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无花果树

无花果是一种谦恭的树,低矮而平展,树枝不规则、不优雅。叶子大呈深绿色,叶片有深裂纹。此树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它在没有显著花朵的情况下结果。先出现一点点的小花梗,但其顶端并不开花,而是中空的,花朵在其管道内部开放。花梗膨胀,变软,长成了无花果。无花果树不仅能在没有明显花朵的情况下结果,而且在叶子出现之前就开始结出第一茬无花果。果实甜美可口,营养丰富,富含种子,具有舒缓、治疗的功效。(列王记下20:7;以赛亚书38:21;《诠释启示录》403)

显然,无花果树对应的是良善的知识、甘美的善行。但与橄榄树相比,无花果树并不那么高贵。它没有那么高大,也不像橄榄树那样常绿,也不那么长寿,它的果实也没有那么多的用处。橄榄树代表着对主之良善的认识,以及如何在善行中彰显主的爱。无花果代表对尘世仁慈的认识,虽然没有达到橄榄的高贵品格,却仍然顺从地结出了甘美仁爱的丰硕果实。(《天国的奥秘》4231;《诠释启示录》403)

无花果不显花就结果,甚至叶子出现前就结果,这是什么意思呢?叶子是为果实所代表的功用做准备的智慧思考。花是与每项善行有关的具体思考,包括最快乐的思考,即我们正在帮助实现主的爱与智慧的某些目标。无花果所代表的尘世善行,没有这些叶子和花朵,缺乏深思熟虑或前瞻思考。它们是冲动的,缺乏智慧的。此外,它们似乎是属自己的,没有为主作奉献的快乐感。

再次对比无花果和橄榄,为什么橄榄里有一粒大种子,而无花果却有许多小种子呢?许多小种子暗示了属世善心能够传染,一次善行会引发无数善行。而单一的种子难道不是提示,唯独上帝是良善的这一原则吗?灵性的橄榄树正是出自这一原则。无花果的许多种子则暗示着,尘世善良的职责会在生活的各种关系中,以千百种形式向我们发出呼吁。

在我们转向了解圣经中如何运用无花果的比喻之前,让我们先看看橄榄树、葡萄树和无花果树之间的关系。橄榄树是对善行的认识,这种认识出于对主之良善的感知;葡萄树是感知主的智慧并在生活中展现出来的能力;无花果树则是出于属世良善和服从而行善的知识。三者的关系就像天堂生命的三个层级:属天、属灵和属世。(《天堂与地狱》31;《真实的基督教》609;《天国的奥秘》9277;《诠释启示录》403, 638;欲比较绵羊、山羊和牛的关系,请参考第13章)

迦南被描述为“那地有小麦、大麦、葡萄树、无花果树、石榴、橄榄油和蜜。”(申命记8:8)我们所探讨的三种树代表了天堂生命的三个层面:外在良善和仁慈的知识,属灵的智慧以及对主之良善的认识。(《诠释启示录》619、403)“虽然无花果树不发旺,葡萄树不结果,橄榄树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粮食.”(哈巴谷书3:17)这里描绘的是灵性生命枯萎,生命的三个层面上都缺乏良善的时代,“我仍要因耶和华欢欣。”(哈巴谷书3:18,《诠释启示录》403;《天国的奥秘》9277)

请看约坦的比喻:“一次众树要膏一个王,管理他们,就去对橄榄树说:请你作我们的王吧。橄榄树对他们说:我怎能止住供奉神和尊重人的油,高举在众树之上呢?众树对无花果树说:你来作我们的王吧。无花果树回答说:我怎能放弃所结甜美的果子,高举在众树之上呢?众树对葡萄树说:你来作我们的王吧。葡萄树回答说:我怎能止住使神和人喜乐的酒,高举在众树之上呢?众树对荆棘说:你来作我们的王吧。荆棘回答说:你们若真要膏我为王管理你们,就要投在我的荫下;否则,愿火从荆棘里出来,吞灭黎巴嫩的香柏树。”(士师记9:8-15)

这个比喻是对示剑人说的,他们没有容纳属天之灵,反而允许自私、残忍的灵统治他们。这里还显示了所有天堂的基本特征都是以自己的方式去服务,并不想统治他人。荆棘代表的是忙于自私策划,用苛刻、残忍、刻薄的精明思维对付他人,而不思考如何为良善益用作准备。“世上的思虑、钱财的迷惑。”(马太福音13:22)就是扼杀益用植物成长的荆棘。这些荆棘乐于统治他人。(《揭秘启示录》638;《天国的奥秘》9277)

“要防备假先知。。。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荆棘上岂能摘葡萄呢?蒺藜里岂能摘无花果呢?”(马太福音7:15-16)我们要记得,在非人格化的意义上,“先知”代表着真理,或者声称自己是真理的东西。我们要根据他们的生命来判断他们。自私的谋划能够导致智慧的、属天的仁爱行为吗?还是能导致充满甘甜的属世良善做为呢?虚假和自私的信念绝不可能生出这样的行为,因为这些信念含有恶意和残忍的思考。(《诠释启示录》403;《天国的奥秘》5117)关于所罗门的平安时代,有这样的记载:“所罗门在世的日子,从但到别是巴的犹大人和以色列人都在自己的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安然居住。”(列王纪上4:25)还有,“末后的日子。。。人人都要坐在自己葡萄树下和无花果树下,无人惧怕。”(弥迦书4:1、4)这都是和平与家庭幸福的美好图景,还描绘了一种灵性上的平安状态。那时试探将停止,人们的心思忙于筹划属灵智慧和世上的慈善事工,并为这些事工寻求保护,以防邪恶情感和谬误思想的侵入。(《诠释启示录》403;《天国的奥秘》5113)

主对后来成为使徒之一的拿但业说:“看哪,这是个真以色列人,他心里是没有诡诈的!拿但业对耶稣说:你从哪里知道我呢?耶稣回答他说:腓力还没有呼唤你,你在无花果树底下,我就看见你了。”(约翰福音1:47-48)我们知道,使徒们代表了所有能够追随主的人,或者说代表了主的教会的所有成员。当拿但业被呼召跟随主的时候,他在 “无花果树下”,这说明了拿但业的品格,以及他所代表的我们所有人心中的要素。(《诠释启示录》866)

祂还讲了这个比喻:“一个人有一棵无花果树栽在他的葡萄园里。他来到树前找果子,却找不着。就对管园的说:看哪,我这三年来到这无花果树前找果子,竟找不着。把它砍了吧,何必白占土地呢!管园的回答他说:主啊,今年且留着,等我周围掘开土,加上粪;以后若结果子便罢,不然,你再把它砍了。”(路加福音13:6-9)

我们已经知道葡萄园被用来代表主的教会,尤其是其中属灵的智慧。在这里,我们读到“栽在葡萄园里的无花果树”,其意思是教会对外在生命中仁慈与良善的认知,主希望它能结出属世良善的果子。主多少次来寻找这种果子,却找不到!主来的时候,犹太教会中这样的果子是多么稀少啊!园丁恳求再给这棵树一次机会,描绘了主希望祂的教会和每个人都能最大可能地得到机会,结出善行的果子。(《诠释启示录》403。参照亚伯拉罕为所多玛恳求的情形:创世记18:23-33)

当主与门徒从伯大尼经过橄榄山前往耶路撒冷时,“他们从伯大尼出来,耶稣饿了。远远地看见一棵无花果树,树上有叶子,就往那里去,或者在树上可以找着什么。到了树下,竟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因为不是收无花果的时候。耶稣就对它说:从今以后,永没有人吃你的果子。他的门徒们也听见了。。。第二天早晨,他们从那里经过,看见无花果树连根都枯干了。”(马可福音11:12-14,20)

再说一下,无花果树象征着教会或每个人的心灵。无花果树长叶不结果是什么意思呢?这意思是说,我们对什么是良善和仁慈有丰富的知识,我们也许会想到去做善事,但却没有去做。尽管犹太教会有他们引以为豪的神圣律法,但他们的善行是多么贫乏!今天,尽管有更充分的关于良善生命的教导,但主发现相应的果子是多么稀少啊!要引以为戒!知识掌握在无所作为的手中,迟早会枯萎—即使不在今生,也会在来生枯萎,而乐于行善的能力也会永远消失。“无花果的时候还没有到”,这表明行良善、布仁慈的时代即将到来。(《诠释启示录》386, 403, 109;《天国的奥秘》885)

“耶稣又设比喻对他们说:你们看无花果树和各样的树;它们发芽的时候,你们一看见,自然晓得夏天近了。同样,当你们看见这些事成就,也晓得神的国近了。”(路加福音21:29-31)树木发芽,特别是无花果树发芽,被应许为主再次降临的征兆。今天,在各种有用知识的奇妙增长中,尤其是在世上慈善和仁爱的巨大发展中,难道这个应许没有实现吗?(《诠释启示录》403)

23. 葡萄树

葡萄不能独立生长,而要通过坚韧的卷须依附在树木或其他支撑物上,使其能够脱离地面,向空中和阳光之处提升,这样它才能结出果实。叶子很大,花朵小而不显眼。葡萄成串生长,每个葡萄都是一个装满甜美汁液的小袋子,可以很容易地被压榨成酒。葡萄酒与橄榄所产的油大不相同,它更像水,但在葡萄藤中由于阳光的照耀而变得甜美并活力浓烈。它就像蕴含阳光的水。 

当我们研究鱼类时,我们认为鱼类生活的水就像是自然的、世俗的思想氛围,而鸟类喜爱的阳光明媚的空气则像是灵性的思想氛围。在如此氛围中,人们从更内在的角度看问题,并认识到主在万事万物中的圣治。在葡萄树这里,我们发现水被吸收并在空气中和阳光下循环,直到充满生机和灵性。尘世上科学、历史、是非的真理有可能在我们身上发生类似的变化吗?

我们能否在学习尘世真理或圣言文字的朴素、自然表观的同时,在属灵的光照下认真思考它们,直到它们看起来不再是纯粹的尘世真理,而是因感知到某种属天的目的—即其中的神性圣治—而变得甜美而充满生机呢?我们具有的,能够如此转换尘世真理并将天堂光照注入其中的能力,就是属灵的葡萄树。

在主的登山布道中,我们看到了如此转变的一个美丽示范。主在布道中将旧时颁布的直白的文字戒律,以新的形式呈现出来,彰显出其属天灵义。”不可杀人 “这条严厉的命令变成了 “怜恤人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蒙怜恤”。”不可奸淫”变成了 “清心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见上帝”。主将尘世真理提升到天堂的光明中,揭示其中的属天灵义,从而展现祂就是 “真葡萄树”。在迦拿的神迹中,当主把水变成酒时,祂也显示了祂的愿望和能力:当我们领受并践行诫命时,祂会把诫命变成我们的祝福。(约翰福音2:1-10;《诠释启示录》376)

我们称橄榄树为 “认识主美德之树”,因其能使我们感知祂的美德,并将此美德落实在善待邻舍的行为中。我们称葡萄树为 “认识主智慧之树”,因其能使我们透过尘世真理和圣言字意感知主的智慧。在善行中运用这智慧时,就欣喜地感受到属天祝福。(AC 1069, 5113, 9139; AE 376)

我们是否能理解为什么葡萄树不能独自生长,而必须附着在其他物体上,才能向空中攀升并结果?明白并享受主智慧的能力,需要在这智慧运行之中获得指引和塑造,若连接到提升和高贵,就能从地面被引导向上,结出最佳的果实。(与水作比较:水从其容器获得形状和颜色。见第二十八章)

翻开《圣经》,我们会发现人或教会经常被比作葡萄树。在这样的比较中,教会或人的品格中什么因素特别重要呢?属灵的智慧!从尘世的真理中看到主的智慧,并欣然在仁爱处事中发挥出来的能力。(《天国的奥秘》5113, 9139)

“你从埃及挪出一棵葡萄树,赶出外邦人,把这树栽上。。。你为何拆毁它的篱笆,任凭一切过路的人摘取?林中出来的野猪把它糟踏;野地的走兽吞吃它。”(诗80:8-13)显然,这里讲述的是以色列的后裔,以及他们所代表的主的教会。这里尤其讲述的是教会和教会中每个成员,甚至包括我们的主自己降世生命中属灵智慧的发展,涉及埃及所代表的尘世知识(本书第三十八章),以及所面临的,来自邪恶激情及其谬误论辩攻击的危险。(《诠释启示录》405, 518 654;《天国的奥秘》5113)

“我要为我所亲爱的唱一首歌,是我所爱者的歌,论他葡萄园的事:我所亲爱的有葡萄园在肥美的山冈上。他将园子圈上,捡去石头,栽种上等的葡萄树,在园中盖了一座楼,又凿出压酒池;指望结好葡萄,反倒结了野葡萄。。。我为我葡萄园所做之外,还有什么可做的呢?我指望结好葡萄,怎么倒结了野葡萄呢?。。。万军之耶和华的葡萄园就是以色列家;他所喜爱的树就是犹大。他指望的是公平,谁知倒有欺压;指望的是公义,谁知倒有哭求。”(以赛亚书5:1-7)

这首优美的葡萄园之歌实际上是以色列家的歌,也就是主的教会之歌。这里尤其讲述的是主对教会属灵智慧的关怀,讲述了教会感知祂的智慧并将祂的仁爱在行动中展现出来的能力。在“非常肥美的山上”栽种葡萄园暗示了什么呢?难道不是暗示了最古老教会的纯真、仁爱的状态,从而发展出古教会的智慧吗?或者是童年的纯真情感,从而属灵智慧得以成长吗?抑或是使人变得智慧的良善心灵吗?(《天国的奥秘》1069, 9139;《诠释启示录》375, 918)

主在福音书中几乎用同样的语气描述了祂的教会:“你们再听一个比喻:有个家主栽了一个葡萄园,周围圈上篱笆,里面挖了一个压酒池,盖了一座塔楼,租给园户,就往外国去了。收果子的时候近了,就打发仆人们到园户那里去收果子。。。祭司长和法利赛人听见祂的比喻,就看出祂是指着他们说的。”(马太福音21:33-45;《诠释启示录》922;《天国的奥秘》9139)

灵性智慧尤其是古教会的特征,该教会由挪亚及其后裔代表,继承了伊甸园的童真。我们在故事中读到,“挪亚作起农夫来,栽了一个葡萄园。”(创世记 9:20)这几个字描述了该教会感知尘世真理中主的灵性智慧,并将其体现在仁爱作为中的能力。(《天国的奥秘》1069)但是接下来的话意味着什么呢?“他喝了园中的酒便醉了。”(创世记9:21)这意味着这个教会的人因为对自己智慧的自负而失去了天堂的品性。我们说一个人因为自负而“失去理智”。当他信任自己的智慧时,就会变得愚蠢,灵性陷入醉酒之中,并且犯下许多错误。 (《天国的奥秘》1071、9960;《诠释启示录》376)

要了解什么是灵性的醉酒,请再看葡萄园的比喻:“祸哉!那些称恶为善,称善为恶,以暗为光,以光为暗,以苦为甜,以甜为苦的人。祸哉!那些自以为有智慧,自看为精明的人。祸哉!那些勇于饮酒,以能力调浓酒的人。他们因受贿赂,就称恶人为义,将义人的义夺去。”(以赛亚书5:20-23;《诠释启示录》376;《天国的奥秘》1073;《揭秘启示录》721)“住在地上的人喝醉了她淫乱的酒。”(启示录17:2)启示录中这句话描述的是因喜欢统治他人而对真理的可怖扭曲,尤其是在罗马天主教会中。(《诠释启示录》1035;《揭秘启示录》721)圣经中经常一并提到橄榄油和葡萄酒,它们代表了教会或品格中哪两个元素呢?“你用油膏了我的头,使我的杯满溢。”(诗篇23:5;《天国的奥秘》5120;《诠释启示录》727)“又得酒能悦人心,得油能使人面光亮。”(诗篇104:15;《诠释启示录》375)好撒玛利亚人给遭遇强盗的人包扎伤口,”倒上油和酒”。(路加福音10:34; 《天国的奥秘》905.7; 《诠释启示录》375-376、962;《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87)。

“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常在我里面的,我也常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作什么。”(约翰福音15:5)这些话一直提醒我们需要依靠主。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些话特别教导我们,一切属灵的智慧都来自主,所有践行真正智慧与良善之事的能力也是如此。(《天国的奥秘》1069、5113、9139)我们是否也能明白为什么主在设立圣餐时这样说:“拿起杯来,祝谢了,递给他们,说:你们都喝这个;因为这是我立新约的血。”(马太福音26:27-28)酒象征着主的甚麽属灵恩赐呢?它不仅仅是一个象征,它实际上是向我们传递属灵恩赐的一种方式。酒代表帮助我们领悟生命智慧的方式及其乐趣。它是主的血,因为我们领受祂神性思想的流入。(《真实的基督教》706、730;《诠释启示录》376;《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211-213)

22. 橄榄树

对于生活在另一个地域的我们来说,圣经中提到的树木和植物并不都很熟悉,如橄榄树、无花果树、棕榈树和黎巴嫩的香柏树。但它们都有显著的特征,这些特征很容易把握,并显示出它们所代表的知识类型。

橄榄树在巴勒斯坦很容易种植,在地中海沿岸也是如此。今天,它可能是这片土地上最常见的树木,而且在古代也非常丰富,以至于这片土地被称为 “油橄榄之乡”(申命记8:8)。这些树给我们一种近似家常的观感。从大小和形状上看,它们与苹果树很相似。树干扭曲多瘤,年老的树干往往分成几叉。根系长寿,可达数百年,甚至数千年。木质呈金棕色,纹理优美。叶子的形状像柳叶,四季常青,上叶面呈深橄榄色,经风吹拂会露出银白色的底面。橄榄花小而白,非常繁茂。最重要的是果实。橄榄是类似浆果的水果,时常会在青熟时采摘腌制,就像我们通常看到的;但成熟时它们富含橄榄油。成熟的橄榄从树枝上摇下或拍打下来,然后压榨出油。一棵树年产十至十五加仑的油。这种油在橄榄生长的地区是一种重要食品,被用于烹饪,就像我们吃的黄油一样。它还用于燃烧照明,软化和愈合伤口和挫伤,防止机械摩擦。橄榄油被指定用于膏抹国王和祭司以及其他神圣用途。

“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如果我们能够看到橄榄油代表何种灵性事物,就会明白橄榄树对应的是对这类事物的认识,以及如何将其运用在益用事务中。首先总体上看,油对应着什么?

我们知道人们在共同生活或工作时会产生“摩擦”。要消除这些摩擦,使事情变得轻松顺利,需要什么?难道不是仁慈吗?无论人们何时接触,都应该注入仁慈,就像注入油一样。这仁慈难道不能软化冷酷的心灵、治愈受伤的感情吗?油也燃烧发出温暖、明亮的光芒。善意的同情不能温暖心灵吗?不能让我们睁开眼睛,看到如何去帮助他人吗?

有许多种油都能做这类事,因此就如同仁慈。但橄榄油除了用于这些较为普通的用途,还被指定用于神圣仪式,如在圣灯中燃烧(出埃及记27:20)。它是许多祭品的一部分(民数记7:13-79),与馨香的香料混合,形成膏油,用于在帐幕里向耶和华献祭时的器具(出埃及记30:22-30),以及膏立作王和祭司的人,象征主并被祂的灵充满。(利未记8:10-12;撒母耳记上16:13)这圣油代表的不仅仅是人的仁慈,还代表着主的慈爱。出产圣油的树就是我们对主无限慈爱的认识,以及如何接受这慈爱并将之转化为爱邻舍的行为。(《天国的奥秘》10261;《诠释启示录》375, 638;《揭秘启示录》779)

主自己就是受膏者,在希伯来语中是弥赛亚,在希腊语中是基督,因为祂是完美的爱,并以祂的作为和无限慈爱的话语向人显明祂的爱。还记得那天在拿撒勒的会堂里,主念到:“主的灵在我身上,因为祂膏我,叫我传福音给贫穷的人;祂差我医好伤心的人。。。众人都给祂作见证,并希奇祂口中所出的恩言。”(路加福音4:18-22)多么清楚,神性慈爱就是膏立祂的油!(《天国的奥秘》9954;《诠释启示录》375)

“看哪,弟兄和睦同居是何等的善,何等的美!这好比那贵重的油浇在亚伦的头上,流到胡须,又流到他的衣襟。”(诗篇133:1-2)弟兄之间的和睦如同宝贵的油,因为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彼此之间的仁慈。就像膏抹的油一样,因为主的慈爱必须触及内心深处,从祂而来并流向生命中的外在层面,使之变得仁慈和良善。(《诠释启示录》375;《天国的奥秘》9806)注意诗篇的另一处如何并列使用仁慈与膏油这两个词语:“任凭义人击打我,这算为仁慈;任凭他责备我,这算为极美的膏油,必不打破我的头。”(诗篇141:5)当我们读到油时,如果联想起带来幸福的慈爱之油,许多熟悉的经文就会妙意新呈。“赐华美与锡安悲哀的人,代替灰尘;喜乐油代替悲哀。”(以赛亚书61:3)“得油能使人面发光。”(诗篇104:15)慈爱的光芒甚至透过自然特征,使其熠熠生辉!(《诠释启示录》375;《天国的奥秘》9954)

记得那些妇女吗?她们带来象征着感恩之爱的宝贵香膏,将其倾注在主的脚上。(路加福音7:36-47;约翰福音12:1-8)尤其要记得马利亚在伯大尼膏抹的场景:“房子里充满了香膏的气味。”(约翰福音12:3)这是极其富有启示性的,暗示着当在善行中注入对主和彼此的爱时,房子里充满的甜蜜氛围!还要记得好撒玛利亚人,他“怜悯”那被强盗袭击的人,如何“用油和酒包扎他的伤口”。(路加福音10:34)油显然象征着在对邻舍的一切善行中应该怀有的仁慈;我们将很快看到,酒应该是与仁慈相伴的智慧。(《真实的基督教》410;《诠释启示录》375、444;《揭秘启示录》316)

主在一个比喻中把天国比作十个带着灯的童女,等待加入婚礼的队伍,进入婚姻的殿堂。“其中五个是聪明的,五个是愚拙的。愚拙的拿着灯,没有带油;聪明的拿着灯,把油放在器皿里。”(马太福音25:1-12)很明显,如果我们要分享天堂的生活,就需要良善、仁爱的油。形式上的信仰和敬拜就是无油的灯—那不是属天的,也不能发出属天智慧之光,除非它们充满这种良善和仁慈的油。如果我们今生没有获得这种油,来生我们就无法从他人那里接受它。(《真实的基督教》199;《教义之圣经篇》17;《天国的奥秘》4638;《圣治》328;《诠释启示录》212)

很久以前,当迦南被称为油橄榄和蜜之乡时,就已经宣告了天堂生活的美善和幸福。(申命记8:8)因为天使乐于感知主的仁慈,并以喜乐善行彰显祂的爱。(《天国的奥秘》5620;《诠释启示录》374,619)你还记得鸽子给诺亚带来了什么,作为洪水减退的迹象吗?“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看哪,她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创世纪8:11)橄榄叶象征着最初纯真年代生活中的某些元素,这些元素被传给了后来的教会。那是对主良善的认识,黄金时代纯真的人们已经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AC 879,886;AE 638)橄榄叶也暗示了对主慈爱的最初感知,这慈爱给经历试探之后的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最后,让我们记住橄榄山!它守护着耶路撒冷,无论是在位置上还是在名称上,都象征着主对祂子民的慈爱关怀。“众山怎样围绕耶路撒冷,耶和华也照样围绕祂的百姓,从今时直到永远。”(诗篇125:2)“耶稣白天在殿里教导人,夜间出城在一座山,名叫橄榄山住宿。”(路加福音21:37)“耶稣出来,照常往橄榄山去,祂的门徒们也跟随祂。”(路加福音22:39)这表明主如何以祂的圣爱建造平安,以及如何在善行和言语中出于爱建造人所能领受的一切。(《天国的奥秘》10261,9780;《揭秘启示录》336,493)在最后的晚餐之后的夜里,“他们出来到橄榄山”,来到了一个名叫客西马尼的地方(榨油坊)。(马太福音26:30,36)这个地名难道不正暗示了在那个夜晚,神性之爱为了他们的缘故,在强烈地对抗邪恶力量吗?(《揭秘启示录》493;比较“榨酒坊”,AE 359)

“至于我,就像神殿中的青橄榄树;我永永远远信靠神的怜悯。”(诗篇52:8;《诠释启示录》638;《真实的基督教》468)

21. 叶子、花朵与果实

在前面第十一章中,我们对自然界的三个王国进行了总体观察,并发现了它们对应的三类心灵对象。动物—温暖、敏感、活跃—正如我们所见,对应于心灵中的温暖、敏感的感受或情感。那麽在心灵里,有什么是活跃而成长的,但却不像感情那样敏感的呢?那就是我们对许多主题的智识或知识。这就是心灵的植物王国。而万物赖以生存的确切事实和原则则是坚实的岩石。自从我们进行了这种总体观察以来,我们一直在研究动物,每当我们问道,这个动物对应于什么?我们都能立即回答:对应于某种情感!

