生开始一点一点地,收获起输注而来的思维和认知。

默想者渐渐地变得习惯于体验输注,他的体验显明(不只是教义的教导),一切精神活力都源自输注。从这个角度看我执,即执着于我为自主体的观念,越来越显得并非真实,甚至就是谬误。属灵反思也有自己的乐趣。可以比喻为在美丽的新花园里悠闲地游玩。默想和与之相伴的反思是习得的癖好。坐在那里盯着一个点看似乎是灵性体验的无聊开端,但要让外在心性安静下来,从而使内在心性开始显现,需要做很大的努力。史威登堡自己的专注力远远高于他人所能达到的。

默想是重生的途径之一,虽然这不可能很快显明。首先,它与内在沟通,然后使人领悟直接的输注,进而有助于放下我执。通过打开内在,默想打开属灵觉知之路。著作中多处表明,意识到内在或更高的存在是灵性成长的关键。

内在灵性向天堂之主打开的人是在天堂的光中,接受来自主的启示,因而处在聪明和智慧中。这样的人看见真理,因其确是真理;察觉良善,因其确为良善。但是内在灵性关闭之人不知道人有内在,更不用说人的内在是什么。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确实,有些人可能会对本文作出回应,说不可能意识到内在,并会引用一些著作中的段落,说它们似乎暗示了这一点,例如《属天的奥秘》2557。然而,如果认真考察这些段落,其实它们提到的并非属灵之人,而是仅仅属世之人,他们的内在是闭合的。这些人意识不到内在。对他们来说,内在似乎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幻念。

然而内在是可以打开的,而且确实能变得非常清晰和明显(《属天的奥秘 》1175,1914,5920)。基本方法是使用顺应的潜能,倾听和观察,而不是思考和做为。默想的关键不在于技术,而这是当前的学派过分强调的。一个虔诚的愚人几乎用任何技术都可以成功。关键在于寻求的质量和毅力,在于人的真实目的。任何投机取巧的心理操纵都难免荒唐或拙劣的结局。著作中所有关于天使护卫圣经之神圣,手持火焰之剑的天使等教导,其实意思都很相近地关联着对内在的守护。

修习者通过默想有了收获后,通常会试图完全重复同样的过程、时间、凝神方法等,希望每次都能以同样的方式有效地直奔内在。然而无情的教训告诉我们,这根本不可能。外在之人极其机巧、极为隐秘的谋划,轻而易举地就为人的努力筑起障碍。外在之人的焦躁遇到的是内在之人永远

的沉静。若有人认为使用技巧就能自己操控打开内在之人,他不妨试一试,看看这是多么愚蠢。这是需要学习的核心教训之一。技巧有一定的作用,我不妨这样比喻,静静地坐在教堂里比与邻居争吵时更容易获得属灵体验。但它的作用仅限于迈出第一步。默想修习的根基与心理上的轻狂和放肆截然对立。

我想非常清楚地强调这一点:如果默想需要任何策略的话,那就是放下人之外在,从而才有可能感觉到、听到和看到内在之人。正是因为内在的作为是如此不同—更清晰、更真实、更丰富—‘他’启动事实用以教育愚哑的外在之人,使之认识到‘他’关注的是更高的,居于个人以及所有人内在之事。外在必须顺服内在11,理应侍奉内在。

默想并非对每一个人都适宜。有些人一生都在追求自我掌控。对他们来说,顺应的潜能会招来具有负面特性的异常体验。虽然在我自己和數百名學生的默想实践中,从未见过有人的体驗不能优于一般生活,然而有些人会构想,顺应的潜能可能会使人对地狱的势力敞开大门。我们收到过许多这类担忧,有这种恐惧的人或许应该避免这种修习,除非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但是,人若想体验内在之人,这个实践是合适的,相对容易的,也会获得收益。

我个人认为,著作中所说的内在,人在没有体验之前,并不能有多少真正的理解。正如著作中所提示的那样,在这种相对简单的体验中,还有很多奥秘,我在这里并没有讨论。我们的目的只是想让默想重新获得相应的理解和尊重。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了解其奥秘,最好先了解著作中所说的内在之人和外在之人之间的差别,以及与重生过程的关系。从著作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说默想是导向重生的唯一途径,但由于它是直接学习,所以是主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著作” 通常被史威登堡学人用来指史公的全部神学作品。
  2. 大英百科全书,1975年,第六卷,750页
  3. 3.时代杂志,1975年10月13号
  4. 4.自我中心(Proprium)是史威登堡的术语,描述自私的感觉,尤其是自我引导;是一种从自我出发的生活感受
  5. 5. 范杜森.W., 人的世俗深度 (纽约: 哈珀和罗出版社, 1972)。这个方面当代最好的作品之一是L. 乐山的《如何默想》(纽约:班塔姆书局,1975年)。
  6. 6.奥斯丁,R.,《人类意识的本质》(旧金山弗里曼,1973年),pp。 255-274.
  7. 7 范杜森,W., 其他世界的存在(纽约:哈珀和罗公司,1974年)。
  8. 8. 奥斯丁,R.,《人类意识的本质》,pp。 255-274.
  9. 9. C 纳兰霍 和 R 奥斯丁: 默想的心理学(纽约:维京,1971)
  10. 10 塔费尔,文献 II,531f页
  11. 11 属天的奥秘,5077,5125,5128,5786,5947,10272

家庭关系

布拉德利 D. 海因里希斯牧师

迂夫 译

经文:出埃及记2:1-11;马可5:21-42,3:31-35;属天的奥秘6756.2.1

耶稣回答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 凡遵行神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我的姐妹和母亲了。(马可福音3:33,35)

今天读到的经文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异乎寻常的、颇具挑战的家庭描述。首先,摩西的母亲出于对他的怜悯,为救他的命把他放在箱子里,漂流到河里。然后法老的女儿怜悯他,最终把他当做自己的儿子来抚养。后来摩西长大了,当他看到养育他的国家的一个埃及人在打一个希伯来人,也就是他的本族兄弟时,摩西面临着一个艰难的决定,他要忠于哪个家庭?

在下一个故事中,睚鲁来到耶稣面前:“俯伏在祂脚下,恳切地求祂说:‘我的小女儿快要死了,求你来给她按手,使她痊愈,得以活了’”。于是,耶稣带着伤心欲绝的父亲和母亲走进了那12岁女孩的房间,让她重获新生,治愈了她。

父母和周围所有的人都对这个异乎寻常的神迹感到震惊,无疑都非常称颂感谢。凡是家中有孩子生过病的人,都能体会到父母对患病女儿的大爱,都能明显地感受到他们的痛苦。这个故事塑造了一个非常温柔的形象,表现了父母和孩子之间难以言说的爱。

然而下一段马可福音的经文提供了一个几乎相反的形象。耶稣的母亲和兄弟们来看祂,而祂当时正被普通的众人包围,寻求祂的大智慧和医治能力。众人告诉耶稣,祂的母亲和兄弟来见祂,祂回答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兄弟?”

主给出的答案显得那么无情、那么冰冷。毫无疑问,祂的生身母亲应该得到比这更大的尊重。我们可以想象群众中有一些人在想:为甚么这位伟大先知不履行祂所教导的?难道祂忘记了第四条诫命,要孝敬你的父母吗?

然后,耶稣对祂令人惊讶的声称作了一个简单的解释。”凡遵从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我的姐妹和母亲”! 那么,从这些关于家庭关系及其联结的不同故事里,我们能学到什么呢?答案并没有那么复杂,但在简单中却颇具深意。有两种不同类型的家庭—属灵的和尘世的。

我们出生时,作为尘世的婴儿,生于尘世的父母。为了使这些无助的婴儿得到适当的照顾,主将保护和照顾后代的爱灌输到父母心中。他们给孩子喂食,给孩子穿衣,为孩子遮风挡雨,尽量避免孩子受到伤害,培育孩子。像睚鲁和他女儿的故事那样,当孩子生病时,尽量为他们寻求救助。

因此,第四条诫命的属世或最低层意义,教导我们要尊敬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事实上,尊重和孝敬父母是我们必须做到的,尤其当我们幼小时。必须遵守秩序,我们长辈的智慧必需得到尊重。

那么,主为什么不认祂的母亲和弟兄们,似乎对他们如此不尊重呢?耐人寻味的是,在四本福音书中,主没有一次称呼马利亚为祂的母亲,而是称她为 “女人”。见《真实的基督教》102:2)而有一次祂甚至根本不认她。这样的做法看起来很无情。

在其他时候,主关于父母和子女的信息更加尖锐。祂说:”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不和,女儿与母亲不和,媳妇与婆婆不和。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属我;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属我。” (马太福音10:35-37)

哇!这真是设下了不同的、扭曲的家庭价值观! 然而很明显,主实际上是要区分我们纯粹的尘世家庭和我们的属灵家庭。正如我们今天第三段经文所指出的,自从古教会时代以来这样的区分就已经迷失了。(属天的奥秘 6756:2)

那时候,除了主,人们不承认任何人是他们的父亲。除了教会,他们不承认任何人为母亲。而被他们称为弟兄的人,是那些基于教会所教导的真理和鼓励的良善而有着相似理念的人。这段经文指出,正是由于他们偏离了真理的教导,使仁爱消失了。结果他们只认那些实际是生物学上的兄弟。

没有了仁爱,他们就丢失了区分尘世家庭和属灵家庭的视力。最终他们更看重血缘关系,而不是灵性关系,结果他们颠倒了主所盼望的正确秩序 (属天的奥秘 3703:8)。在摩西的故事里,很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他是仅仅出于支持他的血缘兄弟呢,还是在更深层次上站在正义和公平的立场上。

在第四条诫命的属灵或更高的意义上,尊敬你的父母意味着尊敬主和祂的教会。这就是为什么耶稣告诉他们。”凡是遵从上帝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兄弟,我的姐妹和母亲。” 换句话说,我们的属灵家庭—我们真正的家庭—应该是那些遵循主赐给教会的诫命的人。主和教会是我们共同的属灵父母,把我们团结在一起,成为兄弟姐妹。

主用这些强烈的负面陈述来形容与父亲和母亲的冲突,是想让我们重新评估我们的家庭关系。“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主所说的仇敌是什么意思?当然,我们的父母亲没有那么坏。主的尘世母亲马利亚也不是一个邪恶的人。

这可能是真的。从福音书中的所有记载来看,马利亚都应该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女性。然而,她和我们的父母都把一些不良品性传给了他们的孩子。我们从父母那里接受了他们具有的遗传性邪恶倾向。这些才是我们自己家里的仇敌,我们必须与之斗争。

对一些人来说, “敌人”代表的可能是好战、固执、傲慢或自负的性格。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是坏脾气、自私或爱占便宜。对又一些人来说,可能是贪欲、爱财或喜欢捏造和撒谎。花点时间,想想你出身的家族,这些特征中是否有一些听起来很熟悉?

