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手和脚

是我们的双手在自发地劳动,还是我们内心有某种精神力量促使它们工作,并通过它们来表达自己?我们对做事的热爱,或者说我们对做事的渴望,是让双手开始工作的动力;而我们对如何做事的了解,则是双手如何工作的指南。当我们说把事情交到他人的 “手中”时,当我们把重担放在那人的 “肩上”时,当我们依靠那人强有力的 “臂膀”时,我们指的是精神上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体力。这里的“手”在属灵层面上指的是,我们在所做之事中投入的所有愿望和思想(《天国的奥秘》10019)。

简而言之,手指的是行为。从属灵的角度看,行为是由欲望和思想促成的。每个人都知道 “你们的手被血玷污,你们的指头被罪孽玷污”这句话的意思(赛59:3)。这些行为是残忍和邪恶的,尤其是促使它们发生的欲望和思想(《诠释启示录》329)。又说:“谁能登耶和华的山?谁能站在他的圣所?就是手洁心清的人”(诗篇24:3-4)。也就是说,他的行为是好的,是由属天的情感和思想所激励的(《诠释启示录》340)。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说手和脚一同代表着外在的生命。我们请求引导我们的脚步,使我们的脚不偏离正确的道路,我们请求帮助我们做正确的事。”求你扶持我走你的路,使我的脚步不致滑倒”(诗篇17:5)。脚和手都是身体的末端,都顺从内心的欲望和意念。然而,它们在结构上和用途上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从属灵角度上看到它们的一些差异。脚没有手那么高贵,与尘世的接触也更密切;它们对意愿和思想的引导反应较弱;在为他人服务方面不那么直接,更多地是将我们带到能发挥作用的地方,并在手工作时稳固地支撑着我们。与手相比,脚更多地代表决定人生走向善恶的努力,而手则代表的是为他人服务时更具体的思考(《天国的奥秘》7442, 10241)。

回想主为门徒洗脚的感人场面(约翰福音13:5),它比言语更清楚地向我们表明,祂渴望帮助我们使我们的日常生活变得正直和良善。祂没有因为我们身上附着的世俗尘垢而谴责我们,而是帮助我们抛弃尘垢,变得洁净。或许我们更希望主关注我们的信仰和良好的决心,而不是我们的行为。那时,我们就会像彼得一样说:”你永远不可洗我的脚……不只洗我的脚,也要洗我的手和头”(约翰福音13:8-9)。

但主的回答(约翰福音13:10)是:”洗过澡的人,除了洗脚以外,全身已经洁净了。”这意味着,当一个人一旦踏上重生之路,他所需要的就是在主的帮助下,忠实地走好日常生活的每一步。还要记住主的话:”我已经给你们作了榜样。你们也当彼此洗脚” (约翰福音13:15、14)。我们必须像祂一样,帮助别人行出正义;我们必须像祂一样,善待他人,乐于看到并帮助他们看到错误并非无药可救,而是可以摈弃的(《天国的奥秘》3147,7442)。我们现在明白吩咐犹太祭司洗手洗脚的原因了吗?(出埃及记30:17-21)。主希望的难道是洗物质身体的手和脚吗?(马太福音15:2、19-20;《天国的奥秘》3147)。

当耶和华嘱咐祂的子民将祂的律法“要系在手上为记号,戴在额上为额带”时(申命记6:8),祂是什么意思呢?当然不是要他们去炫耀宽大的经文匣,而是要他们把诫命变成自己内心情感、思想和一切行为的准则(《天国的奥秘》9936)。对比那些在右手或额头上的兽的印记(启示录13:16),那里指的是谬误原则对内心情感的支配,对其思想和行为表现的主导(《揭秘启示录》605;《天国的奥秘》10061)。

在某个安息日,主 “经过麦田,门徒摘了麦穗,用手搓着吃”(路加福音6:1)。法利赛人责备他们,但主为他们辩护。吃象征着什么属灵行为呢?象征接受教导(《真实的基督教》301)。他们“用手搓着吃”象征的是怎样地接受?象征的是充满活力和渴望的接受,渴望探究所受教导的活生生含义,以便将其付诸实践。

法利赛人称在安息日搓麦穗是违背律法的,这代表他们已经将做益用之事和关注善良的生活与安息日和宗教割裂开来。因此,他们变得像一个右手枯干的人,正如我们在这一章中所读到的那样:“又有一个安息日,耶稣进了会堂教导人。那里有一个人右手枯干了”(路加福音6:6)。当他顺服主的命令伸出手时,他就被治愈。在做事就是爱做事。

右手枯干了。我们还没有考虑过左右的含义,尽管在前一章中,我们特别提到了右眼。请记住,手表达了两个要素,即做事的爱和做事的知识。哪只手对冲动的欲望反应更快,哪只手更深思熟虑地行动?右手对应着做事的爱,而左手则对应着我们在工作中投入的思考。右手和左手在意义上总是有类似的区别(《天国的奥秘》10061;《诠释启示录》600)。因此,右手枯干的人代表那些有知识却不爱做事的人;手“像另一只手一样完全恢复”,就是获得与知识同等的做事的爱(《真实的基督教》301)。 

在绵羊和山羊的比喻中,右手和左手形成了强烈的对比:“祂把绵羊放在右手边,把山羊放在左手边”(马太福音25:33)。在右边的显然是那些按照主的教导去做的人,而在左边的则是那些学而不做的人(《诠释启示录》600)。主嘱咐门徒说:”不要让你的左手知道右手所做的”(马太福音6:3)。这不是禁止我们在工作中细心思考并投入热爱。所禁止的是,当我们应该全心全意地服务他人时,不应停下来琢磨自己的行为看起来有多好,会给我们带来多大的益处(《诠释启示录》600)。