现在我们来看看植物,它们都对应着我们对各种主题的知识、智识或智慧。我们能否回忆起圣经中提到植物的几处经文?

要记住该隐和亚伯所献的祭品,因为动物界和植物界在这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亚伯是牧羊的,该隐是种地的。有一次,该隐拿地里的果子为奉献给耶和华。亚伯也带来了他羊群中头生的和羊的脂油。耶和华看中了亚伯和他的奉献,只是看不中该隐和他的奉献。”(创世纪4:3-5)羊群的头生和羊的脂油代表着纯真、仁爱的情感,我们知道这是主所悦纳的。不难看出,该隐在这里献上的果子代表的仅仅是智识,于是耶和华对该隐说:”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 (《天国的奥秘》341-355)

“耶和华上帝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耶和华上帝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而且好作食物。”(创世纪2:8-9)整个画面描述的是早期人类的灵性状态。伊甸园的树具体代表了什么?代表各种各样的知识。对于纯真的人来说,知识并不是费力取得的,而是从主获得的对真理的领悟。对树的描述提示了这一点,即耶和华上帝立了园子,使那里长出各样树木。适合食用的树木或果树显然对应着如何做益用工作的知识。悦人眼目的树木则意味着令人愉悦的思想感悟。(《诠释启示录739;《天国的奥秘》98-106)

我们读到所罗门的智慧:“他讲论树木,自黎巴嫩的香柏树直到墙上长的牛膝草,又讲论飞鸟走兽、爬物水族。”(列王记上4:33)这智慧涵盖人类智慧的全部范畴,从最灵性、最内在的到最世俗的。它还涉及各种各样、不同程度的人类情感。(《天国的奥秘》7918)。还记得埃及的蝗虫毁灭了所有绿色植物吗?(出埃及记10:15;《天国的奥秘》7647,7671;《诠释启示录》543;见第二十章)在我们研究特定种类的植物之前,假设我们选取一类典型的植物,观察它从种子、茎叶到花果的发展过程。让我们选择一棵果树作为最完整的植物进行考察。心灵的果树就是我们关于某种良善功用的知识。(《诠释启示录》739;《天国的奥秘》102)

先说种子和根。自然界的树从哪里来?它从一颗种子生长而来。而这颗种子来自某颗更老的树。某项良善益用的知识树起始于何处?来自于已经拥有这项益用知识的某人的建议。这个建议就是种子。

自然界的种子必须扎根于土地,必须生出小根系,牢固扎根,并且吸收养分供其成长。当我们接受了某种有用的建议,并在周围环境和所知事实中探求、学习,以了解如何将其应用在我们的环境中时,就是在灵性上做同样的事情。当树木已经扎根后,移植起来就很困难。因此,当我们的知识植根于并适应于某种环境时,要将其改变并调整到其他环境就很困难。(《真实的基督教》350; 《天国的奥秘》880, 5115)

再看茎和叶:当一粒种子生根发芽后,下一步是什么?它必须长出茎,也许会有许多分枝,并长出绿叶,这些叶子就像植物的肺。(《天国的奥秘》10185)它们通过微孔采纳空气,在阳光的作用下从中获取植物所需的养分,使树液更加丰富,并在阳光下循环往复流动,直到汁液成为植物有机结构的一部分。

我们的知识之树在制定使用计划时,会发出茎干,伸出枝条。如果这种用途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多种应用,那么这棵树就会有许多枝条,并不断扩展。

接下来,我们就要做类似叶子所做的事。我们需要仔细分析收集到的信息,需要在我们拥有的最佳光照下仔细思考,直到这些信息在我们的知识树中占据了正确的位置,成为我们知识树的有机组成。在我们成长的这一阶段,知识的运用还相当遥远,还只是远远地憧憬其将来可能的用途,但我们的理智对知识本身充满喜悦。我们的知识树现在已经枝叶繁茂。(《揭秘启示录》936;《诠释启示录》1339)

花与果实。果实是树生长和成长的目的,它对应于我们知识之树所产生的益用。

但在叶子和果实之间是花朵。花的各个部分,艳丽的花瓣甚至雄蕊和雌蕊,都是变象了的叶子。它们的职责与叶子的职责不尽相同,却更为精细。它们为果实萃取更精致的汁液。在叶子以一般方式为整株植物和整体果实作出贡献时,每朵花都在为自己特定的果实努力。当机会来临时,是否也有具体的思考在为每项益用工作做准备呢?有啊,它们就是知识之树的花朵。这些快乐的念头,不仅仅出于智识上的喜悦,还有出于更为属天的喜悦—履行善用。艳丽的花朵、芬芳的花香,展示了因即将实现善用而欢欣鼓舞的思想。(《天国的奥秘》5116,1519)

然后是果实。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果实就是最终达成的益用。果实是人的食物;而行善用使得灵性生命得到真正满足。果实里有许多种子: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让我们看到了更多要做的事,并激励其他人去做同样的事。(《诠释启示录》1339;《揭秘启示录》936;《天国的奥秘》10185;《真实的基督教》106)

你会注意到,这棵树从种子到果实的成长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人重生的过程。首先是接受教导,其次是在智识上享受知识,最后是从知识所导致的良善益用中获得属天的享受和满足。于是我们现在想到,圣经里讲述植物从种子到果实的生长,描述的是知识的增长,更广义的说,是人的重生。(《真实的基督教》106;《天国的奥秘》5115, 5116)

撒种的比喻非常清楚地说明了什么是属灵的种植:”有一个撒种的出去撒种,撒种的时候,有的种在路旁,有的种在石地上……有的落在荆棘里……有的落在好地上,结出果子来,有三十倍的,有一百倍的. . . 撒种的人撒的是道。”(马可福音4:3-20)主的话中包含了祂的许多建议,希望人们在生活中培养责任和良善益用。现在一如既往地,有些人根本不把祂的话放在心上,很快就忘记了;有些人欢欢喜喜地听,但在试探来临时却没有坚韧;有些人的好计划被不好的计划所排挤;有些人以诚实善良的心听道,领悟圣道,并以耐心结出果子。注意这三个步骤:听、悟、行。(马太福音13:23;《天国的奥秘》3310;《诠释启示录》401)

诗篇第一篇谈到远离恶行的人说:“他要像一棵树栽在众溪水旁,按他的时候结他的果子,叶子也不枯干。凡他所做的尽都顺利。”(诗篇1:3)他将在良善益用的天国里富足,并对益用有丰满智慧的思考。(《诠释启示录》109;《天国的奥秘》885;《揭秘启示录》400)我们在福音书中读到一棵长叶不结果的树:“祂看见路上有一棵无花果树,就走到跟前,在树上找不着什么,不过有叶子,就对树说:从今以后,你永不结果子。那无花果树就立刻枯干了。”(马太福音21:19)我们是否曾想过要行善,但即使有机会也不去做呢?我们是否有时在理智上享受知识,但行动却未达属天的满意?当主来到犹太教会寻求果子时,那里不就是这样吗? (《天国的奥秘》9337;《诠释启示录》403; 《真实的基督教》106)

我们都能明白这些经文中果子的含义吗?施洗约翰说:“你们要结出果子来,与悔改相称。。。现在斧子已经放在树根上,凡不结好果子的树就砍下来,丢在火里。”(路加福音3:8-9)果子显然就是良善的行为;当然,没有善行的知识,无论在这个世界,还是另一个世界都会被夺走。(《天国的奥秘》7690)我们的主在谈到假先知时说:“凭着他们的果子,就可以认出他们来。。。凡好树都结好果子,但坏树就结罪恶的果子。。。所以,凭着他们的果子你们就可以认出他们来。”(马太福音7:15-20)这难道不是说要根据人们的行为来判断他们吗?主的先知是主真理的喉舌。抛开人格化而言,真理本身就是先知,谬误的教导就是假先知。我们该如何区分真假教导呢?(《真实的基督教》435;《天国的奥秘》5117;《诠释启示录》403,212)“我是葡萄树,你们是枝子。住在我里面的,我也在他里面,这人就多结果子;因为离了我,你们就不能做什么。”(约翰福音15:5;《天国的奥秘》9258)

有许多优美的段落表明,对我们来说,从接受教导,到智识上有了兴趣,再到行善的喜悦和属天的满足,各个阶段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展的。这些经文表明,主何等温柔地呵护我们灵性的成长,实际上这就是我们的重生过程。“神的国如同人把种撒在地里。黑夜睡觉,白日起来,这种就发芽渐长,那人却不晓得如何这样。地自生五谷:先发苗,后长穗,再后穗上结成饱满的子粒;”(马可福音4:26-28;《诠释启示录》911;《天国的奥秘》5212,10124)“你想百合花怎么长起来;它也不劳苦,也不纺线。。。你们这小信的人哪,野地里的草今天还在,明天就丢在炉里,神还给它这样的妆饰,何况你们呢!”(路加福音12:27-28;《诠释启示录》507;《天国的奥秘》8480)

20. 昆虫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各种各样的小生物,有爬行的、飞翔的、嗡嗡叫的。有毛毛虫贪婪地吃着绿叶,然后躲进蛹或茧里,不久就变成了明艳的蝴蝶或飞蛾,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吮吸着花汁的甘甜。还有饥饿的蝗虫和蚱蜢,它们没有那么美丽,它们成群出现在一些国家,吞噬一切绿色植物。还有勤劳的蜜蜂飞来飞去,嗡嗡鸣响着为它们的蜂巢采蜜。苍蝇成群结队地飞向任何甜味或肮脏的物体。还有刺人或咬人的生物,它们让我们烦恼,耐心尽失。

发育成熟的昆虫都长着翅膀,它们在花丛中飞来飞去,这让我们想起了鸟儿,但它们远不如鸟类高贵。它们是弱小的生物,没有高度的组织性;它们很少高飞,而是被各种物体吸引,往来不定,很容易受风的摆布。鸟类对应的情感是灵性思维,是对人类生命及其相关法则的思考。昆虫肯定也对应着思考的乐趣,但只是最微不足道的那些。千奇百怪的想法在脑海中闪过,这些想法由我们的所见所闻所引发,轻而易举地从一个有趣事物转到另一个事物,或者好像偶然地被风吹到这里或那里。这种与感官体验密切相关的念头最先形成在孩童时期,在我们的脑海中也比比皆是。(《诠释启示录》543)这些念头有的可爱,有的卑鄙。有些念头就像昆虫一样,难以驱离它们所爱的甜食,而会在脑海中固执地浮现迷人的景象,或一首我们听过的曲子。对这些过眼云烟般的琐碎享受,就是心灵的昆虫。(《天国的奥秘》9331, 7441)

昆虫是鸟类、鱼类和蛇类的食物。因此,从感官印象中产生的念头可能会引发灵性思考,或者只是对知识的兴趣,或者满足感官享受的愿望。例如,花朵默默诉说的美丽,可能会促进我们在灵性层面上思考人类品性的美好恩赐和上帝的完美仁慈;或可能只提升我们对某些植物的了解;也可能仅仅满足我们喜欢的愉悦感受。

总的来说,很容易将这些类似昆虫的思维分类。有些昆虫喜欢美,喜欢看到和回想自然之美、艺术之美或言谈举止之美。它们甚至喜欢描绘天堂的外观之在美。这种思考美的情感是可爱的灵性昆虫。它们就像蝴蝶和飞蛾,以其色彩表达出纯粹的喜悦。

你知道,大多数昆虫在长出翅膀之前都要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它们通常起初生活在水下或地下。就连蝴蝶最初也只是一只毛毛虫。那时,它不能飞,只能忙着进食和生长,为更自由、更快乐的状态做准备。因此,如果我们想在绘画、音乐、大自然或任何方面享受极高之美,就必须先经历一个耐心学习的阶段,通常也是一个修养和默默成长的阶段,就像饥饿的毛毛虫和安静的蛹一样。从毛毛虫到蝴蝶的变化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复活的象征。严格地说,它描绘了我们的不同阶段:即从勤奋地学习和实践美或盼望某种优雅,终于转变到本能地享受这美或优雅。这种变化的最高范例就是我们从人间进入天堂。(真实的基督教)12,106)

有趣的是,我们用来做衣服的美丽材料—丝绸,就是由这些象征着我们喜爱优雅和美丽的小生物之一提供的。我们对自然之美和优雅事物的喜爱,在为灵性生命提供美丽服饰上起到了最好的作用。(《诠释启示录》619, 1144;《揭秘启示录》773;《天国的奥秘》7601)

想想蜜蜂!我们称它们为“忙碌的蜜蜂”,它们嗡嗡地在花间飞舞,满载花粉和蜜,直奔蜂巢,将负载卸下,然后返回获取更多。它们通过蜇除雄蜂来表达对懒惰的厌恶。在蜂巢的规律性和蜂群的管理中,它们展现出对系统和秩序的奇妙本能。(《真实的基督教》12)与蝴蝶相比,蜜蜂是为工作而生,而蝴蝶则是为了美丽而存在。蜜蜂不是从美丽的角度,而是从秩序和实际益用的角度来思考享受。花朵预示着丰收,而果实则代表着善行。(见本书第21章)经由此,心灵的蜜蜂找到了甜蜜,不能容忍混乱和懒惰,并对每个雄蜂或干扰其工作的人准备了蛰刺。(《天国的奥秘》619)

你可能会马上想到其他昆虫—黄蜂和马蜂—它们不如蜜蜂那么高贵,似乎真的喜欢用螫针给人带来痛苦。那么,看到别人的缺点并责备他们,从而使他们痛苦,这是否也是一种享受?这当然是邪恶的享受了。这种”黄蜂式”的,以制造痛苦为乐是刻薄的,尤其是通过小心眼的歪曲来造成痛苦。(《天国的奥秘》9331)

还有苍蝇,它们如此执着地徘徊在甜蜜之处,也聚集在一切不洁之物周围!显然,它们描绘的是思维的享受:徘徊在某个愉快的场景中,直到可能严重干扰我们的功用;或者尽管我们不断努力驱赶它们,却仍然徘徊在一些邪恶和不洁之物上。(《天国的奥秘》7441)

还有蝗虫,我们应该称它们为褐色的大蚱蜢,在某些国家它们的破坏力非常强。据说,当蝗虫大军肆虐的时候,很远的地方都能听到它们下颚发出的声音。蝗虫没有蝴蝶的美丽,没有蜜蜂的有序和忙碌,却喜欢吃一切生长的东西,似乎几乎是为了毁坏而存在。然而,在蝗虫极为肆虐的国家,穷人却把它们当作食物。这些饥肠辘辘的生物描绘的是喜欢旁观和打听一切正在发生的事物—这种乐趣在儿童是天真无邪的,而某些成人却几乎热衷于此。由这些匆忙收集到的印象形成的思想非常肤浅,通常也不真实,但心灵蝗虫满足于此,因为它并不真正渴望真理。圣经中多次提到蝗虫和蚱蜢,它们总是对应着肤浅思考的情感,仅仅从事物的表象出发,有时是出于良善的目的,但更多时候是为了歪曲真正的真理。(《诠释启示录》543;《天国的奥秘》7643;《揭秘启示录》424)

在以赛亚书中,将人与主进行对比时说道:“上帝坐在地的圈上,其上的居民好像蚱蜢。”(以赛亚书40:22)特别强调了人类思想的渺小和肤浅,与上帝的完美智慧形成鲜明对比。(《诠释启示录》543)

“耶和华对摩西说:你向埃及地伸手,使蝗虫到埃及地上来,吃地上一切的菜蔬,就是冰雹所剩的。”(出埃及记10:12-15)要记住,埃及的灾祸是表观的描述那些只关心现世知识和世俗快乐之人的灵性状态。蝗虫遮蔽天日,昏暗了大地,吞噬了一切青草,象征着只凭感官印象思考所产生的情感,毁坏了所有真正的智慧。(《诠释启示录》543;《天国的奥秘》7643;《揭秘启示录》424,430;《真实的基督教》635)启示录中描述蝗虫的意思也差不多。“有烟从无底坑里冒上来,有蝗虫从烟中出来,到地上;有能力给它们,好像地上蝎子的能力一样”(启示录9:2-7)

我们读到关于施洗约翰的记载说,”他吃的是蝗虫和野蜜”(马太福音3:4)。我们知道,约翰用圣经的字意教导人们明辨是非善恶。作为他食物的蝗虫,代表着喜欢学习和思考这些外在的、浅表的属天生命真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对蝗虫的最佳释义。(《诠释启示录》543, 619;《天国的奥秘》9372,7643)

野蜜让我们联想到蜜蜂,它们象征着喜欢忙碌、有序、经济有用的简单思维。约翰所吃的蜜代表从圣经的文字获得益用思想的甜蜜。蜜在圣经中经常被提及,它代表了喜爱有关益用的朴素思想。(《天国的奥秘》5620;《诠释启示录》619)“你的言语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诗篇119:103)主的话被比作蜜,因为它们充盈丰满地提供了有益用的甜美思想。(《诠释启示录》619)迦南地被称为“流奶与蜜之地。”(出埃及记3:8)迦南代表了属天的生命状态。我们记得,牛奶是有关践行益用的指引;而现在我们看到,蜜讲的是喜欢益用的朴素思想。(《天国的奥秘》6857;《诠释启示录》619)我们联想起参孙在狮子尸体中发现的蜜,(士师记14:5-9)它代表的是享受仁爱甜美益用的思想,当靠着主的帮助克服了以为虚无信仰是救赎的信念时,这种思想就会振奋灵魂。(《诠释启示录》619;见本书第16章)

19. 鱼类

游泳的鱼儿让我们联想起飞翔的鸟儿,但它们的家园在寒冷且深沉的水中,而不是阳光明媚的空中。鱼类本身是冷血动物,其感觉比起鸟类来较迟钝。它们贪婪的觅食,没有欢快的歌声。

鱼类与鸟类的相似之处表明,鱼类对应着智力活动的情感。那么,它们生活在水中而不是空中这一事实又说明了什么呢?很明显,与鸟类相比,鱼类的思维更低级,更缺乏灵性。正如我们将看到的,水是它们的家,对应的是尘世的真理—自然科学的真理、世间产业的道理、圣经的字面真理和现实中的是非真理。(本书第28章)这就是心灵之鱼所喜欢的思维环境。(《揭秘启示录》238, 290)他们不会上升到属灵层面,从属灵的角度看待生命。(《诠释启示录》513, 342;《揭秘启示录》405)

男孩和女孩都有收集自然科学事实的兴趣,知道如何热切地怀着这种兴趣转来转去,吞食感官提供的观察结果。这种收集科学事实的兴趣就像一条饥饿的鱼在水中游动,吞食着所有触手可及的小生物。很快,就会有更大的鱼把这些小鱼和其他许多类似的鱼一起吞进肚子里。因此,更强大、更广博的科学头脑会汲取较小头脑的观察结果,并从中推导出伟大的科学原理。我们在掌握更广博的知识原理时会感到乐趣,而这种乐趣又与我们对特定学科的特殊兴趣相辅相成。这就是大鱼吃小鱼。

海洋中最高贵的生物是鲸鱼及其家族的其他成员,它们体型庞大,是温血动物,需要上升到水面呼吸空气,漫游于海洋中,吞食大量的小生物。它们象征着对科学知识的广泛兴趣,享受着灵性思维的空气和阳光,乐于从自然知识的各个领域收集上帝之爱的证据和智慧的启示。(《天国的奥秘》42、991)

我们说过,对自然科学的兴趣是一种属灵之鱼,对世俗知识的兴趣也是一种属灵的鱼,它们以我们对世界的观察为食,反过来又会促进我们崇高的兴趣,探寻主在尘世事务中的旨意。同样,对崇拜的外在形式和圣经字面意义的浓厚兴趣也是一种属灵之鱼,很容易成为更高属灵情感之鱼的食物。(《诠释启示录》654)但同样是这些鱼—探寻物质界知识的情感—当它们拒绝为属灵生命服务,只关注感官证据时,就不妙了,它们会在急于证实中陷入许多谬误。(《天国的奥秘》991;《揭秘启示录》405)

还记得圣经中提到鱼的一段话吗?或许我们可以从中窥见其灵性内涵。

我们当然记得,在创世记中上帝说:“水要多多滋生有生命的活物,要有雀鸟飞在地面以上,天穹之中。上帝就造出巨鲸和水中所滋生各样行动的活物,各从其类;又造出各样有翅膀的飞鸟,各从其类。上帝看着是好的。”(创世记1:20-21)有趣的是,这里的鱼与鸟是如此密切相关,意味着上帝赐予人类收集物质界知识和感知属灵真理的情感。(《天国的奥秘》40-42)

还记得诗篇中那句话吗?“你使万物都在他的脚下: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和一切在海中的路径穿行的。” (诗篇8:6-8;创世纪1:26)这表明,喜欢收集物质界知识,连同心中的其他喜爱,都是主赐予我们的,是为了提升我们灵性的、真正的人生。(《诠释启示录》513;《天国的奥秘》52)

在以西结书中,有一段人们不太熟悉的经文,其内容非常优美朴实,描述了他在殿中所见异象:

“然后,他带我回到殿门,见殿的门槛下有水往东流出。。。他对我说:这些水往东边之地流去,必下到荒漠,直到海。所发出来的水必流入海,这水必得医治。这河所到之处,凡有生命、活动的物都必活了,并且因这流来的水必有极多的鱼,因这水必得医治。这河所到之处,一切都必活了。。。那鱼各从其类,好像大海的鱼极多。”(以西结书47:1-10) 这幅物质界图景描绘的是治愈之水从耶路撒冷的圣殿流出,穿过犹太的旷野,注入死海,使死海变得清新,并使死海盛产鱼类。显然,这就是约翰在启示录中看到的生命之水,它象征着主赐予我们的神性真理,使我们 “远离恶习,学会行善”。它灌溉我们属世的外在生命,使其净化,并激发我们对世上知识的丰富情感,这有益于良善的生命。(《诠释启示录》513;《天国的奥秘》2702)

我们能理解圣经有几处所描述的水变坏,导致鱼类死亡的含义吗?“摩西、亚伦就照耶和华所吩咐的行。亚伦在法老和臣仆眼前举杖击打河里的水,河里的水都变作血了。河里的鱼死了。”(出埃及记7:20-21)埃及的灾祸只是人们内在状态的外在表现。水变成血显示了他们心中的真理已经变成了谬误;而鱼类的死亡则表明,对获取知识的情感已经不再有任何灵性生命。(《诠释启示录513;《天国的奥秘》7316, 7318)启示录中也描述了类似的灵性状态:“海的三分之一变成血,海中有生命的受造之物死了三分之一。”(启示录8:8-9;《揭秘启示录》404-405;《诠释启示录513)

主在一个比喻中说:“天国又好像网撒在海里,聚集各样水族;网既满了,人就拉上岸来,坐下,拣好的收在器具里,却将不好的丢弃了。世界的末了也要这样。”(马太福音13:47-49)这里讲述的是我们死后如何被提升,脱离善恶看起来相似的尘世思想和生活氛围,进入灵界。在灵界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各自的真实品性,于是能够彼此分离。(《诠释启示录》513;《最后的审判》70)“耶稣在加利利海边行走,看见弟兄二人,就是那被称为彼得的西门和他兄弟安得烈,在海里撒网;因为他们是渔夫。耶稣对他们说:来跟从我,我要使你们成为得人的渔夫。”(马太福音4:18-19;路加福音5:3-11;约翰福音21:1-13)门徒们是渔夫,从海里捕鱼作为人的食物。主将使他们成为属灵的渔夫;属灵的渔夫是指那些教导尘世学问和圣言文字的真理,以提升人们属灵生命的人。(《天国的奥秘》3309,10582;《诠释启示录》600)在某种意义上,门徒们也将成为不那么抽象的渔夫,因为他们的职责和特权是把人从世上尘俗生活的氛围中提升到属灵生活的空气和阳光中。(《诠释启示录》513;《揭秘启示录》405)

他们来到彼得跟前,征讨圣殿税。主说:“但恐怕触犯他们,你去海边,投下一个鱼钩,把先钓上来的鱼拿起来,开了他的口,必得一块钱,可以拿去为你我交给他们。”(马太福音17:27)地上的君王向外来人征收税金,这意味着我们内在的天国应该受陌生者或外来事物供奉。但是,主的门徒们,尤其是主自己,难道是陌生人,必须向更高的生命缴纳供奉吗?其实这里说的并不是来自上面的事物,而是身处尘世的属世层面的生命,以及它的情感 – 例如,求知的情感,尤其是学习圣经文字的情感。主安排供奉既不来自彼得也不出于祂自己,而是来自鱼,表示这种属世情感的真实地位是灵性生命的仆人。(《诠释启示录》513;《天国的奥秘》6394)