主希望我们找出这些特质,也就是那些遗传下来的邪恶倾向,并向它们发动斗争。祂不希望看到这些不良的品质在后代中延续,祂是在敦促我们从自己身上消除它们。

事实上,主在世上时,为我们完美地树立了这个榜样。祂的灵魂来自祂的父,是圣洁的。但通过祂的生母马利亚,祂承继了人类所有的遗传邪恶倾向。然后,在祂的一生中,当地狱流入并激发这些人类的自私欲望和倾向时,祂与它们作斗争,并逐一征服它们。最后,祂成功地驱除了从马利亚获得的一切仅仅属于人的东西,并逐一圣化,使祂的人身达成神性(教义之主篇35)。
“因我们的大祭司并非不能被我们软弱的感觉所触摸。他也曾凡事受过试探,与我们一样,只是他没有犯罪。”(希伯来书4:15)

如果我们要成为天上的天使,就都必须经历类似的过程。我们需要找出自己身上那些从双亲(包括父亲和母亲)那里得到的遗传性邪恶倾向,并逐一战胜它们。地狱不希望你这样做。它们流入你自私的人性部分,让你对自己的家世感到骄傲。如果是健康的家族特质,如明察秋毫、心胸宽广,这未必是坏事。但地狱试图利用我们俗世的家族关系作为绊脚石,蒙蔽我们的心灵,使我们盲目地维护通过血肉之躯传承下来的、危害性的性格特征,甚至是纵容那些恶行。

例如儿子,他觉得自己像父亲一样,于是感到某种自豪:”他是个顽强的斗牛士,我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 。或者女儿,她满足于具有母亲一样的易怒、冲动的性格。地狱试图让我们认为这些特征是令人钦佩的。是的,我们通常会为自己的出身感到骄傲,但我们要确保自己没有因为错误的东西而感到骄傲。

这就是为什么主劝告我们要把视线超越血缘关系,要我们思考我们的父亲、母亲、兄弟姐妹到底是谁。是的,他们也是我们生物的或尘世的家人,当他们生病的时候,我们应该怜悯他们,就像睚鲁对女儿一样。另一方面,不应该仅仅因为他们与我们的血缘关系而为他们的罪恶开脱,就像大卫王一样,他忽视了他的儿子暗嫩强奸他玛,他的另一个儿子押沙龙随后杀了暗嫩。

我们真正的家庭应该是那些与我们有共同的信仰和信念的人,他们与我们分享来自圣经的信念,并努力按照这些信念生活。在一个健康的家庭中,希望我们的生父、生母、弟兄、姐妹、儿女也构成我们的属灵家庭。希望我们都在努力学习主话语的真理,并在日常生活中活出真理。但无论看他人还是看自己时,我们都不可幼稚,不能戴着有色眼镜。

在我们的教会团体中也是如此。我们要确切追求支持、看顾、指引和教导那些和我们同行在属灵旅程上,共享来自圣经的相同信念的人。当我们看到一些错误的,违背主教导的事情时,不要因为是朋友或家人而盲目接受,而要努力帮助他,按照主的教导转向更好的生命状态。

但是,我们要谨慎区分哪些只是对正当之事的不同看法,哪些实际上真是谬误。很多时候,我们匆匆下结论说某人在做坏事,但实际上他在做善事,只是可能与我们的做法不同而已。

但愿我们都能努力建立这样的社群,在那里对属灵家庭的珍视超越单纯的尘世家庭。在这样的社群里,我们可以像古人一样,真心实意地互称 “兄弟”,因为我们都努力把生活建立在主话语的良善与真理上。

如果我们都努力与家族遗传下来的邪恶倾向作斗争,并摈弃我们自私的遗传特性,那么我们将开始建立一个社群,身处其中的感觉更像天使。我们能够像一个家庭一样聚在一起敬拜,因为我们的自我都向天父俯首鞠躬,寻求遵行祂的旨意。就像主在马太福音中说的那样:

只有一位是你们的师傅,就是基督;你们都是弟兄。也不要称呼地上的人为你们的父,因为只有一位是你们的父,就是在天上的。(马太23:8-9)

阿门

布拉德利-海因里希斯牧师是总教会助理主教、总教会国际公司副主席、南非总教会主席、加拿大总教会执行副主席和总教会教育主管。此前,他曾任加拿大安大略省卡伦代尔市卡梅尔新教会的牧师。他和妻子凯茜(斯图尔特t)住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杭亭顿谷。

联系方式:Brad.Heinrichs@newchurch.org  

《十诫》

十诫前言https://youtu.be/_DZPOAU0OJg 
20200715https://pan.baidu.com/s/17A5vFAj2nFXIOqDR0AjozQ   提取码:2lko
十诫(属天的奥秘)1https://youtu.be/afS7Bt-1xro 
20200722https://pan.baidu.com/s/1DmcD_oypCcpLl7LCy0YdEA   提取码:10je
十诫(属天的奥秘)2https://youtu.be/PsnrR7QFjWE   
20200729https://pan.baidu.com/s/12ud17KrDmzqeN1XA0wJ0hA  提取码:10je
十诫(属天的奥秘)3https://youtu.be/du6f6043gHw  
20200805https://pan.baidu.com/s/129501OMiLYRFMFZyq_tpeQ 提取码:10je
十诫(属天的奥秘)4https://youtu.be/iJ_k0pfzvto  
20200812https://pan.baidu.com/s/1vBwBZd7MrhZoXdlL3KeHMg 提取码:10je
十诫(属天的奥秘)5https://youtu.be/B_VqrWMaWuU   
20200819https://pan.baidu.com/s/1otC93o80c1aJ19Y1tfRXkA 提取码:doct
十诫(属天的奥秘)6https://youtu.be/LA-GYf67MPw  
20200826https://pan.baidu.com/s/1ABts0uubb-P7mOLGSZVPMg 提取码:doct 
十诫(属天的奥秘)7https://youtu.be/yL8t1q8XfWs  
20200909https://pan.baidu.com/s/1DKKsq6fkyZp_eD4cccQe1Q   提取码:doct 
十诫(属天的奥秘)8https://youtu.be/StAjHr4eKSU  
20200916https://pan.baidu.com/s/1BJZYwrv4rSxRXw1bsJhdvQ   提取码:doct
十诫(属天的奥秘)9https://youtu.be/KCrGh1U8JF8 
20200923https://pan.baidu.com/s/1PYGS9OAjN8xIKYrDGP9txA   提取码:doct 
十诫(属天的奥秘)10https://youtu.be/s96SiTzQrtg  
20200930https://pan.baidu.com/s/1DfLmdvkBlwqCv0ynKEgX2w 提取码:doct
十诫(属天的奥秘)11https://youtu.be/8lVk4qHcgKg 
20201007https://pan.baidu.com/s/1p6vraQDnzDbakkDmEjR9xw 提取码:doct
十诫(属天的奥秘)12https://youtu.be/bLLLZl9-0Js 
20201014https://pan.baidu.com/s/1jsBjwthKNTxDHfMzAu7mkA  提取码:mafe
十诫(属天的奥秘)13https://youtu.be/jiYocY2AqQ4 
20201021https://pan.baidu.com/s/13phorr54C8L7BNwpsmC2iw  提取码:vine

默想祷告

介绍默想https://dadaoclassroom.com/2020/07/26/meditation-2/ 
祷告默想https://dadaoclassroom.com/prayermusic/ 
诗篇5/9章选读…默想https://dadaoclassroom.com/medps5-9selectmusic/
诗篇8章静候神的带领 https://dadaoclassroom.com/medps8longmusic/ 
诗篇16章: https://dadaoclassroom.com/medps16x5dbmusic-2/ 
Englishhttps://dadaoclassroom.com/psalm-16/
诗篇19章:https://dadaoclassroom.com/medps19music-2/
Englishhttps://dadaoclassroom.com/psalm-19/ 
诗篇22章:https://dadaoclassroom.com/medps22soundmusic/ 
Englishhttps://dadaoclassroom.com/psalm-22/ 
诗篇25章:https://dadaoclassroom.com/medps25soundmusic/ 
Englishhttps://dadaoclassroom.com/psalm-25/ 
诗篇26章:https://dadaoclassroom.com/medps26soundmusic-2/ 
Englishhttps://dadaoclassroom.com/psalm-26/ 
诗篇27章:https://dadaoclassroom.com/medps27music/ 
Englishhttps://dadaoclassroom.com/psalm-27/ 
诗篇28章:https://dadaoclassroom.com/medps28music/
诗篇29章:https://dadaoclassroom.com/medps29music/ 
Englishhttps://dadaoclassroom.com/psalm-29/ 
诗篇30章:https://dadaoclassroom.com/medps30soundmusic/
Englishhttps://dadaoclassroom.com/psalm-30/ 
诗篇46章:https://dadaoclassroom.com/medps46music-2/ 
Englishhttps://dadaoclassroom.com/psalm-46/
诗篇91章:https://dadaoclassroom.com/medps91music-2/  
Englishhttps://dadaoclassroom.com/psalm-91/ 
诗篇99章:https://dadaoclassroom.com/medps99musica/
Englishhttps://dadaoclassroom.com/psalm-99/ 

使 徒 保 罗

詹姆斯-库珀牧师

迂夫 译

所以我们判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心,不是律法的行为。难道神只是犹太人的神吗?不也是外邦人的神吗?是的,也是外邦人的神。神既是一位,他就要因信心称那受割礼的为义,也要因信心称那未受割礼的为义。这样,我们因着信心废了律法吗?断乎不是!更是坚固律法。(罗马书3:28-31)

今天的经文选自保罗写给罗马人的信的第三章。这段经文极为重要,因为当时保罗与门徒彼得在争论,犹太礼仪和律法在他们正在建立的基督教会中的地位,这段经文说的就是这关键思想。这段经文的重要性也因为,在保罗写给罗马基督徒这封信后的一千五百多年,教会学者把它从正确的上下文中抽离出来,完全颠倒了它的意思,并用它来支持这样的异端:只要你相信耶稣为你的罪而死,神就不在乎你做什么。

在新教会中,我们倾向于忽略保罗,我们也确实不像其他基督教会那样重视他的作品。我们几乎没有读过他写给早期教会领袖的信,尽管史公著作告诉我们这些信是 “教会的好书”,而且正如我们稍后将看到的那样,他甚至说保罗是受到了启示写这些信的。我们需要知道保罗对基督教会的建立所作出的贡献;我们需要掌握他生平的事实,以便我们能把所传的话和他本人分开;我们需要知道他的真实思想,以便我们能把那些不属于他,但现在却牵涉到他的教义,与他自己的教义分开。

令人惊讶的是,天国教义的真正真理性是由保罗的著作来证实的。在史公著作中至少有八十处提到保罗的名字,还有数百处提到他写给亚欧大陆教会领袖的信件。这些引用的保罗著作,大多是传统基督教界广为接受的教义,被用来证实和支持新教会的教义。

虽然保罗从未见过主本人,但他在时间上确实认识门徒们,并最终通过他的人格魅力和成就,成为早期基督教会中最著名的领袖。

保罗原名“扫罗“,出生于大数的一个犹太家庭。后来,当他开始用希腊语写作和传道时,他的名字采用希腊语表达,他如此改名可能是象征他的信仰改变。

历史告诉我们,保罗不仅是一个犹太人,而且还是一个法利赛人,还是一个狂热的法利赛人!他致力于严格维护摩西律法的实施,并乐意惩罚那些违反这些律法的人,甚至使用死刑。他(自以为正确地)把基督教运动看作是对他辛辛苦苦建立和支持的犹太秩序的威胁,所以他极尽心力讨伐早期的基督徒。例如,我们知道,他亲自参与了用石刑杀害如今被称为圣司提反的基督教领袖的事件。一些教会历史学家相信,司提反接受殉道的平静方式给保罗留下了久远的烙印,这为后来他自身的皈依做好了准备,那就是最著名的的例子—保罗在大马士革路上被神迹转化。

简而言之,当时发生的事情是:保罗与一群志同道合的狂热分子一起旅行,去逮捕和惩治一些据说要在大马士革建立教会的基督徒。路加在《使徒行传》中描述了当时的情景(9:1-9):

