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 想

《灵性国度》111-123页

威尔逊-范杜森 著

刘广斌  译

我现在已经与灵和天使就反思问题进行了交谈,我不知道人们是否已经充分注意到了这一点。如果他们注意到这一点,就会发现,反思的学说中比其他任何事物都有更多的奥秘。 – 灵界日记733

当人渴望理解,并通过这种渴望达到对真理的领悟时,他就处于灵的思维中,这就是默想。 – 圣愛與圣智 404.8

史威登堡曾进行过默想,他在著作1中极力推赞这种在宗教中几乎普遍存在的做法。然而他著作的许多追随者往往对默想一无所知,误解默想,甚至认为默想是危险的。我们要纠正这方面的误解,因为默想是重生的关键之一。

就史公著作而言,默想基本上是一种从内在打开、体验和学习的方式。它与专注于外部、物质存在或专注于自身本体恰恰相反。史公著作将其置于一个核心的位置,尽管这一点并不那么明显,因为对此的讲述散在于各处,并以不同的术语和不同的方式进行描述。虽然有些人对它知之甚少,但心灵的内在灵性光景是比较容易开放和欣赏的。做到了这一点,人们就会发现内在本身就是一个广阔的、微妙的境界,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内容。

《大英百科全书》对默想的描述是:

默想是对那些在调整和实施个人生活中认为具有重大意义的真理,进行深刻且平静的总体思考。默想尤其受到那些毕生致力于宗教追求之人的推崇和经常修习2

这篇文章继续引述世界上所有主要宗教中的默想。即使有关默想的最丰富文献和详细介绍是在佛教和印度教文献中,它们在基督教和犹太教中也非常显著。它是一门简单的艺术,是一种直接趋近内在生命的方法,人人都可以实践。也许是当前流行于一些群体的放纵主张以及把默想作为一种神秘经验向公众展示3,唬住了一些人,使之害怕、望而却步。人们轻易地忽视了史威登堡在著作中讲述的对于默想的实践。在一些人笔下,或在其他名目下,它看起来似乎很陌生,然而它并不陌生。那些在空旷的教堂里静坐默祷的人,本质上是在默想。史公在著作中说:“如果一个人愿意反思,他就会看到—他们在倡导默想。”

我们将首先探讨默想的本质是甚麽,并清理一些时髦的宣称。然后,我们要看看史威登堡自己的做法,以及著作中关于这个问题的非常尖锐和具有启发性的讲述。

默想的核心

默想到底是什么?它的核心是暂停惯常的思维,去体验流入和心灵的内在品性。这是其主要方法和目的。史威登堡在《灵魂与肉体的相互作用》中明确指出,我们所有的灵性生命都是由流入赋予的。但在普通的日常活动中,可以这样说,我们往往把这种流入据为己有,反而认为是我们形成了自己的思想,创造了我们的存在。我们的思想一旦产生,就被说出来或被付诸行动,似乎是我们使这一切运行的。朝这个方向发展就生出了自我中心4,这意味着没有神,也没有流入,只有个人从自身发出的行为。默想暂时中止这种认知及其运行的作为,从而可以体验灵性生命的内在品性,以及流入的过程。应该立即就能看出,这是与自我中心相反的。事实上,默想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减少自我中心的控制。

让我们再仔细看看一个普通的默想。某人选了个安静的时间,轻松地坐着,目光凝视着一处。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里,他会暂停自己的任何心理企图。一切都归结为注意力在一个点上的汇聚。感觉来了又走了。会蹦出这样的想法:这是傻乎乎的浪费时间。然而这个念头未被认可,随后飘然而去。分心的杂念来了,体会到了,也被汇聚到对那个点的凝神上。这期间他心中被各种杂念纷扰欲使他脱离凝神状态,然而随后他内心的躁动开始平静下来。不久,有似乎源于某处的念头涌入。这些也被注意到了,但是不知其所以然。