有一次主在加利利海边教导百姓,祂吩咐门徒让众人坐在草地上,“耶稣拿着这五个饼,两条鱼,望着天祝福,掰开饼,递给门徒们,摆在他们面前,也把那两条鱼分给他们。”。(马可福音6:41)还有一次,祂拿着 “七个饼和几条小鱼”喂饱了众人。(马可福音8:6-7) 用饼和鱼喂饱百姓,只是主所做属灵工作的外在表现,实质是用美好的情感和思想喂饱他们心灵。这里的饼代表用美好的情感满足他们的心灵,鱼代表主赋予他们追求知识的兴趣。几个麦饼和几条小鱼意味着人们能够接受的很少,而且是较为世俗的部分,但主却通过这一小事赐下了属天生命的祝福。(《诠释启示录》617, 430, 340)

当主复活后向门徒显现,并向他们展示祂的手和脚,以证明祂仍与他们同在于物质界尘世生活中时,祂还问他们:“你们这里有什么吃的吗?他们便给祂一片烧鱼和一块蜜房。祂接过来,在他们面前吃了。”(路加福音24:41-43)这是又一个标志,表明主在一切尘世生活中与我们同在。吃鱼表明祂与我们分享尘世的知识,而吃蜂蜜则表明祂与我们共享良善的世上情感。这尤其象征着主与我们的同在,就像我们简单地从祂的话语中获取知识,并从中发现乐趣一样。(《诠释启示录》513; 《天国的奥秘》5620)

18 鸟

鸟类在动物中有何独特之处?它们的手臂是翅膀,使它们能够从地面上升起,并快速穿越空中飞行。鸟类还拥有非常敏锐的视力。一只鹰或隼在高空盘旋时,会远远观察到下方地面上的小物体。一只小鸟的视力必须非常敏锐,才能安全地穿越树林,在树枝之间穿梭。我们也不能忘记一些鸟类的美妙歌声和其他鸟类的色彩鲜艳的羽毛,这都是它们与我们分享生活快乐的方式。

作为动物界的一员,鸟类与某种情感相对应。你认为它们表现的是被动享受的情感吗?不,显然是某种强烈心灵活动的情感。鸟儿的行动是那么迅速、那麽敏捷,几乎没有足够长的停顿让人清楚地观看它们!这让人立刻联想到在脑海中不断”闪现”的思绪,联想到我们称之为”念头”的心灵画面和意念,它们快速地相互追逐。鸟儿的疾速飞行和敏锐视力,与形成并享受这些心灵画面的情感非常相似。(《天国的奥秘》3219,5149;《诠释启示录》282,1100;《真实地基督教》42)

当想到鸟类是最高贵的飞行生物,而且它们的视觉极其敏锐时,我们就会得出结论:它们对应着我们对最高层级心灵图像的享受。心灵之鸟不仅乐享自然美景,还有人类生命的画面,那画面活生生、充满灵性意趣。(《真实的基督教》69;《天国的奥秘》8764)

想一想鸟儿奇妙的飞行能力,它明亮的眼睛使其能够欣赏到如此广阔、瞬息万变的景色。对某些人来说,对我们每个人的某些灵性状态来说,似乎只有我们能够看到和感受到的尘世事物才是真实和确定的。然而,我们可以学会理解灵性事物的真实。从而对我们来说,情感、思想的状态以及灵性效应,与我们周围的物质环境一样真实,而且重要得多。我们可以将其看作真实的事物,于是思想从中找到实质的支撑,并乐于从灵性的角度来看待生命。于是,心灵之鸟从地面升到了空中。

从灵性层面看待生命的思想,能理解灵性起因及其一般原则,能够采取广阔而全面的视角,一目了然地看见许多事物及其真正的关系。这种思想也不被纯粹的外在环境束缚,能怀着同情心来到不同于我们的生命状态。因此,心灵之鸟能迅速飞翔,并对许多不同状态的生命有清晰的认识。(《天国的奥秘》8764;《诠释启示录》282, 759)

提醒你不要把鸟当马看似乎很奇怪,但也许是必要的。因为我们对灵性事物的视觉是如此朦胧。二者的区别在于只有某种生活状态的概念,和实际进入这种状态。马是一种情感,通过努力推理,一步一步把你引入一种新的状态,或者把某种新元素带入你的生命。鸟并不试图这样做,而只是给你另一种状态的图景和理念,甚至可以使你对天堂生活有所了解。在那里,爱主和爱邻舍是主导。但要使你自己的思想进入天堂境界则是另一回事,而且要费力得多。

感知灵性事物的真实,并将思维驻念在这些事物上的能力,就像不同鸟类的飞行能力一样,各不相同。(《真实的基督教》42)你看,一只雄鹰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在高空翱翔,用它不被阳光昡迷的眼睛向着太阳盘旋!具有这种飞行能力和视觉能力的高贵鸟类,描绘的是一种强烈的、极力探索灵性思维的情感,超越肤浅的表象达致最高,对生命有最全面的领悟,也最符合神性智慧。

在以赛亚书中,我们读到:“那等候耶和华的,必重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以赛亚书40:31)他们将变得意志坚强,追求美好的事物,并将提升到达属灵的智慧。(《天国的奥秘》3901;《诠释启示录》281;《揭秘启示录》244)我们现在可以更完整地理解对扫罗和约拿单的哀叹:”他们比鹰更敏捷,比狮子更强壮”。(撒母耳记下1:23)这句话讲述的是:遵循神圣真理的根本原则所带来的属灵智慧和力量,这些原则被用来掌管生命。(《诠释启示录》278,281)又说:“我向埃及人所行的事,你们都看见了,且看见我如何将你们背在鹰的翅膀上,带来归我。”(出埃及记19:4) 在智识上把握属灵真理的能力,是把我们从世俗的蒙昧中提升到属天光明的手段。(《天国的奥秘》8764;《诠释启示录》281)关于主对祂子民的眷顾,有这样一段话: “耶和华遇见他在荒漠之地,就环绕他,教导他,保护他,如同保护眼中的瞳人。又如鹰搅动巢窝,在雏鹰以上两翅搧展,接取雏鹰,背在两翼之上。耶和华就这样独自引导他。”(申命记32:10-12)这里讲述的是主努力提升人,让他们在天堂光照中理解属灵真理,并将自己的神圣智慧传授给他们。(《诠释启示录》281, 283)

不难看出,代表人类思维最灵性、最有洞察力的鹰,在最高意义上可能象征着主的全知全能和时刻警醒着的关怀。看那神圣警觉的美丽象征—庄严的大鸟在地球上空翱翔,俯视着下方的万事万物!约翰看到宝座中间和周围有四只活物,”第四只活物像飞鹰。”(启示录4:7)这表达的是神性智慧、守护和治理。(《诠释启示录》281;《揭秘启示录》245;《天国的奥秘》3901)

在其他地方,当提到“鹰”作为邪恶的鸟时,“尸体在哪里,鹰也会聚集在那里。”(路加福音17:37)通常指的是秃鹫,代表对肮脏与邪恶意念的情感。当属灵生命死亡时,这样的意念就会泛滥。(《天国的奥秘》3900-01;《诠释启示录》281)

与鹰相比,还有众多鸟类飞行距离相对较短,经常休息,从不高飞远离地面。它们也对应着喜欢思考人类生命状态的情感,但既不深刻,也不升华,更不会超越属灵品性在社会和家庭生活中的表象。在这些具体形式中,心灵的小鸟们享受着人类生命瞬息万变的场景。(《真实的基督教》42)

有些小鸟羽毛鲜艳,有些小鸟的歌声悦耳动听,这表达的是它们的快乐。难道快乐的思绪能憋着不表达出来吗?欣赏周围世界中人类生活的乐事,这样的快乐必然要向他人的头脑和心灵传达。鸟儿悦耳的歌声和鲜艳的色彩,只在暗示着我们在家庭、友谊、益用和娱乐等方面的快乐,这些快乐理应展现在我们的交谈和歌声中。(《诠释启示录》323)

主对麻雀的关怀—在圣经中,“麻雀”通常泛指所有小鸟—表明祂知道我们所有一闪而过的念头,并关照它们。“若是你们的父不许,一个也不能掉在地上。”(马太福音10:29-31)“万军之耶和华我的王,我的神啊,在你祭坛那里,麻雀为自己找着房屋,燕子为自己找着抱雏之窝。”(诗篇84:3)这是流亡者的哭喊,也许身在巴比伦,他们的思绪像鸟一样飞向主所喜爱的宫殿。(《诠释启示录》282末段)于是我们的意念能够快乐地沉浸在属天生命中,甚至当我们仍在远方的时候,就可以在敬拜中朝向主提升。(《诠释启示录》391)

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情况,那里鸟的含义是负面的。例如,在播种者的比喻中:“撒种的时候,有落在路旁的,飞鸟来吃尽了。。。凡听见天国的道却不明白的,那恶者就来,把所撒在他心里的夺了去;这就是撒在路旁的种子了。”(马太福音13:4,19)这里的飞鸟明显指的是欣赏虚幻的、分心的杂念,这些杂念是由邪恶所激发的,结果是忘却主的话,不结果实。(《天国的奥秘》778、5149;《揭秘启示录》757)

我们必须特别记住一种鸟,那就是鸽子。我们都知道它温柔慈爱的天性。它在鸟类中的地位就像羔羊在动物中的地位一样。羔羊对应的是什么感情呢?那就是对主和对彼此纯真的爱;而鸽子对应的就是对主的信靠和彼此相爱的纯真情感。(《诠释启示录》282;《天国的奥秘》10132)鸽子和羔羊的相似之处在犹太律法的应许中有所体现:“她若不能带羔羊来,就要带两只斑鸠或两只雏鸽来。”(利未记12:8;利未记5:7,14:21-22;路加福音2:24) 这意味着如果我们还无法将主所期望的纯真、信靠的情感带给主,我们至少要带着信靠和纯真的理念,在我们成长得更坚强之前,主是悦纳这些理念的。(《诠释启示录》314;《天国的奥秘》10132)“但愿我有翅膀像鸽子,我就飞去,得享安息。”(诗篇55:6)这是一个祷告,祈求我们能深切领会有关纯真爱主和彼此相爱的真理,这将使我们摆脱试探,带来平安。(《诠释启示录》282)

在洪水的故事中,还记得那宏伟又恐怖的试探画面吗?挪亚“又放出一只鸽子去,要看看水从地上退了没有。但全地都是水,鸽子找不着落脚之地。。。再把鸽子从方舟放出去。到了晚上,鸽子回到他那里,看哪,她嘴里叼着一个新拧下来的橄榄叶子,挪亚就知道地上的水退了。”(创世记8:8-11)这说的是人生命中的情感,因感知到纯真与靠近主的迹象,在经历黑暗和试探之后首次回归而欢欣鼓舞。(《天国的奥秘》869-892)

“耶稣受了洗,随即从水里上来。天忽然为他开了,祂就看见神的灵仿佛一只鸽子降下,落在祂身上。”(马太福音3:16)洗礼代表着我们的主把来自人的东西从祂身上摈弃。每一次这样的努力之后,都会有新的神性纯真恩赐降临到祂,使祂快乐地感知到人类纯真新生命的可能。鸽子似乎特别代表了感知到人类生命的纯真状态成为可能时的喜悦之情。(《真实的基督教》144;《天国的奥秘》870;《教义之主篇》51)

圣经中多次提到的另一种鸟是乌鸦。这个名字让人联想到乌鸦没有鲜艳的羽毛,没有甜美的歌声。它让人联想到黑色,因为这是乌鸦的颜色。它也是一种笨拙的鸟,叫声中没有音乐,而且喜欢捕食弱小的动物,因此有些危害。这些特点提示乌鸦不配作为灵鸦象征智慧和内在思维。它的黑色暗示着无知,是那些没有机会学习或甘愿无知之人的写照。(《诠释启示录》650;《天国的奥秘》4967)

你们还记得,挪亚在派出鸽子之前,“放出一只乌鸦去。那乌鸦飞来飞去,直到地上的水都干了。”(创世纪8:7) 这象征着谬误的思想,等试探的阶段过去后,这些谬误思想依然活跃。(AC 864-868) 还记得以利亚逃离亚哈时,是如何 “去住在约旦河东的基立溪旁。乌鸦们早晚给他叼饼和肉来。”(列王记上17:5-6)以利亚大胆地讲述主的话,代表着主的话语以朴素的字面形式呈现。当教会中人拒绝并憎恨圣言的诫命时,主会安排外邦人和无知者在思想里珍视这些诫命。这正是主降临时所发生的,当时“百姓都乐意听祂的话。”(《天国的奥秘》4844) “祂赐食给走兽和啼叫的小乌鸦。”(诗篇147:9)这句耳熟能详的诗句是多么美妙,告诉我们:主关怀那些无知但渴望教导的人!(《诠释启示录》650)还有 “你想乌鸦,也不种也不收,又没有仓又没有库,上帝尚且养活它们。你们比飞鸟要贵重多少呢!”(路加福音12:24)主提供给我们需要领受的关于属天生命的知识,即使我们对属灵思想的情感非常微弱和不完美,也是祂最温柔呵护的对象。

17 蛇

蛇与其他动物有何不同?它们没有脚,或者我们也可以说,它们趴在地上,全身都是脚。并不是所有的蛇都是危险的,虽然有些蛇的毒液具有剧毒,会使受害者麻痹,而且常常致命,还有些蛇因为惯于缠绕猎物而极具危险。即使是无害的蛇也非常警觉,它们滑行和迅疾前进的动作尤其令人厌恶。蛇还有魅惑猎物的能力,使猎物恐惧,几乎无法逃脱。

蛇是动物界的成员。因此,它们对应着某种情感。它们全身趴在地上这一事实是否暗示它们对应的是崇高的属灵情感呢?恰恰相反,这意味着外在的情感,即与肉体和俗世最密切接触的情感。这些最外在的情感是什么呢?就是感官享受!享受美味、芳香、悦声、艳视和触觉—这些享受就是蛇的灵性意义(《诠释启示录》581;《天国的奥秘》195-196)

享受味觉的愉悦和其他感觉的愉悦就一定不好吗?上帝赋予我们这些感觉及其愉悦,是为了使之对我们有用,帮助我们明智地适应各种条件和环境。敏锐的感觉警示我们躲避酷热、严寒和其他危险,保持健康的状态。味觉如果没有被扭曲,并得到睿智的教导,则是选择有益健康食物的指南。感官是我们接触世界的界面,感官享受使我们能够明智地生活在世上。这些享受就是良蛇,谨慎而周密。(《诠释启示录》714)  

我们是否可以在更深层意义上 “摸着石头过河”?例如我们有一个请求或想提出一个意见,我们可以谨慎地趋近这个话题,尽早觉察到赞成或反对的迹象,必要时,不露痕迹地撤回这个话题。敏锐地觉察他人的态度,使我们能够明智地适应环境,我们称之为 “机敏”。这也是良善意义上的蛇。在宗教事务中也需要这种敏锐和谨慎。例如,在与他人谈论属灵话题,希望引起他们的兴趣时,尤其需要这种谨慎。主在差遣门徒时嘱咐他们说:“所以,你们要聪明像蛇,驯良像鸽子”,不就是这个意思吗?(马太福音10:16;《天国的奥秘》197;《诠释启示录》581)

感官享受是否会带来危险?喜爱美味和雅声会不会变成一种邪恶?我们知道有可能。譬如,喜爱某些令人愉悦但却有害的食物或饮料。这种喜爱能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内心,在我们觉察之前,就已经牢牢地缠住我们,以致于极难摆脱!它悄然而来,即使我们察觉到其存在并感到恐惧,它仍然会让我们着迷,直到看似无法摆脱。它麻木了我们的良知、是非观和对灵性事物的感知,于是我们沦为其猎物。没有比令人愉悦的感觉更能迷人的试探了!“耶和华神所造的,唯有蛇比田野一切的走兽更狡猾。”(创世记3:1;《诠释启示录》581,544;《揭秘启示录》455;《天国的奥秘》194-197)

毒蛇也对应着当认知没有得到更高智慧的扶正和阐释时,感官误导认知的能力。于是他们的论点是那样具有说服力,表面上看是那么令人信服,然而它们却又是那么虚伪!(《天国的奥秘》195,6400) 这层含义明白地出现在预言中:“但必作道上的蛇,路中的蝰蛇,咬伤马蹄,使骑马的向后倾倒。”(创世记49:17) 这里描述的是一种外在的状态,即采取非常世俗和肤浅的生活方式,同时指出这种状态下的危险:感官表象的欺骗性将破坏对属灵真理的理解,并使属灵生命失去依托。(《天国的奥秘》6396-6401, 2761; 《诠释启示录》581,355)

我们现在容易理解伊甸园中的试探和首次悖逆的故事了吗?“耶和华神所造的,唯有蛇比田野一切的走兽更狡猾。。。蛇对女人说:你们不一定死,因为神知道,你们吃的日子眼睛就被打开了,你们便如众神,能知道善恶。。。女人说: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耶和华神对蛇说:你既做了这事,就必受咒诅,比一切的牲畜和田野的走兽更甚。你必用肚子行走,终身吃土。我又要叫你和女人彼此为仇,你的种子和她的种子也彼此为仇。她的种子要伤你的头,你要伤他的脚跟。”(创世纪3:1-15)  是感官愉悦的享受迷惑人远离纯真,使之自以为是地判断善恶,而不是顺从地听从主的旨意。他们开始沉溺于肤浅的愉悦,仅凭外在的表象来判断,并以为自己最懂。对此我们可以理解,因为同样的事情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也发生过很多次。”那蛇引诱我,我就吃了。“(《天国的奥秘》194-210;《诠释启示录》739,581;《圣治》310)

对蛇的诅咒揭示了感官本性的特征,及其与属灵生命的关系。如今它已变得放纵和误导。“你必用肚子行走”意味着感官及其享受已经远离更高的生命意义,转向世俗和邪恶。我们无需论证蛇最初是高于地面的,尽管有科学证据表明它们曾经像蜥蜴一样有腿。

在人类转向邪恶之前,蛇与地面的接触象征着美好感官享受的外在特性。而如今,它却成了人类厌恶天堂生活,倾向于邪恶的象征。”你要终生吃土”这句话描述了人们唯一的追求是外在满足。自我放纵以及由此产生的邪恶族群,抵抗灵性生命的发展,其间永远存在着战争。蛇的后裔与女人的后裔之间存在敌意。(《天国的奥秘》229-249; 《真实的基督教补录》30)

有什么力量能够为我们征服这些最狡诈、最致命的试探呢?只有主能赐予我们战胜的力量。在祂降世的人生中,祂经历了我们所有的试探,甚至那些引诱我们放纵食欲和感官快感的试探。祂面对并战胜了所有的试探,祂也会赐予我们战胜的力量。这句话预言了祂为我们而征战,为我们而获胜:“它要伤你的头,你要伤它的脚跟。” (《天国的奥秘》250-260;《诠释启示录》768;《圣治》211)

在旷野之旅的故事中,有一章几乎讲述了同样的灵性教训:“我们的灵魂厌恶这淡而无味的食物。”百姓因念念不忘埃及的富足而抱怨。“耶和华使火蛇进入百姓中间,蛇就咬他们。以色列人中死了许多。。。摩西便制造一条铜蛇,挂在杆子上;凡被蛇咬的,一望这铜蛇就活了。”(民数记21:5-9) 这清楚地告诉我们,人渴望从内在满足的灵性生命转回到放纵的感官享乐。对这种享乐的迷恋会以其剧烈鸩毒啃噬我们,如果不能获得帮助,我们的属灵生命必将灭亡。

唯一的帮助就是仰望主,祂已经战胜了感官的试探,能够赐予我们力量。举起铜蛇挂在杆子上,代表着主将自己人身的感官本性提升,使之达成良善,直至达成神圣。当我们被自我放纵欲望的毒蛇啃噬时,那就是我们力量的源泉。”摩西在旷野怎样举蛇,人子也必照样被举起来,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4-15;《诠释启示录》581;《天国的奥秘》197、8624、4911;《揭秘启示录》49;见本书第 37 章)

请记住摩西出示的神迹,证明耶和华曾向他显现:“耶和华对他说:你手里是什么?他说:一根杖。祂说:丢在地上。他一丢下去,就变作一条蛇,摩西便跑开。耶和华对摩西说:伸出手来,抓住它的尾巴,它必在你手中仍变为杖。”(出埃及记4:2-5) 如果我们否认主与我们同在,将我们的低级感官本性抛在地上任其自由,它就是一条蛇。

但是,当我们靠主的力量握住这条毒蛇时,它就不再危险,而是支撑我们属灵生命的一根杖。没有主的帮助,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而当我们接受主的帮助时,我们的欲望就会改变。这证明,即使在我们最外在的生命中,主也与我们同在。(《天国的奥秘》6946,6956) 主在向门徒告别时也应许了同样的神迹。“信的人必有这些迹象随着他们,就是奉我的名赶鬼。。。手能拿蛇;若喝了什么毒物,也必不受害。”(马可福音16:17-18;路加福音10:19;《天国的奥秘》9013;《诠释启示录》581)

“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蝰蛇的洞口;断奶的婴儿必按手在鸡蛇的穴上。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以赛亚书11:8-9)主将保护那些童心未泯、生命纯真并信靠祂的人,使他们免受感官快乐的欺诈和致命诱惑,以及激发这欲望的地狱影响。(《天国的奥秘》9013;《诠释启示录》410、314、581)

16 狮子

狮子拥有惊人的力量。它腿部和颈部的肌肉非常强大,几乎像铁一样坚硬。狮子可以击倒一头牛,并用嘴把牛叼走。狮子和猫是同科动物,它以捕杀其他动物为生。它的牙齿和爪子都是可怕的武器。猫的舌头只是粗糙而已,而狮子的舌头却有坚硬锋利的尖棘。狮子的咆哮让所有动物都感到恐惧。我们不妨在物质界史话中阅读更多有关狮子的故事,从趣闻中了解它们的体性。

难道狮子会怯懦吗?恰恰相反,它们非常勇敢。虽然它们通常不会攻击人类,但这并不是因为它们胆小,当它们受到攻击或母狮必须保护幼狮时,这些就更显而易见了。它们似乎不知道什么是恐惧。你认为狮子残忍吗?它们不应该被描述为残忍,因为它们只杀自己需要吃的东西,而且动作迅捷。它们不会像某些动物那样为了杀戮而杀戮,也不会像猫一样折磨猎物。狮子忠于主人、知恩图报的故事不胜枚举。我们读到过这样的故事:狮子拒绝捕杀给它们作食物的小动物,而是善待它们,与它们为伴。狮子不象许多其它猫科动物那样卑鄙、狡诈和残忍。它的大度和威严让我们肃然起敬,它的力量和勇气使它无愧于 “百兽之王”的称号。

我们有时把人比作狮子,说某人 “像狮子一样强壮”,或者 “像狮子一样勇敢”。我们说一个人 “狮心”是什么意思?什么是最高贵的力量和勇气?是应对身体危险的力量和勇气,还是能够说出真理、勇敢地与邪恶欲望斗争并战胜它们的力量和勇气?这种属灵的力量和勇气在圣经中被称为狮子。谁拥有最完美的力量和勇气?唯有主!我们只有信靠祂,用祂的话语作为我们的护甲,才能拥有这种属天的力量。为我们而战的主的爱之力量,就在我们内里,尤其通过祂的话语展现。这就是狮子代表力量的最佳含义。(《诠释启示录》278;《揭秘启示录》241;《天国的奥秘》6367)  

还记得上帝被称为狮子或被比作狮子的经文吗?请看这一段:“狮子和少壮狮子护食咆哮,就是喊许多牧人来攻击它,它总不因他们的声音惊惶,也不因他们的喧哗缩伏。如此,万军之耶和华也必降临,为锡安山冈争战。”(以赛亚书31:4)  

当主被称为羔羊时,是为了告诉我们祂的神性纯真。当把主比作狮子时,强调的是祂的什么神圣品质呢?祂的神圣力量和勇气,抵御人类的邪恶敌人,使他们可以安然享受良善和真理。(《诠释启示录》278,601;《天国的奥秘》6367;《揭秘启示录》241) 当谈到主咆哮如狮子时,意指祂以强大的力量为人类抵御来自地狱的邪恶,还表达了主保护人们的强烈愿望,以及当人们拒绝祂的保护,沦为邪恶的牺牲品时,祂深切的悲伤之情。(《揭秘启示录》241, 471;《诠释启示录》601,850)

当我们想起 “咆哮”的含义时,对启示录中的这几节经文就会感到奇妙的悲怆:“其余的人仍旧不悔改他们那些谋杀、邪术、淫乱、偷窃的事。我又看见另有一位大力的天使从天降下,披着云彩,头上有虹,脸面像日头,两脚像火柱。祂大声呼喊,好像狮子吼叫。”(启示录9:20-21,10:1-3) 向约翰显现的正是主,祂的吼叫表达了祂对人们拒绝祂的保护而感到强烈的悲哀。(《揭秘启示录》464-471;《诠释启示录》601) “狮子吼叫,谁不惧怕呢?主耶和华说话,谁能不说预言呢?”(阿摩司书3:8) 主对人类的厚爱应唤醒他们对祂的敬畏之情,祂的话语应让他们明白真理和正义。(《诠释启示录》601,624)