扫罗仍然向主的门徒们口吐威吓凶杀的话,去见大祭司,求书信给大马士革的各会堂,若是找着信这条路的人,无论男女,都准他捆绑带到耶路撒冷。扫罗行路,将到大马士革,忽然从天上发光,四面照着他;他就仆倒在地,听见一个声音对他说:扫罗!扫罗!你为什么逼迫我?他说:主啊,你是谁?主说:我就是你所逼迫的耶稣,你用脚踢刺是难的。他就战兢、惊奇,说:主啊,你要我做什么?主对他说:起来!进城去,你所当做的事,必有人告诉你。同行的人站在那里,说不出话来,听见声音,却看不见人。扫罗从地上起来,睁开眼睛,却看不到人。他们领着他的手,带他进了大马士革;他三日不能看见,也不吃也不喝。

这一事件,加上他早先参与用石头砸死司提反的经历,对保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不但不再逼迫基督徒,反而成为他们中的一员。由于他的恶劣记录和背景,基督教社群经历了一些时间才接受了他,但他终于被接受了。正如我们所知,他在整个亚洲,小亚细亚,欧洲和地中海岛屿广为游历,传播基督教。保罗本人作为罗马公民,最后在罗马对基督教的阶段性迫害中被斩首。

虽然新教会的教义说,保罗是受了圣灵感动写书信的,但他们却把感动保罗的圣灵启示与那些福音书作者的启示区分开来。我们从《灵界日记》6062:2读到。

… 保罗的确是凭着圣灵感动说话,但不是像先知那样,对先知们说的一些话是默示的。但保罗在灵感中接收的神性流入,与那些与他同在的事物一致。这样的灵感是完全不同的,也没有通过对应与天堂的连接。

这段经文对不同先知的灵感性质说得很清楚,远非我们现在所能详述。我们只能这样说:例如路加的灵感和保罗的灵感之区别在于,路加是在 “活的声音 “中获得的灵感;他的福音书里的话实际上是上天以默示的方式传给他的,与旧约里自摩西以后所有先知的方式一致。而保罗受到的启示则是建立在他自己的性格和经历上的(见TCR 154)。保罗的灵感是我们所说的 “致用的启示”,也就是说,通过他对主的教导的关注和喜爱,并通过将他自己保持在外在秩序中,他的灵性状态吸引了志同道合的灵,这些与他同在的灵间接地启发了他的某些领悟。打个比方,福音书和使徒书信之间的区别,就像圣经本身和从圣经中精心撷取的讲道一样。两者都有价值,但只有圣经本身具有绝对的权威。

在确定了背景之后,现在让我们来看看,所谓的保罗教导的救赎只靠信心而非行为的异端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那些单单教导信仰教义的人,从保罗那里引用了一部分我们得到的经文,以支持和确认他们的教义。他们引用罗马书3章28节,其中说:“所以我们判定了:人称义是因着信心,不是律法的行为”。 我们必须承认,就这句话本身而言,就像其表面所言一样,听起来确实好像是保罗支持单凭信心得救的观点。但我们必须问一些重要问题:这句话的背景是什么?他所说的 “律法 “又是什么?我们的习惯是,当读到旧约和福音书中说的律法的时候,就会立即认为是指十诫,但在这里,这个假设是不正确的。从这句话的上下文可以看出,保罗当时正与彼得进行讨论,讨论犹太人的仪式(如割礼)在基督教会中是否必要。这对他们来说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在当时,基督教被犹太教会更多地看作是一个邪教,而不是一个正经教会。

当我们读下去的时候,保罗的真实观点就变得很清楚了。他担心自己会被误解(显然这种担心是正确的),于是他在几句话之后更全面地解释自己的观点说:“这样,我们因着信心废了律法吗?断乎不是!更是坚固律法”(罗马书3:31)。在这里,他指的是十条诫命。在保罗的书信中,还有其他地方表明了他的观点,即行为与信心同等重要,甚至更重要(见哥林多前书13:13,林后书5:10,加拉太书2:14-16,罗马书2:6,13;3:27-31,雅各书2:17-26)。

那些单凭这一节经文就确认自己的信仰教义的人,已经盯着这节经文看了很久,就像有人盯着太阳看一样,他们已经对圣经和保罗书信中所有其他的教导视而不见,在这些教导中,信仰的原则被明示为良善的行为。他们也忽略保罗所有宣称那些不行良善之人不能进天国之处!为了说保罗支持单凭信心得救,这些异端就必须断章取义,忽略保罗所写的其他一切,仅仅保留那一节经文。主在《圣治》115节中说:”由此可见,对这一节经文的错误理解,诱发了何等的盲目性。”

基督教会的另一大异端是把神分成三个独立的人,不知何故,他们又奇迹般地、神秘地把祂看为是一个人。新教会的属天教义多次借用保罗在这个问题上的教导,来说明并证实主自己所教导的,祂是唯独的一位、不可分割的神性本体。保罗在给歌罗西人的信中教导说:“因为神性一切的丰满都有形有体地居住在祂里面”(2:9)。从而教导这样的真理,即耶稣基督是耶和华神的道成肉身,而不是神的某一部分。

我们可以继续详细讨论基督教会基于保罗教义的各种教义,但更重要的是,我们应该注意到,保罗不应该因为借用他的名掩盖起来的异端而受到指责。尽管我们认为他和其他基督教会一样,并非绝对权威,但这不应该影响我们对他所做的一切成就的尊重。

使徒保罗和教会历史上其他许多人一样,是个有缺陷的人,但尽管他有缺陷(也许是因为他的缺陷),主却能以特殊的方式使用他,在地上建立祂的国度。摩西和大卫是另外两个很容易引人注目的相同的例子。我们要问,一个真正谦卑、祥和、良善的基督徒类型的人,是否能够在罗马帝国和犹太教会的抵制下,有建立教会并力促其传播的积极人品个性?我们自己的贝纳德主教呢,他的战斗精神使学院运动与联合会分离,并最终导致了总教会的成立,当时学院的所有成员在他自己亲自挑选的神职人员的带领下,因他的滥用职权而辞职并成立了总教会。

保罗自己对信仰与良善的关系的教导是相当正确的,与主自己在世时所教导的教义是一致的,至少在正确的语境下看是如此。他关于主的本质的教导也是相当正确的。他的其他一些教导,特别是关于男人和女人之间关系的教导,是值得怀疑的。但这正是理解保罗的著作以及他对基督教会和新基督教会之影响的基础。他所有的书信都构成了早期基督教会引人入胜的历史。他所教导的一些教义相当好,把真正的真理说得相当清楚并恰当,但他所有的书信,无论是好的还是不那么好的,都是他自己的意见,不具有像福音书那样的神圣权威。因此,保罗的作品是 “教会的好书”,因为它们教导我们历史,可以用来证实和说明旧约和福音书中所教导的教义,但不应该以保罗的书信为基础,来建立在启示的圣经中其他地方没有教导的教义。阿门。

《真实的基督教》506节

。。。因为他们听说有人声称保罗的话,即人称义是因着信,不在乎遵守律法(罗马书3:28),被误解了,保罗在此所说的信不是指当今教会之信,即不是信永恒的三个神性位格,而是信主神,救主耶稣基督;并且,保罗所说的“律法行为”不是指十诫的律法,而是指为犹太人制定的摩西律法。结果,由于对这几句话的错误理解,酿成两个弥天大谎:一个是,保罗所指的信是当今教会之信;另一个是,他所指的律法是十诫。

这些人声称,从保罗对彼得(他指责彼得随犹太人行事,既知道人称义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稣基督,加拉太书2:14-16)所说的话明显可知,保罗指的是为犹太人制定的摩西律法,不是指十诫。“信耶稣基督”表信祂,并通过祂有信(对此,可参看338节)。因为保罗所说的“律法行为”是指摩西律法,所以他对信的律法与行为的律法、以及犹太人与外邦人、“受割礼的”与“未受割礼的”作了区分,凡“受割礼的”都表犹太人。此外,保罗还用这些话作结尾:

这样,我们因信废了律法吗?断乎不是!更是坚固律法(这种说法与前文一致)。(罗马书3:27-31)

在前章同样有:

原来在神面前,不是听律法的为义,乃是行律法的称义。(罗马书2:13)

神必照各人的行为报应各人。(罗马书2:6)

又: 因为我们众人必要在基督台前显露出来,叫各人按着本身所行的,或善或恶受报。(哥林多后书5:10)

他的书中还有其它类似经文。所有这些经文清楚表明,保罗拒绝无行为之信,就象雅各书所言(雅各书2:17-26)。

第二次降临

约翰·奥德纳牧师

每一个认真研究圣经的学生都知道,圣经中的一些说法可以按字面意思理解,而另一些则必须以隐喻的方式来解释。对圣经真正含义的分歧大多来自于对哪些部分是事实,哪些是隐喻的不同看法。例如,每个人都会同意 “耶和华是我的磐石”(诗篇18:2)这句话是比喻性的。但月亮要变成血的预言呢?(约珥书2:31)。

大约350年前,伽利略因教导地球绕太阳转而受到谴责。宗教裁判所声称:圣经教导说,太阳转动,大地静止。从他们的观点来看,似乎按字面意思来理解这句话也是合理的:“日头出来,日头落下,急归所出之地”(传道书1:5)。但在这个太空飞船的时代,我们的理解不一样了。我们知道这句话决不是为了让我们从字面上理解。

当基督第一次来的时候,许多人都处于对祂的期盼中。然而,祂的到来与大多数人的预期不同。人们以为祂会是一位荣耀的王—一位军事英雄。他们希望祂带领以色列军队摧枯拉朽,战无不胜,建立一个由以色列人掌权的新政府。然而,与他们设想的狂风暴雨不同,祂的降临却像一道温和且清新的空气。许多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甚至不知道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过。人们之所以对祂的到来有误解,是因为他们纯粹以字意来解释预言。

耶稣指出,许多关于祂降临的预言都是象征性的。例如,预言说耶稣要救赎以色列的子孙,但祂表明真正的以色列人都是听从并顺服上帝话语的子孙(约翰福音8:37-47;马太福音3:9;歌罗西书3:11;加拉太书3:28;罗马书3:29,10:12)。又如保罗说:“唯有里面是的,才是犹太人;割礼也是在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字句。”(罗马书2:28-29)

犹太人知道旧约关于基督降临的预言:“在天上地下,我要显出奇事,有血,有火,有烟柱。日头要变为黑暗,月亮要变为血,这都在耶和华大和可畏的日子未到以前” (约珥书2:30-31)。一些读到这些预言的人预计,当基督来的时候,会有自然灾害和巨大的政治动荡。圣经说,这些预言在基督来的时候应验了(徒2:14-21),但不是以人们所期待的震撼方式。

耶稣在尘世的国度经历肉体的争战,然而祂执掌天国,打的却是一场属灵的战争(约翰福音6:15;路加福音22:49;马太福音26:52)。“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祂说,“我的国若属这世界,我的仆人们必要争战,使我不至于被交给犹太人。但现在我的国不出于这里” (约翰福音18:36)。也如保罗后来所说:“因我们并不是与属血气的争战,乃是与那些执政的、掌权的、管辖这幽暗世界的,以及天空属灵气的恶魔争战” (以弗所书6:12)。在每一件事例中,主都示明预言涉及的首要是属灵事件,而不是政治事件。

耶稣在世的时候,几乎没有做什么事情来改变世上的秩序。国家继续兴衰,仍有战争、饥荒和瘟疫,出生、婚姻和死亡。但在灵性层面上,情况却大不相同了。地狱的势力已被征服,一个灵性自由的新时代开始了。

就像基督的第一次降临一样,祂第二次降临是一个重大的属灵事件。我们无需期盼政府或气候的剧烈变更,因为主的国度并非一个民间政权或地理位置。祂的国度关系着人类心灵的治理—即遵循神圣律法的生命。祂再来的征兆应该是我们自己心性的变化。“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人也不得说:看,在这里!看,在那里!因为,神的国就在你们心里。”(路加福音17:20-21)