他开始感到平静,仿佛来到一个新的祥和境界。源头的某处转换成了图像,出现在他意念里的这些图像其实是他内在状态的对应。这几天他一直在挂念他的结局会如何。这个问题又出现了,他似乎可以看到自己在结局里的作为,却仍然无法识别这过程。图像在浮现,他可以观察其浮现过程及其要表现的东西。有片刻,他可以看到他的结局趋向哪里。有一会儿,他感觉到神运行在他的结局里。大约十分钟过后,他淡出自己的默想,感到平静和放松,并且更加相信,更高的存在正在运作于他。这就是操练了一段时间默想的宗教人士的一次相当普通的际遇。

除了目光凝视的焦点不同外,可以说默想都是大同小异的。它与单纯的思索或仅仅出声祷告很不一样,这两者都有可能干扰对流入的感知。定点凝视的益处其实很简单。凝神于一点能让心灵持续观察内在过程。如果目光游移,心灵就会游移,就会错失感知流入的微妙过程。所有的默想方法都采取专注于一点的方法。而且,正如我们后面会看到的,专注于不同点导致的差异是轻微的。

大体上有两种默想,但其实可以合并成为一种。大英百科全书的定义和史威登堡的主要方法都强调内心专注于某种至高无上的理念。例如史威登堡说:“有一天,我在默想宇宙的创造”(《真实的基督教》76)。这里的焦点集中在某一特定的内容上。刚才提到的另一种默想形式,则对任何内容不加分辨。相反,它的内在焦点是关注心灵中正在发生的念头,以便在没有任何限制下注视心理过程,不辨认它们,也不受其走势左右。

实际上,这两种方法可成为一种。第一种方法侧重于一个特定的主题,如宇宙的创造。第二种方法的主题是心灵的自主运行。只有很少或根本没有默想经验的人,往往会把第一种方法变成仅仅是思考和自己幻想宇宙如何创造。这只是思考而不是默想。要默想宇宙的创造,就要松松地保持这个焦点,然后观察有什么新的理解灌注进来。这要高于单纯地思考一个主题。

我们不建议那些新的默想者使用这样的主题,他们应该聚焦于当下发生的任何念头。这是揭示内在过程的更基本方法。在练成这种更基本的默想之后,就可以像史威登堡那样对一个主题进行默想,而不是仅仅沉于思考。默想本质上是一种愉快的、温和的探索,因此,它的特征之一就是新的领悟、新的发现和认知的全新基础。

我们可以看一个例子。我长期以来一直在思考新教会的真正意义,并收集了大量的参考文献,这些文献五花八门,让我更加困惑。有一次我在做不设内在焦点的默想时,答案出现了,似乎有人提了个重要问题:“这些著作一直在针对什么事?”。我仿佛看到所有著作构成一幅巨大的全景图,处处展现出天堂色彩,且都有相同的意义。我可以看到答案是人的重生。说它是新的,因为它们要被造为新;说它是教会,因为其本质就是教会。我感到震惊和高兴。这是一个简单、明确的答案,我却一直忽略了。

但通常这种突如其来的创见性答案是在经过许多细致的工作和收集信息之后,在安静的自发反思中产生的。

人若仅仅思考一个主题,通常会唤起所有已知的东西。当所有事实都被汇集和梳理过后,他仍然被卡在那里。然而对这个关注的领域进行默想,就有可能打开悟性,导致突然灵光闪现。当问题已经成为生命的核心时,即使在睡眠中默想也会发生。我们在这里强调默想的基本根基,是为了让学生不至于陷入单纯的思考,而仅用默想一词来美化而已。从根本上来说,默想是让心灵自由行,人则以旁观者观察微妙的内在过程的自发景象。毫无疑问地,这是内在学习。

信仰者在这种状态下比在正常清醒生活中更容易体验到神性(《天堂与地狱》147)。应该很容易明白这是为什么。这是一种放松、开放、领受的状态。十分钟的默想,通常的效果是感到放松、精神焕发,对自己或他人的妄见减少一些。在修习了开放和领受之后,人往往会保持这种状态。