启示录中再次讲到:“在天上、地上、地底下,没有能展开、能观看那书卷的。。。长老中有一位对我说:不要哭。看哪,犹大支派的狮子,大卫的根,他祂已得胜,能以展开那书卷。”(启示录5:3-5) 当我们继续往下读,就会看到犹大支派的狮子就是羔羊,而我们知道羔羊就是主。展开书卷意味着揭示圣经的真意和神圣力量,揭示万物的真实状态,对抗邪恶,使万物归于秩序。只有主能够做到这一点。在启示录对最后审判的具体描述中,主已经做到了,并且每当我们用圣经来征服自己心中的邪恶时,祂都在做这件事。主用祂的话语,带着神圣胆魄和力量为我们而战。这就是祂被称为展开书卷之狮子的含义。(《揭秘启示录》256-267;《诠释启示录》305-311) 我们将会逐渐明白,十二支派代表天堂之民的所有不同类型,或者说天堂特性的不同要素。犹大代表纯真的爱(本书第39章)。因此,当主被称为犹大支派的狮子时,意味着祂保护我们的力量来自祂的深厚大爱。

这有助于我们理解雅各对犹大的祝福:“犹大是个小狮子,我儿啊,你抓了食便上去;你屈下身去,卧如公狮,蹲如母狮,谁敢惹你?”(创世记49:9; 民数记24:9) 这说的是爱的力量,尤其是那纯真爱主的心灵对抗邪恶的力量。天堂和主都与这样的心灵同在,并赋予它狮子般的力量。(《天国的奥秘》6367-6370;《诠释启示录》278) 还记得大卫对扫罗和约拿单的感慨吗:“他们比鹰更快,比狮子还强。”(撒母耳记下1:23) 以色列的第一位国王扫罗和他儿子约拿单代表神性真理在年轻人生命中的最初原则,与致命敌人的邪恶倾向作斗争。这些真理给人力量和勇气,因为它们来自主,主存在其中。这就是“扫罗和约拿单比狮子还强”的意思。(《诠释启示录》278,281)

读到所罗门王用象牙和黄金建造的宝座:“宝座有六层台阶,座的后背顶部是圆的,两旁有扶手,靠近扶手有两个狮子站立。六层台阶上有十二个狮子站立,每层有两个:左边一个,右边一个。”(列王记上10:19-20) 宝座如此建造,真实象征着国王的统治,也象征了每个靠主帮助成为自己内心之王者的统治,还代表了主自己的统治。祂是万王之王!狮子代表统治的哪个要素呢?主的力量!从主获得的征服与战胜邪恶的力量。(《天国的奥秘》5313,6367;《诠释启示录》253,430) 对所罗门宝座的思考,是否有助于我们理解启示录中关于天堂宝座的描述?“有宝座安置在天上,又有一位坐在宝座上。。。宝座中和宝座周围有四个活物。。。第一个活物像狮子。”(启示录4:1-7;以西结书1:10) 在主的统治和属天品性中,这头狮子代表什么?代表主的力量,以及那些最真切爱主的天使从祂获得的力量。(《揭秘启示录》241;《诠释启示录》278;《天国的奥秘》6367)  

但在其他经文中,狮子被说成是邪恶的野兽。在那里,显然它们象征的不是爱主之人的力量和勇气,而是因强烈的自爱所生的力量和极端冒失。”你要踹在狮子和蝰蛇的身上,践踏少壮狮子和龙。”(诗篇 91:13) 这是一个应许,许我们全然掌控自爱的凶猛力量及其误导性推理,使我们不会受其伤害。(《诠释启示录》632,714) 另外还有一个拯救的应许:“在那里必没有狮子,猛兽也不登这路,在那里都遇不见;但被救赎的必在那里行走。”(以赛亚书35:9; 《天国的奥秘》6367;《诠释启示录》328,388)

“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少壮狮子与牛犊并肥畜同群;小孩子要引领它们。牛必与熊同食;牛犊必与小熊同卧;狮子必吃草,与牛一样。。。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以赛亚书11:6-9;45:25) 这是一个美丽的应许,主将拥抱地上和天上的纯真生命,使其免受一切伤害。我们认识到,绵羊羔、山羊羔和牛犊象征着更内在和更外在的纯真情感;狼、豹和狮子象征着与这些属天情感相对立的邪恶欲望。私情邪欲的狮子不能破坏人们乐享益用的善行(《诠释启示录》314, 781;《天国的奥秘》430, 10132)

从但以理在狮子坑的故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但以理因为对主忠诚,被大流士王扔在狮子坑里。但以理对王说:“愿王万岁。我的神差他的天使,封住狮子的口,叫狮子不伤我;因我在神面前无辜。”(但以理书6:21-22) 这里的狮子象征巴比伦人对但以理的狂怒,或者说是对忠心侍奉主的但以理的狂怒。在教会的历史上,在我们自己的心中,巴比伦的灵,也就是自爱的灵,曾多次以狮子的狂怒攻击忠心侍奉主的灵;但主总会封住狮子的口,使其不能伤害那些洁身自好并信靠祂的人。(《先知书和诗篇的内义》;《天国的奥秘》10412)  

还记得参孙的故事吗?当他下到亭拿时:“见有一只少壮狮子向他吼叫。耶和华的灵大大临到参孙,他将狮子撕裂,如同撕裂山羊羔一样。。。过了些日子,再下去时转向道旁要看死狮,见有一群蜜蜂和蜜在死狮之内。”(士师记14:5-9) 我们一眼就能看出,狮子象征的是某种强烈的自爱之恶,但我们仍然可以靠着主赐给我们的力量完全战胜它。而尸体中的蜂蜜则意味着当邪恶被制服后,我们所享受到的属天甘美。在这里,非利士人边境上的狮子特别象征着非利士人普遍存在的邪恶,那是自爱所喜欢的要命劝诱,说是只要知道真理就足够了,无需努力过良善生活(本书第39章)。当在主的帮助下克服这种劝诱时,就会享受到仁爱的甜美益用。(《诠释启示录》619) 也请参阅大卫如何杀死攻击他父亲羊群的狮子和熊。(撒母耳记上17:34-37;《诠释启示录》781;《揭秘启示录》573)

“少壮狮子还缺食忍饿,但寻求耶和华的什么好处都不缺。”(诗篇34:10) 狮子天生的可能会挨饿,依靠自身力量的自信勇气也会如此。但对主的爱和由此而来的力量将永不衰竭。(《天国的奥秘》6367;《诠释启示录》386) “你造黑暗为夜,林中的百兽就都爬出来。少壮狮子吼叫,要抓食,向神寻求食物。日头一出,兽便聚集,卧在洞里。人出去做工,劳碌直到晚上。”(诗篇104:20-23) 当我们读到这些话时,首先想到的是在灵性黑暗时代匍匐前行的凶猛邪恶的情感。但少壮狮子有更好的含义。狮子的咆哮代表了天使和所有良善心灵的强烈渴望,当它们处于较黑暗、缺乏活力的状态时,渴望从主获得更丰盛的生命和力量,于是真正人的能力将被唤醒,在喜乐中得到运用。(《天国的奥秘》9335,6367;《诠释启示录》278)

15. 猪

贪婪和不洁是猪的特征。它们吃得远远多于所需要的,甚至不拒绝最肮脏的食物。它们把不吃的东西踩在泥巴和污垢中,并喜欢在其中打滚。如果一个人被称为“猪”或“像猪”,或者被说成是“如猪一般的”,我们就会知道他是不洁的,他只想为自己攫取并独占一切。我们见过有这种品性的孩子吗?如果一个孩子摘了满手的花,把其余的花踩在地上,为了不让别人拿到,我们会怎么想?见过一些这样的老年人吗?他们拼命攒钱,囤积起来却毫无用处,只为享受金钱带给他们的权力感?猪就对应着这种贪得无厌和占有欲,以及喜欢玷污美好事物。(《天国的奥秘》4751,939段;《诠释启示录》659,1044)

在禁止犹太人食用的动物中有猪,对此我们并不感到惊讶。“猪。。。对你们是不洁净的。它们的肉你们不可吃;死的,你们不可摸,都与你们不洁净。”(利未记11:7-8;申命记14:8) 纵容不洁和贪婪的情感,并使其成为自己所有,性格就不会变得坚强。贪婪和不洁的情感不是属天的食粮,它们比任何其他东西都更能关闭心灵的天堂之门。因此,代表真正天国生命原则的犹太律法吩咐不可吃猪肉,也不可触碰它们的尸体(《诠释启示录》617) 。

犹太人天生就有强烈的占有欲,尤其是对金钱的占有欲。由于这种爱与猪的对应关系,人们常常陷入养猪和吃猪肉的罪中。他们被称为 “这百姓总是当面惹我发怒。。。流连于坟茔之间,住宿于墓穴之中,吃猪肉;他们器皿中有可憎之物做的汤。”(以赛亚书65:3-4, 66:17) 住在墓穴中表明他们喜欢不洁之道,其中没有属灵的生命。吃猪肉提示他们灵性上的谬误,即怀有不洁的情感,贪婪地喜欢无益占有(《揭秘启示录》659) 。

在福音书中,我们读到主曾在加大拉那个地方赶鬼,允许牠们进入一群猪中:

“他们到了加大拉人的地方,就是加利利的对面。耶稣上了岸,就有城里一个被鬼附了很久的人迎面而来。这个人不穿衣服,不住房子,只住在坟地里。。。那里有一大群猪在山上吃食。他们央求耶稣,准他们进入猪里去。耶稣准了他们,众鬼就从那人身上出来,进入猪里去。于是那群猪就狂奔,闯下山崖,投在湖里淹死了。”(路加福音8:26-27,32-33;马可福音5:1-17) 在这里,住在坟茔中表达了对不洁之道的喜爱,其中没有属天的生命。那些凶猛而不洁的鬼灵祈求能够进入猪中,因为牠们本身就具有猪一样的本性。主容许它们去,因为这将揭示出它们的真实本性,而每一种邪恶在被定罪和驱除之前都要这样揭示。这个神迹的发生是要教导我们,主能从我们身上驱逐出,人自己不能束缚或驯服的卑劣情感,以便我们也可以服饰整齐,心智清明地坐在主的脚前。我们是感激地接受主的拯救,还是为失去猪而烦恼,恳求主离开呢?(《天国的奥秘》1742;《揭秘启示录》659)

还记得浪子的比喻吗?小儿子聚集了所有的钱财,远走他乡,在那里挥霍无度。当他花光了所有的钱财之后,那地方发生了大饥荒,他开始变得拮据。他就去投靠那地的一个人,那人叫他到田里去放猪。他恨不得拿猪吃的豆荚充饥,也没有人给他。(路加福音15:11-32) 这个故事说的是所有这样的人:他们背离天父和天父提供的幸福生活,以自己选择的方式寻找更大幸福。那片土地上的大饥荒表明缺乏真正的属天满足。浪子被打发到田里去放猪,象征他在粗俗放纵的欲望中寻找幸福的最终努力。即使到了这种极端境地,我们的天父仍然挂念我们,温柔地等待我们站起身来,回到祂身边,祂将用慈爱的吻来迎接我们。

“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们用脚践踏了珍珠,又转过来咬你们。”(马太福音7:6) 这里一并提到狗和猪,象征欲望和污秽的爱。在其他地方,狗也被认为代表谦卑、忠诚的情感,具有更高贵的品性。这节经文描述了那些沉迷于污秽之爱的人,轻蔑地拒绝属天的神圣情感和珍贵真理。他们不仅仅拒绝,而且带着侮辱性的轻蔑。(《诠释启示录》1044) 这节经文的进一步含义将在我们讨论珍珠时揭示(本书35章)。

14. 马和驴

马和驴有什么用?它们比其他动物做得更好的是什么?它们用背驮人,拉车载货物。它们非常适合做这项工作,而且如果得到明智和善意的照顾,它们会乐在其中。一匹好马会像它的骑手一样,全身心地投入到清晨的慢跑甚至赛跑中。绵羊和山羊的价值在于它们是什么,以及它们自身能给我们提供什么。牛的价值既在于它们是什么,也在于它们能做什么。但马和驴的价值主要在于它们能做什么。一类对应的是我们爱纯真或有用;另一类对应着我们喜欢做脑力劳动。

我能做什么脑力劳动呢?我可以坐在桌前不动一根手指,却仍然在努力工作吗?假设我正在解决一个几何问题,或者正在推理一些与商业有关的问题,或者一个是非问题,难道我没有真正在做工作吗?脑力劳动就是思考或推理。如果进行得顺利,就会有一种真正的享受,令人振奋。在许多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动物的体力劳动与思考和推理的乐趣之间的相似之处。我们说在推理中 “一步一步地前进”,并被 “引导”得出某些结论。

你有没有注意到马在熟悉的道路上是多么容易前行,而且会随时准备转头回家?当马第二次走过一条道路时,它对路线了如指掌,想要像之前一样经过每个转弯、停下来喝水和休息。难道我们的思维不是更容易沿着熟悉的思路流转,而不是崭新的思路吗?我们是否不经意地发现,自己以同样的方式说话和思考,沿着相同的推理线路并得出相同的结论?

脑力劳动的功用也对应着动物驮人和负重的用途。驮着骑手快速地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这就好比认知的作用,它使人能够按照事物的正确关系和比例全面地看待事物。就像牲口把东西从产地驮到需要的地方一样,思想在这里拾起一个事实,在那里拾起一点经验,并把它们整合成有用的关系。这些喜欢工作的动物象征着我们对智力劳动、思考、理解和推理的喜爱(《天国的奥秘》2781, 2761, 2762) 。

到目前为止,说的都是马和驴的相同处。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它们之间的区别,以及它们所对应的思维类型之间的区别。马比驴大,也更强壮。同时,它也更加娇嫩和敏感,需要更好的食物和更好的照顾。驴在崎岖的道路上走得更稳健,更有耐力。也许最重要的区别在于,马会全神贯注于它的骑手或马夫,倾听他最轻微的声音,并且很容易训练,顺从对颈部的轻微触摸。这种对主人意愿的关注,在拥挤的城市街道上表现得非常出色。在一些国家,人几乎生活在马背上,马几乎成了主人的一部分。马的这个特性在这些国家展现得更为优秀。相反,驴却很少关注它的骑手。它的注意力几乎全部放在路上,没有一块石头能逃过它的眼睛。它自己意欲要向哪里走,如果与主人的愿望不同,它就很不情愿改变。总之,马仰望主人的指引,驴则俯视地面。

是否有些思维和推理比其他思维和推理更高尚?我可以循序渐进地推理一道几何题;我可以仔细考虑并决定一些事务。或者,我可能乐于思考主,理解祂在圣经中给我们的信息,思考一切尘世事物与我们属灵生命的关系。对这种属灵理解或思考的喜爱,可以用最高贵的工作动物—马来代表。(白马 1-5;《天国的奥秘》2761,2762;《诠释启示录》355,364) 而驴则代表沉迷于今世事物的属世认知。

我们还记得,许多提到牛的经文也一起提到驴。我们现在更清楚地看到,这是因为驴象征的是属世认知,而属世认知是牛所象征的属世情感的同伴。例如 “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失迷了路,总要牵回来交给他。若看见恨你人的驴压卧在重驮之下,不可忍着心不去帮他,务要和驴主一起抬开重驮。”(出埃及记23:4-5;《天国的奥秘》2781) “你若看见弟兄的牛或驴跌倒在路上,不可佯为不见,总要帮助他拉起来。”(申命记22:4;AC 2781) “不可贪恋邻舍的妻子、男仆、女仆、牛、驴,并你邻舍一切所有的。”(出埃及记20:17;《天国的奥秘》8912)  

“你们中间谁有驴或牛在安息日掉在坑里,不立刻拉它上来呢?”(路加福音 14:5) 掉进坑里的驴或牛代表陷入谬误或邪恶的属世认知或情感。它们应该特别通过主关于安息日的教导被拯救出来。(《天国的奥秘》9086;《诠释启示录》537)

古时的习俗是法官及其儿子骑驴,而国王及其儿子骑骡子。(士师记5:10,10:3-4,12:14;列王记上1:33、44;撒母耳记下13:29) 这一习俗源于非常古老的时代,那时人们就知道驴的象征意义。因为法官或国王的职责就是倾听民间问题的细节,并做出明智的决定。我们还记得关于主的预言: “要对锡安的女儿说:看哪,你的王来到你这里,是温柔的,又骑着驴,就是骑着驴驹子。”(马太福音21:5;撒迦利亚书9:9) 我们还记得,当门徒们 “牵了驴和驴驹来,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面,耶稣就骑上”时,预言就这样应验了。(马太福音21:7) 这是一个征兆,表明主降临到人的属世认知层面,将人的能力从谬误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教导人真正的属世戒律(《天国的奥秘》2781) 。

请看巴兰驴子的故事。天使对巴兰说:“驴看见我就三次从我面前偏过去;驴若没有偏过去,我早把你杀了,留它存活。”(民数记22:22-35) 这个故事教导我们,耶和华是如何启发我们的悟性,让我们知道并承认何为正确,从而转离邪恶。(《诠释启示录》140) 诗篇说:“耶和华使泉源涌在山谷,流在山间,使野地的走兽有水喝,野驴得解其渴。”(诗篇104:10-11) 泉源代表主的话语赐下的真理;野驴解渴代表教导教会中那些在智识上对真理有兴趣之人。(《诠释启示录》483;《天国的奥秘》1949)

野驴是与家驴截然不同的种类,是无法驯服的。在圣经中,它常常代表原始的属世理性,这种理性不关心益用,总是挑剔和违逆。论到以实马利代表的这种原初状态的智识能力,是这样描述的:”他为人必像野驴。他的手要攻打人,人的手也要攻打他。”(创世记16:12;《天国的奥秘》1949)

我们记得,马对应的是属灵的认知,或者说喜欢对属灵问题进行清晰思考和推理,这是领悟和享受圣经灵意的能力。在启示录中,我们读到马:“我看见天开了,看哪,有一匹白马,骑在马上的称为诚信真实。。。他的名称为神之道。在天上的众军骑着白马跟随他。”(启示录19:11-14,6:2)

这是主,祂不是”温柔地骑着驴”降临,来教导属世真理,而是来开启人的灵性认知,使人明白圣经的属灵真理。于是,看见祂骑一匹白马,祂的名被称为神之道。(《诠释启示录》355;《揭秘启示录》298;《白马》1-5) 当我们读到第六章时,随着封印的连续打开,人们看到了不同颜色的马,”看哪,一匹红马。。。看哪,一匹黑马。。。看哪,一匹白马”。我们不难看出,这讲述的是在灵界中依次对不同类别之人的考察,并揭示出每类人对圣经和属灵真理的理解程度(《诠释启示录》355,364,372,381;《揭秘启示录》298,305,312,320;见本书第34章) 。

“耶和华要用旋风接以利亚升天的时候。。。有火车火马将他们隔开,以利亚就乘旋风升天去了。以利沙看见,就呼叫说:我父啊!我父啊!以色列的战车和马兵啊!”(列王记下2:1,11-12) 同样,当亚兰人包围以利沙时,“以利沙祷告说:耶和华啊,求你开这年轻人的眼睛,使他能看见。耶和华开他的眼睛,他就看见满山有火车火马围绕以利沙。”(列王记下6:17) 先知以利亚和以利沙宣讲了关于是非的神圣真理,他们是神的道在严厉的、字面形式上的代表。如果我们能够随着这道升入天堂,或者说,如果我们在死后带着它—就像以利亚升天时那样,它粗糙的外衣将会褪去,在属灵真理中显得光彩夺目。也正是圣经中的属灵真理赋予了文字能力,使我们周围山上遍布看不见的火马和火车。(《天国的奥秘》2762, 5321)

在这些地方以及许多其他段落中,战车和马被一同提到,更加显示出马在战斗中的效率。而马车和货车在旅行和货物交易中起到类似的作用。由于马对应于属灵理解,马车则代表有关沟通的原则或“教义”,以及实现交流的有用方式,这有助于交流知识财富,并帮助将真理引导到需要的地方。(《天国的奥秘》8215; 《诠释启示录》355;《揭秘启示录》437)

认知能力固然高贵,但我们是否应该深信自己的智慧,认为我们不需要信靠上帝呢?”靠马保平安是枉然;马也不能因力大拯救人。”(诗篇33:17) 耶和华 “不喜悦马的力大,不喜爱人的腿。”(诗篇 147:10) “有人靠车,有人靠马,但我们要记念耶和华我们神的名。”(诗篇 20:7; 《揭秘启示录》298; 《诠释启示录》355; 《天国的奥秘》2826)

我们看到,从最佳的意义上讲,马代表着对圣经的真正属灵理解。而以色列敌人军队中的马和战车,则代表着谬误的推理和教义,各种邪恶企图用其战胜善良。埃及、亚述和巴比伦的马就是如此。(《天国的奥秘》8146,5321;《诠释启示录》355;见本书38章)  

古人乐于感知世间事物与灵性的对应关系,将马视为智慧的象征。希腊神话中保留了许多这种古老智慧的痕迹。他们讲述了一匹长着翅膀的马—飞马,撞击岩石,于是缪斯女神的泉水喷涌而出。这则寓言描绘的是,科学诞生于属灵智慧在物质事实上的应用。(《天国的奥秘》2762,4966,7729;《白马》4;《真实的基督教》693) 特洛伊被木马攻陷的故事也是一则寓言,意思是希腊人凭借高超的智慧和技巧取得了胜利。(《天国的奥秘》2762;《白马》4)

13. 牛

总的来说,牛很像绵羊和山羊。它们像绵羊和山羊一样嚼草,有相似的蹄和角;它们的肉、皮和奶也有同样的用处,而且显然与绵羊和山羊有近亲关系;例如,比马更近亲。但是,比较一下牛和绵羊,看看其中的一些不同之处。它们的大小和整体结构上有何区别?牛的体型更大,结构更粗犷。它们更强壮,因此更能干活。

它们在性情上有什么不同呢?首先是它们与主人的关系。饲养过牛或把小牛当宠物养过的人都知道,牛比羊粗鲁得多。它们不会那么温柔地跟随,但很容易被驱使,而且很听话。它们对牛群的依恋是非常明显的,母牛一旦看不见牛群,就会四处狂奔,发出可怜的低鸣。母牛对小牛的爱也非常强烈,无论小牛被牵到哪里,母牛都会跟到哪里。牛之间的相处方式不像羊那么温和,它们喜欢互相试探对方的力量。在劳作中的牛是耐心的典范,它们行动缓慢,但力气很大,而且不会轻易气馁。当它们卧在地上悠闲地咀嚼反刍时,展现出一幅满足的图画。

我们从牛、绵羊和山羊的相似处开始,然后注意到了它们的不同之处。在灵性层面上,我们也可以采用同样的方式来理解。绵羊代表对主的良善以及对彼此最纯真、最温柔的爱。山羊代表一种几乎同样纯真,但却更加理智的情感,这情感因主的智慧而爱主,但对彼此表达时却不那么温柔。奶牛和公牛代表的是类似的高贵情感,却位于更低的层面。对主的表现形式是顺从,对彼此展现出耐心和益用。绵羊、山羊和牛代表了我们对主和对彼此的情感,分别是属天的、属灵的和属世的(《诠释启示录》314) 。

我们会发现,圣经中用牛来代表对尘世有用之物的强烈热爱和对尘世美好事物的知足—这是一种恰当的高尚情感。(《天国的奥秘》2179, 2180, 2566) 例如,诗篇在描述来自主的各种丰盛生命时说:“我们的仓盈满,能出各样的粮食;我们的羊在田间孳生千万。。。我们的牛驮着满驮”等等。(诗篇 144:13-14) 羊代表内在灵性情感的丰盛增长,满驮的牛代表强壮有益的属世情感。(《诠释启示录》652)  

我们还记得,羔羊和小山羊被用作祭品,代表着我们应该带着纯真的情感来到主的面前。现在,我们看到公牛也被指定为祭品。(出埃及记29:1、10、36) 这一定意味着,主不仅要我们把内心的思想和情感带到祂面前,还要我们把所有的属世兴趣和能力、世俗的事业和享乐都带到祂面前。我们必须把这些都献给祂,让祂的圣火点燃净化它们(《天国的奥秘》9391) 。

以动物献祭代表了我们内在和外在情感的献祭,这一点非常明显!“我朝见耶和华,在至高神面前跪拜,当献上什么呢?岂可献一岁的牛犊为燔祭吗?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吗?。。。人啊,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爱怜悯,谦卑地与你的神同行。”(弥迦书6:6-8) “我喜爱怜悯,而不是献祭;喜爱认识神,胜于燔祭。”(何西阿书6:6;《天国的奥秘》922)