耶稣第一次来到世上,用祂的真理改变了世界。当彼拉多问祂是怎样的王时,祂回答说:“我为此而生,也为此来到这世界,特为给真理作见证。”(约翰福音18:37)。祂的神迹医治了少数人,祂的真理医治了无数人。祂说:“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8:32)

耶稣应许在祂第二次来的时候,还会给我们更多的真理—更深刻的真理。“这些事,我是用比喻对你们说的;时候将到,我不再用比喻对你们说,乃要将父明明地显给你们。” (约翰福音16:25)

上帝无处不在。祂不受空间的限制。所以我们不能确实讨论祂的 “来”或“去”。上帝无需“来”到地上,因为祂无处不在。但耶稣是上帝的显现,是上帝真理的启示。同样,主说祂第二次来也是祂自己的彰显和祂真理的启示。祂说祂要以真理的灵—帮助者或安慰者的身份来。“我还有许多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祂要引导你们进入一切的真理;因为祂不是凭自己说的,而是把祂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祂要荣耀我,因为祂要将受于我的指示你们” (约翰福音16:12-14)。 “你们认识祂,因祂与你们同住,并要在你们里面。我不会撇下你们不得安慰,我必到你们这里来。”(约翰福音14:17-18)

圣 经 的 内 义

约翰·奥德纳牧师

有些人只是从字义上看待《圣经》中所说的大部分内容。另一些人则认为《圣经》是象征性为主,更具深层的意义。有时候,这两种不同观点之间会产生冲突。一方坚持认为,任何对深层意义的探求,都是出于不相信上帝明明说的话。另一方则宣称,只有通过对象征的解读,《圣经》才会变得对现实有意义,有关联。

如何解读圣经,并不只是个人意见的问题。不管我们是喜欢字面解读还是象征解读,我们都应该看看圣经是如何解释自己的。上帝如何告诉我们去解读祂的启示?祂是否指出我们应该寻找更深层次的意义?

耶稣说,所有律法和先知书的核心都系于两大诫命,即爱主和爱邻舍。但圣经中有些地方似乎并没有说要爱上帝和他人。圣经中这些部分是否真有隐藏的意义,是教我们如何去爱的?

耶稣解释说,关于谋杀的诫命不应该仅仅从字面之意来理解。在更深的层面上,它禁止仇恨和蔑视。“你们听见古人说:不可杀人。。。只是我告诉你们,凡无缘无故向他弟兄发怒的,难免受审判。”(马太福音5:21-22)同样,禁止奸淫的诫命其深层含义是禁止淫乱。“你们听见古人说:不可奸淫。只是我告诉你们,凡看见女人并贪恋她的,这人心里已经与她犯奸淫了。”(马太福音5:27-28)

耶稣经常表明,旧约圣经中包含着比初看所显示的更深的含义。例如,祂告诉门徒,旧约中有许多关于祂自己生命的预言,他们没有理解。“从摩西和众先知起,凡经上所指着自己的话,都给他们讲解明白了” (路加福音24:27) 。“他开了他们的心窍,使他们能明白经文。”(路加福音24:45)

耶稣表明,旧约中的故事是祂自己生命的象征,即使这种象征在字面意义上并不明显。例如,吗哪的故事就象征着耶稣是生命的粮:“那从天上来的粮不是摩西赐给你们的,而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给你们”(约翰福音6:32)。另一个内意指向耶稣的故事是铜蛇。“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 (约翰福音3:14)。这与约拿和鲸鱼的故事相似:“约拿三日三夜在鲸鱼肚腹中,人子也要这样三日三夜在地心里” (马太福音12:40)。耶路撒冷的圣殿,是旧约中许多故事的场景,也是耶稣的象征。(约翰福音2:19-22)

保罗也鼓励我们超越旧约的字面意思。他要求我们遵守法律的灵意,而不仅仅是字意。“唯有里面是的,才是犹太人;割礼也是在心里的,在乎灵,不在乎字句” (罗马书2:29)。“要按着灵的新样式,不按着字句的旧样式来服侍” (罗马书7:6)。“因为那字句是叫人死,圣灵是叫人活。”(哥林多后书3:6)

保罗经常指出旧约中的深层含义。例如,他说亚当是基督的象征(罗马书5:14),亚当与夏娃的婚姻象征着基督与教会的婚姻(以弗所书5:31-32)。另外,挪亚和洪水的故事象征着洗礼和重生 (彼得前书3:20-21)。以色列的会幕及其陈设,以及在会幕中进行的所有仪式和祭祀,都是耶稣救赎工作的写照。这些地上的东西是 “天上之事的形状和影子。。。是现今的一个象征”(希伯来书8:5,9:9,歌罗西书2:16-17)。亚伯拉罕、撒拉、夏甲和他们的儿子的故事也是象征,夏甲的儿子代表主与犹太人的约,撒拉的儿子象征着基督里的新约。(加拉太书4:22-31)

《出埃及记》的故事讲述了以色列子民如何逃离埃及,在旷野跋涉四十年,最后在应许之地安家落户。许多人认为这象征着我们脱离罪的奴役,经过磨练和试探,进入天堂的属灵路程。但圣经自己是否表明这是一个比喻,或者是一个有内层含意的故事?事实上,确实如此。诗篇78章开篇就说:“我要开口说比喻;我要说出古时的谜语”。接下来的 “比喻”是关于埃及的灾祸、过红海、从岩石上取水、领受天降的吗哪,等等出埃及的故事。因此,整个出埃及记的故事就是一个比喻。

先知何西阿写道:“当以色列是一个孩子时,我爱他,就从埃及召出我的儿子来”(何西阿书11:1)。显然,这里的 “孩子 “指的是幼小的民族以色列,被召出埃及是指出埃及的事件。但在更深的层次上,它指的是基督自己—预言在耶稣的生命中将会发生什么。(马太福音2:15)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旧约中的许多故事都象征着基督和祂的救赎大事。但新约中那些没有直接解释的故事呢?它们是否也有内层意义?很多人都看到以色列的儿子约瑟和耶稣之间的平行关系。下面的表说明了约瑟是如何象征基督的,尽管这象征在基督降临之前无人能够明白。


约瑟和耶稣的比较

约瑟是个牧羊人

耶稣是我们的牧者

约瑟是个爱子

耶稣是个爱子

约瑟被剥去外衣

耶稣被剥去外衣

约瑟被犹大卖了二十块银子

耶稣被犹大出卖,换取三十块银子。

约瑟被他的兄弟们抛弃

耶稣被祂的门徒抛弃

约瑟被诬陷犯罪

耶稣被诬陷犯罪

约瑟和两个罪犯一起被关在监狱里,其中一个被释放。

耶稣与两个罪犯一起被钉在十字架上,其中一个得救赎。

约瑟成为全地的统治者

耶稣成为天国之王

约瑟为饥民提供粮食

耶稣为饥饿之人提供生命的食粮

约瑟与他的兄弟们团聚,兄弟们跪拜他

耶稣与祂的门徒团聚,门徒们敬拜祂

约瑟与他的父亲团聚

耶稣与祂里面的圣父合一


《圣经》本身从来没有特别说过约瑟故事的内在意义关联着基督。那么在圣经没有做出特别解释的地方,我们是否可以探究更深的意义?

我们已经看到,基督应验了许多隐藏在旧约故事中的象征性预言。律法和先知书的每一部分是否都包含了对耶稣生命的预言?耶稣说:“莫想我来要毁掉律法或先知。我来不是要毁掉,乃是要成全。我实在告诉你们,就是到天地都过去了,律法的一点一画也不能过去,都要成全”(马太5:17-18)。如果耶稣在一点一画上都应验了律法和先知书,那么这一点一画都必然包含对祂生命的预言,或者象征性地隐喻,或者明白无误地说明。

到目前为止,我们重点讲了旧约。那么新约圣经呢,是否也包含着内层含义?耶稣经常用比喻说话。“若不用比喻,祂就不对他们说什么” (马太福音13:34)。祂告诉我们,最终祂会向我们揭示祂话语的内义。“我还有许多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这些事,我是用比喻对你们说的;时候将到,我不再用比喻对你们说,乃要将父明明地显给你们。” (约翰福音16:12, 25)

那《启示录》呢?这本书中的很多东西看来明显是象征性的。比如这本书讲的四骑士,一个骑着白马,一个骑着红马,一个骑着黑马,还有一个骑着灰马叫死亡。大多数人都能看出,这些不是字面上的马,而是其他事物的象征,比如战争、饥荒和瘟疫(启示录6:1-8)。大多数人都意识到,圣城新耶路撒冷是天堂或地上新纪元的象征,而不是字面的千里高城直耸云端。

如果启示录完全像旧约的预言一样,它一定包含了许多隐藏在预言中的象征意义,这些征象只有在预言的事件发生后才会显明出来。

圣经是上帝自身的启示。作为上帝的启示,《圣经》包含了无限的真理。为了更充分地看到这些真理,我们必须寻找圣经本身指给我们的更深层意义。如果我们这样做,主就会 “打开我们的眼睛,从祂的律法中看到奇妙的事”,使我们能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主自己在 “一点一画”中的显现。

耶稣的宝血

约翰·奥德纳牧师

在可怕的事故或谋杀现场,血液是死亡和受伤的标志。但是,当血液在我们的动脉和静脉中流动时,或者当血被输给一个垂死的病人时,它是生命的标志。我们认为,无血的灰白、苍白的脸色是死亡的标志。

我们的文化似乎充斥着暴力、死亡和血腥。例如,到六年级时,美国儿童平均在电视上看到过8000起谋杀和10万起暴行。虽然电视上演的暴力是新的,但暴力的文化—或者说对暴力的崇拜—却由来已久。在十字军东征,在宗教裁判所,在大屠杀中,那些痴迷于权力和财富的人不惜一切代价,将死亡视为最终的解决方案。他们用血浸泡《圣经》的教义,扭曲教会的方向,以达到他们邪恶的目的,并辩解、甚至美化使无辜者流血的恶行。

在如此的文化中,对流血和死亡的血腥迷恋是如此的盛行,而对流血和死亡的诚挚讨论又是如此的罕见。于是人们很容易误读圣经,只把耶稣的血看成是祂死亡的象征,而不是祂生命和真理的象征。

血代表生命

当圣经说血归到某人身上(见马太福音27:25,申命记19:10),或说一座城是“用血建造的”(见弥迦书3:10,哈巴谷书2:12),这意味着人犯了谋杀罪。在这样的情况下,血象征的是死亡。在其他情况下,血并不意味着死亡,而是意味着生命。例如,在吃肉和献祭时,以色列人总是被告知,血意味着生命。

唯独肉带着血,那就是它的生命,你们不可吃。(创世纪9:4)

无论什么活物的血,你们都不可吃,因为一切活物的血就是他的生命。(利未记17:14)

只是你要心意坚定,不可吃血,因为血是生命;不可将血与肉同吃。(申命记12:23)

因为活物的生命是在血中。我把这血赐给你们,可以在坛上为你们的生命赎罪;因血里有生命,所以能赎罪。(利未记17:11)

因此,在所有的祭祀和饮食中,血是生命的象征。也就是说,它并非象征夺取生命,而象征保存或接受生命。因此,赎罪的血并非象征死亡或惩罚,而是象征生命。耶稣论到祂的血时也是如此。祂的血并非象征祂的死亡,而象征祂的生命。

耶稣对他们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他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的肉,喝我的血的,就有永生,而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约翰福音6:53-54)