几乎所有修习默想的学校和宗教都主张每天只修习几分钟。即使在重要的训练中,超常默想也主张一次只做20分钟,一天两次。那些耗费整整数年时间修习的人,从宗教发展上看是悲壮的努力,对于大多数人不建议这样做。每天留出几分钟时间开放体验内在品性,就足够了。唯一的规则就是暂时中断对心理活动的控制和鉴识。就是放弃控制的努力。努力控制会破坏这个过程,并导致一系列的内在困境。

要想产生这些困境,人们只需要试图把心思固定在一个意念或形象上。经验告诉我们,通常心思在几秒钟内就飘走了;飘走后的某个时刻才意识到,于是唤回心思,但很快又再次飘走。但即使如此也是一种有用的体验,因为它有助于削弱我们很容易掌控自己的信念。意念、图像、感觉来了又走了。它们未被识别,也未被引向外在。但属灵体验的内在源头被观察到了。

著作中对比讲述内在与外在的所有方面,都会在默想中发现。属灵体验的内在、生发性特征被揭开,并显露在意识中。于是发现心灵具有无穷创造性且非常微妙。自我在交流中会很轻率思索和随便说话的特性展露无遗。根据我的经验,也正如史威登堡所说,这个领域的探索深度显然是无止境的5

互不相让的大们是如何做的

一旦看清了这一方法的真正目标和本质,古代这派那派学说彼此矛盾的主张就一目了然了。看看佛家的禅修是如何打坐的!西方人很快就发现,这个姿势对于不习惯的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也是痛苦的。而姿势并不重要。任何方法只要能服务于内在目标,就都可以采用。躺下闭着眼睛,许多人可能就睡着了。大多数睡眠不能算作默想,因为其中几乎没有意识! 需要平静、警醒、舒适。只要有助于达成这些,任何姿势都可以接受。应该睁开还是闭上眼睛?都可以。只要能使自己达到凝神静气,无论哪种方式都是最好的。

有些学派宣称必须使用咒语,这通常是导师为一主题设立的梵文名称或短语。不断地默默重复咒语,以阻塞语言回路。看来头脑中确有需要使注意力集中。咒语提供一个无害的、不致分心的内在专注。人若想尝试同样方法,会发现从一到十数呼气,如此不断重复也会达到同样效果,或者干脆将每一次呼气数为一,也会有同样的效果。

呼气比吸气更容易引起认同感,因为我们在呼气时更放松。各种无害的、不使注意力散乱的焦点都被使用过:盯着一个外在的点、默想身体的某一部分(如额头中线、心跳、手指尖等)、象征性的手位、舞蹈手势等。虽然各个流派都主张自己的方法比其他方法神奇,但只要能使注意力稳定于一点,就都可用。在教堂里,凝视祭坛也可以。人们发现最常用的方法产生的效果会优于其他所有方法。焦点能使心灵汇聚于一个中心。这样的焦点必须是静止的,同一的。我们大部分的外在体验都是心念在一件件事上飞跃。

默想无论选择什么焦点,都与这种飞跃相反。我们习惯于从一件事飞到另一件事,所以某种焦点在最初特别有用。当一个人习惯于体验内在品性后,这就可以成为以后的中心,而不再需要其他焦点。至于采取哪样坐姿、哪个大师如何做的、用什么咒语、焦点如何选、各种呼吸法等等的争论,只能使人远离体验的核心,毫无意义。要选用最简单的焦点,舒适地坐着凝视一个点,或者任何适合你的焦点。

默想是一种温和、微妙的锻炼。那些希望得到像惊险电视剧一样的超常异象和令人震撼经历的人,会很失望。开始时最大的危险是,修习者太过急躁,期望太高,却发现是在浪费时间。你若没有真正感受到人类体验的内在特性,没有体验到你里面如同流入般的赐予过程,你就尚未进入状态。若初期的努力能达到平静、放松的效果,就已经获得良好的开端了。