还记得圣殿院子里的铜海吗?“有十二只铜牛驮海:三只向北,三只向西,三只向南,三只向东,海在牛上,牛尾都向内。”(列王记上7:25) 显然,圣殿的内室代表着主在人心里的居所(本书41章)。庭院代表外在的生命,洗濯祭司手脚的铜海代表要洁净外在生命。置于牛身上,表明这种洁净必须用顺从的尘世情感倾尽全力去达成(《天国的奥秘》10235) 。

犹太律法中有许多关于牛的实际规定。我们现在能否看到,在灵性上它们如何适用于我们自己吗?“不可贪恋你邻舍的妻子、他的男仆、女仆、牛驴,并你邻舍一切所有的。”(出埃及记20:17) 很明显,除了字面上的意思,这条命令还提到了我们邻舍的灵性品性,包括他的情感和应用于尘世的能力。这些都是我们不可觊觎的,无论如何都不可伤害(《天国的奥秘》8912) 。

在这段经文和其他许多经文中,公牛和驴常一并提起,公牛代表属世情感,驴代表伴随的能力,即属世的认知(本书十四章)。“若遇见你仇敌的牛或驴失迷了路,总要牵回来交给他。”(出埃及记23:4) 这里的仇敌指的是与我们持不同观点的人,就像那些教会外的人。当他们为了达成有用却显然误入歧途时,我们应该谴责他们吗?还是应该努力向他们展示更好的路径呢?(《天国的奥秘》9255) 。

这一段经文也许不太熟悉,但其含义却是十分明白的!“如果牛触死男人或是女人,就用石头打死那牛,却不可吃它的肉;牛的主人可算无罪。倘若那牛素来是触人的,有人报告了牛主,他竟不把牛拴着,以致把男人或是女人触死,就要用石头打死那牛,牛主也必治死。”(出埃及记21:28-29) 这里的牛是指一些不羁的属世情感,对人的属灵生命造成伤害。当牛的本性(属世情感)为人所知以前就已经开始肆虐,尽管对此应该立即予以谴责,而本人还不应该为此担责。但如果牛的本性已经为人所知,却仍然不加控制,而是任其肆虐,造成危害,那么人就应该受到责备,他的灵性生命就会因此而毁坏(《天国的奥秘》9065-9075) 。

回想一下约柜被掳到非利士地的时候,后母牛将它拉回家。(撒母耳记6章) 在那片土地上的约柜代表着诫命,但仅仅被看作知识,并不应用于生活。(本书第39章) 如此持有诫命只会造成烦恼,显示出我们的谬误。当我们将强烈愿意的情感融入这些诫命,愿意将其付诸实际行动,按照戒律的引导直行时,它们就成为祝福,并找到通往心灵中央的要道。母牛的哞声表达了属世情感很难变得顺服。(《诠释启示录》700;《真实的基督教》203)

还记得浪子回头的故事吗?父亲说:”把肥牛犊牵来宰了。”但大儿子却生气地说:”你从来没给过我一只山羊羔……你却为他宰了肥牛犊。(路加福音15:23、30) 肥犊犊代表着对有益生活的挚爱,以及学习如何过有益生活的热爱,将被赐予那些谦卑悔改恶行的人。而那些自以为义的人智识上甚至对天国事物都没有兴趣(《天国的奥秘》9391;《诠释启示录》279;《揭秘启示录》242) 。

我们已经看到,灵性意义的牛,即对尘世益用和尘世善事的爱,被主用作有益的仆人。“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都在他的脚下: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兽。”(诗篇8:6-7节;《天国的奥秘》10609) 它如何会变成邪恶的东西,诱导我们远离属灵生命呢?对尘俗事物的关心可能占据心灵的主位,属世的感情也可能拥抱不良事物。我们为推托天堂宴席而辩解的一个理由是:“我买了五对牛,要去试一试,求你准我辞了。”(路加福音14:19) 我们信赖那些我们以为美好的属世情感,其中一些实际上会将我们引离天堂。我们首先会选择它们,并为背离天堂而祈求免责。(《诠释启示录》548)

在埃及人们崇拜神牛。今天,你可以穿过萨卡拉(Sakarah)的地下画廊,看到安放公牛尸体的巨大石棺。这种崇拜符合埃及人的性格。他们喜欢尘世的美好事物和尘世的学问。他们的宗教根本不是灵性的,而是由宏伟的庙宇、华丽的装饰和象征性的仪式组成。他们把牛作为崇拜的对象,就说明了他们只重视尘世之物和尘世学问,以及宗教的外在形式。(《天国的奥秘》9391;《揭秘启示录》242) 主总是试图引导我们摆脱对纯粹世俗事物和外在形式的束缚,进入属灵的生活和敬拜。但是,就像以色列人一样,我们又回到了世俗的目的,并设立起牛犊来敬拜。何烈山的牛犊展示了这样一个事实:以色列人的情感几乎完全倾注于这个世界上的事物,他们只关心敬拜的外在形式。(出埃及记32:4) “如此将他们荣耀的主换为吃草之牛的像。”(诗篇106:20;《天国的奥秘》9391,10407)

我们能够从灵性角度区分公牛、母牛和小牛吗?公牛特别代表着实施助益之爱的坚强和耐心;母牛特别代表着热情引导并教导他人实施益用的道路。那么小牛呢?小牛特别代表着对学习助益之道的纯真情感。(《揭秘启示录》242)

如果说母牛是热爱传授益用之道,小牛是喜欢学习这道,那么奶是什么呢?当然是关于实际益用的指导。(《天国的奥秘》2184,1824) 牛奶主要是水,但也含有其他物质,尤其是奶酪、黄油和糖,于是变得丰富而有营养。教导在很大程度上是传达真理,但我们并不满足于提供单纯的信息,因为那只是水而已(本书第28章)。我们会努力,尤其是对孩子们,让教导变得令人愉快,就是起到糖的作用。(《天国的奥秘》5620) 我们也会用心去做,让教导触动听众的心,教导中的这种爱就是油或黄油。(《天国的奥秘》2184;见本书第22章) 我们还要努力激发自己对所教善事的热切兴趣。这就是奶酪,是奶中强健肌肉的成分。

圣经常称迦南地为 “流奶与蜜之地”。(申命记26:9) 迦南地指的是主的国度;奶指的是在那个国度里所赐的丰富天国知识,富有仁慈;蜜是伴随这些知识而来的丰盛幸福和快乐。(《天国的奥秘》5620;《诠释启示录》617) 关于孩童时期的主的预言说: “到祂晓得弃恶择善的时候,祂必吃奶油与蜂蜜。”(以赛亚书7:15) 这句预言讲述了孩提时代的主,从圣经的字里行间所感受到的良善和愉悦,使祂后来面对闯入的邪恶提议时,能够智慧地明辨(《诠释启示录》617;《天国的奥秘》5620) 。

12. 绵羊和山羊

让孩子们尽情讲述有关羊的一切。如果有人把绵羊当宠物养过,不仅让他们描述绵羊的外形特征,还要特别描述它们的性格。所有的人都知道羊和羔羊是有用的。它们给我们提供食物和制作衣服的羊毛。它们无害且非常温顺,从不互相争吵。它们彼此相爱,成群结队地一起觅食,啃草时鼻子几乎贴住地面,在树荫下彼此依偎着躺在一起。除了互相喜欢,羊还会对牧羊人或照顾它们的人产生强烈的依恋。在东方,牧羊人和羊群一起生活在田野里,领着羊群从一个牧场到另一个牧场,随着季节变的干燥,牧羊人会为羊群寻找仍然有水和绿色的溪流和泉水,晚上则保护羊群不受伤害。牧羊人在前头走,羊也跟着他,因为它们认得他的声音。(约翰福音10:4)  

我们曾说过,有时人会被称为“狮子”、“狐狸”或“熊”;我们曾见过一个看起来像羔羊的人吗?(天堂与地狱 110) 大家都会同意,我们常常会在小孩子中发现善良而温柔的小羔羊。他们天真无邪,互相之间充满爱;他们热爱自己的父母,全然依赖他们,就像羔羊依赖牧人一样。

我们是否会在年长的人中看到类似的纯真和信赖?谁是他们的牧羊人?我们知道,当我们重生并成为天父的孩童时真正的纯真就赋予了我们。纯真的羔羊向我们展现的,就是小孩子以及那些在灵性上变得如同孩童之人的纯真情感。 (《诠释启示录》314; 《属天的奥秘》10132,2179,294) 很容易看出,羔羊和羊之间存在差异,类似于很小的婴儿和年长的孩子之间的差异。(见本书第十章) 羔羊和婴儿的纯真更具完全依赖性,而羊和年长的孩子的纯真更多地表现为彼此之间的深厚情感。(《诠释启示录》314)

圣经中有许多次提到羊和它们的牧人,这明显指的是人与主的关系!“所以,我必拯救我的群羊不再作掠物。。。你们作我的羊,我草场上的羊,你们是人,我也是你们的神。这是主耶和华说的。”(以西结书34:22, 31;《诠释启示录》280;《天国的奥秘》4287) “耶和华是我的牧者,我必不致缺乏。祂使我躺卧在青草地上,领我在安静的水边。”(诗篇23:1-2;《诠释启示录》375;《天国的奥秘》3696) 阅读约翰福音第10章的前16节:“祂按着名字呼叫自己的羊,把羊领出来。。。耶稣将这比喻告诉他们,但他们不明白所说的是什么意思。”(约翰福音10:3,6)

借助主自己的解释—”我是好牧人”,我们能否在一定程度上理解这个比喻,并从中领悟到主对纯真心灵的关怀,以及他们爱主、信主的责任?(《圣治》230; 《天国的奥秘》9310; 《诠释启示录》864) “我们是祂的子民,是祂牧场的羊。”(诗篇100:3) 我们所有纯真的情感,都要靠主来维持和指导。(《天国的奥秘》6078,5201) “祂必像牧人牧养自己的羊群,用膀臂聚集羊羔抱在怀中,温柔引导那乳养小羊的”(以赛亚书40:11),这描述了主对人类纯真情感的温柔关爱,以及祂保护人类的能力。(《天国的奥秘》10132,10087;见本书第八章)

在所有这些经文中,主的教会被称为羊群。在其他地方,它被称为葡萄园。(以赛亚书5:7) 一般来说,两者的区别是什么?一种比喻突出的是教会的哪个方面,而另一种比喻又是哪个方面呢?

在圣经中,对教会的不同比喻强调了不同的方面。当教会被比作羊群时,强调的是信徒如同牧羊人的羊群,需要被引导、护理和保护。这比喻强调了主对教会的关怀和引导,以及信徒对主的顺从和信任。

而当教会被比作葡萄园时,强调的是信徒如同葡萄树上的枝子,需要结出良好的果实。这个比喻突显了信徒在信仰生活中产生的结果和成就。

因此,羊群的比喻强调了信徒与主的关系和主对他们的关怀,而葡萄园的比喻强调了信徒在信仰中所起的作用和他们所带来的结果。

以下经文描绘了一个信靠的心灵在感觉不到神的支持时的无助和恐慌:“我像迷失的羊走错了路。”(诗篇119:176) “我们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以赛亚书53:6) 主看到群众“散乱无主,如同羊没有牧人。”(马太福音9:36; 《诠释启示录》1154)

在圣经中有许多提到绵羊和羔羊的熟悉经文,大家一定会乐于回忆这些经文,并理解其中告诉我们属灵的羊群具有纯真、温柔的情感,爱主和彼此相爱。例如:“你每天所要献在坛上的就是两只一岁的羊羔;早晨要献这一只,晚上的时候要献那一只。”(出埃及记29:38-39) 这意思是说,在每一天的开始和结束,每一种新状态和一个新事业的始末,我们都应该带着纯真的信靠来到主的面前。(《天国的奥秘》3994,10132;《诠释启示录》314) 在思考犹太人敬拜使用的羔羊时,尤其要记住逾越节的羔羊:“各人要按着他们的父家取羊羔,一家一只。。。。若是一家的人太少,就要和他隔壁的邻舍共取一只。要无瑕疵、一岁的公羊羔,你们或从绵羊里取,或从山羊里取,都可以”(出埃及记12:3-5)

“你们要取羊血,抹在房屋左右的门框和门楣上,就在那里吃… 我看见血,就必越过你们,灾殃必不临到你们身上消灭你们。”(出埃及记12:3-13) 逾越节羔羊是在出埃及的前夕吃的,以后每年都要纪念这一事件,这象征着我们脱离罪恶的束缚后,从主得到的纯真情感,也象征着持续不断地得到纯真情感,这种纯真感情使拯救成为永恒。门上防止灾殃的羔羊血是什么意思?羔羊血是从纯真情感发出的纯真理念流动。当这样的理念捍卫着心灵之门时,邪恶就无法进入。(《诠释启示录》329;《天国的奥秘》3519,10132)

“耶稣就用这个比喻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有一百只羊失去一只,不把这九十九只撇在旷野,去找那失去的羊,直到找着呢?我告诉你们,一个罪人悔改,在天上也要这样为他欢喜,较比为九十九个不用悔改的义人欢喜更大。”(路加福音15:3,7) 当我们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主就把温柔、纯真的情感之羊托付给我们看管,但这些羊有没有丢失的呢?这个比喻告诉我们,我们有责任寻找并恢复生命中失落的这些纯真情感,而主和天使都会为这悔改而喜乐。(《天国的奥秘》9836,5992)  

关于主降临的一个美丽预言说:“豺狼必与绵羊羔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少壮狮子与牛犊并肥畜同群;小孩子要引领它们。”(以赛亚书11:6) 这些温顺的动物代表主的降临给人带来的温顺纯真的情感。凶猛的动物虽然凶猛,但主会保护人的纯真不会受到它们的伤害。(《诠释启示录》314;《天国的奥秘》3519,3994,10132) 当主差遣祂的使徒时,祂说:”看哪,我差遣你们出去,如同羔羊进入狼群。”(路加福音10:3;《诠释启示录》314;《天国的奥秘》10132)

在主降临的时候,“在伯利恒有牧羊人露宿野地,夜间按着更次看守羊群”(路加福音2:8),意为在那个黑暗时期,仍然有一些关心纯真的人,天使可以亲近他们,可以引导他们看到主的神圣纯真。在主复活后,当祂与一些门徒站在加利利海边时,祂三次向彼得郑重嘱咐:“你喂养我的羔羊”;“你牧养我的羊”;“你喂养我的羊。”(约翰福音21:15-17) 明白地显示主的门徒有责任维护并加强人心中的纯真。(《天国的奥秘》10087,4169)

为什么主自己经常被称为羔羊?在其他时候,祂被称为狮子,是为了告诉我们祂的神圣勇气。当称呼祂为羔羊时,特别意味着怎样的神圣品性呢?是祂神性之人的神圣纯真、温柔与耐心。“看哪,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约翰福音 1:29) 这表示主是纯真的本体,所有纯真都出自祂。(《诠释启示录》314; 《天国的奥秘》10132;《真实的基督教》144;《天堂与地狱》282) “祂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祂也是这样不开口。”(以赛亚书53:7)

在这幅图景中,主的纯真、祂承受试探时的忍耐和缄默都展现在我们面前。(《天国的奥秘》10132,9937) “愿颂赞、尊贵、荣耀、权势,都归给坐宝座的和羔羊,直到永永远远。”(启示录5:13) 坐在宝座上的是主,羔羊指的是祂的神性人身,尤其指的是祂神性纯真。(《诠释启示录》314,343)

想一想羊毛,它是羊的衣服,对我们制作保暖衣物非常有用。主警告说:”你们要防备假先知,他们到你们这里来,外面披着羊皮,里面却是残暴的狼。”(马太福音7:15)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祂说的是自私、残忍、诡诈的人,或者是我们自己内心的这些动机,它们隐藏在属于纯真心灵的善言善行背后。(《诠释启示录》195;《最后的审判》59) 纯洁、温柔、亲切的言语和举止是纯真的、羔羊般情感妥帖的外衣,它们是属灵绵羊的羊毛,是我们所有人的好服装。

羊毛的洁白是一个重要的特征,表明出于纯真心灵的行为和言辞的纯洁。“你们的罪虽象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以赛亚书1:18) 这意味着通过悔改,在主的帮助下,邪恶的行为可以被克服,生命可以变得纯洁又纯真。(《诠释启示录》1042;《天国的奥秘》4922) 在启示录中当约翰看到主时,“祂的头与发皆白,白如羊毛,白如雪。”(启示录1:14) 明显地,毛发象征生命的外在事物,象征生活中细微的行为和言辞。在这里象征主完美的生命作为,以及祂话语的直白、字面含义。比作羊毛,以表明其完美纯真与良善;比作雪,以表明其正义。(《诠释启示录》67; 《揭秘启示录》47;《天国的奥秘》9470)

我们看到,羊毛的洁白象征着纯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为什么有些羊是黑色的呢?在普通语言中,“黑羊”被用来代表善良人中的邪恶之辈。但圣经赋予了它们更佳含义。它们不是指真正的邪恶,而是指没有任何良善出于自己,一切都是从主而来,这是最深刻、最真实纯真的特征。请记住雅各在为拉班放羊时,如何 “在羊群中挑选每个有黑斑的羊”归为己有。(创世纪30:32,《天国的奥秘》3994)

山羊在很多方面都像绵羊。它们成群觅食;小羊天真无邪,性情温顺,事实上,它们和绵羊一样被当作祭品。”要无瑕疵、一岁的公羊羔,你们或从绵羊里取,或从山羊里取,都可以。” (出埃及记12:5) 但养过山羊的人都知道,山羊比绵羊活泼好动,行为粗犷,满足于很粗糙的食物。它们的好奇心很强,啃食一切够得着的东西。山羊的毛不如绵羊柔软,短毛被长毛掩盖。

绵羊和山羊如此相似,以致于我们可以推测它们都对应于纯真,但又有所区别。我们读到对天堂里孩童的描述:“有属天天性的孩童与有属灵天性者有很明显的区别。前者思考、言谈和行动非常温柔,以至于除了出于爱主和爱其他孩童的良善之外,几乎看不到任何其他特征。而后者则不那么温柔,在他们身上,有一种像扇动翅膀一样的特征很细微地表现出来。这种区别还可见于他们的愤怒以及其他方面。”(《天堂与地狱》339)

这里所描述的区别不就像绵羊和山羊之间的区别吗?绵羊代表的是那些属天品性之人的纯真,他们具有最温柔的情感—是爱主最深的良善之人。山羊代表那些具有属灵品性之人的纯真,他们爱主和他们的教师,是爱其智慧胜过爱良善。(《天国的奥秘》4169;《诠释启示录》314) 主所喜欢的纯真信赖,是既信靠祂的真理指引,也仰赖祂的良善。在敬拜中,祂既接受绵羊羔,也接受山羊羔。在祂的国度里,祂保护这两者。”豺狼必与绵羔羊同居,豹子与山羊羔同卧。”(以赛亚书11:6;《诠释启示录》314)

请翻开马太福音第二十五章,从第二十一节读到最后一节:“人子要在祂的荣耀里降临……万民都要聚集在祂面前。祂要把他们分别出来,好像牧羊的把他的绵羊从山羊中分别出来一般……这些人要往永刑里去;那些义人要往永生里去。”(马太福音25:31-46) 仔细阅读我们会发现,绵羊是指那些喜欢良善且行良善的人;而山羊是指那些学到何为正确,却不去做也不喜欢做的人。仁爱与 “唯独信仰”形成了对比。一个是为天堂做准备,另一个则不是。(《天国的奥秘》4169, 4809; 《诠释启示录》212; 参见本书第8章)  

11. 动物、植物和矿物

我们以上讨论的主题完全是我们自身的问题。我们研究了肉体的某个部分或某种状态,然后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以发现相应的灵性能力或状态。现在,我们放眼世界,看到灵性充盈着各种物体,虽然这些物体不是我们的一部分,但仍然与我们有某种关系,或有益或有害。物质物体的拟人特质是如此明显,以至于我们本能地与它们产生共鸣。事实上,它们以可见的形式呈现了我们内心的情感和想法。因此,它们诠释我们的内心,帮助我们认识自己。

因为自然界万物都是上帝的杰作,因此个个都体现了上帝的爱和智慧,这也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我们周围的世界与我们内心的世界同出一源,是相同力量降达较低层面上的展现。(《圣爱与圣智》319-326)

有人可能会问,如果物质界万物是主的爱与智慧的具体体现,为什么物质界中会存在残忍和邪恶的事物呢?当主的生命大能降达物质层面时,它们在哪里被扭曲了?是人类扭曲了它们,他们放纵仇恨而不是爱,执迷于谬误的思想而非真理。主也允许这些扭曲的感情和思想在物质界中显现,产生邪恶的动植物和所有卑鄙残忍的东西。当人们善良而纯真时,物质界就全然美好,反映了他们纯真的生命;但当尘世上和地狱里的邪恶生命增加时,就如同此说:“地必因你的缘故受咒诅……它必给你长出荆棘和蒺藜来。”(创世记3:17-18;《真实的基督教》78; 《圣爱与圣治》336-342; 《诠释启示录》1201)

为什么上帝允许创造的力量通过人类生活的渠道流入大自然,通过天堂和地狱,产生许多邪恶和非天堂的形式来破坏我们周围的世界?祂这样做是为了让物质界教导我们了解自己的品性,让大自然成为一面镜子,向我们展示纯真之美,和邪恶狂热的可恶。我们周围的世界既是启示,也是警诫。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阅读自然之书,看清物质界的每个物体对应着我们自身的哪些方面。

当我们探讨物质物体与我们内在属灵特性之间的对应关系时,常用的语言会提供很多帮助。我们常常用动物的名称来描述人的品质,或者借用描述植物或矿物的术语描述某种属灵的特质。因此,若某人被称为“狮子”、“狐狸”、“熊”,人们能够感知到,这些形容他的动物名字,能准确地描绘出他的勇气、狡猾或粗糙的特质。我们说思想 “生长 “和 “结果”,就是意识到其发展就像植物一样。如此笼统地使用常用术语来描述属灵事物,在普通语境下就够了;但如果想更准确地了解物质界中的每个事物对应我们内在世界的何事,我们就必须研究该物质事物,注意它的特质,尤其是它的用途。然后,我们必须转向内心世界,看看占据相应位置的是什么。

在探究物质物体的对应关系时,首先需要建立一些通用原则,一些分类和排列计划,以便每个具体事物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而不会混淆。例如,如果我们能够大致建立一些主要分界线,将我们心灵中的对象划归三个王国,以对应物质界的三个界类,那就朝着给每种事物以正确定位迈出了一大步。就像在玩 “二十个问题”的游戏时,我们会问:它是动物、植物还是矿物? 然后,除了有关的一个类别外,我们无需考虑其他所有类别。同样,如果我们知道属灵事物的三个王国,当要确定某个物质物体的对应关系时,我们就会立即把它归入正确的类别,然后通过探究更为具体的特质,逐渐接近它确切的灵性含义。

让我们比较一下物质界的三个界别,注意它们各自的显著特点,看看内心世界的对象是否对应相应的界别。动物界是温暖、活跃、敏感的一类。它们既能感受到快乐,也能感受到痛苦。植物界也是有生命的:它们生长,但它们意识不到痛苦或快乐。矿物界是固定而坚硬的,是植物生长的基础,也是动物赖以存身的基础。

心灵中是否存在一类对快乐或痛苦敏感的东西,使我可以伤害你却无需接触你的身体?我伤害的是什么?是你的感受吗?这些感受是否能够体验快乐?它们是否温暖,是否活跃?感受或情感就是心灵里的动物王国。(《天堂与地狱》110;《天国的奥秘》3218, 5198; 《诠释启示录》650)

除了这情感之外,心灵中是否还有其他一些东西活着并且会成长,但却并不敏感呢?比如在某一领域的知识或思想?它确实日复一日地增长。如果它关联着某种有益的工作,就常常是最美的,并最终会结出果实。这些知识的植物,茂盛生长,以美丽和富饶充盈心灵,构成了心灵的植物王国。(《天堂和地狱》111, 176, 489;《天国的奥秘》3220, 1443;《诠释启示录》730)

动物通常很容易从一个地方迁移到另一个地方,但植物却扎根于大地。我们的情感和知识之间也有类似的区别。假设我在特定的环境中长大,我喜欢自己在那里发挥的功用,并从中变得聪明和娴熟。当我搬到一个新地方,环境变了,我怀着希望自己有用的情感,像动物一样轻松地适应新的环境。但我关于如何有用的知识却植根于旧的环境和条件中,很难顺利移植到新的环境中。

我们的心理植物生长的基础是心灵的土地。被公认为固定不变的事实是土地里的岩石;在思考和行动中积累的经验,随着我们每天的生活而深化,就是它肥沃的土壤。当我们与他人分享相同的知识和相似的经验时,我们就站在了 “共同的土地上。”(《天堂与地狱》488; 《天国的奥秘》1940)

