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引言

有些书永远都不应该绝版。它们既超越时间,又适应时代,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对我们的启示反而愈加深刻。本书正是其中之一。它探讨了一个永恒的问题:一个理智诚实的心灵在努力接受《圣经》为上帝之言时会面临怎样的挑战。

《失而复得的圣经》记录了一位著名美国人从不可知论走向信仰的旅程。约翰·毕格罗热切地希望相信《圣经》,但面对其中显而易见的错误和矛盾,他如何能够将其视为上帝之言呢?例如,在太阳被创造之前,光和植物如何存在?宇宙和其中的一切如何能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被创造出来,而显然在第一个微小细胞出现之前,必定经历了无数的时代?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向一位陌生人倾诉了自己的疑惑,这位陌生人递给他一本以马内利·瑞登堡的著作,那本书彻底改变了他追寻确定性的道路。那书就是《天国的奥秘》(拉丁文为 Arcana Caelestia),它揭示了《圣经》内在的深邃奥秘,使他得以领悟隐藏在经文字面之下的永恒信息—上帝超越时空的真理。对他而言,曾经“失去”的《圣经》,如今被“找回”了。

作者最初仅打算将这本书介绍给他的家人和亲密朋友,因此于1893年以私人方式印刷。后来,他被说服,认为这本书可以帮助其他人走出他自己曾经长期徘徊的灵性荒漠。于是,这本书于1912年首次公开出版,并在同年推出了第二版。第三版于1953年以精简形式印刷。本次出版的版本保留了更多原著内容,怀着这样的信念呈现给读者:这本书应继续传递给新一代追求真理的人。

理查德·H·塔费尔
宾夕法尼亚州费城

约翰·格罗1817 – 1911):记者、政治家、公务员、爱国者

从 1844 年的全国大选到 1912 年的全国大选,在这关键的历史时期中,约翰-毕格罗对公众舆论的塑造和历史进程的影响几乎无法估量。

他曾于1849年至1861年间与威廉·卡伦·布莱恩特合办并担任《纽约晚报》的总编辑,在南北战争前后撰写了数千篇具有舆论导向作用的社论。他在道德和经济层面上都坚决反对奴隶制。作为共和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为林肯当选总统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南北战争的艰难时期(1861-1864年),他被任命为驻法国领事。凭借个人的写作和影响力,他单枪匹马地将法国公众舆论从支持南方邦联转变为保持中立。作为一名警觉的外交官,他挫败了在法国船厂为南方建造战舰的秘密计划。1888年,他撰写了关于这一事件的著作《法国与南方邦联海军》。

在卸任领事职务后,他起草了关于建立职业外交队伍的建议,这些建议被采纳并成为我们现行外交体系的核心。随后,他于1864年至1867年担任驻法国公使,代表己方政府在关于法国占领墨西哥的敏感谈判中,圆满完成了这一艰巨任务。

在他所处的时代,男男女女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改善人类的生活条件。他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充满变革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改革已成为生活的一部分。他对美国的制度和社会状况有着敏锐的洞察力,认为美国的制度和社会状况是世界上最好的,但仍希望看到它们得到改善,并亲自参与到这一改善过程中。

在他漫长的一生中,毕格罗热衷于支持所有伟大的事业,他不仅用自己的笔支持这些事业,还亲自参与其中。他作为一名积极的改革者,关注纽约的监狱系统,并于1845年成为辛辛监狱的督察。他关心监狱改革,并推动改造计划,曾指出:“任何单纯侮辱的惩罚都只会使人堕落。”他还曾在西点军校和安纳波利斯海军学院的督察委员会任职。他被推举为代表,积极参与了1894年纽约州宪法的起草工作。他最为珍视的项目之一是创办纽约公共图书馆。

作为一名作家,他的文学创作成果十分丰硕,包括无数的社论和文章。这些作品包括编辑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自传和出版他的全集,以及通过报刊发表塞缪尔-蒂尔登的演讲和政论著作,他是蒂尔登的政治顾问和文学作品执行人。他还撰写了蒂尔登的传记以及他的多年好友、《纽约晚报》的合伙人威廉-卡伦-布莱恩特的传记。

他的一生是爱国主义和奉献精神的丰碑。七十年来,他在公共领域不断鼓励同胞们在走向更加民主的道路上迈进。在七十岁之后,他十三次前往欧洲,既有私人事务,也有公务出行,其中一次他还担任了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的美国专员。他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主义者。即使到了晚年,他仍然积极参与政治活动,直到去世的那一天。1909年,有人请他列出对自己教育影响最大的十本书,他回答说,自己确信的只有两本:圣经和瑞登堡的十二卷本《天国的奥秘》。

在这本书中,约翰·毕格罗与我们分享了他重新获得信仰的非凡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