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治疗

格兰特-H-奥德纳牧师

迂夫译

“百夫长回答说:‘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当;只要你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马太福音8:8)。

虽然这个故事非常简短,但却描绘了这位百夫长的形象,他不是犹太人,而是一个罗马人,一个外邦人。他是一个军官,正如他的头衔百夫长所暗示的那样,是一百个士兵的指挥官。他是一个有等级和尊严的人,而且薪酬丰厚。在迦百农这样的小城,他确实是个重要人物。

鉴于这些情况,他有一些异乎寻常之处。首先,他愿意把他的疑难带到耶稣这个犹太拉比和先知面前,这令人惊讶的。对于压迫他们的罗马人,犹太人不仅没有爱,避之唯恐不及。而罗马人对骄傲顽固的民族主义犹太人也是非常鄙视。这说明这位百夫长是一个思想开的人。否则,为什么他愿意考虑相信耶稣的大能,去向求助呢?诚然,他可能已经绝望了,但仅绝望似乎不太可能克服一个罗马百夫长和一个犹太先知之间的巨大社会隔阂

百夫长显然是一个谦卑的人。他不仅愿意找耶稣,恳求耶稣,他知道自己不配。他说:“主啊,你到我舍下,我不敢当。” 

这位百夫长还有一个非常显著之处。他来的目的不是他自己,而是为了他的仆人。并没有义务勉强自己以如此的关怀来一个奴隶的福祉。毫无疑问,他这样做部分是出于信誉和正义感,但进一步说,很显然他也确实关心他,他的痛苦而感到悲伤。他恳求说:主啊,我的仆人患病在家,快要死了”在这个故事里路加明白描述了仅有的暗示:仆人是他所宝贵(路加福音7:2)。

所以我们对这个百夫长的总体感觉是他是一个良善之他高而谦卑一个有权柄的人,不仅在他的世俗上,而且在对神的重上,都把自己置于权柄之下。他相信存在超越自己的处事权能,相信主耶稣基督的权能。正如主所说的,他有 “大信心”

这个故事的基本信息是,对主耶稣基督和祂的能力有信心的人,不管在我们眼中他们身份如何(如是否教会人),都能获得医治,并被主邀请到天国里 “坐“。我们也知道,有如此信心的人,会寻求祂的帮助,对同胞心存善,在同胞眼中他们是谦卑的。这其实是整个新约圣经的基本信息。因此也是这个故事教导的一个重要的道理。

在这方面我们需要小心,不要刻意忽略圣经字面故事,或者费尽心思剖析字句,以寻找更高的意义。我们可能很想这样做,因为我们确实相信圣经中的每一个字都有比表面更深的意义,确实存在层层进深的意义。但我们要记住,字面之义更高之义的基础面故事传达的是基本的、通常的观念和感。更高之义通过关键细节来充实这些通常观念感,这些细节在通常意义上闪射光辉,使之丰富。但既然通常意义是更高之义的基础所以我们必须先理解它,使其进入心里,才能看到更深层次的东西。

我们正在讨论的故事正是如此。我们是否承认这样一个普遍真理:得救需要谦卑,需要努力近主,需要对主的大能有极大的信心我们是否感这个真理?我们应该在这个基本信息中找到力量和喜悦的感觉。只有当我们感到了这一点,才能真正看见更深的意义从中受益。

我们是否已经准备好,通过更详细地考察故事描绘的”大信“概念,从而继续深入 “内义”

圣经的内义比字面义更抽象。在内意义上,我们不把人、地、事、物、行为作我们外部的具体事物,而把它们看为我们事物。例如,主角通常代表我们自己心性中的不同部分或力量。在当下的故事中,有三个主要人物:百夫长、他的仆人和耶稣。我们来看看他们在灵性上分别代表什么。

百夫长是我们的 “内在之人”,是觉悟灵性事物挑战的高级部分。我们的内在人是内的良心之声,其职责是维护我们心和生的秩序,保护我们防范属灵敌人,实施戒勉,引导我们走良善和有益之路。我们部分应该做主,执行更高的主人主的意志,就像百夫长所描述的那样。

我在权柄之下,也有兵在我以下,我对一个说:去!他就去;对另一个说:来!他就来;对我的仆人说:做这事!他就去做”(马太福音8:8)