心灵的动物是其温暖、敏感的情感;植物是它在许多主题上不断增长的智慧;事实和经验则是其稳固的基地。

让我们更仔细地思考一下动物和相应的情感。动物生命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大象和小小的蜂鸟昆虫!凶猛的老虎和温顺的羔羊!高飞的鹰和地上的蛇!我们心中的感情同样也是多种多样的。有善良和邪恶的感情,温和和残忍的感情,有益和有害的感情,高尚和卑劣的感情。在我们考察特定的动物并发现它们对应的感情之前,先回顾圣经中的一些经文,看看即使这个普通的理念—动物对应于人类的情感—会如何帮助我们理解圣经中的属灵章节。

关于人,有道是:“你派他管理你手所造的,使万物都在他的脚下:就是一切的牛羊、田野的兽、空中的鸟、海里的鱼,和一切在海中的路径穿行的。”(诗篇八:6-8) 这意味着主是万有之王。祂使人成为自己心灵小世界的王,这特别意指祂使人能控制自己的感情。感情不应是人的主宰,而是他的仆人。田野中,或地上的走兽,并不一定代表邪恶的情感,而是指更属世和外在的情感,包括肉体的欲望和食欲。

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满足世俗好恶而活,他就是一只“野兽”,只有在主的帮助下当他行使人的能力来控制这些感情时,他才真正成为一个人。(《诠释启示录》650;《天国的奥秘》52,10610;创世纪1:25-26) 在诗篇第49篇中描述了一种仅仅追求满足世俗感情的生活,最后以这样的话结尾:“人在尊贵中而不醒悟,就如死亡的畜类一样。”这样的情感在天堂中没有容身之地。在创世记中,我们读到:“耶和华 神用泥土造了野地各样的走兽和天空各样的飞鸟,都带到那人面前,看他叫什么。。。亚当便给一切牲畜和空中的飞鸟、野地的走兽都起了名。”(创世记2:19-20) 这意味着主使上古世人能够了解所有世俗感情和欲望的性质,以便他们可以恰当地处置它们,并对其具有掌控权。(《诠释启示录》650;《天国的奥秘》 143,146) 随后的故事中,我们读到在方舟中保留了洁净和不洁净的动物。“洁净的兽和不洁净的兽,飞鸟并地上一切的爬物,都是一对一对的,有公有母,到挪亚那里进入方舟,正如神所吩咐挪亚的。”(创世记7:8-9) 下面讲述的是第一代教会之人对他们的后裔,即组成第二代教会的人们,传递的情感和欲望,既有良善的也有不良的(《诠释启示录》650;《天国的奥秘》714-715、719):”挪亚为耶和华筑了一座坛,从各洁净的牲畜和各洁净的飞鸟中取了来,献在坛上作为燔祭。”(创世记8:20;利未记1)

献祭的牲畜代表着纯洁而恳切的情感,我们应该带着这情感到主的面前,承认它们属于主,请求主使用它们并赐福给我们。“耶和华岂喜悦千千的公羊,或是万万的油河吗?。。。人啊,耶和华已指示你何为善。他向你所要的是什么呢?只要你行公义,爱怜悯,谦卑地与你的神同行。”(弥迦书6:7-8) “你本不喜爱祭物,若喜爱,我就献上;燔祭,你也不喜悦。神所要的祭就是破碎的灵;神啊,破碎痛悔的心,你必不轻看。”(诗篇 51:16-17;《天国的奥秘》922)

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什么以色列人可以食用洁净的动物,而禁止食用不洁净的野兽。“所以,你们要把洁净和不洁净的禽兽分别出来;不可因我给你们分为不洁净的禽兽,或地上各样爬行之物,使自己的魂成为可憎恶的。”(利未记20:25;11章) 显然,主希望我们的灵魂在良善、高尚的情感中茁壮成长,而不是被邪恶的情感所玷污。(《诠释启示录》650)

我们能看到许多关于野兽破坏的经文中所包含的悲哀警告。”林中的野猪毁坏它,田野的野兽吞吃它。”(诗篇80:13) “把你仆人的尸首交与天空的飞鸟为食,把你圣徒们的肉交与地上的野兽。”(诗篇79:2) 这些话是在警告人们,如果放纵起源于自私和世俗之爱的邪恶激情和食欲,就会摧毁一切灵性的生命。(《诠释启示录》650;《天国的奥秘》9335) 我们也看到这一喜悦预言的含义: “在那里必没有狮子,猛兽也不登这路,在那里都遇不见;但被救赎的必在那里行走。”(赛35:9;《诠释启示录》650;《天国的奥秘》9335)

也许我们现在可以明白,为什么以色列人经常被命令去消灭属于邪恶民族的动物的灵性原因了。”现在你要去击打亚玛力人,灭尽他们所有的,不可怜惜他们,将男女、孩童、吃奶的,并牛、羊、骆驼和驴全部杀死。”(撒母耳记上15:3) 这里的婴孩和乳儿指的是邪恶的开端,这些动物也代表其主人放纵的邪恶情感。这些情感不应被采纳,而应被摧毁。(《诠释启示录》650)

“我不在一年之内将他们(迦南诸国)从你面前赶出去,恐怕地成为荒凉,野地的兽多起来害你。我要渐渐地将他们从你面前赶出去。”(出埃及记23:29-30;申命记7:22) 这向我们表明,重生必须是一项渐进的过程,主仁慈地允许许多不完美的动机—看重外表、希望得到奖赏、外在的需要—来抑制动物性,直到更为崇高的动机成长壮大。(《诠释启示录》650;《天国的奥秘》9335) 从 “祂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探,并与野兽同在一处”这句话中,可以了解到我们的主所经受的试探是什么?(马可福音1:13) 这里的野兽是从地狱煽起的凶猛邪恶激情,主抵制并战胜了它们。(《诠释启示录》650 结尾)

注意我们不要过多纠缠于提到恶兽的经文。在诗篇中读到:“祂使泉源涌在山谷,流在山间。使野地的百兽有水喝,野驴解其渴。天上的飞鸟在泉旁住宿,在树枝上唱歌……他使草生长,给牲畜吃……你造黑暗为夜,林中的百兽就都爬出来”等等。(诗篇 104:10-30) 主为走兽提供食物,也用祂话语的教导满足各种美好的情感。(《诠释启示录》650,483,278; 《天国的奥秘》2702)

最后,启示录中有一个非凡的、也许意外的例子,说明了动物在圣经中的含义:”宝座中和宝座周围,有四活物(即兽)….它们昼夜不住地说:”圣哉,圣哉,圣哉,全能的主上帝。”(启示录4:6-9) 它们象征天使的情感,尤其是属天天堂,即情感之天堂,那是离主最近之处。(《诠释启示录》322,462)

我们暂且不讨论提到植物和矿物的经文,而是首先考虑动物界的个别成员,以揭示它们所对应的特殊情感。

10. 童年、青年和老年

小孩子和年轻人、年轻人和老人有什么不同?从体格上看,年轻人比孩子高大、强壮,而老人则变得弯腰驼背、满脸皱纹。难道没有更重要的区别了吗?难道没有随着生命的每个阶段而发展起来的、比生理上的变化更具特征性的心灵品性吗?如果一个人虽然身体在成长,但心灵却没有提升,我们就会说,他仍然是个孩子。如果一个人的心灵成长比平常人快,我们就会说他 “成熟稳重”。当我们进行灵性思考时,每个年龄段的属灵品性都是我们所关心的。如果我们想理解圣经中关于童年、青年和老年的经文的内在含义,我们就必须思考这些问题。

童年具有哪些属灵品性?儿童没有理性,没有智慧。这些属于人生的其他阶段。但是,小孩子是天真的,他们是温柔的,是值得信赖的。那些在以后的岁月里会苏醒的邪恶情感尚未被激发,但是儿童的灵性是敞开的,感受着上帝善天使的影响。主说:”他们的众天使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马太福音18:10;《天堂与地狱》295;《天国的奥秘》2303)

在童年的最初岁月里,孩子们心灵中存留着天真、圣洁的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每当邪恶被唤醒时,这些状态就会斥责邪恶,这就是他们接受天堂影响的基础。(称为余留,《天国的奥秘》561,5342) 如果要选一个词来描述童年的品性,没有比天真更恰当的词了。每当在圣经中读到童年时,我们就该想到天真。(《天国的奥秘》430,5608)

我们会看到,当提到不同年龄的孩子时,其含义也会有所不同:哺乳的幼儿,是指纯真无邪的人;婴孩,是指正在学习爱父母的人;男孩和女孩,相互之间充满爱意。(《天国的奥秘》3183) 我们还将看到,孩童的天真用来象征重生之人更深刻的天真,他们在灵性上变得像孩童一样,学会爱天父胜过一切,爱邻如己。(《天国的奥秘》5236)

主叫小孩子到他跟前,说:“让小孩子到我这里来,不要禁止他们;因为在神国的,正是这样的人。我实在告诉你们,凡要承受神国的,若不像一个小孩子,断不能进去。于是耶稣抱起他们,给他们按手,为他们祝福。”(马可福音10:14-16) 主表明的不仅是祂对这些小孩子和所有小孩子的爱,还表明了祂对纯真的爱,而纯真正是祂国度的开端。(《天国的奥秘》5608)

他们又问他:“天国里谁是最大的?耶稣便叫一个小孩子来,使他站在他们当中,说:我实在告诉你们,你们若不回转,变得像小孩子,断不得进天国。所以,凡自己谦卑像这小孩子的,他在天国里就是最大的。凡为我的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绊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栓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我告诉你们,他们的众天使在天上,常见我天父的面。”(马太福音18:1-6,10)

纯真是天国中最贵重之事,因为它是最根本的、最核心的品性,是一切属天之物的根源。(《天国的奥秘》5608, 4797, 1616) “凡为我名接待一个像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接受纯真,就是接受主。”他们的众天使常见我父的面”,当这句话描述我们自己的纯真状态时,就意味着这是向天父的爱敞开的状态。(《诠释启示录》412)  “凡使这信我的一个小子绊倒的,倒不如把大磨石栓在这人的颈项上,沉在深海里”,这句教导的意思是,故意破坏主赐给我们的纯真状态,对我们的属灵生命是很危险的。(《诠释启示录》1182;《天国的奥秘》9755)

主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智慧、精明的人就隐藏起来,向婴孩就显露出来。”(马太福音11:25) 只有一颗纯洁的心,一颗谦卑地意识到自己软弱的心,才能感知属天生命的真理。在骄傲和自信的状态下是无法接受这些真理的。(《天国的奥秘》5608; 《天堂与地狱》353) 所罗门在异象中承认:”我不过是个幼童”,耶和华回答说:”我赐给你一颗聪明、智慧的心。”(列王纪上3:7、12)  

“你因你敌人的缘故,从婴孩和吃奶的口中,建立了能力,使仇敌和报仇的闭口无言。”(诗篇8:2) 这句话说得多好啊,我们在童年时存留的宝贵纯真,成为以后的岁月里面对试探时的力量源泉!(《天国的奥秘》3183) 在圣殿里赞美主的儿童(马太福音21:16),被认为是应验了这篇诗篇。他们也代表着我们心中的纯真,只有纯真才能承认并接受主,使我们对祂保持忠诚。(《天国的奥秘》5236) “小孩子要引领他们。”(以赛亚书11:6)

纯真引领我们安全地进入天堂的一切祝福,这是极其真实的!预言中特别提到了主的降临,祂神圣的纯真使属天生命的一切对人类都成为可能。预言继续说 “吃奶的孩子必玩耍在蝰蛇的洞口;断奶的婴儿必按手在鸡蛇的穴上。在我圣山的遍处,这一切都不伤人,不害物。”(以赛亚书11:8-9) 这描述了纯真可以安全地免遭各种伤害,尤其是主带到人间的神圣纯真,给天堂和教会中人带来的安全。天堂和教会就是主的圣山。(《天国的奥秘》5608、10132)

从好的方面来说,孩子代表着纯真和属天生命的开端;但我们看到,他们有时也代表着虚假和邪恶的开端。因此,我们读到这样的巴比伦:”拿你的小孩子摔在磐石上的,那人便为有福。”(诗篇 137:9; 《诠释启示录》411;《天国的奥秘》2348)

当我们从童年长成为青年时,许多纯真都会消失。而在人生的新阶段,又会发展出什么样的新品性呢?那就是智力变的敏锐、活跃,乐于在学习和思辨中锤炼自己。(《天国的奥秘》3183,7668,10225) 按犹太人的观点,十二岁标志着童年结束,还记得我们的主十二岁的时候,如何在圣殿里与教师们辩论吗?“凡听见祂的,都希奇祂的聪明和应对。”(路加福音2:47;《天国的奥秘》1457;《真实的基督教》89)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多年后的一天,“众人都给祂作见证,并希奇祂口中所出的恩言。”(路加福音4:22) 这是青年具有的智力和敏捷,而不是经验丰富的深刻智慧。我们最初的智力是属世的、挑剔的、充满自信的。(《天国的奥秘》1949,2679)

关于大马士革的毁灭,经文中说:“我所喜乐可称赞的城,为何被撇弃了呢?她的年轻人必仆倒在街上;当那日,一切兵丁必被剪除。”(耶利米书 49:25-26) 几乎相同的情况也描述在巴比伦身上。(耶利米书 50:30) 当邪恶摧毁了一切智识时,生命的状态就是这样描绘的。(《诠释启示录》652) “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困倦;年轻人也必全然跌倒。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以赛亚书40:30-31)

这表明在相信主会引领我们之前,我们属世的智力是何等薄弱。说我们重新得力也包含这样的理念,即主会帮助我们将智慧用于益用之事。(《天国的奥秘》3901;《揭秘启示录》244)  “人仰望耶和华,静默等候他的救恩,这原是好的。人在幼年负轭,这原是好的。”(耶利米哀歌3:26-27) 这几节经文非常温和地斥责了年轻时的急躁和自信!它们表明了顺从矫正的必要性,以及将智力转化为益用服务的必要性。

记得那位跑来见主的年轻富人吗,他问道:“良善的师傅,我该做什么善事才能得永生?”(马太福音19:16-22) 你还记得这位年轻人的自信吗,他说:“这一切我从小就遵守了,还缺少什么呢?”主的回答是:“除了神以外,没有一个良善的。。。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这位年轻人的财富象征他自信地保留的知识库。他需要的是信靠主而不是依靠自己,并谦逊地把所获财富投入益用。(《天国的奥秘》4744 末段; 《诠释启示录》934)

随着我们积极努力地经过生活里的试探,逐渐迈向老年的我们,性格应该变得柔和而深沉。智识应该在实践经验中成熟,转化为智慧。老人就会再现童真:信靠而纯真,但这时的纯真是智慧的,知晓人生道路上的危险,以及主保护我们免受这些危险的大能。老年人真正的特征是智慧。(《天国的奥秘》10225, 6524; 《诠释启示录》270)

在约伯记中我们读到:“年老的人有智慧,寿高的人有知识。”(约伯记12:12;《天国的奥秘》6524) 还有诗篇中说:“我比老年人更明白,因我谨守你的训言。”(诗篇119:100) 这里的“老年人”显然指的是智者。(《天国的奥秘》6524)

许多经文都以耶路撒冷被推翻、居民被屠杀的形象来描绘教会的衰败和属灵生命的毁灭。“要将年老的、年少的,并少女、婴孩和妇女,从圣所起全都杀尽,只是凡有印记的人不要挨近他。”(以西结书9:6) 这里的婴孩代表纯真,年轻人代表智力,老年人代表智慧,而这些都已经失去了。在智识里找到良善,就是拯救的标记。(《诠释启示录》270,315) 还有经文说:“少年人和老年人都躺在街上;我的处女和壮丁都倒在刀下;你发怒的日子杀死他们。你杀了,并不顾惜。”(耶利米哀歌2:21) 在这里,老年人代表智慧,少年人代表智力,它们都被毁灭了。(《诠释启示录》315) 有许多这样悲伤的预言,但也有欢乐的预言。

“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将来必有年老的男女坐在耶路撒冷街上,因为年纪老迈就手拿拐杖。城中街上必满有男孩女孩玩耍。”(撒迦利亚书8:4-5) 老人代表智慧。拄杖象征着倚靠耶和华,而年老时的低头孱弱则象征着谦卑,象征着我们需要神的支持,这是智慧的特征:“因为年纪老迈就手拄拐杖。”(《诠释启示录》727) 男孩和女孩代表成长的纯真、真理和良善。(《诠释启示录》863;《天国的奥秘》2348)

约翰看见宝座周围”坐着二十四位长老。”(启示录4:4) 他们代表天堂的智慧(《诠释启示录》 270;《天国的奥秘》5313),尤其是最能享受主所赐真理的属灵天堂。(《诠释启示录》322,462) 以色列的长老也是如此,他们经常受到摩西的教导,协助领导百姓(出埃及记3:16,17:5),他们代表着最高的智慧,最能受到主的教导。(《天国的奥秘》7062,7912)

广义地说,老年的智慧涉及不再沉迷世俗并培养属天品性,这是生命中相应阶段所特有的。(《天国的奥秘》3016) 我们被命令“当尊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神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埃及记20:12) 圣经中也说:“因为他专心爱我,所以我要拯救他;因为他知道我的名,我要把他安置在高处。”(诗篇91:14、16) 那些尊敬父母并且爱主的人是否必然能够获得长寿呢?的确,尘世的祝福曾赐予犹太人,因为他们无法领悟其他祝福。但对我们来说,所应许的长寿难道不是指属天品性的充分发展吗?(《天国的奥秘》 3703, 8898;《诠释启示录》304)

另一方面,圣经也说:“流人血、行诡诈的人必活不到他们一半的日子。”(诗篇55:23) 对教会的欢乐预言有这样一句:“其中必没有数日的婴孩,也没有日子不满的老者;因为百岁死的仍算孩童,有百岁死的罪人算被咒诅。”(以赛亚书65:20) 这是一个应许,在那幸福的时期,生命将获得充分的灵性成长;纯真将成长为完美的智慧。(《天国的奥秘》2636)

“但百岁死的罪人算被咒诅”这句话表明,就像孩童也可能代表邪恶生命的开端一样,年老也可能意味着充满邪恶并得到固化的状态。(《天国的奥秘》2348)

“少年人和少女,老年人和孩童,都当赞美耶和华!”(诗篇148:12-13) 对于属天生命的每一步成长,我们都应该感谢主。生命的每一步成长都是对祂的赞美,唱响在履行上帝所赋予使命的路上。(《天国的奥秘》5236)

9. 疾病与治疗

我们所有的身体器官都拥有相对应的属灵能力,它们的结构和活动甚至更加微妙和敏锐。(《圣治》181;请参阅第六章) 如果生理结构因不规律的生活方式而紊乱,引起疼痛和疾病,那么更为微妙的灵性能力难道不会因沉溺于违背主的生命法则的情感和思想而紊乱吗?我们经常说心态“健康”或“不健康”,以及交往或阅读对心灵的影响是否“有益”或“有害”,我们谈论“痛心”和“感情受伤害”。其实最严重的疾病是灵性上的,是主最渴望治愈的。圣经中经常直接提到属灵的疾病,以至于我们立刻看出这是指的灵魂而不是身体。虽然也提到肉体的疾病,但同时它们也象征着与之相对应的灵性紊乱。(《天国的奥秘》8364,9031)

先知的这些话描述的是世上的物理状态还是灵性状态呢?“你们已经满头疼痛,全心发昏。从脚掌到头顶,没有一处完全的,尽是伤口、青肿与烂疮,都没有收口,没有缠裹,也没有用膏滋润。”(以赛亚书1:5-6; 《诠释启示录》962; 《天国的奥秘》431)“你们要使软弱的手刚强,无力的膝稳固。对心里胆怯的人说:你们要刚强,不要惧怕。。。那时,瞎子的眼必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那时,瘸子必跳跃像鹿;哑巴的舌头必能歌唱。”(以赛亚书35:3-6;《诠释启示录》239;《天国的奥秘》2383、6988-6989)

这里的意象象征着人们的属灵状态,而不是肉体上的疾病。这段经文并非指的是生理上的疾病,而是表示社会中道德和属灵的败坏。所提到的伤口和溃烂指的是未经处理或愈合的罪恶和过犯。另一方面,以赛亚书35:3-6中的欢快言辞,许诺的是属灵的力量。鼓励加强虚弱的手,坚定软弱的膝盖,并安慰那些胆怯的人,是呼唤属灵力量和韧性。接下来关于瞎子看见、聋子听见、跛子跳跃、哑巴歌唱的意象,象征着属灵力量和更新的转化效应。这描述的是通过与神更紧密的联系而实现的复兴和疗愈。

记得在加利利时,我们的主走遍四方,有病的人被带到祂面前寻求医治;有人被放在街上,只期望能触摸祂衣裳的衣襟,”摸着的人就全好了。”(马太福音 14:36) 人们寻求医治的是身体上的病痛 — 失明、中风、麻疯病 — 主对他们充满了怜悯之情。(马太福音 20:34;马可福音1:41)但主周围也有些遭受灵魂痛苦的人,祂难道对这些人没有感到更深的怜悯吗?对于灵性上的“瘸腿、瞎眼、哑巴、残疾等等”,祂岂不是更乐意通过医治这些受苦的身体,以表示祂有能力在人的灵魂需要的时候赐给他们力量吗?“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祂就对瘫子说:我对你说,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路加福音5:24;《天国的奥秘》8364末段)

祂 “治好了一切有病的人,这是要应验先知以赛亚所说的话:祂自己担当了我们的软弱,背负了我们的疾病。”(马太福音8:16-17)预言和医治的神迹都指明主所做的更伟大的工作,祂亲自来承担人类本性的软弱和邪恶倾向,并战胜它们。当主与税吏和罪人一起吃喝时,面对质疑的法利赛人,祂如此作答以表明祂最关心的治愈工作:“健康的人不需要医生,有病的人才需要。我来,不是召义人,乃是召罪人悔改。”(路加福音31-32;《天国的奥秘》6502)“要称颂耶和华。。。祂赦免你的一切罪孽,医治你的一切疾病。”(诗篇103:2-3)

主告诉我们要像好撒玛利亚人那样行事。“他前去看望那受伤的人,包扎他的伤口,倒上油和酒。”(路加福音10:33-34)祂的意思也是说,面对我们的兄弟在危险的生命旅途中,因错误的教导和邪恶的放纵而遭受的残酷创伤,我们应该用仁慈和智慧来医治他们。(《诠释启示录》962)

你记得圣经中提到的哪些具体疾病吗?让我们看看是否能够认出它们对应的属灵疾患。我们已经思考过瞎子和聋子(本书第5章),哑巴(第7章),以及跛足和枯干的手(第8章)。在其他疾病中,你还记得有发热、痲疯和瘫痪。

我们有时会说自己处在“发热”状态,这指的并非是身体的状态,而是心理上的状态。“激动的发热”这样的说法我们经常听到。心灵上的发热状态是由某种不安的感觉引起的,它可以是一种激动不安或完全被挫败的状态。在圣经中,发烧的热病是邪恶欲望躁动不安的象征。我们在申命记中读到了那些不遵守上帝诫命的人所遭受的咒诅,是由于沉溺于邪恶而必然导致的不幸,其中包括属灵狂热的躁动不安。”耶和华要用痨病、热病、火症、高热、刀剑攻击你。”(申命记28:22; 《天国的奥秘》8364)”耶稣到了彼得家,见彼得的岳母害热病躺着。耶稣摸她的手,热就退了。她便起来服事他们。”(马太福音8:14-15)我们内心的彼得代表我们对主的坦率信仰(见本书43章)。当主带着这种信心(即彼得)来到其居所—也就是跟随信心回到心灵的内室—主看到先前对于履行字面真理的喜爱,被更为属灵的教导所困扰和压抑,以致于无法行使积极的事奉。主的来临将新生命赋予字面真理和对真理的喜爱,使这种喜爱成为灵性生命里坚强有用的仆人:“她便起来服事他们。”

圣经中经常提到麻风病。这个名字可能包括几种在炎热干燥的气候中常见的皮肤病,但不包括今天被称为麻风病的更可怕的象皮病。麻风病人的皮肤和毛发,或呈点状,或遍布全身,都是死的,发白或变色,有时还会溃烂。根据犹太律法,麻风病人被视为极不洁净而逐出家门。(利未记13:46)麻风病主要影响病人的皮肤,而皮肤是身体表层有生命的、敏感的覆盖物,它为身体提供恰当的包裹,并通过其细腻的触感使身体很好地适应不同的环境。皮肤并不代表内心深处隐秘的动机,更多的是内在生命展现于外的作风、举止和细小行为。这些应该是内心真实、鲜活的表达。但我们知道,它们并非总是如此。有时,它们毫无意义,死气沉沉。甚至宗教宣告和仪式也可能全然死气沉沉。这难道不是灵性上的麻风病吗?人们会愤怒地拒绝这种灵性状态下的敬拜和宗教生活形式,只要一提到它们,人们就会变得敏感和愤怒,这就是更严重麻风病所象征的。(《天国的奥秘》6963;《圣治》231)