显然,耶稣说的话是象征性的。祂不是要我们吃肉体的肉,喝物质的血,而是要我们接受祂的生命,也就是从灵意上理解祂的血和肉。

血代表上帝的真理

圣经有时提到 “立约的血”(出埃及记24:8,撒迦利亚书9:11,希伯来书10:29,13:20)。这约就是上帝写在石版上的十条诫命(出埃及记34:28;申命记4:13。另见利未记26:15;申命记5:1-6;9:9-15;王上8:9,21;王下23:3;历代志下6:11,诗篇103:18)。存放十条诫命的柜子被称为约柜(民数记10:33,14:44;申命记10:8,31:25)。从广义上讲,约指的是律法书或上帝的全部话语(如诗篇105:8;78:10)。它被称为约书(王下23:2-3;代下34:30-31),与约柜一起保存。(申命记31:9,25-26)。

当然,上帝并不满足于我们仅仅知道真理,或者把真理写在石头或纸上。祂要我们顺从真理,按真理生活。祂要我们把律法铭记于心,融入心灵。这才是真正的约。

耶和华说:“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我要作他们的上帝,他们要作我的子民。(耶利米书31:33,参照以赛亚书59:21)

当我们明白了约是主的十条诫命,进而从更广的意义上看,是主的所有话语或所有真理,我们就会明白,立约的血是用血来象征那真理。

例如当摩西把血洒在百姓身上时,他说:“看哪,这是耶和华按这一切话与你们立约的血。”(出埃及记24:8)很明显,洒血象征着百姓接受上帝的真理或律法,遵守上帝的诫命。(他并没有说:“这血是上帝向你们施行的刑罚”,或 “这血象征你们应得的死亡”)。

新约中耶稣也做了同样的暗示。如果祂的意思是,祂的 “血”象征祂的死,祂可能会说:”这是我死亡的血”。但祂实际说的是:“这是我立新约的血。”(马太福音26:28;马可福音14:24),“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的。”(路加福音22:20)同样,新约是上帝的真理或律法,要写在我们的心里。(以西结书16:60,62)。

由于血在这里是指上帝的真理,所以它被认定为光,认为要洗净我们的罪。

我们若在光中行,如同上帝在光中,就彼此相交,祂儿子耶稣基督的血也洗净我们一切的罪。(约翰一书1:7)

我们读到,血作见证,与圣灵相合;圣灵作证,因为圣灵是真理(约翰一书5:6-8)。这里,血再次与真理联系在一起。在其他经文中,血也与圣道有关。

他们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和他们的见证所发出的话语。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性命。(启示录12:11)

他穿着一件在血中浸泡的衣服;他的名称为神之道。(启示录19:13)

当我们明白血的意思是指上帝的律法,祂的话语,祂的真理,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说我们应该喝祂的血(约翰福音6:53-56),被祂的血洁净或洗净(启示录1:5;7:14;约翰一书1:7;希伯来书9:14,22)。祂要我们喝祂话语的活水,被祂的真理洁净。耶稣是真实的道成肉身,或者说是上帝永恒智慧的人身彰显,所以祂的生命之血就是神圣真理,是为净化我们,引领我们回归祂而浇灌下来的新约。

上帝不愿流血

在旧约的祭祀中,上帝看重的不是血本身。上帝要的是人们遵守祂的诫命,接受祂的生命。在那个时代,有许多其他的宗教,不仅用血和动物献祭,也用人献祭。但上帝要的不是血。以色列宗教的不同之处在于,血被用来象征上帝的律法和生命,要求人们超越血的本身,进入血所代表的生命。祭祀中的血用来象征这真理和生命,但肉体的血本身并不会带来任何赎罪。而是血所象征的(即遵守诫命和接受生命)带来了上帝的救赎。这一点从以下事实可以清楚地看出,当献祭的人违反诫命、不爱他人时,献祭的血是上帝所厌恶的。洒血的行为本身并不能取悦上帝。

耶和华说:你们所献的许多祭物与我何益呢?公绵羊的燔祭和肥畜的脂油,我已经够了;公牛的血,羊羔的血,公山羊的血,我都不喜悦。。。你们举手祷告,我必遮眼不看;就是你们多多地祷告,我也不听。你们的手都满了血。(以赛亚书1:11, 15)

主不要血,但要感恩和信守承诺

我岂吃公牛的肉吗?我岂喝山羊的血吗?你们要以感谢为祭献与上帝,又要向至高者还你的愿。(诗篇50:13-14)

因为公牛和山羊的血,断不能除罪。(希伯来书10:4;比较以西结书44:7;以赛亚书66:3)

这些经文表明,上帝不要字意上的血。人们完全误解了上帝,以为上帝实际是想要字意上的血,而不是血所代表的事物:就是按照上帝的律法生活。

对耶稣宝血的理解上,有些人也犯了同样的错误。他们忘记了血所代表的意义,只关注字面上的血,而不关注祂给我们的生命和真理。当圣经提到耶稣的血时,有些人认为血只象征着祂的死,而没有真正明白圣经中说的血是什么意思。然后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他们又进一步假设耶稣是用祂的死,而不是用祂的生命来拯救我们,以为祂的死是替我们赎罪,承担上帝对我们罪的惩罚。

关注生命,而非死亡

对耶稣宝血的误解,核心是对耶稣为什么死的误解。圣经从来没有说过,耶稣通过祂的死把我们从上帝的惩罚或罪的刑罚中拯救出来;祂其实是把我们从魔鬼的权势和罪的捆绑中解救出来。

耶稣之死的一个原因是为了战胜地狱的权势。耶稣一生都在与邪灵作斗争,祂的受难是与邪恶的最后征战,祂的复活是胜过邪恶的最终胜利。对每一个人来说,战胜邪恶都涉及到试探或与邪恶斗争,“向罪和世界死”。在我们个人与邪恶斗争的同时,基督在宇宙尺度上征战邪恶,祂的死结束了这场斗争。所以圣经说,“上帝亲自成了血肉之体,好借着死败坏那掌死权的,就是魔鬼”(希伯来书2:14-15)。不过,是祂的生命拯救了我们,而不是祂的死亡。 (罗马书5:10)

圣经为耶稣的死给出的另一个解释理由是,祂使祂的人性与祂的神性完全合而为一,这样祂就可以 “将两下借着自己造成一个新人。”(以弗所书2:14-16,参约翰福音17:11,21;10:30),这样祂就可以 “到父那里去”(约翰福音13:3;14:2,28;16:10),或者说可以 “得荣耀”(约翰福音17:1,5;10:30;17:11,21),或 “进入祂的荣耀里”(路加福音24:26),即 “得着完全”(路加福音13:32),或 “成圣”(约翰福音17:19)。

毫无疑问,耶稣为我们的罪而死,目的是要使我们从罪中解放出来。但圣经教导我们,通过试探和死亡,祂战胜了邪恶,荣耀了自己,给了我们生命,揭示了真理。所以,问题根本不在于基督是否为我们而死,而在于祂为什么而死。

这不是因为天父要求惩罚。圣经从来没有说过,基督救赎我们,成为我们的替罪羊,承担罪责,所以有罪的人可以逍遥法外。这种解释是基督之后1000多年才在基督教界发展起来的, 根本不符合圣经。在基督之后的十一世纪末,基督教会被东征的十字军所迷惑,而驱使后者的是复仇和政治动机,要把 “异教徒”(包括婴儿)的血洒在圣地。他们嘶声呐喊 “奉上帝的旨意!”,以图美化、神化这种嗜血杀戮。从此教会如此专注于流血和死亡,以至于他们想象上帝自己要流异教徒的血,以报复他们的罪和不信。就在教会历史的这个黑暗时期,坎特伯雷的安瑟伦发明了这样一个观点:基督之死的原因是父上帝要求一个无罪之人的血和死,以惩罚人类的罪。正是这个安瑟伦发明了 “满足”的概念—上帝只有通过死亡和流血才能得到 “满足”。

这种对流血和死亡的狂热崇拜不是真正的基督教。耶稣从来没有描绘过愤怒、嗜血的上帝,说祂对 “正义”的要求可以通过看到祂儿子流血而得到安抚。耶稣确实说过,新约之人若吃祂的肉,喝祂的血将得到生命,但这是耶稣关于祂血的唯一说法,祂说这话的目的是要人们抛弃血腥的祭祀,而聚焦在祂的生命和真理上。祂的重点始终是教导我们如何活在对上帝和他人的爱中。今天所有的基督徒都应该效法祂的榜样,摈弃流血和死亡,而聚焦在祂的教导—我们应该如何生活上。

细菌的种类与人的生命状态

作者:庆雪

神用智慧和爱创造了世界,人可以对万物进行观察和思考,从中悟出生命的道理,探究永恒世界的秘密。史威登堡在他的巨著中对自然界物质生命成长规律对应人的灵性生命成长规律有详细而有趣的描述,这给我们带来了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如果我们继续对世界上受造物进行观察思考,一定还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启发和智慧。现今科技越来越注重向微观世界发展了,那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微不足道的细菌吧。

细菌属于微生物的一种。提到细菌的性质,我们通常第一反应是,细菌致病,对健康不利;或是想到细菌中也有有益菌,能保健,从这个角度看细菌、思考生命,也许可以提醒人们去发现、重视自己生命中不易觉察到的恶和良善,不以恶小而为之,不因善小而不为,让自己从内而外都走在光明的道路上。而当我们在进一步了解到,如果按照细菌对氧气的需求程度来分类的话,可以分成五类,如果把氧气比做生命(爱),把细菌比做人的灵魂的话,我们可以惊奇地发现,五种细菌的类别正好对应着人的灵魂的五种生命状态,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

第一种细菌是专性需氧菌,必须有氧气才能活动和生存;没有氧气的话,就不能存活;氧气浓度越大,细菌越活跃。这可以对应一个灵人在属天天堂中的生命状态,或者是属天天使的生命状态。有氧环境对应着天堂,那里全然光明、全然美善,爱与良善是灵魂的全部生命和需求,没有其他。这里是以爱为主导的天堂,由主发出。一个在属天状态中的灵魂在这里如鱼得水,正如专性需氧菌在高浓度的氧气中一样。

第二种是微性需氧菌,必须有氧气才可以存活,但不能在高氧浓度中存活。这可以对应一个灵人在第二层天堂,也就是属灵天堂的生命状态,或者是属灵天使的生命状态。这里接受主爱的流注,但是爱的浓度却不及属天天堂,是由智慧主导而并非由爱主导天堂,相对于属天天堂低了一级,如果把这一层的灵人提到属天天堂,他们会非常不适应那里强烈的光和热,一刻也待不下去,正如不能在高浓度氧气中存活的细菌的状态。

第三种是兼性厌氧菌,既可以在有氧环境下存活,也可以在无氧环境中存活。这可以对应人在世生活时灵魂还没有定型之时的生命状态。此时,人的心念可以自由穿梭于天堂地狱之间,他的爱上一秒可以被来自地狱的邪恶和虚假的信念牵引,下一秒也可以被主或者天使用良善和真理带领至天堂,这时候他的主导爱还没有稳定形成,也许此人正苦苦在试探中或者属灵争战中挣扎,如果这个时候他能信靠主,主必定能带领他胜过争战,得以重生,让他的主导爱稳定于天堂中。

第四种是耐氧厌氧菌,他们在有氧气的环境下也可以存活,但是活性不佳,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下活性很强。这可以对应人在世生活时,心被地狱虏去了的状态,无氧环境对应地狱,他对地狱而来的邪恶和虚假已经产生了感情,虽然主常常借他身边的人和事用良善和智慧引导他,试着把他提到有氧环境,也就是充满爱和真理的天堂,但是他并不受感动,也不会欣赏,反而觉得自己的私欲受到了束缚,他的主导爱已经偏向地狱,他更享受地狱的自由,不爱从神而来的美善,这个状态是比较危险的,因为他的主导爱已经将他向下拖行于地狱之路。

第五种是专性厌氧,只能在无氧环境下存活,无法在有氧状况下生存。这种细菌可以对应一个地狱之灵的生命状态,无氧环境对应地狱中的全然邪恶,没有丝毫良善,而他却享受其中,可以在那里肆意放纵自己的邪情私欲,见不得丝毫光明。如果将他们提到有氧环境也就是光明之处,他们会感到窒息,痛苦,难以存活,马上藏到幽深黑暗的洞穴之中。

氧气,对需要氧气生存的细菌来说,是养分,是必须品,对不需要氧气的厌氧菌来说,是毒药,一点也不能沾,对耐氧菌来说,可有可无甚至最好不要。如果把爱比作人生命的养分和食粮,我们有多需要它呢?