百夫长恰如其分地刻画了我们的 “内在人”。

他的仆人描绘的是我们本性的较低部分“外在人”我们的体和感官,我们的世俗冲动,我们的自我保护本能,我们世俗享乐、财产和舒适安逸的热爱这些属于我们的”外在人”,我们的外在心。它们本身并,但应当侍奉我们的内在人。当内在之人获得力量和权柄时,就会使外在顺服自己,从而就可以流入并运行

(还提到了百夫长的士兵,刻画的也是外在内在的事奉。更具体地说,它们代表着真理,或关于真理的知识,它们协助将秩序带入我们的心捍卫和保护心灵

现在的状况我们本性的较低部分(”仆人”)容易受到地狱的影响。结果被扭曲的不是我们对主或对邻舍的爱,而是对自己和满足自己的事物、以及对世俗物质享乐的爱。我们对这些低级事物的爱会被煽动和激发,从而离开本该的位置,凌驾于我们对主、对他人、对公共福祉的爱之上。

百夫长的仆人病了。这描述的是一种心态,在这种心态下,我们外在离开它的应当位置,因恶而致病。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地狱把我们的注意力套牢在自私世俗观念和关切及消极性。然后,我们内在的关注和愿望就很难在生中发挥作用。结果我们的外在人,就会实际上变得瘫痪,无法事奉当这种状态发生时,我们需要主拯救。

现在,百夫长我们本性(我们的良,我们的属天部分),感觉到了我们外在人的病态。它感觉到低的无能和 “痛苦折磨”。我们内在人爱我们外在部分;它爱外在的快乐知识以及为它服务的世俗事物外在部分当作一个有用的仆人爱护和重视,并渴望它恢复健康。

请注意,邪恶造成的病痛和烦愁,既被我们外在部分体验,也我们内在部分体验到。此时感知美好天国的内在觉知感受到了邪恶所致苦恼。我们在之人向往天堂,也因为不能有力地、满意地表达自己的愿望感到失落。

例如,以说别人坏话的恶行为例。这种邪恶的根源在于我们的外在人,在于对自我的爱。当使自己的骄傲和自义之感超越爱邻时,我们就会通过贬低他人,说他们的坏话来抬高自己。

这种邪恶使我们的外在人 “生病”。它之所以痛苦,是因为通过说别人的坏话,得到的却是愁烦的后果使自己与听到我们说话的人疏远失去他们的尊敬和信任(或者担心造成这种损失)。邪恶给我们的外在心带来许多不信任和不平和的情绪,使其罹患

同时,我们更高的自我也在受苦,因为它渴望真实,渴望感受对他人的爱,渴望服务和建他们。它为外在自我的病痛而悲伤的同时,也有一种失落感因为在我们外在人说话之后,它不马转过身来,毫无虚伪和羞耻之感地表达任何热望不感到某种空虚,感到缺乏喜悦和满足,不感到无力行良善

回到我们的故事。百夫长向耶稣求助。这代表了我们最终认识:只有主才能使我们的外在心恢复健康。这个领悟觉醒了我们内在人。只有我们内在人才能觉察到需要主,并有效地向主求助。换句话说,只有从对主爱和对邻舍出发,我们内在人的主导爱才能使我们转向主。我们里面唯独这种爱是谦卑的,愿意接受祂的帮助。

所以百夫长带着 “大信心 “转向耶稣,他的仆人也在同一时间得到了医治。我们内在怀着信心转向主,我们外在人就到了医治。从某种程度上说就是这么简单,但我们从内在意义上观察、了解涉及医治的更具体内容。

百夫长的 大信心在于他相信耶稣的话语可以医治他的仆人。耶稣不需要声势浩大地来到他仆人的床边,把手放在他身上。的话语,远远传来,就有能力。

在福音书中,耶稣(或通常所说的 “人子”)代表主的道。在世上的时候,就是道。这就是为什么祂称自己为 “道路”、”真理”、”世界的光”、”道成肉身”。祂来揭示 “父”,就是来揭示上帝爱和善。所谓真理就是揭示爱和善,将其带到人面前,照亮人心。真理也使我们能够爱,告诉我们必须如何行、如何改变才能接受爱或觉知到爱。此外,爱籍着真理拯救我们;爱因真理而权能

所以信 耶稣人子,就是信祂的话语及其真理。这意味着认识到救赎是通过真理来完成的,祂的话语是上提供的医治我们外在人的途径相信耶稣的话”也代表着服从祂的话并落实在生活。没有一个真信仰不落实在行动上。如果我们在能够行动时却不作为,怎么能说我们有信心呢?