在犹太法律中有一条奇特的规定,即如果痲疯蔓延到整个身体,患者就应被宣告为洁净。(利未记13:13)这样的痲疯患者代表那些不承认也不相信深层属灵真理,意识不到他的外在生命与内在不一致之人。由于他的无知,这样的人是清白的。而那些深度接受真理、部分真诚但却在某种程度上有意识地伪善的人则是不洁净的。(《天国的奥秘》6963)

回顾一下拿缦的故事。(列王记下5章)拿缦是一位叙利亚将军,统领军队,但他患有痲疯(11节)。拿缦代表着一个在世俗智慧方面很有见识,但仍感到自己的生活不真诚的人。当他在约旦河中洗了七次时,他被治愈了。在约旦河中洗濯意味着顺从主的诫命,使生命变得正直(请参阅本书28章)。在大马士革的河流中洗濯,意味着按照我们自己的智慧、出于世俗权谋的动机来掌控自己的行为,这无法使生命真诚。当我们顺从主的诫命时,恶爱之心就被除去,生命会确实变得真诚。

小孩子的言行是虚伪的还是真诚的?拿缦的“肉体复原如同小孩的肉体,他就洁净了。”(列王纪下5:14;《诠释启示录》475) 拿缦得到医治后,我们读到以利沙的仆人基哈西虚伪的行为,他利用圣职不诚实地谋取私利。先知说:“因此,拿缦的大麻风必沾在你身上和你的后裔,直到永远”。于是基哈西从以利沙面前退出去,身上长了大麻风,白如雪。”(列王记下5:27)这并非是一种任意的惩罚,而是他内在状态的外在表现,以及其他类似之人的外在表现。

主用以利沙医治拿缦的事件为例,说明祂自己正在进行且一直渴望进行的属灵工作,正如祂所说:“在以利沙先知的时候,以色列有许多长大麻风的,除了叙利亚的拿缦,没有一个得洁净的。”(路加福音4:27)主是面对自己家乡的人说这话的,他们不如其他人那么容易听从祂的话。他们就是那些不在乎得医治的麻风患者。这岂不是揭示了犹太人陷入的谬误,以及主的教会经常陷入的谬误吗?即满足于宗教形式,甚至不如教会之外的人那样努力真诚生活。在以色列中难道不是还有很多大麻风患者吗?(《天国的奥秘》9198)

主还通过祂的医治神迹,彰显祂的能力和帮助属灵麻风病人的愿望。“有一回耶稣在一个城里,有一个满身长了大麻风的人,看见耶稣,就脸伏于地,求他说:主若肯,必能叫我洁净了。耶稣伸手摸他,说:我肯,你洁净了吧。大麻风立刻就离了他。”(路加福音5:12-13)因此,无论我们多么虚伪,多么令人厌恶,把圣洁的东西与虚假邪恶的东西混在一起,主的爱的能力都会延伸到我们身上。麻风病人痊愈的事件应该给我们勇气,让我们谦卑地恳求并接受主的帮助,只有主才能使我们的生命真正美好。但我们不要成为那些忘恩负义的人,他们在主的帮助下过上真诚美好的生活时,却忘记感谢祂。(路加福音17:17)

在出埃及记中,我们读到赐予摩西的三个神迹,他要通过这三个神迹让百姓相信耶和华真的向他显现了。其中第二个神迹是:“耶和华又对他说:把手放在怀里。他就把手放在怀里,及至抽出来,一看,手长了大麻风,有雪那样白。耶和华说:再把手放在怀里。他就再把手放在怀里,从怀里抽出来,一看,手已经复原,与周身的肉一样。”(出埃及记4:6-7)

与所有其他神迹一样,这不是任意而为的,而是属灵状态的外在写照。它代表了一个教会的状态,这教会虽然有崇拜和仪式,但却没有感受到 “他们列祖的神耶和华”的同在。如果以色列人只接受摩西这个人,而不接受他是耶和华的使者,他们就是这样的人;如果基督徒把耶和华当作道德领袖来跟随,却不承认祂是与我们同在的神,他们就是这样的人。那样,手会生出大麻风。手代表什么?行为,敬拜的行为。手怎么会生出麻疯呢?因为它只是外在的,是死的,没有生命的。摩西的手得以恢复。表明了只要认识到在所有事情上都要对主负责,敬拜和所有宗教行为才会成为真实。(《天国的奥秘》6963,6968)

主医治的另一种疾病是中风,就是瘫痪,瘫痪破坏了对身体运动的控制,有时使人彻底无助,手脚不能动弹。显然,我们读到的就是这样一个无助的人:“有人用褥子抬着一个瘫子,想法子要抬进去放在耶稣面前。。。他们就上了房顶,从瓦间把他连褥子缒到当中,放在耶稣面前。耶稣见到他们的信心,就对他说:人啊,你的罪赦了。。。是说你的罪赦了,或说起来行走,哪一样容易呢?但要叫你们知道,人子在地上有赦罪的权柄。他就对瘫子说:我对你说,起来,拿你的褥子回家去吧!”(路加福音5:18-24)

主的这些话似乎说的是这无助的躯体所代表的灵性瘫痪状态,其实这些话是对所有因自己的罪孽而绝望的人说的。他们自己觉得已经没有希望了,在沮丧中无法承担起生活的责任。主向我们保证,当我们在灵性上陷入瘫痪时,只要我们还活在世上,祂就能赦免我们的罪,给我们力量和勇气,让我们离开罪恶的过去,开始新的生活。

我们已经看到,肉体上的疾病对应着灵性上的疾病,它们是灵性疾病的映像。不仅如此,灵性疾病往往会导致肉体疾病(《天国的奥秘》8364、5726),肉体疾病使人曝露于地狱的攻击中。(《天国的奥秘》5713、5715) 然而,如果认为尘世肉体可以精确地表达灵性状态,那就错了(《天堂与地狱》99) 肉体的老化和衰弱,完全不是由于灵性变得孱弱;肉体可能畸形或匀称,而灵性却全然迥异。原因是除了人本身的灵性之外,肉体还受到许多其他的影响。导致疾病的力量和主的医治能力,通过许多渠道到达肉体,既有属灵的也有物质的途径。(《天国的奥秘》5713)

8 手和脚

是我们的双手在自发地劳动,还是我们内心有某种精神力量促使它们工作,并通过它们来表达自己?我们对做事的热爱,或者说我们对做事的渴望,是让双手开始工作的动力;而我们对如何做事的了解,则是双手如何工作的指南。当我们说把事情交到他人的 “手中”时,当我们把重担放在那人的 “肩上”时,当我们依靠那人强有力的 “臂膀”时,我们指的是精神上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体力。这里的“手”在属灵层面上指的是,我们在所做之事中投入的所有愿望和思想(《天国的奥秘》10019)。

简而言之,手指的是行为。从属灵的角度看,行为是由欲望和思想促成的。每个人都知道 “你们的手被血玷污,你们的指头被罪孽玷污”这句话的意思(赛59:3)。这些行为是残忍和邪恶的,尤其是促使它们发生的欲望和思想(《诠释启示录》329)。又说:“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就是手洁心清的人”(诗篇24:3-4)。也就是说,他的行为是好的,是由属天的情感和思想所激励的(《诠释启示录》340)。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说手和脚一同代表着外在的生命。我们请求引导我们的脚步,使我们的脚不偏离正确的道路,我们请求帮助我们做正确的事。”求你扶持我走你的路,使我的脚步不致滑倒”(诗篇17:5)。脚和手都是身体的末端,都顺从内心的欲望和意念。然而,它们在结构上和用途上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从属灵角度上看到它们的一些差异。脚没有手那么高贵,与尘世的接触也更密切;它们对意愿和思想的引导反应较弱;在为他人服务方面不那么直接,更多地是将我们带到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并在手工作时稳固地支撑着我们。与手相比,脚更多地代表决定人生走向善恶的努力,而手则代表的是为他人服务时更具体的思考(《天国的奥秘》7442, 10241)。

回想主为门徒洗脚的感人场面(约翰福音13:5),它比言语更清楚地向我们表明,祂渴望帮助我们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正直和良善。祂没有因为我们身上附着的世俗尘垢而谴责我们,而是帮助我们抛弃尘垢,变得洁净。或许我们更希望主关注我们的信仰和良好的决心,而不是我们的行为。那时,我们就会像彼得一样说:”你永远不可洗我的脚……不只洗我的脚,也要洗我的手和头”(约翰福音13:8-9)。

但主的回答(约翰福音13:10)是:”洗过澡的人,除了洗脚以外,全身已经洁净了。”这意味着,当一个人一旦踏上重生之路,他所需要的就是在主的帮助下,忠实地走好日常生活的每一步。还要记住主的话:”我已经给你们作了榜样。你们也当彼此洗脚” (约翰福音13:15、14)。我们必须像祂一样,帮助别人行出正义;我们必须像祂一样,善待他人,乐于看到并帮助他们看到错误并非无药可救,而是可以摈弃的(《天国的奥秘》3147,7442)。我们现在明白吩咐犹太祭司洗手洗脚的原因了吗?(出埃及记30:17-21)。主希望的难道是洗物质身体的手和脚吗?(马太福音15:2、19-20;《天国的奥秘》3147)。

当耶和华嘱咐祂的子民将祂的律法“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额带”时(申命记6:8),祂是什么意思呢?当然不是要他们去炫耀宽大的经文匣,而是要他们把诫命变成自己内心情感、思想和一切行为的准则(《天国的奥秘》9936)。对比那些在右手或额头上的兽的印记(启示录13:16),那里指的是谬误原则对内心情感的支配,对其思想和行为表现的主导(《揭秘启示录》605;《天国的奥秘》10061)。

在某个安息日,主 “经过麦田,门徒摘了麦穗,用手搓着吃”(路加福音6:1)。法利赛人责备他们,但主为他们辩护。吃象征着什么属灵行为呢?象征接受教导(《真实的基督教》301)。他们“用手搓着吃”象征的是怎样地接受?象征的是充满活力和渴望的接受,渴望探究所受教导的活生生含义,以便将其付诸实践。

法利赛人称在安息日搓麦穗是违背律法的,这代表他们已经将做益用之事和关注善良的生活与安息日和宗教割裂开来。因此,他们变得像一个右手枯干的人,正如我们在这一章中所读到的那样:“又有一个安息日,耶稣进了会堂教导人。那里有一个人右手枯干了”(路加福音6:6)。当他顺服主的命令伸出手时,他就被治愈。在做事就是爱做事。

右手枯干了。我们还没有考虑过左右的含义,尽管在前一章中,我们特别提到了右眼。请记住,手表达了两个要素,即做事的爱和做事的知识。哪只手对冲动的欲望反应更快,哪只手更深思熟虑地行动?右手对应着做事的爱,而左手则对应着我们在工作中投入的思考。右手和左手在意义上总是有类似的区别(《天国的奥秘》10061;《诠释启示录》600)。因此,右手枯干的人代表那些有知识却不爱做事的人;手“像另一只手一样完全恢复”,就是获得与知识同等的做事的爱(《真实的基督教》301)。 

在绵羊和山羊的比喻中,右手和左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祂把绵羊放在右手边,把山羊放在左手边”(马太福音25:33)。在右边的显然是那些按照主的教导去做的人,而在左边的则是那些学而不做的人(《诠释启示录》600)。主嘱咐门徒说:”不要让你的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马太福音6:3)。这不是禁止我们在工作中细心思考并投入热爱。所禁止的是,当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地服务他人时,不应停下来琢磨自己的行为看起来有多好,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益处(《诠释启示录》600)。

同样,命令我们说:“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扔掉。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扔掉”(马太福音5:29-30; 马可福音9:45)。这个命令要求我们迅速、果断地放弃一切导致我们做错事的思想、生活习惯或欲望(《诠释启示录》600)。还有许多经文会让我们想到,脚象征着世上的日常生活,手则代表着我们所做事时投入的爱和思考。

假如我们留心上帝之手,会看到运行在人间的圣爱和圣智。“耶和华在万国眼前露出圣臂,地的四极都要看见我们神的救恩”(以赛亚书52:10)。这是一幅宏伟的画面,描绘了我们的主在深入世间,拯救世人时展现的神性之爱的大能(《天国的奥秘》7205)。臂膀提示的不是手和手指的情感细节,而是推动与支持整体工作的全能。肩膀所代表的力量更为强大:”政权必担在祂的肩上”(以赛亚书9:6;《天国的奥秘》1085,4933-4937)。

在医治病人的过程中,主多次伸出手来抚摸他们;祂将手放在小孩子身上,为他们祝福。伸出的手表达了祂无限的同情和祝福的愿望,也是传递祝福的手段。我们的手既是给予影响的手段,也是接受影响的手段。头疼时,我们用手抱在头上以缓解疼痛。敏感的人在握手时会受到影响,感觉要么愉快,要么不愉快。这里讲的虽然只是主的触摸所发挥的神圣影响,却向我们清楚地表明,主的手和”伸出的膀臂”,意味着祂发出爱的大能施行拯救与祝福(《天国的奥秘》10130;《揭秘启示录》55)。

当我们读到主的脚步时,我们必须想到祂在尘世的生活,以及祂的神性之人永远临在。有关主降临的预言说:“那报佳音,传平安,报好信,传救恩的,对锡安说:你的神作王了!这人的脚踪在山上何等佳美”(以赛亚书 52:7)。这指的是与人同在的神人生命(《诠释启示录》69)。

在路加福音中,我们读到一位悔改的妇人,她“站在耶稣背后,挨着祂的脚哭,开始用眼泪洗耶稣的脚,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亲吻祂的脚,并用香膏涂抹”(路加福音7:38)。当我们谦卑地靠近主,融入祂的神性生命中时,我们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当我们将自己的生命与主的生命进行比较,悔改不良之处时,我们就在洗主的脚,因为祂生命的美丽和圣洁每天都显得更加清楚。当我们热爱主的生命时,我们就在亲吻祂的脚,膏抹祂的脚(《天国的奥秘》3147;《揭秘启示录》49)。

还记得在伯大尼的家中,马利亚是如何“坐在耶稣脚前听祂的道”吗?(路加福音10:39)。还有在加大拉的人,他们“看见鬼所离开的那人,坐在耶稣脚前,穿着衣服,心里明白过来”(路加福音 8:35)。当我们靠近主的神性人,以便领受祂的教导和保护时,我们也是坐在主的脚下。“坐下”强调的是如此靠近主所获得的持久且平和的安全感(《诠释启示录》687;《天国的奥秘》3552,9422)。

当主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并复活后,门徒和忠实的妇女们担心会失去他们深深热爱的神性人的同在。他们焦急地盼望主在尘世生命的层面上持续与他们同在。这一盼望感人地呈现在复活日的早晨,当耶稣遇见离开坟墓匆忙赶去报告喜讯的妇女们时,“她们就上前抱住祂的脚敬拜祂”(马太福音28:9;《揭秘启示录》49)。

主通过向门徒展示 “祂的手和脚”来教导我们,祂在这尘世生命的层面上仍然与我们同在(路加福音24:39-40)。祂说:“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就知道实在是我了。摸我看看!”。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检验,我们就会知道,主仍然以祂的神性之人与我们同在,在地上和天上都有全能(《诠释启示录》513;《天国的奥秘》1729,10044)。启示录中当主向约翰显明祂自己时,“祂的脚好像在炉中锻炼光明的铜”(启示录1:15)。黄金的腰带,雪白的头发,火焰般的眼睛,代表着神存在于更高生命层面上,而光明的铜脚则代表着主的神性良善与尘世上的人同在(《揭秘启示录》49;《诠释启示录》69;参见第 37章)。

在马可福音的最后几节,我们读到:“主向他们说完这些话之后,就被接到天上,坐在神的右边”(马可福音16:19)。这意味着主通过祂的荣耀达致全能,是神性权能在人间的真实体现(《教义之主篇》35;《诠释启示录》687,1087)。当我们读到下面这一类经文,其中提到主的手和臂时,我们能否升华对其意义的理解,从而想到祂的全能、祂的爱和智慧创造、对人类的保护和祝福:“你张开手,使有生气的都随愿饱足”(诗篇145:16;《诠释启示录》294-295)。“永生的神是你的居所;祂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申命记 33:27;《诠释启示录》594)。“我的时候在你手中”(诗篇31:15)。“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中”(诗篇31:5)。“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满的喜乐;在你右手有永远的福乐”(诗篇 16:11;《诠释启示录》687;申命记33:12;《天国的奥秘》4592)。

7 语言

我们说出的话语只是空气振动的声音吗?还是这些声音中蕴含着某些灵性事物?这里面有我们的思想和情感,我们用言辞将它们包裹,希望把这些精神财富传递给他人。我们的朋友听到这些话语,解开它们,就像打开信封展开信件一样,看到了我们想要传达的思想和情感。因此,语言对应着其中所包含的情感和思想(《天国的奥秘》2271; 《诠释启示录》817)

言语要传达的是情感和思想这两样东西。言语中有两个要素,一个是语调,另一个是塑造语调成为语言的发音。语调主要表达什么?即使某人说的是陌生的语言,你是否能发现他的情感是愤怒还是和善?这种感觉会在他的语调中展现出来,而具体的思想则要在你理解了他的话语之后才能知道。

假设母亲距离你太远,从声音里只能听到她说话的语气,你能否判断她是在责备还是安抚孩子呢?当我们与很小的孩子说话时,清晰地表达我们的词语重要,还是用温和的语气说话更为重要呢?我们经常重复说着无意义的相同话,但孩子能够从愉悦的语气中感受到我们的爱。动物很难理解我们言辞中的确切思想,但它们能理解我们的情感。因此,在与它们交流时,语调比词语更为重要。动物自己会发出声音,非常富有表现力,但它们不会说话。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有情感,但没有明确的思想要表达。当我们感到突如其来的痛苦、喜悦或愤怒时,我们不会等着寻找语言,而是发出简单的声音。思想随后跟上来,才用言语表达出来(《诠释启示录》1216)。

有一种表达方式完全靠音调,而非发语音,这就是音乐。它是用来表达思想还是情感呢?温柔的音乐能触动我们的心灵,激昂的音乐能激起我们的勇气,但在音调中加入语言之前,并不能传达出明确的思想。(《诠释启示录》323、326)。

我们能否仔细聆听自己的言语,并发现在组成我们话语的字母中,是否有些字母比其他字母更能表达语气?如果是,它们就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它们是辅音还是元音?元音发出音调,因此是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但辅音的发音与表达独特的思想关系最大。在元音音素中,像oo、o、ah这样的音具有比其他音(如a、e、i)更丰满的音调。你会注意到,当要表达的感情深沉而温柔时,作家和演讲者,尤其是诗人,会本能地选择元音圆润饱满的词语。

在圣经中,字母所包含的思想和情感尤为重要,因为字母所传递的信息是神的爱和智慧。“天地废去较比律法的一点一画落空还容易”(路加福音16:17;《天国的奥秘》9349)。两个字母,阿尔法和俄梅戛,希腊字母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甚至被用作主的名字。耶和华说:”我是阿尔法和俄梅戛,是始,是终”(启示录1:8)。这岂不是说,字母所能表达的一切智慧和爱,都在主里面,也都来自主吗?而这两个字母都是元音的事实则强调了这样一个思想,即主的神圣之爱从最高处一直降达最低处(《揭秘启示录》29;《真实的基督教》19)。

在灵性世界中,口头语言与其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之间的对应关系更加完美。在那个世界里,语言是情感和思想的准确而自然的表达。没有任何武断和人为的东西需要费力去学习。在那里,只需要获得清晰的感受和思想,它们就会自己表达出来(《天堂与地狱》331;《灵界经历》5668)。我们能否看到属天天使的言语与属灵天使的言语之间必然有什么普遍的差异?属天天使的主导特征是爱,而属灵天使的特征是智慧。故前者的言辞应该更加柔和,即含有更多丰满、圆润的元音(《天堂与地狱》241; 《真实的基督教》278)。此外天堂里的歌声,透过那甜美的音乐,天使们的心中一定充满了非常圣洁、温柔的情感!就好像那情感自己在他们耳边唱响一样(《真实的基督教》745:2, 746 结尾)。

语言具有双重性。它的外在部分是语调和发音;它的内在部分是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说话的过程也是双重的。在身体方面,我们发现肺部通过其小管道将空气压出,喉部伸缩其精致的声带并将其调整到所需的音调,舌头、牙齿和嘴唇通过其多种形式和组合发音,胸部、喉咙和鼻子通过其共鸣振动使声音更加丰富。在这个过程中,灵性过程与物理过程相似,但更加复杂和微妙。(《圣治》279 结尾)。

心灵受到智慧感悟的 “启发”,它无法将这些感悟独占,而是感到冲动要向他人表达。这种表达的欲望就像肺部要呼吸的敦促力。我们还必须仔细努力,确定我们要表达的感情的确切声调,这就是喉部调整声带的工作;我们必须把我们的灵感塑造成清晰易懂的思想,这就像口腔中仔细斟酌的发音。请注意,同样的嘴唇、牙齿和舌头接受并检查我们的食物,同样的嘴唇、牙齿和舌头表达我们的话语;这同样的能力,在接受教导时能够明智地进行辨别,也能够清晰地定义我们将要表达的思想。(《天国的奥秘》4795)。

如果一个人的语言器官无法发出可理解的声音,在生理上他就是哑巴。但是,如果由于灵性上的原因,一个人在任何话题上都无法以可理解的方式说话—即他自己无法认知令人愉悦的真理从而有表达的冲动,或者他没有能力将他的感知以清晰、可理解的方式表达出来—那么他就是灵性上的哑巴。在圣经中,因无知而不能承认主和教会真正真理的人被称为哑巴(《诠释启示录》455; 《天国的奥秘》6988)。

有关主降临的一个喜悦应许说:“哑吧的舌头必能歌唱”(以赛亚书35:6)。这说的是在主放开人的舌头之前他没有语言的生理能力呢?还是说,人对主和属天生命的认识如此无知,以至于他不能承认主并教导祂的律法,直到他从主那里学到,然后,寂静的世界爆发出喜乐的忏悔和赞美呢?(《诠释启示录》518)。确实有一些在生理上哑巴的人被带到主那里寻求医治。“有人带一个被鬼附着的哑吧来见耶稣,鬼被赶出去,哑吧就说出话来”(马太福音9:32-33; 12:22)。这种哑巴代表了人类怎样的灵性疾病?而医治又代表怎样的属灵益处?(《天国的奥秘》6988)。“主啊,求你使我嘴唇张开,我的口便传扬赞美你的话”(诗篇51:15)这句祷告有什么属灵含义呢?