这也是为什么默想也用来治疗紧张状态。以后你会有内在的体验,并习惯于流入。有耐心的长期追求者,对心灵内在的运作方式已经了解很多,于是他们偶尔会获得巨大的、非常强烈的体验。另外,若能够内在地领悟默想,那么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在工作中,甚至在压力中,都很容易练习默想。这毕竟是一种内在的领悟,而这种领悟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实践。

默想的主要效果,按其出现的可能顺序排列如下:

a) 放松、平静、清新。

b) 纠结于哪些从自我而出,那些来自流入。

c) 进入到一个短暂时期,在此期间,代表自我的内在打开,然后被切断,因为自我试图攫取并掌控此过程。

d)  认识到心灵无穷的创意,且随时准备表现自己,及其对应。

e) 肉体变化如呼吸减慢、血压降低、脑电波的变化6

f)  价值观逐渐变得属灵。

g) 个性化的宗教启示。

我想强调的是,不要追求后面的效果,因为追求反而阻碍其出现。你是在寻求进入并理解内在生命,仅此而已。如果你只学会了如何放松,这就足够了。默想往往会影响到生命的其他方面。与某人短暂相识之后,我常常可以估计到他是否默想过,大概有多久的经历。我的着眼点是位居他们生命中心的平和。默想只是给人提供一个平安的避护所而已。有些人倾向于过分强调生命的艰难,好像没有其他方式体验生命。默想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平静避护所,对国王和贫民都适合,随时随地都能用。这个避护所能使人洞察外在的生命。

史威登堡的默想

关于史威登堡经历的有关史料只提供了他个人实践与体验的零碎画面。然而,阐释这些具体的片段却可以揭示出相当连贯的画面。一些实践以不同名称存在,它们实际上是相互关联的,并有着内在的联系。它们是祈祷(尤其是非语言和反思性的祈祷)、反思和默想、催眠、出神状态和梦境。

我在其他地方说过,史威登堡对这些状态的认识是如此之多,没有任何当代文献能比拟他的发掘深度7。所有这些状态呈现的都是内在的体验。除了梦以外,现代心理学根本没有像他那样关注过这些领域。虽然我们将专述他的默想,但我们要从整体上理解他所经历的这些状态。他最初提到默想时,讲到祈祷时的最小呼吸:

然后向我展示某些类型的呼吸… 在我年幼时期就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呼吸,比如做晨祷和晚祷的时候,以及后来偶尔探索肺和心脏的协调时,尤其是全心投入写作那些已出版著作时。多年来我一直注意到,有一种默契的呼吸,几乎无法察觉,这导致我对其反思,经历多年后把它写出来。从童年开始的许多年里,我一直采用这种呼吸,特别是通过全神贯注的沉思… 否则,对真理的深刻探索是不可能的。 灵界日记3464

凡认为史威登堡过分强调默想中呼吸重要性的人,都应该看到印度瑜伽同样非常强调呼吸。呼吸减弱是内向深度专注的结果,然而仅仅减弱呼吸却不能加强内向专注。调查研究确切发现,默想导致耗氧量减少8,呼吸深度和频率都会减少。虽然史威登堡后来写道,呼吸也许会停止,但这几乎不可能。他是独自工作的,没有人观察他。他没有意识到呼吸,这可能意味着他的默想是如此的深沉,已经超越了出神,到达一个境地使他暂时失去了对外在的所有意识,而只有内在的意识。在这种状态下,他在天堂和地狱经历了全景的异象和体验。他的呼吸变得如此低沉,说明他内向专注的深度非同一般。可能一百个专心祷告的人里也没有一个会有同样的体验。这大概提示了一个异常强大的心灵。他已习惯于全神贯注,在目标追求上异常执着。我猜测,他最早期的体验是具有特定内涵的默想,因其关联着在祈祷中寻求答案。