百夫长主在远方用话语医治他的仆人,并确定仆人是否得医治下欣然离开耶稣。他回才知道医治确已发生。从我们看到的事实来看,这象征话语的医治是间接的,并非立竿见影就显出效果。我们必须对有信心,也必须在生活中践行祂的教导。我们必须尝试遵行在生才能从中更好地理解,进而在我们自己的状况里发挥作用。这样的医治只能我们不懈的努力,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坚持按着祂的话语生活的过程,就象征性地描绘在百夫长 “走自己的路”,向着他生病的仆人走回去的过程中。

这种通过话语的间接医治是很重要的,因为它与我们在自由中寻找主的盼望相和谐,使我们在救赎中发挥意义的作用。它让我们在重生中即使明白是主在做工,也会拥有”属于我“的感觉。我们经历一个如此的改变过程,从中能够逐渐认识,并在不断深化认识的同时更加影响生命。如果我们瞬间得到医治,而不需要自己的不懈努力,这一切就不可能发生。

这个故事的内在意义深化了我们在属灵病痛与健康方面的观念,让我们接触到了关于生命的不同要素:我们的内在之人和外在之人,让我们明白所面对的心理问题的本质。内在自我和外在自我之间的这种区别,使我们能够识别并认同自己的内在渴望,并在自己的心态与内在之”我”作对时,质疑自己的心态。内在意义丰富了我们的认知。

这个故事的内在意义也加深了我们对主和的”话语”有”大信的理解。它使我们反思“话语”的本质,以及主为什么我们通过“话语”逐渐的,而不是瞬间得救。它使我们自由认识到,有大信心并非仅仅对主有情感上的感觉(我们无法靠期望去维持这感觉而是指相信我们努力按着主的话语生活,祂就会给我们的生带来改变赐予我们新的感觉祂会使我们的外在生恢复健康和秩序,从而使我们内心所关怀之事,我们所向往、有时尝过的无私理,在我们的生再次成为现实。相信这个应许,耐心地过好这一生,就是”大信“。

但愿我们有这样的信心!相信主的爱,相信主的能力,相信主带领的智慧。愿我们以百夫长谦卑的灵性说:主啊……只要说一句话,我的仆人就必好了”。阿门。

经文:申命记9:1-5;7:17-23;马太福音8:5-13;圣治172。

《圣治》172

既然圣经唯独来自主,所论述的也主,那么,当一个人从圣经受教时,他就是从主受教因为圣经是神性的。除主自己,谁能传神性并将其植入故圣经唯独出自主,并且主是其唯一主题。因此,当主说到自己与门徒的结合时,说他们应该 “住在里面,的话语也住在他们里面”(约翰福音15:7)。祂的话语是 “灵和生命”(约翰福音6:63)。祂与那些遵守话语的人同住(约翰福音14:20-24)。因此,从主的角度思考,就是依据圣经也就是祂的话语去思考……。

关于主就是道,祂在约翰福音中这教导我们“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约翰福音1:1,14)。由于这段经文至今只被理解为神通过圣经来教导人,因此认为这不过是夸张的表达而已,暗示主不是圣经本身。因为人们不知道圣经就是出自神性良善的神性真理,或换言之出自神性仁爱神性智慧……。

每个人之为人不是因为他的容貌和身体,而是因为他的爱之良善和智慧真理,因为个人这些而成为人的所以每个人是他自己的真理和他自己的善,或他自己的爱和他自己的智慧,没有这些他就不是人。但是,主是善本和真理本,或者换句话说祂是仁爱本和智慧本体。这些就是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道成肉身”的意思

因此接受圣经的,就是亲自教导虽然这教导通过讲道间接实现并不破坏直接的特性。圣经的教导只能间接地由父母、教师、传道人、书本,特别是通过读圣经来实现。然而,这教导却并非他们做的,而是主运行在其间。这一点也符合传道人的认知。他们说,他们不是从自己说的,而是从灵说的,一切真理,以及一切善,都是从神来的。他们确实能够宣讲圣经,使许多人建立认识,但却不能领进任何人的心认识若入人的内心就会消失。进入心里的意思是进入人的爱。从这些思考可以看出,人唯独受主的指引和教导,当这些教导是经由圣经运行时就立即受到主的教导。这就是天使智慧的心真理(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