这个祈祷的意思是,希望真正地从主那里学到,我们可以在心里充满感恩地承认祂。要记得,施洗者约翰的父亲撒迦利亚,因为不信天使的应许而身遭喑哑。这是他的灵性无法接受激动人心的好消息并感谢主的外在表现。当应许得以实现时,他父亲的心充满了对神性仁慈的深刻感受,“他的口立刻开了,舌头解开了,他就开口赞美神,说:‘以色列的神是应当称颂的’”(路加福音1:20, 64, 68)。

诗篇召唤我们向耶和华歌唱:”来啊,我们要向耶和华歌唱,向拯救我们的磐石欢呼”(诗篇 95:1,96:98:1)。这是一个呼召,让我们怀着感恩的心向主欢呼(《天国的奥秘》8261; 《诠释启示录》612; 《揭秘启示录》279)。当我们对主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有了新的认识,我们的心就会洋溢着新的感恩之情,我们就会唱 “新歌”。因此,宝座周围的人所唱的 “新歌”(启示录5:9),指的是欢喜地认信主作为天地之神的神性。教会现在才开始学习作出这种承认,因此被称为 “新歌”(《揭秘启示录》279; 《诠释启示录》326)。”向耶和华歌唱”,就其最完整的含义而言,其实是第一条重大诫命的另一种形式。它意味着要全心、全魂、全意、全力地爱主。爱就是歌声;它不仅表现在歌声中,还表现在顺从中,表现在每一件有益和仁爱的工作中。这就是天堂永续不歇的歌声(《婚姻之爱》9)。

言语的属世概念是口头表达的词语;而属灵的概念则是词语所表达的感觉和思想。在圣经中,我们读到上帝的声音:“耶和华的声音大有能力;耶和华的声音满有威严”(诗篇29:4)。属世的概念是口头表达的词语,主的信息即使有时以这种属世的形式传达,但属灵的概念就是神性理念或神圣真理,将会以任何方式表达出来(《天国的奥秘》9926、10182;《诠释启示录》261)。这帮助我们在更深的灵义上理解,对每一步创造的描述:“上帝说。。。就成了”(创世记1章);还有约翰福音所说的:“太初有道……万物是借着祂造的”(约翰福音1:1、1:3);以及诗篇所说:“诸天借耶和华的话而造;其众军都借他口中的气而成”(诗篇33:6)。按照属世的概念,创造是通过口头话语完成的。而属灵且真正的理念则是这一切都是上帝的神性思想表达,是神性真理的运行(《天国的奥秘》9926、10182;《诠释启示录》261)。因为话语是感情和思想的具体体现,我们把蕴含上帝神性之爱与智慧并将其赐予我们的书,称为祂的话语(圣经)。

6. 进食

肉体的眼睛是理解的仆人,我们称理解为灵性之眼,将眼睛的视线延伸到自然世界之外;这就如同说肉体耳朵是灵性耳朵的延伸一样。同样,整个肉体只是灵魂为自己编织的衣物,使其能够在这个物质世界中生活。身体的所有器官都与灵性器官密切关联;前者是后者在物质界的代理人,是灵性器官的模拟。一言以蔽之,它们与之相对应!在它们的数量、用途和相互关系中,就像在一章针对目标的章节里,肉体器官教导我们有关灵性能力的道理(《灵魂与肉体的相互作用》11-12;《天堂与地狱》432;《天国的奥秘》7850; 《圣爱与圣智》377)。现在如果可能的话,我们要揭示与进食相对应的心灵过程。

心灵是否像身体一样需要食物以保持健康和强壮,并且能够成长呢?假设孩子们得到了足够的面包、黄油和好的天然食物,这就足够让他们成长为有用的成年人吗?如果父母为孩子们提供丰盛的餐桌,但对他们没有更多的关心,孩子们会在身体和心灵上都变得强壮和健康吗?他们的身体可能会成长,但他们的心灵会因为另一种食物的缺乏而挨饿,得不到发展。为什么孩子们想要了解这么多事情,提出这么多问题,难道不是因为他们的心灵在渴望吗?他们需要有趣的“思想食粮”,正如我们所说的,他们需要能够满足他们情感的,关于美好事物的知识。这些知识就是他们的心灵食粮。

食物进入人体是一个奇妙而非常有趣的过程。食物经过嘴唇,坚硬的部分被牙齿咬碎,用唾液润湿,被舌头品尝,吞咽,然后在胃和肠中被消化,其有益的成分被吸收到血液循环中。这个过程本身就很奇妙,但当我们将其视为一个讲述具象的章节时,就更显得精彩。它告诉我们灵性食粮的教导是如何被心灵接受并成为其一部分的。

当小孩子只能摄取牛奶和其他软食物时,毫无疑问地接受父母的简单教导。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渴望自己寻找知识,稍微探究一下事物,同时他们也长了一些牙齿可以咬东西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学会了不轻信一切,甚至不轻信事物表面的样子。在接受之前,他们会仔细检查,看它到底是什么。心灵接受事物前进行的这种批判性的审查,就像磨牙裂解食物一样。运用那些已经确立的可靠原则,就像牙齿那样对其进行审查。幼小的孩子在肉体和灵性上都是没有牙齿的。随着他们学会在心灵之门设置守卫,就获得了灵性的牙齿,只允许被打开并得到解释的东西通过(《诠释启示录》990; 《天国的奥秘》4795,5565)。

现在,天然食物必须被湿润。如果食物非常干燥,我们就无法品尝它,也绝对无法吞咽下去。有时我们称信息为“枯燥的”。如果它非常枯燥,我们根本无法接受。我们称其“枯燥”的意思是什么?那是指它没有趣味。什么使一个主题有趣或无趣?可以想象一则关于在某个国家旅行的介绍,或者关于某些化学或机械过程,或者关于其他许多事物,对我来说这些内容都是枯燥无味的,我无法理解和记住。但是,如果我正准备开始出国旅行,并且需要那些旅行介绍,它们就不会显得枯燥。如果这些内容远离我的实际需要和环境,那就是枯燥的。察觉到它与我的关系,才使我能够接受它。指出这些信息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就好比在接受食物的同时,也接受了使食物易于下咽的清凉饮料(第二十八章)。如果我们自己能察觉到这些信息与我们需求的关系,就更好了,就像口腔自己湿润食物一样。

然而,新的知识即使被接受,也不会立即成为我们自身的一部分。我们所学习和接受为真理的许多东西,在真正成为我们品性的一部分之前,往往要在记忆中沉淀很长时间。事实上,通常我们需要一点时间来思考一品新的知识,然后才能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于是我们的思想因此变得更加丰富,我们的生命因此变得更加坚强。所以,食物必须在胃和肠道中消化,然后才能被吸收到血液中,并被构建成身体组织的一部分(《诠释启示录》242, 580; 《圣治》80)。接受教导并将其变为自己的东西,与进食的物质过程完全对应。这与简单地理解他人的想法是完全不同的,那只是在看。在灵性和物质界层面,我看到了无数种我没有吃的东西。

孩子们可能有丰富的天然食物,也可能有关于科学和世上事物的新奇有趣的教导,然而他们的属天品性却依然匮乏,这有可能吗?仅仅依靠世俗的知识,我们内在的天使是无法生存并成长的。为了使我们的”智慧和身量,以及神和人对我们的喜爱,都能增长”,我们还需要主的教导,学习祂认可的真正良善和真理。“你们为何花钱买那不足为食物的?用劳碌得来的买那不使人饱足的呢?你们要留意听我的话就能吃那美物,使你的魂得享肥甘。你们都来,买了吃”(以赛亚书55:2,1)。

当然,我们可以把这些讲述只用在上面设想的那些只顾提供天然食物的人。但当我们仅仅满足于世俗的想法和兴趣时,难道这些讲述不也适用于我们自己吗?当我们从主获得滋养灵魂的教导时,我们吃的就是美善食粮,它能使我们的灵魂为了天堂而变得强壮和美丽(《天国的奥秘》680,5576;《诠释启示录》750)。这就是圣经说的美善食物。请同学们回顾提到饥饿、食物和进食的经文,看看它们是否在讲述主对属天生命的教导。

“饥渴慕义的人有福了,因为他们必得饱足”(马太福音5:6)。当我们真诚地渴望知道何为良善,并渴望将其构建到我们的品性中时,我们是灵性的饥渴。(《揭秘启示录》323; 《诠释启示录》386)。在先知书中,我们读到“饥荒临到这地。饥荒非因无饼,干渴非因无水,乃因不听耶和华的话”(阿摩司书 8:11)。这节经文本身说明了,所谓的饥荒指的是极其缺乏良善和真理,而只有主的话语才能提供(《诠释启示录》386)。以下经文描述的就是对这饥渴的满足:“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耶利米书 15:16;《诠释启示录》617)。对比主自己教导中的美善食物,记得主是如何警告门徒的:“你们要谨慎,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酵。”起初,他们只想到尘世的面饼,但后来“他们这才晓得祂说的不是叫他们防备饼的酵,而是防备法利赛人和撒都该人的教导”(马太福音 16:6,12; 《天国的奥秘》7906)

在启示录中,天使给约翰一本小书,说:“你拿着吃尽了,便叫你肚子发苦,然而在你口中要甜如蜜”(启示录10:9)。这小书代表来自主的某些教导,特别是有关主是救主和救赎主的真理,听到和承认这些教导是令人愉快的;但由于对主的错误观念由来已久,要理解和承认神性人身(道成肉身的主)的临在及其权能,是为了使救赎成为可能的,却是非常困难的。更加困难的是使真理真正成为我们的生命(《诠释启示录》617-618; 《揭秘启示录》481)。

在诗篇中我们还读到:“你的言语在我上膛何等甘美,在我口中比蜜更甜”(诗篇119:103),这也表达了从主的话语中初次接受教导时的愉悦(《诠释启示录》619)。“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才能污秽人。岂不知凡入口的,是去到肚子里,又落在茅厕里吗?唯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才污秽人”(马太福音 15:11, 18-19)。物质食物不会污秽或增益灵魂;仅停留在记忆中的知识也不会,因其仍然在人的外面,就像胃中的食物仍然在生命组织的外面一样,还没有构成其一部分。我们仍须选择良善,并将其融入自己的品性;而拒绝邪恶也从不会为时已晚(《诠释启示录》580,622)

门徒有一天去城里买食物,回到雅各井那里,对主说:“拉比,请吃。” 主却对他们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完成祂的工”(约翰福音4:31-34)。那麽,我们努力寻求世上的食物和知识,使我们在尘世生活中更强壮,但忘记了主才是强大的,祂有良善和真理的完美知识。我们“本应向祂求”,祂就会赐给我们生命的食粮和饮品(《天国的奥秘》5293; 约翰福音 6:27; 马太福音 4:4; 《天国的奥秘》5915, 9003)。

那些听从主并将祂的话落实到生活的人,会在灵性上变得坚强。曾经不止一次,当祂教导众人好几个小时后,祂让他们坐在草地上,用饼和鱼喂饱他们虚弱的身体(马太福音14:19;15:36)。这场喂饱众人的过程,描绘了怎样的属灵工作呢?(《诠释启示录》617)让我们这样看:主所赐予的所有物质食物都来自喂饱众人的那同一只手;这一切就像那神迹一样提醒着我们:祂一直渴望赐予我们知识,使我们在灵性上变得坚强。当我们祷告说“我们日用的饮食,今日赐给我们”(马太福音6:11)时,让我们不忘是主赐予了物质食物,同时也思考那“生命的食粮”,它使灵性得到增强(《天国的奥秘》680)。

主与我们分享的知识,在祂自己神圣心意的涌流中永远是活生生的。祂用自己的生命,以祂自己喂养我们。主在约翰福音中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活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是我为世人之生命而献上的。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约6:51,55; 《天国的奥秘》4735)。当我们接受任何良善的情感或真理的思想进入我们的生命,并因此获得力量时,我们应该记住,主是在用祂自己的生命喂养我们。当祂将本具的良善和真理赐给我们时,祂也希望我们与其他无知但渴望知道的人,分享我们从中获得力量的知识。“我所拣选的禁食不是要把你的饼分给饥饿的人吗?。。。你的魂若顾念饥饿的人,使困苦的魂得满足,你的光就必在黑暗中发出”等等(《以赛亚书》58:6-10; 《诠释启示录》386; 《天国的奥秘》9050)。

我们能够理解为什么主多次将天堂比作宴席吗?”有一个人设摆大筵席,请了许多客”(路加福音 14:16)。“在这山上,万军之耶和华必为万民用肥甘设摆筵席,用陈酒和满髓的肥甘,并澄清的陈酒,设摆筵席”(以赛亚书 25:6)。“我将国赐给你们。。。叫你们在我的国里,坐在我的席上吃喝”(路加福音22:29-30)。“凡被召赴羔羊之婚筵的有福了!”(启示录19:9)。这些话意味着天堂的生命在于不断地从主那里领受关于良善和真理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将其融入我们的品性,也与彼此分享。这是主的筵席,我们在祂的桌前进餐,意味着祂把祂自己的东西赐予我们,而在领受中我们与祂合而为一(《诠释启示录》252, 617)。从这里我们是否能明白为什么神圣节日是古代象征性崇拜的一部分呢?(《天国的奥秘》3596)。此外,我们是否也能理解为什么主欢迎税吏和罪人—他们代表那些看到并承认自己有罪的人——来到祂的桌前,与祂一同进餐呢?

最后,我们是否明白为什么主将圣餐设为最神圣的敬拜行为呢?“祂又拿起饼来,祝谢了,就掰开,递给他们,说:这是我的身体,为你们舍的,你们当如此行,为的是记念我。晚饭后也照样拿起杯来,说:这杯是用我血所立的新约,是为你们流的”(路加福音22:19-20)。与主一同进餐描绘了我们从祂领受关于良善和真理的知识,并将其融入生活时与祂的结合(《真实的基督教》702-710)。那么,圣餐是仅仅描绘了从主领受属灵食粮呢,还是它实际上也促进了这领接受?实际上圣餐促进了领受。部分原因在本章开头已经解释,即身体器官及其生理过程与相应的属灵过程是密切关联的(《天国的奥秘》7850)。当我们进食物质食物时,我们比其他时候更容易接受并汲取与我们一同用餐的人所提供的灵性力量。对这一事实的认识,过去使人们有了与朋友共同进餐的习惯,以此来与他们分享灵性生命的良善。如今我们仍然认为邀请朋友到我们的餐桌上与他们一起进餐,有助于良好的理解和友谊。同样,在分享主的圣餐时,我们也特别愿意从主领受和汲取真理与良善的知识(《真实的基督教》433-434,727; 《新耶路撒冷》210-213)。

5 看与听

我说:”我看不见”,或许此时正是白昼,我的眼睛也是睁得大大的。有人通过一句话或一个动作”点醒了我” — “啊,现在我明白了”。”让我看看”,当我停下来仔细考虑的时候,我会这样说。我们谈论 “远景” 或 “前景”时,并不是指自然风景。人们 “以不同的眼光看”,他们 “从不同的角度看”。一个人习惯性地 “看问题很悲观;” 另一个则 “从积极的一面看”。没有两个人有完全相同的 “观点”。 向不同的人(野蛮人、儿童和明智者)解释某种新事物:为什么他们看事物的速度和清晰度不一样呢?因为他们观察的能力不一样。正如我们所说,每个人都必须 “用自己的眼睛看”。我们认识到人们的灵性之眼是多种多样的。我们说某人是一个 “目光如炬” 的商人或政治家。一项政策是 “短视” 的,另一项则是 “有远见的” 或 “深谋远虑”的。我们都知道,对我们自己的利害或错误 “视而不见”是什么光景。我们可能 “睁开眼睛”去看我们一直 “视而不见”的东西,或者我们可能固执地 “闭上眼睛” 不去看。“没有比那些不愿意看见的人更瞎的了”。而且,我们可以用更多的短语来描述用 “心灵的眼睛”去看。

我们对这种心灵视觉还有别的名称吗?”我看不见” 意味着什么?”我不明白” 理解力就是灵性的眼睛(《天国的奥秘》4403-4420;《圣爱与圣智》96)。当一个人在心灵上 “目光远大” 时,他的理解是清晰而深远的;当 “目光短浅” 时,他的理解是有限的,宁可要一时的小利,也不要最终的大利。当一个人处于 “盲目的愤怒” 中时,他的理解力暂时会被他的激情所遮蔽。眼睛的微妙结构和我们看事物的复杂过程,恰恰对应着使我们能够理解的更为微妙的灵性活动。

理解力不仅像肉体的眼睛,而且与肉体之眼紧密关联。理解力总是努力收集使心灵得以思考的观念。肉体之眼是理解力的一种附属物,是理解力将视线延伸到物质世界的一种手段,用来收集上帝在我们周围设置的美丽自然景象,供我们思考。肉体之眼本身是看不见的,就像一副眼镜一样,但理解力却能透过它看见。它发现眼睛是一个顺从的仆人,通过它的帮助,为心灵收集大自然的美妙景象(《天国的奥秘》1806,1954)。理解力也会通过眼睛反射它的智慧之光或困惑的茫然之瞥(《诠释启示录》37;《天国的奥秘》4407)。我们用一个词概括这种密切关系—说眼睛对应于理解力。肉体的眼睛和理解力,在各自的层面上的关系,就概括在这句话里:“眼睛就是身上的光,所以你的眼睛若专一,你的全身就必满了光。但你的眼睛若邪恶,你的全身就必满了黑暗”(马太福音6:22-23;《诠释启示录》1081、152)。

对这种对应关系的普遍认识,让我们一下子就明白了人们所说的心灵之眼是什么意思。这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圣经中关于看见、盲目或复明的经文的含义。在灵性上,看见就是理解。最宝贵的视力是理解关于主、天堂和良善生命的真理。最可悲的失明是无法看到这些真理。圣经的内在含义向我们揭示了这种看见和这种盲目(《诠释启示录》152;《揭秘启示录》48)。

主论到法利赛人时说:“他们是瞎子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马太福音15:14)。祂是指他们在生理上是瞎子吗?还是说,尽管他们有圣言,但对其真正的真理一无所知,只去教导虚假的生活规则,接受这些规则的人并不比他们更聪明呢?(《诠释启示录》537;《揭秘启示录》914)。当门徒随后询问祂这个比喻的意义时,祂说:“你们都如今还不明白吗?”(马太福音15:16)。很久以前就这样说过:“他守望的人都是瞎眼的,都没有知识……都是不能明白的牧人”(以赛亚书56:10-11;《揭秘启示录》210;《诠释启示录》239)

主对法利赛人的另一个预言是:“在他们身上,正应了以赛亚的预言,说:你们听是要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马太福音13:14-15;以赛亚书6:9-10)。有些人,包括法利赛人,是用肉眼看见主的,但他们未能认出祂是天堂的真神在人间,对祂的比喻几乎一无所知。宁可他们不明白,也强过他们明白了却回头把圣洁与邪恶混为一谈(《天国的奥秘》301-307;《圣治》231;《天堂与地狱》353;《教义之圣经篇》60)。

“求你开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诗篇119:18),这个祷告的含义是甚麽?当那位耶利哥的盲人站在主面前,回答主的问题:“你要我为你做什么?”他说:“主啊,我要能看见。”(路加福音18:41-42)他所代表的是人类心灵中何等的属灵需求?当主对他说:“你看见吧,你的信救了你”时,表明主能够驱散属灵的盲目,使人看到并理解神性真理更深层次的含义。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这象征着主渴望为那些真心寻求的人带来属灵领悟。难道这位盲人不正象征着那些身处无知黑暗中但仍然渴望领悟的人吗?主愉悦地教导这样的人,并赋予他们领悟的能力(《天国的奥秘》6990; 《诠释启示录》239)。

当我们仔细阅读约翰福音中关于主医治那个瞎子的奇妙描述时,我们会发现,主在使这个人重见光明的同时,也开启了他的悟性,使他相信主。这位可怜人对犹太人说:“祂开了我的眼睛,你们竟不知道祂从哪里来,这真是奇怪!”(约翰福音9:30;《诠释启示录》239)。主医治了许多瞎眼的人,这表明了祂的大能,也表明了祂想让人真正明白天堂的事。出于同样的原因,在关于祂的预言中说,祂要 “开瞎子的眼”(以赛亚书42:7);”那时,瞎子的眼必睁开”(以赛亚书35:5);”耶和华开了瞎子的眼”(诗篇146:8;《诠释启示录》239;《天国的奥秘》2383;《揭秘启示录》210)。

主只能将理解天上之事的能力赐给那些遵守祂诫命的人;因为这些诫命是生命的真正法则,使我们能够看清万事万物的真实关系。“若你不听从耶和华你神的话,不谨守遵行祂的诫命律例……耶和华必使你癫狂、眼目失明、心志惊惶;你必在白天摸索如同瞎子在黑暗中摸索一样”(申命记28:15, 28-29;《诠释启示录》239)。但是,“你的言语一解开就发出光,使愚人聪明”(诗篇119:130)。“耶和华的诫命纯洁,使人的眼目明亮”(诗篇19:8)

“你为什么看见弟兄眼中的刺,却不想自己眼中的梁木呢?……先去掉自己眼中的梁木,然后你才能看得清楚,去掉弟兄眼中的刺”(马太福音7:3-5)。我们弟兄眼中的刺指的是什么呢?你可能会说是一些性格上的过失。但更准确地说,他的眼是什么?是他的理解力。他眼中的刺是他理解中的错误。我们经常批评这些错误吗?有时候,我们是否满怀激动的情感,试图纠正他们?而这种激动对我们自己的理解力有何影响呢?这种或其他使人盲目的邪恶就是梁木,它扭曲了我们的视线,远比我们弟兄的小错误更严重,并破坏了我们帮助他真正看清的能力。(《诠释启示录》746; 《天国的奥秘》9051)

“倘若你一只眼叫你跌倒,就把它剜出来丢掉。你只有一只眼进入生命,强如有两只眼被丢在地狱的火里”(马太福音18:9, 5:29)。除了这些话语包含的其他内容外,这是一个警告,要我们立即从思想中剔除所有导致错误的想法。(《诠释启示录》600,152)。“你们听见有话说:以眼还眼”(马太福音5:38; 出埃及记21:24)。这条给犹太人的法律教导了一个永恒的属灵真理,即试图扭曲他人理解的作为会反过来影响我们自己,并摧毁我们真正理解的能力(《诠释启示录》556; 《天国的奥秘》8223)。“使瞎子走错路的,必受咒诅”(申命记27:18; 利未记19:14)。这岂不是在警告我们,如果我们故意误导那些无知并信任我们指导的人,会对自己构成危险吗?(《揭秘启示录》210)。

仰望主的含义是什么?或者抬起眼目望向祂呢?”我的眼目时常仰望耶和华”(诗篇25:15);“住在天上的主啊,我向你举目。看哪,仆人的眼睛怎样仰望他们主人们的手,使女的眼睛怎样仰望主母的手,我们的眼睛也照样仰望耶和华我们的神,直到祂怜悯我们”(诗篇123:1-2);”我要向山举目”(诗篇121:1):当我们在灵性上提升思维,朝向天堂事物和主的神圣存在时,我们的灵性就举起了眼目(《天国的奥秘》2789)。

当我们读到:”耶和华的眼目看顾义人”(诗篇34:15);”耶和华从天上观看,祂看见一切的世人”(诗篇33:13);”祂的眼目鉴察世人”(诗篇11:4)时,这意味着主的神性顾念是朝向我们的,祂知晓我们的一切生活,并为我们的每一个需要提供关怀(《诠释启示录》68,152)。

听觉在许多方面类似于视觉,它对应于一种灵性能力,与理解密切相关。然而,我们能够看到两者之间的区别。有趣且重要的是要了解,眼睛直接与大脑的思考基地相通,耳朵也与大脑的情感驻地密切相联。因此视觉是思考的仆人,声音则同时直接触及思考和情感。(《天国的奥秘》3869,5077;《诠释启示录》14;《天堂与地狱》271)

人可以通过文字或图像表达一个清晰的意念,但用声音则可以更好地表达他的情感!

当我们告诉一个孩子“倾听”他母亲的指示时,我们意味着不仅仅是要他理解,而且要他用心去接受并服从这些指示(《天国的奥秘》4653)。同样,主教导我们要倾听祂的声音和诫命(以赛亚书48:18)。祂的意思是我们应该用心接受并顺从(《天国的奥秘》2542; 《诠释启示录》365)。“以色列啊,你要听”,引领着所有诫命的首义:“以色列啊,要聆听,要谨守遵行”(申命记6:3-4; 《天国的奥秘》396)。当主给我们诫命时,仅仅回答“我明白”是不够的;我们必须说,“凡耶和华我们的神对我们说的一切话,我们都愿意听从且遵行”(申命记 5:27)。“耶和华啊,请说,仆人在听”(撒母耳记上3:9)。“我看见”意味着我在智识上理解了;“我听从”则表示我用心接受并决心服从。“主耶和华开通我的耳朵,我并没有违背,也没有退后”(以赛亚书50:5; 《天国的奥秘》3869)。

主在教导人的时候常常说:”有耳可听的,就应当听”(马太福音13:43)。在启示录中,对七个教会的嘱咐都包括这样的话:“圣灵向众教会所说的话,凡有耳的,就应当听!”(启示录2:7)。这意味着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我们有责任理解主的信息并遵守它(《天国的奥秘》2542;《诠释启示录》108;《揭秘启示录》87)。

许多听到主声音的人,在更深层次上并没有真正聆听,因为“他们的耳朵发沉,闭塞了眼睛”(马太福音 13:14-16; 以赛亚书6:9-10)。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他们闭塞了眼睛意味着,他们在智识上没有理解;而他们的耳朵发沉意味着,他们没有怀着遵从的意愿把主的话语放在心里(《天国的奥秘》3863, 9311)。虽然把盲人和聋子相提并论是如此常见,但却始终带着这种不同的意义。“那时瞎子的眼睛要睁开,聋子的耳必开通”(以赛亚书35:5; 《天国的奥秘》6989)。

我们也可以看到,主治愈的聋人所象征的是灵性上的软弱。“有人带着一个耳聋舌结的人来见耶稣,求他按手在他身上。。。他的耳朵就开了,舌结也解了,说话也清楚了。。。他叫聋子听见,哑巴说话”(马可福音 7:32-37)。

这聋子代表那些因为没有被教导该做什么而不服从的人,这次医治显示主盼望教导这样的人,并激发他们顺服的意愿(《诠释启示录》455;《天国的奥秘》9311)。记得在客西马尼园的那个最后之夜,彼得拔出刀来“砍了大祭司的仆人,削掉了他的右耳。耶稣却回答说:由他们吧。就摸那人的耳朵,把他治好了”(路加福音22:50-51)。这显示了我们是多么容易指责和谴责那些不顺从主的人;但主并不谴责,祂期望以仁爱之心教导人,并引导他们顺从(《天国的奥秘》2799, 10-130)。

我们现在知道了,“我看见”和“我听见”之间的区别。当我们说主看见我们或听见我们时,意义上也有相同的区别。当我们说主看见我们时,我们想到主了解我们的一切作为;当我们说祂听见我们时,我们会想到祂对我们的“爱和怜悯”。“耶和华的眼目看顾义人,祂的耳朵听他们的呼求”(诗篇 34:15; 《天国的奥秘》3869,3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