同样,命令我们说:“若是你的右眼叫你跌倒,就剜出来扔掉。若是右手叫你跌倒,就砍下来扔掉”(马太福音5:29-30; 马可福音9:45)。这个命令要求我们迅速、果断地放弃一切导致我们做错事的思想、生活习惯或欲望(《诠释启示录》600)。还有许多经文会让我们想到,脚象征着世上的日常生活,手则代表着我们所做事时投入的爱和思考。

假如我们留心上帝之手,会看到运行在人间的圣爱和圣智。“耶和华在万国眼前露出圣臂,地的四极都要看见我们神的救恩”(以赛亚书52:10)。这是一幅宏伟的画面,描绘了我们的主在深入世间,拯救世人时展现的神性之爱的大能(《天国的奥秘》7205)。臂膀提示的不是手和手指的情感细节,而是推动与支持整体工作的全能。肩膀所代表的力量更为强大:”政权必担在祂的肩上”(以赛亚书9:6;《天国的奥秘》1085,4933-4937)。

在医治病人的过程中,主多次伸出手来抚摸他们;祂将手放在小孩子身上,为他们祝福。伸出的手表达了祂无限的同情和祝福的愿望,也是传递祝福的手段。我们的手既是给予影响的手段,也是接受影响的手段。头疼时,我们用手抱在头上以缓解疼痛。敏感的人在握手时会受到影响,感觉要么愉快,要么不愉快。这里讲的虽然只是主的触摸所发挥的神圣影响,却向我们清楚地表明,主的手和”伸出的膀臂”,意味着祂发出爱的大能施行拯救与祝福(《天国的奥秘》10130;《揭秘启示录》55)。

当我们读到主的脚步时,我们必须想到祂在尘世的生活,以及祂的神性之人永远临在。有关主降临的预言说:“那报佳音,传平安,报好信,传救恩的,对锡安说:你的神作王了!这人的脚踪在山上何等佳美”(以赛亚书 52:7)。这指的是与人同在的神人生命(《诠释启示录》69)。

在路加福音中,我们读到一位悔改的妇人,她“站在耶稣背后,挨着祂的脚哭,开始用眼泪洗耶稣的脚,用自己的头发擦干,又亲吻祂的脚,并用香膏涂抹”(路加福音7:38)。当我们谦卑地靠近主,融入祂的神性生命中时,我们也在做同样的事情。当我们将自己的生命与主的生命进行比较,悔改不良之处时,我们就在洗主的脚,因为祂生命的美丽和圣洁每天都显得更加清楚。当我们热爱主的生命时,我们就在亲吻祂的脚,膏抹祂的脚(《天国的奥秘》3147;《揭秘启示录》49)。

还记得在伯大尼的家中,马利亚是如何“坐在耶稣脚前听祂的道”吗?(路加福音10:39)。还有在加大拉的人,他们“看见鬼所离开的那人,坐在耶稣脚前,穿着衣服,心里明白过来”(路加福音 8:35)。当我们靠近主的神性人,以便领受祂的教导和保护时,我们也是坐在主的脚下。“坐下”强调的是如此靠近主所获得的持久且平和的安全感(《诠释启示录》687;《天国的奥秘》3552,9422)。

当主被钉死在十字架上并复活后,门徒和忠实的妇女们担心会失去他们深深热爱的神性人的同在。他们焦急地盼望主在尘世生命的层面上持续与他们同在。这一盼望感人地呈现在复活日的早晨,当耶稣遇见离开坟墓匆忙赶去报告喜讯的妇女们时,“她们就上前抱住祂的脚敬拜祂”(马太福音28:9;《揭秘启示录》49)。

主通过向门徒展示 “祂的手和脚”来教导我们,祂在这尘世生命的层面上仍然与我们同在(路加福音24:39-40)。祂说:“你们看我的手,我的脚,就知道实在是我了。摸我看看!”。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检验,我们就会知道,主仍然以祂的神性之人与我们同在,在地上和天上都有全能(《诠释启示录》513;《天国的奥秘》1729,10044)。启示录中当主向约翰显明祂自己时,“祂的脚好像在炉中锻炼光明的铜”(启示录1:15)。黄金的腰带,雪白的头发,火焰般的眼睛,代表着神存在于更高生命层面上,而光明的铜脚则代表着主的神性良善与尘世上的人同在(《揭秘启示录》49;《诠释启示录》69;参见第 37章)。

在马可福音的最后几节,我们读到:“主向他们说完这些话之后,就被接到天上,坐在神的右边”(马可福音16:19)。这意味着主通过祂的荣耀达致全能,是神性权能在人间的真实体现(《教义之主篇》35;《诠释启示录》687,1087)。当我们读到下面这一类经文,其中提到主的手和臂时,我们能否升华对其意义的理解,从而想到祂的全能、祂的爱和智慧创造、对人类的保护和祝福:“你张开手,使有生气的都随愿饱足”(诗篇145:16;《诠释启示录》294-295)。“永生的神是你的居所;祂永久的膀臂在你以下”(申命记 33:27;《诠释启示录》594)。“我的时候在你手中”(诗篇31:15)。“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手中”(诗篇31:5)。“你必将生命的道路指示我。在你面前有满满的喜乐;在你右手有永远的福乐”(诗篇 16:11;《诠释启示录》687;申命记33:12;《天国的奥秘》4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