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智慧的心

B.S. 威尔莫特牧师

刘广斌 译

(1990年7月1日在悉尼罗斯维尔的讲道:应邀发表)。

今天上午我的主题来自于对《列王纪上》第三章经文开篇的学习。这段经文描述了所罗门登上以色列王位的过程。这里强调了他的谦卑,表现在他承认”我不过是个小孩子….”,也表现在他的祷告:求一颗“智慧的心,以辩别是非。”

我承认而且也不打算隐瞒,我最初是受到个人因素的影响去选择这个主题的。我会在后面非常简要地提到这原因,因为不希望它干扰或减损任何新教会讲道的基本特质,那就是—而且必须是—对圣经内在意义的阐述。传道人联系一些社会问题做单纯的道德说教,并引用圣经中的教导或故事来支持和说明他自己的观点,这不会—或者说不应该出现在新教会的讲坛上。

正是在圣经的内在或灵性意义上,我们能够看见并理解,继而认信主是天地间唯一的上帝。正是圣经的内在或灵性意义将主的爱、智慧和力量带入生命。正是圣经的内在意义使我们能够—如果我们愿意的话,越来越清晰地看到整部圣经,不仅在整体上,而且在每一个细节上,都在描述我们自己的灵性成长。

圣经的内在意义确实带来生命并使之更丰富。它确实是真正智慧之心的根源,从而使我们可以,管理和掌控占据我们心灵的众多想法、情感、欲望和目的,进而看到主的目的。

因此,我一再申明,世界上有组织的新教会真正且持久的生机和力量,最核心点或根本点不在其人数或物质财富以及权力,也不在于对社会福利的热情参与。其持久的生命力在于通过努力使当政者和人民看到并了解,上帝的仆人以马内利-瑞登堡的著作中揭示的,祂第二次降临的实质。

因为其中揭示的所有真理都是”主无限的神性之爱、智慧和权能的种种辉映”。我要特别指出,这种对圣经内在意义的强调绝不会,也绝不是贬低圣经的新旧约,而是高举它们。正如耶和华以伯利恒的婴儿第一次降临那样,在第二次降临中,祂不是要来毁灭,而是要来成全。以马内利-瑞登堡的著作或主的新基督教会属天教义所揭示的,在于维护和保持神圣圣经的全部权威和真正的神性,这是其他教义体系无法做到的。在尊崇主的同时,这不可能不引导我们怀有真正的谦卑之心。

我在前面简单提到了导致我选择这个主题的某些个人原因。这原因就是我刚过了被授任为耶和华新教会牧师50周年的纪念日。自然,正如你们所理解的,我回顾了过去的半个世纪,不仅回顾了自己所经历的故事,还再次审视了一个牧师,若要忠实地履行职能就必须寻求的品质。显然我认为—我想说不可否认的是—所有这些众多不同品质的核心和基础,就是所罗门在登基时祈祷的:”要有一颗智慧的心,判断你的百姓,辨别是非”。

响应呼召,在耶和华新教会的事工或圣职中事奉主的人有很大的差异,这令人高兴并且正该如此。他们对属天教义的态度各不相同:他们的性情、智力、耐力等方面都不相同。将这人与那人进行不友好的比较是不恰当的,也是错乱的。每个人都可以作出独特的贡献,甚至于像主所选的十二个门徒那样来传扬祂的福音。

正如在最近的新教会日庆祝活动中再次提醒我们的那样,在祂第二次降临的时候,他们每个人又被派往整个灵性世界,传扬新基督教会的福音,即主上帝耶稣基督的统治。每个人都依据他的特殊品性,而被指派到一个特定区域(T.C.R.108)。然而,对他们每个人来说,尽管他们强调的重点会有所不同,但他们使命成功的基础和核心是必须承认主是上帝。因此,真正的谦卑将表现在他们承认自己需要”一颗智慧的心……能辨别是非”。

当然,这样的认识并不局限于牧师或圣职者中的一小部分人。这是我们每个人在各自不同的日常生活经历中,发展真正灵性时必须达成的认识。这是一种祈求,发自心灵深处的祈求,是发展我们的内在属天生命的基础。这样的祷告无论是否说出来,都是重生的起点和目的:“请赐给你的仆人一颗智慧的心,能判断你的子民,辨别是非”。正如我们在本次礼拜开始的敬拜邀请中所提醒的,我们每个人都像所罗门一样,有一个王国要管理。而要管理这个心灵的王国,判断和鉴别是必需的。

我们这里说的是”心灵的王国”。我们的心灵形成于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印象:从我们感官所感知的事物,从我们的父母、朋友和老师那里学到的认识,从他人的经验对我们的启发,从圣经教导和教会教义传授给我们的认识。当然,在我们看不见并未曾觉察的情况下,有天使的影响在幕后运行,影响着我们的内在和周围,播下永生的种子。

