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我对瑞登堡作为《圣经》的注释者与真理揭示者怀有崇高的敬意,但我彼时尚未能全然接纳他为一位新的启示者。我素来将《圣经》视为浑然一体、无与伦比的存在,它是上帝赐予其子民的一盏璀璨明灯。因此,我对于上帝的启示可能存有缺憾,或需加以补充的观点,始终心存疑虑。依我之见,更合理的解释或许是,瑞登堡不过是以更为敏锐的目光研读了《圣经》,更深刻地洞悉了其中蕴含的奥秘,并由此阐发了一些真理。这些真理,对于任何具备同等才智、且能超脱宗派偏见与道德瑕疵的人来说,皆可同等触及。倘若《圣经》真的需要瑞登堡所声称的那种光照,那么为何这份光明被长久地隐匿?又为何前人未能有幸得以蒙其恩泽?
这个问题让人想起一个意大利人,他写了一本书来证明伽利略发现的四颗新行星是虚构的,并在书的结尾问道:“它们有什么用?占星家们迄今为止没有这些新行星也过得很好。因此,它们现在突然出现是没有理由的。”
我最终在《圣经》中寻得了答案——任何为真理而真诚求索的人,皆可在此找到解脱之道,从而驱散一切阻碍其灵性升华的疑云。我意识到,那些对18世纪新启示的质疑之声,同样可以指向我们的救主、约翰、亚伯拉罕、摩西乃至所有先知所传递的启示。从十诫的庄严颁布到玛拉基的预言,其间跨越了千余年的时光。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主似乎频繁,甚至可以说是不间断地与祂的子民进行交流。亚伯拉罕蒙召是在公元前1921年,而玛拉基的预言则成书于公元前420年。在这横跨十五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圣经》记载了五十余次对上帝旨意的明确启示,这些启示分别赐予了众多不同的人物,并在各自不同的境遇中显现。为此,我特意整理了一份这些启示接受者的名录,并附上了记载这些启示的经文出处,以供参考。
章 节
1. 亚伯拉罕 创世纪, 10 1
2. 以撒 ‘ ‘ 26 2
3. 雅各 ‘ ‘ 28 13
4. 约瑟 ‘ ‘ 1 9
‘ ‘ ‘ ‘ 45 5, 7, 9
‘ ‘ ‘ ‘ 46 2-3
5. 摩西 出埃及记, 3 4-5
‘ ‘ ‘ ‘ 6 2-8
‘ ‘ ‘ ‘ 20 1-2
6. 亚伦 民数记, 18 1, 8
7. 巴兰 ‘ ‘ 24 4
8. 约书亚 约书亚记, 1 1
‘ ‘ ‘ ‘ 10 12-14
9. 底波拉 士师记, 4 4
10. 基甸 ‘ ‘ 6 11, 25
11. 耶弗他 ‘ ‘ 11 29
12. 玛挪亚的妻子 ‘ ‘ 13 3, 9
13. 参孙 ‘ ‘ 13 25
‘ ‘ ‘ ‘ 15 19
14. 撒母耳 撒母耳记上, 3 10
15. 大卫 ‘ ‘ 23 10
‘ ‘ 撒母耳记下, 2 1
16. 拿单 ‘ ‘ 12 1, 7
17. 迦得(大卫的先见)’ ‘ 24 10, 12
18. 所罗门 列王纪上, 3 5
‘ ‘ ‘ ‘ 9 3
19. 神人 ‘ ‘ 13 1
20. 耶户 ‘ ‘ 16 1
21. 米该雅 ‘ ‘ 22 19
22. 以利亚 ‘ ‘ 17 2
23. 以利沙 列王纪下, 2 21
24. 以赛亚 ‘ ‘ 10 10
25. 女先知户勒大 ‘ ‘ 22 15
26. 拿单 历代志上, 17 3
27. 亚撒利雅 历代志下, 15 1-8
28. 示玛雅 ‘ ‘ 12 5
29. 雅哈悉 ‘ ‘ 20 14
30. 撒迦利亚 ‘ ‘ 24 20
31. 哈该 以斯拉记, 5 1
32. 以斯拉 ‘ ‘ 6 14
‘ ‘ ‘ ‘ 7 6
33. 来见亚玛谢的神人 ‘ ‘ 25 7
34. 被派往亚玛谢的先知 历代志下, 25 15
35. 耶利米 耶利米书, 1 1
36. 尼希米 尼希米记, 1 1
37. 以斯帖 以斯帖记,