不过他在《理性心理学》中解释默想时展示的体验,与纳兰霍9现在所说的专注默想一致,即前面所说的专注任何流入之事物。

从上述来看,我们能经由普通意念和一种顺应的潜能,达成越来越靠近纯然领悟。在此过程中,我们要褪除具体的意念,即,使心思脱离词语和支离破碎的,有限的,物质的意念,同时也脱离全然属世的欲望和贪爱。于是,人的领悟在静息时脱离种种困扰,呈现其本原状态,只保留其自身的,与纯然领悟相适应的意念,使我们的心灵不易变动。除了那些符合纯然领悟的意念外,也不生出其他妄念。这样一来,我们的领悟就乐享最深在的安宁与愉悦。由于这种和谐便出现了某种智慧之光的流入,照亮整个思维的疆域,并通过某种我无法知其源头的默契,使整个心思聚合为一,并至深刻地认定某事是真或善,还是假或恶。这样,我们的领悟就在成熟的判断中得到完善。 – 理性心理学 154

在我看来,毫无疑问,这反映了相当丰富的默想体验。这绝非是一个人对此问题的简单思考。他那句 “顺应的潜能”,是对这种状态的绝佳简述。

在我的印象中,史威登堡从初习到惯熟于以灵性理念为核心的默想,贯穿了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而在写作《理性心理学》和《梦日记》时期,他也在默想中使用顺应的潜能,只为观察上述的内在体验。如果说他只靠默想,那是不恰当的。这只是他一系列探索状态的一部分,所有这些都是为了感知内在经历。极微呼吸和呈现出神状态10的迹象,显示他比其他大多数人所能达到的更远。

从总体上我想说的是,默想是一种温和、安全、充分的方法,以进入这些内在状态。与催眠、出神和梦境相比,其优势在于有更多的意识和控制。但是另一方面,其内在紧张的迹象比其他类,例如出神,要弱一些。但对于大多数人的目标来说,这已经足够了。史威登堡的经验是,这些内在状态后来在正常清醒的生活中变得更加明显,这也是练习默想之人的通常经验。这并不是说内在终于找到门路通向外在之人。它其实一直都存在。能够领悟内在的人将会在日常生活中更容易辨识它。

史威登堡著作里的默想

著作中讨论默想时用的术语主要是默想 (meditatio)和反思 (reflectio)。在著作中,默想是指寻求内在智慧的过程本身,而反思则是对这一过程的实际感知。默想既被用来作负面描述(如那些过分笃行虔心默想的人,其来生的生命状态表现悲惨,天堂和地狱360),也有正面描述。

当人渴望理解,并通过理解达到对真理的觉悟时,他就进入灵性思维,这就是默想。这种思维虽然实际上属于身体思维,但却是非语言的思维,因为它超越身体思维,并俯视从记忆而出的思维。由此,思维既可以得出结论,也可以获得证实。但是,对真理本身的渴望无法用其他方式感知,除非意志努力从默想感受愉悦,这是默想的生命…   – 聖愛與圣智 404.8

这是对这个过程的极佳描述。这个过程主要是渴望(渴望理解),由此产生对真理的觉悟。这就是灵性思维。它好像是身体的思维,但却是不言而喻的或不易觉察的。仿佛从上俯视记忆,又像从下观察。但对真理的渴望很难被感知为意志的努力,而默想的乐趣是它的生命。此外,在著作的另一处说,人意识到在默想,却对灵魂如何作为一无所知(《圣治》34)。著作中几处重申,这基本上是一个内在的情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思考出自他爱的情感(《圣治》61)。

一旦了解了基本的过程,那么就可以把内在焦点放在属灵事物上。例如,可以让自己的罪(如贪婪等),显现于意识中,像一连串回忆一样自动呈现,阐明其动态。也可以反思自己的目的或运用。事实上默想目的是一种异常强大且改变生命的途径(《圣治》152,296.10)。著作说,安息日是默想救恩和永生的日子(《真实的基督教301》)。