再论天使

澳大利亚新教会信仰宣告之

再论天使

(本文原为 “快乐天使”灵性成长讲座上的引言)

本文将帮助你理解:

  • 天使是甚麽人?
  • 天使对我们生命的积极影响,以及
  • 我们怎样才能使自己更多领受上帝信使的影响。

今天的活动几乎完全以以马内利-史威登堡的著作为基础。这是有充分的理由的。他的属灵著作(约三十卷)耗费了他后半生的精力,在这段时间里,他每天都在接触天使和其他灵性世界的居民。他的著作包含了对天使的存在及其本质的特别领悟,并提供了许多指导,帮助我们培养与天使的联系。

首先,我应该说,史威登堡的认知并非哗众取宠。

与新时代大师和灵媒常喜欢在报纸上刊登的广告不同,我不能保证你会看到天使。我也无法给你提供一个神奇的药方或一套法术,保证你会有撼动心魄的灵界邂逅。然而,基本的原则很容易理解,而且适用于每个人。因此,虽然你可能无法与天使握手,但你若践行史威登堡推荐的方法,就一定会使自己离天使的影响更近。

天使是什么?

如果我们浏览一下《圣经》,会发现“天使”这个词的翻译通常来源于两个词:一个是希腊文的“Aggelos”,另一个是与其对应的希伯来语“Malak”。虽然我们最熟悉的翻译是 “天使”,但也可译为 “信使”。我们发现,这个词不一定表示灵性个体。最突出的例子是先知书《玛拉基书》的作者,他的名字意为 “我的信使”。那么,信息是什么呢?

在圣经中多次提到 “耶和华的天使”,每当如此提及以表达美好之意时,就代表和象征着主以及来自主的一些基本特性。(《属天的奥秘》1925)

因此,在圣经中天使是神性特质的体现。如果考察那些有缘见到天使 “肉身”者的经历,我们就会发现,天使确实带来了天意、慈悲、希望和勇气的信息。与传统犹太教和基督教的理解相反,史威登堡写道,天使是人—是曾在世上生活过,死了,现在住在天堂的人。

在整个天堂,没有一位天使是起初受造的。。。天堂地狱所有的人都出于人类。(《天堂与地狱》311)

每位天使都呈现为完美的人形(《天堂与地狱》311)

 ‘天使’也指源于主的品性,与世上接受它们的人同在。。。那些成为天使的人生活在世上时,其内在已经成为天使。(《属天的奥秘》10528)

为什么在这个问题上史威登堡的思想会如此不同呢?我们应该认识到拜火教(袄教)对西方传统宗教思想的影响。巴比伦流亡使以色列的子民接触到了各种不同的宗教,虽然犹太教在那段时间里努力保持其宗教的纯洁性,但人们对拜火教崇拜的广泛接受也导致了深刻的影响。在某些方面,这种影响是积极的,例如重建对灵性真实的信心。

然而,它也传播了二元论的世界观,即把宇宙描绘成善恶势力的战场。正是这种二元论催生了这样一种观念,即天使是首先被造的超级族类,他们中的一些人 “堕落”了,被上帝抛进了地狱,于是开始了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将随着上帝和祂的天国军队胜利而终结现有的宇宙。

当认识到天使是人时,我们就面对着一个颇具吸引力的可能—那就是我们自己也会成为天使。我们不仅可以经历天使的临在以及与之相通的益处,还可以体验成为天使的恩典。而且,我们可以在今生就体验到这些祝福,不必等到死后再去体验。如上所述,《圣经》中天使这个词的希伯来语和希腊语都是指灵界和尘世的信使。这是一幅美丽的画面,我们稍后会回到这幅画。请参看附录(天使实情),这是史威登堡著作中关于天使特征的一个清单。

与天使相通可望得哪些益处?

邂逅天使的故事展示了一系列可能的益处。正如我们从史威登堡对《圣经》的观察所得出的,这些信使给那些最需要的人带来了关爱、保护、希望和勇气。史威登堡特别提到了一种属灵的保护,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提升心智健康和适应能力。

邪灵在人睡觉的时候有强烈而炽热的欲望去骚扰和攻击人,但此时人也受到主的特别保护,因为爱是不睡觉的。(《属天的奥秘》1983)

天堂入口处的天使灵受命看护某些熟睡的人,防止他们在此期间被邪灵骚扰。他们以极大的喜悦来执行任务,甚至争先恐后要去参与。他们喜欢用自己见识到的喜悦和快乐来充实人的情感和性格。(《属天的奥秘》1977.2)

一位天使就能驱逐成千上万的邪灵,因为邪灵们无法抵挡互爱的灵性气场。(《属天的奥秘》1398)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获得这些益处呢?史威登堡在与天使的交往中,提出了一个注意事项。

人若从灵界的交流得到指引,说他该信甚麽或该做甚麽,这些指引都不会来自主或任何天堂天使,而来自其他一些狂热的灵,要诱惑他入歧途。 (《圣治》321)

这表明,直接与天使说话的行为不仅没有用,而且可能是有害的。为了更好地理解我们与天使的互动,我们需要探讨史威登堡所说的 “灌输”。

灌输(influx)

熟悉物理学的人都知道流量(flux)这个词的意思是流动。所以,灌输(in-flux)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流进来的意思。这是个很简单的原理。人是一种灵性—物质的存在,即同时存在于两个世界中。我们观察、触摸和品尝我们的物质环境,所以我们最常意识到的就是这个物质世界。但是,我们也存在于一个灵性环境中,我们与之紧密相连并相互作用。史威登堡告诉我们,我们所有的思维都来自于灵性世界(我们对此并不知情),这都是与我们密切互动的灵在作为。

人的思想和意志中没有任何东西是源于他自己的。相反地,一切都是流入他的。从主而来的良善和真理从天国流入,通过与他同在的天使实现;来自地狱的邪恶和谬误,则通过与他同在的邪灵流入。凡流入的就进入他的思想和意志。(《属天的奥秘》5846)

初看起来,会觉得这似乎很荒唐,因为这完全违背我们对自己的认知:我们是独立的、自足的生命啊!上述观念也表明,我们并不像自己希望的那样自由。在史威登堡看来,这才正是我们自由的机理。让我来解释一下。如果我的思维仅仅出于我自己,那么我的思维就只能反映我自己。我的思想将无法跳出我自己本性的框框。我会一成不变,无法成长或改变,不管是好是坏。但事实的真相是,我接受来自外界的影响,这使我能够突破遗传限制而得自由。

为了使人获得自由,主将他放在一个位置上,使他处于邪恶与良善,谬误与真理之间。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他身边有邪灵位于一方,天使在另一方。因为如果人要得救,他就必须身处自由中,在自由中被引离邪恶,趋向良善。(《属天的奥秘》5982)

我们处于一种 “平衡”状态中,即善恶力量的平衡。通过这种平衡,我们拥有灵性的自由。这种平衡使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哪种力量,从而使平衡向之倾斜。由于我们与天使已经有了联系!我们没有必要再去寻找他们,也不需要意识到他们。他们已经在身边了。但是,如果我们的意念被灵界的沟通引导,我们有能力左右这种沟通吗?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像一条在灵性海洋上颠簸的小船,每一阵灵性阵风吹来的心血来潮和幻想都会冲击我们的航向。我们如何才能调整这种平衡,从而与天使的联系更紧密,使邪灵困坐愁湾呢?史威登堡的答案很简单—我们的舵,我们的锚,可以在我们内有的爱中找到。

大量的经历告诉我,人的爱决定了灵与他关系的密切程度。只要我已经开始全心全意深爱某事,具有相似爱的灵体就会出现。而且它们不会被清除,直到这样的爱消逝。(《属天的奥秘》6196)

天使或灵人可以在一瞬间来到另一个人面前,只要他们有相似的爱之情感和相似的思想。因为正是这两个因素决定了灵性世界的空间表象。(《真实的基督教》64)

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培养积极的属灵之爱,来加强正向的属灵沟通。如果我们盼望天使的帮助,就必须渴望并培养天使的品性。

小结

今天所讲要点:

  • 天使是来自主的使者,是神性品性的活生生体现。
  • 我们每个人都有天使与邪灵相伴。
  • 若欲使平衡向天堂倾斜,我们的内在需要培养发展天使的品性。
  • 我们的外在行为需要落实这些品性。

附录-天使实情

(为简洁起见删除了参考目录。如你需要这些信息,请联系我。)

主就是天堂,天使并非从自己而生。天使觉知到他们的生命得自主,认识到自己内有邪恶。主住在一切属祂的存在之内,伴有天使。圣经中的天使代表着主的品性。天堂不在天使之外,而在天使之内。

天使只能在灵性层面思考事物。天使不知道何为时间。天使不知道年龄和晚年,只知道生命的状态。天使不担心未来。

天使爱邻舍胜过爱自己。天使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祝福和幸福。若能拯救一个灵魂,天使不惧遭受地狱的折磨。聪明和智慧造就了天使。天使处于对主之爱和彼此之爱中—因此在聪明和智慧中。天使处于不断地完善之中。良善与真理的结合成就了天使。一个重生之人的内在已经来到天堂。人若出自真心、情不自禁地践行良善,言说真理,他就是天堂的天使。人若想成为天使,就必须从世上携带天使的品性。

天使的思想呈现在他们的脸上。天使以充满爱和慈悲的人形出现。天使之美源自他们的爱与慈悲的形式。天使所盼所望只为行使爱与慈悲的良善用途。天使是天堂的最小样式。天使拒绝对其所行良善的任何感谢。

天使有节制的惩罚恶灵。天使不会把人投入地狱。天使从不攻击,他们只行遮挡和保护。天使几乎看不到别人的邪恶,他们发现人身上的良善,对看到的不良事物做出善意的解释。一位天使可以使千万恶灵恐惧,落荒而逃。没有任何天使能被魔鬼诱惑,因为当他在主里时,邪灵无法接近。

每当因爱邪恶和谬误而想为所欲为时,天使就会痛苦不堪。

天使能从人的一念之间看出其良善与真情,从而看出此人的品性。我们因所爱之事与天使联结。天使通过激励我们的事物与我们互动。天使根据人的情感进行灌输。天使流入人认识并相信的事物。天使流入人的良心。天使通过人的欲望和想法,无论是好是坏,努力使人转向良善和真理。

天使会远离处于邪恶和谬误之中的人。主通过与人相伴的天使为人征战。天使保护人,尤其在睡眠中的人。天使所行之事不会超出人的认知能力之上。仅仅有属世良善的人,难以得到天使的保护。天使安慰那些经历邪灵之手蹂躏的人。来自天使的流入进入人的内在,外在感官不能感知。天使不听空洞的祷告,而倾听蒙屈受辱之人的心声。

若希望更多信息,请联系:

David Moffat
PO Box 934
WODEN ACT 2606
Australia

(02) 6296 1053
d_a_moffat@yahoo.com.au

关于天使

引言

天使或灵人可以在一瞬间显现在另一个人眼前,只要他有相似的爱之情感和相似的思想。因为正是这两个因素决定了灵性世界空间的表象。(以马内利.史威登堡:《真实的基督教》64)

世上有很多关于奇遇天使的故事。你可以在许多书店里买到讲述这类故事的各种书籍。这些故事多半讲述的是一些急需帮助的人得到安慰、保护、引导或及时警告的故事。天上的使者出现了,又突然消失了。可能许多人看到了,也可能只有接受祝福的人看得到…… 都是鼓舞人心的故事。然而,这些故事留下的问题比提供的答案更多。在所有向天使的膀臂寻求安慰或救助的人里,还有很多我们认为更应该得到救助的人,他们的祈祷并没有得到回应,为什么?天使从何而来?普通人怎么能获得那种显然只属于少数人的特殊祝福呢?