38. 约伯 约伯记, 38 1
39. 以西结 以西结书, 1 1
40. 但以理 但以理书,
41. 何西阿 何西阿书, 1 1
42. 约珥 约珥书, 1 1
43. 阿摩司 阿摩司书, 1
44. 俄巴底亚 俄巴底亚书, 1 1
45. 约拿 约拿书, 1 1
46. 弥迦 弥迦书, 1 1
47. 那鸿 那鸿书, 1 1
48. 哈巴谷 哈巴谷书, 1 1
49. 西番雅 西番雅书, 1 1
50. 玛拉基 玛拉基书, 1 1
哈该书, 1 1
51. 易多 ‘ ‘ 2 1
《新约》同样呈现了一系列的启示,这些启示分别赐予了众多不同的人物,并在不同的时间点显现。以下列举了部分启示及其领受者:
章 节
1. 约瑟 马太福音 1 20
2. 施洗约翰 ” 3 15
” ” 2 14
3. 西门彼得 ”
4. 安德烈 ”
5. 雅各 ”
6. 西庇太的儿子约翰 ”
7. 腓力 ” 10 2
8. 巴多罗买 ”
9. 多马 ”
10. 雅各 ”
11. 达太 ii
12. 迦南人西门 ,,
13. 加略人犹大 ”
14. 保罗 使徒行传, 9 6
15. 腓力 ii 8 26
16. 马可 马可福音,
17. 路加 路加福音,
18. 司提反 使徒行传, 7 55
19. 神学家约翰 启示录 ”
在《旧约》与《新约》中,我们共同见证了至少七十次不同的启示,这些启示由主赐予了几乎同等数量的不同人物,并在几乎同样多的不同场合中显现,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六百年。有什么理由认为,约翰会比玛拉基、以赛亚、所罗门、大卫、约书亚、亚伯拉罕或摩西更有可能成为最后一位领受主启示的人呢?从历史的脉络来看,若在接下来的十七个世纪中,主未曾进一步显现自己,岂不是比祂继续显现更令人感到意外吗?当主对祂的门徒说:“我还有许多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这句话的深意,难道不正是预示着,当祂的门徒在公义、节制与未来的审判上更加成熟时,更多的启示将会向他们显现——他们将再次聆听到祂的声音吗?
至于通过谁来传达新的启示,我毫不犹豫地承认瑞登堡的完全胜任与适宜。在我的记忆中,无论是耶稣之前还是之后,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他更全面地胜任如此非凡的使命;也没有任何媒介能比瑞登堡更少地折射神圣真理的光芒。我们无法找到任何依据来假设,之前被主选为媒介的那些人,在他们的使命中拥有任何瑞登堡所不具备的能力,尽管在适当的情况下需要调整比较的标准。从人类的角度来看,这样说并无不敬:瑞登堡为他的特殊使命所具备的许多资格,可能是所有其他人所缺乏的。
在他成熟之年,他是当时最杰出的科学家。他将自己非凡的才华奉献给了最高尚、最能提升人性的事业。他因其卓越的贡献而深得国王的宠爱;几乎没有任何世俗的荣誉或政治上的殊荣是他未曾获得或无法企及的。他本可以享受这些荣誉,然而,他放下了一切,全身心地投入到他认为主所召唤的事业中,既不接受也不渴望从世界获得任何对他劳作或牺牲的回报。他不仅自费印刷了所有著作,而且在印刷完成后立即将它们全部赠出,主要是赠予图书馆,等待世界意识到它们价值的那一天。他深信,主会在祂认为合适的时机将生命的气息赋予这些著作。
因此,我不再为当初对《圣经》完整性和充分性的肤浅质疑而感到困扰。我开始将自摩西以来的每一次灵性真理的启示,视为逐步揭开面纱、驱散乌云的过程,以揭示至关重要的真理。全部自然界都蕴含着神圣的真理,而《圣经》则是其翻译与诠释,但人类只能逐步接受这些真理。我不再怀疑瑞登堡是领受新启示的合适人选。正如十二使徒中的任何一位一样,他无疑是胜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