默想甚至是一个与灵性世界沟通的过程,因为一个默想的人可以被看到在自己同类的社群中游荡(《天堂与地狱》438,《圣治》296.6)。著作中数处指出,人的默想可能会影响到他周围的灵。史威登堡很少描述默想的技巧,而主要描述其内在过程,特性和功用。

反思这个词有几种不同的含义。其中最高和最核心的是由默想而生出的反思。在这层意义上,它指的是对神性流入所赐予的真实真理的属灵觉知(《灵界日记》2221)。这是一种超越普通思维的觉知,是一种灵性的知觉。有几个例子表明,灵不知道自己的处境,除非他们有机会进行反思(《属天的奥秘》5883)。基本上,所有的反思都是从神而来经由输注进入人的,尽管人常常认为是他自己的(《属天的奥秘》5508)。

默想的过程中尽量不思考,不辨认浮现的想法,尝试抛开自我主导,使获得的反思比仅仅出于自己思维的东西更为突出。例如,在上面的例子中,当强有力的问题临到我,问著作始终关注什么问题时,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就是答案,针对着我的问题—新教会的真实性质。自我导向的思维觉得自己知道要去哪里,而这种更高的思维出现时,你尚未明白正在关注的事物,所以它更像一个喜出望外。这种属灵真理赐予人的最高意义的反思,也会恰当地向下延伸达到所有的觉知,甚至感官知觉。评述了反思比其他任何事物都藏有更多奥秘之后,史威登堡接着说:

反思的效果对任何人来说都足够明显,因为他对自己的身体或其他部分的感觉没有觉知,他甚至也不知道有感觉,除非他反思自己身体的那一部分;然后他觉知到热、冷、压力,于是他真实地感觉到他最原本的体验。 – 《灵界日記》 733

这种对真理或意识的更高觉知,就潜藏在对感觉最平常的意识里面。灵的眼睛可以看到它,灵才可能有这视觉。处高者为居下者之因。默想,通过有意地努力建立对内在的意识,导致了对输注的觉知,而这是所有生命体验的基础。正是以这种方式,默想的实践使人的价值观变得属灵并使之皈转。慢慢地,同时有些艰难地,默想的新学生开始一点一点地,收获起输注而来的思维和认知。

默想者渐渐地变得习惯于体验输注,他的体验显明(不只是教义的教导),一切精神活力都源自输注。从这个角度看我执,即执着于我为自主体的观念,越来越显得并非真实,甚至就是谬误。属灵反思也有自己的乐趣。可以比喻为在美丽的新花园里悠闲地游玩。默想和与之相伴的反思是习得的癖好。坐在那里盯着一个点看似乎是灵性体验的无聊开端,但要让外在心性安静下来,从而使内在心性开始显现,需要做很大的努力。史威登堡自己的专注力远远高于他人所能达到的。

默想是重生的途径之一,虽然这不可能很快显明。首先,它与内在沟通,然后使人领悟直接的输注,进而有助于放下我执。通过打开内在,默想打开属灵觉知之路。著作中多处表明,意识到内在或更高的存在是灵性成长的关键。

内在灵性向天堂之主打开的人是在天堂的光中,接受来自主的启示,因而处在聪明和智慧中。这样的人看见真理,因其确是真理;察觉良善,因其确为良善。但是内在灵性关闭之人不知道人有内在,更不用说人的内在是什么。 —新耶路撒冷及其属天教义

确实,有些人可能会对本文作出回应,说不可能意识到内在,并会引用一些著作中的段落,说它们似乎暗示了这一点,例如《属天的奥秘》2557。然而,如果认真考察这些段落,其实它们提到的并非属灵之人,而是仅仅属世之人,他们的内在是闭合的。这些人意识不到内在。对他们来说,内在似乎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幻念。