不足为奇,随着人们对天使学的兴趣越来越高,该领域的专家数量也成倍增长。他们解答疑问,指导人们与灵界向导或守护天使建立联系,提供灵性上的保护。但是,有个人比其他人更胜一筹—他就是伟大的科学家、哲学家、神学家和通行两界者,以马内利-史威登堡。他的解释简单明晰,合逻辑、合情理。。。无需劳心费神,付出代价。

史威登堡生于1688年,是一位路德宗主教的儿子。他的早期生活潜心于追求知识,尤其是在科学方面。在这期间,他发表了大量论文,取得了众多发现,并设计了许多远超他那个时代的发明—比如潜艇和飞行器。但他在科学和工程学生涯中,始终持守基督信仰,并探询灵魂的来龙去脉。这样的兴趣促使他研究人体解剖学和生理学,在大脑机理上取得关键性发现。当然,他没有在身体里找到灵魂,于是他转向信仰来寻求能提供的答案。这导致了他的灵性觉醒,并在天使和灵人的日常陪伴下度过了三十年。他与他们交谈,感受他们对他的心性和身体的影响,他在《天堂与地狱》一书中详细描述了这些经历。这是他最著名的一本书,是他后半生所著三十多卷书中的一卷。

史威登堡关于天使的教导

史公关于天使的教导可以概括如下(参阅下面的史公著作引文)

  • 天使代表着人成长和发展的巅峰(他们不是单独创造的种族)。
  • 每一个人都有天使和邪灵陪伴。
  • 天使通常会对我们施加无形的影响。
  • 通过我们的动机、欲望和选择的生活,我们与这些天使和灵人的联系会得到加强或削弱。
  • 每个人都有可能在死后进入天堂,成为天使,只要他们选择如此。

史威登堡并没有保证每个人都能看到天使。然而他确实指出,每个人都有机会感受到天使对自己生活的影响。他的观点并非特别奇美壮观,但却充满希望和助益。他的道理很容易学习和理解,人若认真学习并实践,就会使生命产生真正改变。

史公著作摘录

天使代表着人成长和发展的巅峰。每位天使都呈现为完美的人形。(《天堂与地狱73》)。

每位天使也是一个最小的天堂。天堂不在天使之外,而在其内。天使的内在要素,就是他心性的各个层级,遵循天堂的样式被安排的井然有序,便于接受他之外的天堂要素。天使照着从主领受的内在良善的品质,来接收这一切。 (《天堂与地狱》53)

天堂之人不断朝着青春年华迈进,时间越长,他们的青春年华就越快乐,越幸福。不仅持续到永远,且随着其爱,良善与信心的增长而增长。(《天堂与地狱》414)

天使并非一个单独被创造的种类。唯有主是真正的人!天使、灵人和世上之人都是因祂而被称为人。(《属天的奥秘》6626)

在整个天堂,没有一位天使是起初受造的;在整个地狱,也没有一个魔鬼曾是光明的天使被投入地狱。相反,天堂地狱所有的人都出于人类。(《天堂与地狱》311)

对于天使呈人形,或就是人,我目睹了成千上万次。我与他们当面交谈,有时一位,有时一群多位。对于他们的形象,我没发现与人有任何不同。(《天堂与地狱》74)

每个人都有天使和邪灵相伴。为了使人获得自由,主将他放在一个位置上,使他处于邪恶与良善,谬误与真理之间。在实现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邪灵位于他的一侧,天使在另一侧。因为如果人要得救,他就必须身处自由中,在自由中被引离邪恶,趋向良善。(《属天的奥秘》5982)

一般来说每个人里面都有两扇门。一扇门向着地狱敞开,可以看到那里邪恶和谬误的东西。在那扇门里,有地狱的魔鬼和邪灵。另一扇门朝向天堂,展现出那里的良善和真理。在那扇门里的是天使。(《属天的奥秘》2851.2)

即使恶人也有天使与他们相伴,因为他们仍有机会转变。如果他们愿意的话,就能转向天堂,接受来自天堂的灌输,并被改造。(《属天的奥秘》 7295.2)

天使通常对我们施加无形的影响。总体而言,特定社群的天使受差派保护世人,关照他们,引导他们脱离恶欲恶念,并依据其自愿的程度注入善念。这样天使尽可能地驱除人的恶欲,调理他们的行为和言语。(《天堂与地狱》391)

天使会根据人的情感调整所传递的灌输。他们温柔地引导这些情感,使之转向良善,避免造成毁损。灌输实际上是无声无息,几乎无法察觉的,因为这是对人之内在的浇灌,总是在人的自由之内运行(《属天的奥秘》 6205)

人若从灵界的交流得到指引,说他该信甚麽或该做甚麽,这些指引都不会来自主或任何天堂天使,而来自其他一些狂热的灵,要诱惑他入歧途。所有来自主的交流都是通过启蒙认知和喜爱真理而实现的,这些发生在他钟爱领悟的情感中。(《圣治》321)

通过我们的动机、欲望和所取的生活,我们与这些天使和灵人的联系得到加强或削弱。当天使与世上之人同在时,他们居于人的情感之中,可说是几无间隔。人若因真理专注于良善,天使便与其相近。反之,人的生活若远离良善,天使就与其疏远。 (《天堂与地狱》391)

当一个人积极地思考神性事物的时候,他就贴近天堂天使。他越这样做,就越与他们紧密联系,于是他的内在之人就被打开,能在自身所处的光中领悟,这就是属灵之人。(《天堂与地狱》530)

人若从圣经而使其属灵生命处于良善和真理之中,他就已经与天堂天使相伴,他内在心性的状态使他居于天使之中。(《揭秘<启示录>》906)

每个人都有可能死后进入天堂成为天使,如果他愿意的话。“天使”也指从主而出的品性,与愿意领受的世上之人同在。那些内在获得从主而来的爱之良善和信之真理的人,死后就会成为天使。这些成为天使的人活在世上时,其内在也已经是天使(《属天的奥秘》10528)。

天使整个身体尤其他的面容,显得几乎是慈眉善目,显而易见。当看到如此样貌时,会感到一种难以言喻的美,以其慈悲感动着人心灵深处的生机。人若过着爱主和爱邻舍的生活,就会成为这样的样式。或者说,在来生也会具有这样的美。(《天堂与地狱》414)

那些生前接受主的圣洁事物的人(就是那些接受主对全人类之爱,从而从主接受对邻舍之爱的人,也就是接受主的相互之爱的人),身后会获得聪明和智慧,以及无以言表的幸福。因为他们成为了天使,也就是实实在在的人。(《属天的奥秘》 4220)

除非人在世时就承载了某些天使的特性,否则无人能成为天使,或者说进入天堂。此外,天使的特性也包括因走上天路而熟知这路,或被知识引领而走上天路。(《圣治》60)

有关天使的链接

(注意:下列网址不一定反映新教会的教导)

其他信息

关于天使和我们的灵性成长计划,天使趣闻等更多信息,这里可以提供。如果您需要进一步的咨询,请联系我们。

David Moffat
PO Box 934
WODEN ACT 2606
Australia

(02) 6296 1053
d_a_moffat@yahoo.com.au

死后生命

在我们可能会思考的关于生命的众多问题中,最令人敬畏的是,肉体死亡后我们的生命是否还会继续?在这些基本问题上,还有许多其他重要的问题:是否有天堂和地狱?是否有一种特定的信仰提供通往永生和救赎之路?如果是,是哪一种?或者可能是更个人化的问题:死后还能见到我的亲人吗? 像其他基督教会和大多数主要宗教一样,新教会相信,我们的肉体死后生命肯定还存在。但是,我们对死亡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我们认为,死亡是一个自然过程,此后人的生命在灵性世界的维度上延续。这一点对每个人来说都是绝对正确的,因为每个活着的人,都从上帝那里获得一个不死的灵魂。

在今生的生活中,我们灵魂或灵性的品质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通过我们所做的成千上万个、也许是数百万个决定,我们选择了自己生命的主导爱和核心快乐。如果我们自觉地、主动地做出决定,要服务于生命本身,并进而促进他人的福祉,那么死后我们就会来到一个叫做天堂的环境里。在那里,所有能到达的人都以这种爱作为人生的基本动力。他们必然平安、祥和、快乐地生活在一起。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主动地、刻意地顽固坚持,只为自己和自己的享受而活,我们就逐步产生强烈而深刻的自私自利。最终,我们生活中的主导爱和快乐都成了这样的东西,如对他人的操纵和支配、仇恨、报复和嫉妒。于是死后我们会进入一个叫做地狱的环境。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居民都有类似的利己野心和快乐。我们今生很容易做出这样的决定,再三地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就会导致这样的后果。

请注意,发现自己身处天堂或地狱,最终并不取决于你所持的宗教信仰类型,而是取决于你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说到这里,有一个问题需要明白,人若在今生由于养育和环境的原因,无法经历爱或在生活中无法做出自由选择,他死后进入灵性世界,还有充分机会开始做出自己真正的选择,而这是他今生从来没有过的。没有人在死后被惩罚,被扔进一个他们不喜欢甚至陌生的地方或环境。那些热爱良善的人,会在天堂里找到自己的位置。那些明知故犯沉迷邪恶的人,会心甘情愿地在地狱里找到自己永恒的家。没有人,甚至上帝,都不审判人。只有我们审判自己,那就是我们应对属灵真理的状态。这种状态与我们的主导爱一致,不管是良善还是邪恶。

在来世,我们将生活在一个与我们所知世界非常相似的世界。我们的身体处于那个世界上,进行活动、发挥作用。我们与那里的其他人交往。我们会被那些与我们高度相似的人吸引,我们肯定会再见到那些我们今生相爱、相知的人。然而,那个世界里的一些影响或法则,无法运行在我们目前身处的物质环境里。在那里,我们的真实自我必需坦诚公开。事实上,我们内在生命的品性会向我们身边的环境彰显,别人会清楚地看到这些真实面目。甚至我们的个人外貌都会与这种内在状态一致,无论我们喜欢与否,都是如此。

在那个世界里,一切都会显露无遗。我们会看到今生与我们共同生活的人以及我们所爱的人,彼此之间是否真正相容。如果我们是相容的—即我们真正喜欢并欣赏对方的存在,我们就会一直在一起。但如果事实证明这段关系的存在只是由于很肤浅的原因,我们就会愉快地分开,形成新的关系。

还是那句话,没有任何外在权威强加给任何人不想要的东西,也没有人会离开他们真心希望共处之人。只有内在的不适应会导致分离。任何人今生都无需担心,进入灵界后我们会不公平地错过甚麽,或得到的东西并非最合适我们。唯有今生的选择才能决定我们来生将要经历的品质。

对于永生问题的深刻思考,确实震撼心灵。我们都体会过,如果做自己非常喜欢的事情,全身心投入而废寝忘食,忘了时间的感觉。与今世不同的是,在灵性世界里,这种满足且充实的时光体验是常态而非例外。在那里,我们将充分体验当下的时光,并全情投入正在从事的活动。在我们看来,这就是天堂的样貌。