随着此后对真理的理解,我们的心灵得以重新建构:这里面有教义对我们的指导,和我们努力理性地看待教义,有我们经历的失败和随之而来的绝望,有我们对成功、困难和痛苦的反应。人的理性被带入心灵的战场,我们质疑,我们争论,我们怀疑,我们否认。当我们以为知道了所有答案,自己解决了问题时,却发现我们必须重新思考这个或那个问题。心灵的重新建构不可避免地经历一个内在震荡和挣扎的时段或状态—这是我们寻求更充分理解生命目的时经历的冲突。

然而,当我们真诚地寻求将我们的生命置于启示真理的掌管之下时,就会出现一种新的生命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开始看到,真理或教义不仅仅是一个理性理解的问题,也不仅仅是在智识上把握教导或教义,此时我们对启示性真理—教义的性质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我们开始有些犹豫不决地,或者模糊地看到,真理或教义的本质是神性之爱的状态和表达。

通过所罗门登上以色列王位的故事,我们看到的正是这种对神性真理本质认识的曙光—当然,也包括主自身无限的、神性的、无所不在的爱。这是重生的开始。然而我们可能需要被提醒,重生并不是我们为自己的优秀而感到高兴的状态,就像小杰克-霍纳说的:”我是一个多么好的人呐” 那样一种状态。

而是这样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我们更充分地认识到,我们内心的任何一点儿以及一切美好的、真实的、公正的或仁爱的事物,都来自主,并且唯独来自主。这是一种真正的谦卑状态,在试探的苦难中孕育和诞生:在这种状态下,我们认识到并承认我们自己没有可以信任的东西。因此,我们也就日渐深刻的认识到,自己需要主的引导。用所罗门的话就是承认:”我们是小孩子,不知道怎样出入”,我们意识到我们首先需要 “有一颗智慧的心……能辨别是非”。

你会看到这个不完美的总结把我们引向何处。它使我们重新认识到,”一颗智慧的心” 不是我们自然而然就有的,它与仅仅自然的良善意愿相去甚远。如一个良善的和事者:会表现出善良和愉快的性格,人们说”他或她是一个多么好的人哪,那么容易交流,那么善解人意,带来安慰,总是准备在困难的时候伸出援助之手……”

其实,真正的 “智慧的心”,是一个真正灵性生命的基本要素,只有对自己真正认识后才能获得:认识到我们自己的弱点和失败,认识到我们属世的以自我为中心导致的失败,以及内心的冲突挣扎。我们已经看到,所罗门登上以色列王位的故事中,所描绘的这种真正属天生命状态的曙光。重生,或进入并享受这样的属天状态,并不是一个瞬间的、一劳永逸的经历。

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起初是在朦胧中看到的:你会注意到那句讲述 “在基遍,耶和华在夜间梦中向所罗门显现”。这不是在某种神奇的闪光中出现的,而是在诱惑或幻灭之后出现的,这时会迫使我们重新审视自己,也许会问:”我生命的目的是什么?灵性上我在哪里?” 正是随后在我们所知道、理解和承认的真理光照下进行的心灵探索,使我们感知到自己的渺小,以及对 “一颗智慧的心”的渴望,这是极其重要的。

圣经的内在意义向我们揭示,我们自己是什么样子,以及我们能变成什么样子。圣经有能力做到这一点,因为圣经的最内在只涉及耶和华:祂的目的和来自祂的圣爱,祂亲自承载了脆弱的人性,并把祂的圣爱带到被扭曲和变态人性的最底层。而且,正如著作向我们清楚表明的那样,祂内里所承载的人之特性得荣耀,被提升才是圣经文字的核心主题。

因为祂经历了这种屈辱的状态:祂允许最底层地狱利用得自马利亚的人性谬误和弱点来攻击祂,祂用发自圣爱本体的、神性真理的力量战胜了牠们,于是祂能够立即呈现在我们生命的所有经历中。所以,在深陷困境或试探的时候,当我们的整个生命似乎被摧毁的时候,我们永远不要说:”主不知道我的感受,不知道我难以承担的痛苦”。祂知道,祂明白!祂随时准备带领我们走出这种状态。或者,也许更重要的是,要向我们展示这种状态的目的,减少自我中心和纯粹对自己的依赖,以及随之而来的对祂的救赎、拯救及重生能力的认信。

好了,这就是本文的信息,属天教义的基本信息:主上帝耶稣基督是主宰,祂是王,祂在掌控!唯有祂才有”智慧的心”。”地狱永远不会罢休!” 这是最近的一本社会学手册说的,我们不会怀疑这一事实。我们是否更应该提醒:主永远不会放弃,这是更大的真实!祂的爱是全能的,这在祂所揭示的真理中既时时彰显,又处处可得。

参考资料:列王纪上3章1-15节;马太福音18章1-14节

天堂与地狱280节:

….那些位于最内层或第三层天的人……比其他所有人都更乐于受主引导,就像小孩子被他们的父亲引导一样……他们直接从主听到,或通过圣经和讲道间接听到的神性真理,就直接纳入自己的意志并去行出来,落实在生命里。这就是为什么他们的智慧比下层天使更高明….,他们知道没有任何智慧来自他们自己。承认这一点就是智慧。他们所知道的与不知道的相比,简直微不足道。他们说,知道、承认和察到这一点是走向智慧的第一步。(摘自《天堂与地狱》280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