然而内在是可以打开的,而且确实能变得非常清晰和明显(《属天的奥秘 》1175,1914,5920)。基本方法是使用顺应的潜能,倾听和观察,而不是思考和做为。默想的关键不在于技术,而这是当前的学派过分强调的。一个虔诚的愚人几乎用任何技术都可以成功。关键在于寻求的质量和毅力,在于人的真实目的。任何投机取巧的心理操纵都难免荒唐或拙劣的结局。著作中所有关于天使护卫圣经之神圣,手持火焰之剑的天使等教导,其实意思都很相近地关联着对内在的守护。

修习者通过默想有了收获后,通常会试图完全重复同样的过程、时间、凝神方法等,希望每次都能以同样的方式有效地直奔内在。然而无情的教训告诉我们,这根本不可能。外在之人极其机巧、极为隐秘的谋划,轻而易举地就为人的努力筑起障碍。外在之人的焦躁遇到的是内在之人永远

的沉静。若有人认为使用技巧就能自己操控打开内在之人,他不妨试一试,看看这是多么愚蠢。这是需要学习的核心教训之一。技巧有一定的作用,我不妨这样比喻,静静地坐在教堂里比与邻居争吵时更容易获得属灵体验。但它的作用仅限于迈出第一步。默想修习的根基与心理上的轻狂和放肆截然对立。

我想非常清楚地强调这一点:如果默想需要任何策略的话,那就是放下人之外在,从而才有可能感觉到、听到和看到内在之人。正是因为内在的作为是如此不同—更清晰、更真实、更丰富—‘他’启动事实用以教育愚哑的外在之人,使之认识到‘他’关注的是更高的,居于个人以及所有人内在之事。外在必须顺服内在11,理应侍奉内在。

默想并非对每一个人都适宜。有些人一生都在追求自我掌控。对他们来说,顺应的潜能会招来具有负面特性的异常体验。虽然在我自己和數百名學生的默想实践中,从未见过有人的体驗不能优于一般生活,然而有些人会构想,顺应的潜能可能会使人对地狱的势力敞开大门。我们收到过许多这类担忧,有这种恐惧的人或许应该避免这种修习,除非在有经验的老师指导下进行。但是,人若想体验内在之人,这个实践是合适的,相对容易的,也会获得收益。

我个人认为,著作中所说的内在,人在没有体验之前,并不能有多少真正的理解。正如著作中所提示的那样,在这种相对简单的体验中,还有很多奥秘,我在这里并没有讨论。我们的目的只是想让默想重新获得相应的理解和尊重。如果你想更进一步了解其奥秘,最好先了解著作中所说的内在之人和外在之人之间的差别,以及与重生过程的关系。从著作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说默想是导向重生的唯一途径,但由于它是直接学习,所以是主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著作” 通常被史威登堡学人用来指史公的全部神学作品。
  2. 大英百科全书,1975年,第六卷,750页
  3. 3.时代杂志,1975年10月13号
  4. 4.自我中心(Proprium)是史威登堡的术语,描述自私的感觉,尤其是自我引导;是一种从自我出发的生活感受
  5. 5. 范杜森.W., 人的世俗深度 (纽约: 哈珀和罗出版社, 1972)。这个方面当代最好的作品之一是L. 乐山的《如何默想》(纽约:班塔姆书局,1975年)。
  6. 6.奥斯丁,R.,《人类意识的本质》(旧金山弗里曼,1973年),pp。 255-274.
  7. 7 范杜森,W., 其他世界的存在(纽约:哈珀和罗公司,1974年)。
  8. 8. 奥斯丁,R.,《人类意识的本质》,pp。 255-274.
  9. 9. C 纳兰霍 和 R 奥斯丁: 默想的心理学(纽约:维京,1971)
  10. 10 塔费尔,文献 II,531f页
  11. 11 属天的奥秘,5077,5125,5128,5786,5947,1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