圣经的深层含义

你可能会惊讶地听到,在《圣经》所使用的文字和所讲的故事里有更深层的意义!这深层的意义并非通过某种神秘密码来预测未来,而是关于你的内在世界。一旦你了解到这一点,《圣经》就会成为一个发现自我的非凡教具,全然不同于你可能曾经反复纠结并常想放弃的《圣经》。认识这更深层、更属灵的意义,可能会重新唤起你的兴趣。如果你从未对上帝或宗教感兴趣,或者觉得自己厌恶这些话题,那么当你有机会以这种新的方式重新审视《圣经》时,可能会生出珍视之感。

这里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圣经》中提到了许多争战。我们的内心也常有挣扎,发生在我们的自私自利与关爱他人的欲望之间发生冲突时。《圣经》说,当人们顺服上帝的时候,他们的争战总能得胜。“上帝”指的是我们所能知道的最高真理。当我们选择顺着这个真理而不是我们的自私行事时,就会永远赢得我们的争战。成功的策略,存在于圣经每一场争战规划的细节中。

研究梦的人告诉我们,梦中的一切都是关于我们内心的东西。如果你梦见你的狗,那并不真的是你的狗,而是类似于狗的东西,也许是忠诚。《圣经》也含有同样的道理。每当它提到一棵树时,它指的是一种高尚的意念,在你的心性中生长,深深地扎根,长向高处,开枝散叶,结出果实。难怪象征首要之地的伊甸园,其中心是生命之树。这里刻画的是人的心性、人的意识,这才是其本意。

《圣经》中的每一件事都富含象征意义,有助于我们了解自己的属灵生命。“山”代表更高层次的认识。“水井”形容我们从心灵深处提升或引出真确信念的能力,从而有机会进入真理,像水那样刷新和洁净我们。钱币,那些闪闪发光的小东西,具有价值,可以投资,代表我们心灵中的悟性,可以善尽其用,赢取利益,这是它的真正价值。

 “岩石”意为我们心灵中沉淀下来的真确信念。

请注意深层意义总是以何种方式关联着对象的品性或用途。这就是物质和灵性层面的关联,是“外在”和“内在”之间的关联。一旦看到这一点,你就可以自己去探索其中的象征意义。不妨这样试试:《圣经》中经常提到珍珠,寻求贵重的珍珠。想一想珍珠的许多品质,包括它如何形成。并扪心自问,在我里面有什么东西像珍珠一样?它如何形成?是什么赋予了它如此价值?

一个有益的技巧是读圣经的一节经文时,在每个名词后面加上 “我里面的”。例如,你可能会有“我里面的王”、“我里面的磐石”、“我里面的贫穷”、等等,甚至还有“我里面的主”这样的概念。这个方法乍看起来可能很奇怪,但却可以帮助你看到,在你里面有一些好像是君王的东西,一些左右你思维的主导性原则:但愿那是一位良善王者,而不是一个暴君。

走得更远、更深些。

这样考察事件的每一细节,有助于我们深入研读圣经,但如果看故事的整体,我们会有更多的收获。让我们来看看圣经中的几个故事,看看它们如何描述我们内心的状态。这里有一个简单的例子,也许能深刻改变我们对圣经话语的通常理解。耶稣说:“你们要跟从我,我要叫你们成为得人的渔夫”(马可福音1:17)。看到这里我们的第一个想法可能是,耶稣要求我们去为上帝“抓人”。但想想钓鱼:你把一条鱼从深处带出水面。钓鱼就是把活生生的、有用之物带到表面,能被看见,使人看到它们的价值,看到它们内在深藏的美好、良善。这些内在深处的,也是我们每人内在深处的东西—却常常永不为人知。这样看耶稣这些话,竟是如此的不同,具有更深的意义! 从这里我们可以延伸出一个真理:世上每一个宗教都有值得珍惜的美好与良善,凡爱惜真理者都不可忽视,更不能藐视。要促进和谐,不可推动分裂。

 “鱼”意为我们心灵深处活生生的信念。

大卫和歌利亚的故事。

那个男孩和巨人的故事描述了我们内心深处经常发生的对话。大卫年轻,没有盔甲,对上帝(即至高的真理)充满信心,他准备与巨人歌利亚战斗。而歌利亚身材高大,武器精良,力大无比,整个以色列阵营都在为之颤抖。每天早晨,歌利亚从非利士人营中走出来,辱骂他们。大卫做好了战斗准备。他从溪中挑选了五块鹅卵石。这溪流代表生命经历的流淌;这五颗圆石子,是在上帝的引领下,你的生命被塑造、得圆融,历经岁月后成为你生命组成的,那为数不多的坚实真理。

“河流 “意为我们心灵中流淌着的活跃信念。

大卫和歌利亚在山谷中一对一相遇,远离山丘上对峙的两支军队。我们的争战也是这样:对立双方一边是单纯的真理,另一边是我们顽固坚持的,“我”要如何的愿望。这是我们每天都在经历的争战。大卫只投了一块石头,即他首选的确切真理,歌利亚就倒下了。

每当你根据所知的真理行事时,就容易战胜自身私欲发出的看似无敌的喧闹。

创造的故事

上帝在六天内创造了世界,第七天就休息了。这是整本《圣经》的开篇,是我们的灵性旅程中,从混乱无序到成功为人各个阶段的大纲,也是整本圣经的前言。让我们来看看这是甚麽意思:在明白任何真道之前,我们的心灵是混沌的、没有方向的。上帝(那至高真理)命令有光。至此阶段只有光和暗,对我们来说,这是最初发生的基本变化。我们现在要开始看见焦点了,要换一换方式,要作一些选择。

第二天,上帝命令上面的水和下面的水要分开。事实上,在生命开始之前的三天,每天都有分离发生。这两个水象征我们发现,我们的生命有两个层面:一个是较高的属灵层面,其内为爱和目的;一个是功用和行动的层面,服侍属灵层面。

‘众星’意为明慧的意念闪烁在我们的心灵中。

到第三天,旱地出现了。意为我们的心灵中可以依靠的坚实基础形成了。在最初的植物中开始展现的是我们的属灵生命,生长在我们心灵中的信念开始生根。到了第四天,我们抬头看,看到了普照之光的源头,真理的源头。天上的太阳是上帝,即至高的真理,是一切生命和活动的源泉。还有月亮!当我们的心灵处于暗昧之中,无法看到真理而需要提醒的时候,月亮在那里反射着太阳的光辉。在创世的第五和第六天,生物出现了:海里的鱼和天空的飞鸟,然后是漫游大地的走兽。这些象征着我们是作为自由的灵魂被创造出来的,有独立的思想和感情,激励我们,充实我们。至此可以这样说了: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成为人意味着我们的自由意志和理性,明白了自身来自至高的源头,来自真理的上帝。每一 “天”都是成为属灵之人过程中的一个独特阶段。这是一个关于我们如何被再创造的故事。

变水为酒

现在看看第三个说明圣经故事深层意义的例子。这里讲的是世上的耶稣,而这个世界被各种不同需要和态度的人占据。故事发生在一个婚宴上。我们可能马上会问,这个婚宴代表我们里面的什么?是我们里面的什么东西要结合吗?是的,那是我们对良善的感知,以及所获得的真理。即我们行善良的愿望,要与对爱之意义的理解相结合。

婚宴上酒用完了。“酒”代表使我们振奋的真理。但这也是会用光的。怎样才能恢复呢?耶稣吩咐他们把六个空水缸装满水。把水再舀出来就成了酒。这里的象征意义是:我们生命的委身要完全,要满满当当的。当我们如此完全委身,然后帮助别人时(舀出来),普通的水就奇迹般地变成了酒。

 ‘酒’代表愉悦我们心灵的纯洁意念。

不是一般的酒,而是上等酒,是人人都期待在劣酒之前就上的酒,而不是到最后时分,已经没人能分辨出差别了才上来。我们对 “上等酒”的观念不断改变,因为我们发现生命的每一阶段都比之前好。每一次的发生,似乎都是一个奇迹。

最后的感想

《圣经》对许多人来说是宗教信仰、上帝和神圣的同义语。这个概要的目的是介绍《圣经》更深层的,更个人化的意义。我们希望这些深层意义如今开始照亮那些表面上常令人困惑的东西。深层意义并不会取代圣经故事的大美和权能,反而会充实和改善。还有一个更深的意义值得我们去认识。《圣经》常常使人不安的感觉到一位愤怒的神,满怀报复和毁灭。许多人感觉到这是很可怕的,于是他们可能永远也不会再读下去。难道上帝真的是这样的吗?不,上帝根本不会是那样的。祂的本性全然是爱!祂不去伤害任何人。生命之源追求的是我们永恒的福祉。我们被造的目的是为了体验深层喜乐、平安和充实。但是,任何横亘在祝福之路上的东西都在对抗这祝福。神性的愤怒,或者说全然炽热的真实激情,从来没有一次是针对人的,而是雨点般地全部都落在所有横亘在我们与我们的目的之间那些东西上。如果我们确实是那样的话,我们里面的任何负面状态就都会感受到这种盛怒并被摧毁。唯有如此,我们才能体验到内在的喜悦与平安,这正是我们被造的目的。

这是悉尼新教会(史威登堡读书人)在澳大利亚制作的一份传单。

约书亚记

大卫.米勒牧师

约书亚记概要

已经到达应许之地边界的以色列人,现在有了一个新领袖—约书亚。摩西,这位带领他们脱离埃及数世纪的奴役,走过40年旷野的领袖,已经在迦南地的边界死去。在他们面前是一片流淌着奶与蜜的土地,然而这块土地上居住着一些敌对的部落,以色列人需要战胜这些部落,然后才能够和平安全地生活在这里。《约书亚记》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第1-4章讲述以色列人经约旦河进入迦南地的神奇事件,以及遣人探查那地。

第5-12章从耶利哥城墙开始讲述对这块土地的征服。然后,他们在艾城遭遇失败,不得不重整旗鼓,革除营中导致这一切的罪恶。在他们行进全地的征服过程中,有一点值得注意,那就是尽管主希望他们拥有全地,但他们却没有这样做,而是宁可安于部分征服。于是他们的敌人能够恢复实力,一次又一次地回来威胁他们的和平。

第十三至二十四章是关于以色列各支派之间的土地分配。其中一些城是专门为祭司(利未人)划定的。他们由于祭司职能的规定,没有分得土地。约书亚的去世,标志着以色列这一段历史的结束。

本书的深层意义,涉及如何运用主的教导,来对抗我们里面的一些东西,它们企图阻止我们更完全地进入天国的生命。以色列人所打的每一场仗,他们所面对的每一个敌人,都代表着各种形式的谬误信仰和以自我为中心的动机,如果人们要克服爱自己和爱世界胜过爱主和爱邻舍的趋势,就必须切实在自己身上对付它们。在约书亚书中,我们有主的话语作为神圣真理,为我们的救赎征战。值得注意的是,耶稣这个名字是约书亚的拉丁语形式,意思是耶和华我们的救主。

在《属天的奥秘》6306节中,我们读到这样的教导:

至于亚摩利人,你要知道他们象征邪恶,迦南人也是如此。圣经提到那地的其余民族,象征各种邪恶以及谬误。当以色列后裔占领迦南地的时候,各民族就象征这类事物。原因是,以色列后裔象征属天的事物,而那些民族则象征属地狱的事物。同样道理,迦南地象征的就是身后生命的各种状态;因为列国象征属地狱的事物,所以他们就受了咒诅,并且禁止与那些剩下的人立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