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分裂

关于本书

只要有群,就会有群之间的分歧—个人的、意识形态的、种族的、宗教的、民族的等等。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分歧,尤其是美国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分歧,在过去的几年中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门话题,有时候各个阵营之间的分歧似乎是不可逾越的。

如果你一直被社会上广泛存在的分歧所困扰,或者如果你自己生活中存在冲突,一直在造成痛苦和焦虑,那么如何树立聚焦灵性的维,从而在这些对立面之间创造和谐可能正是你所需要的。但要注意:正如以马内利史威登堡告诉我们的那样,克服冲突的第一步是省察自己的内心。

瑞典科学家和哲学家以马内利史威登堡(1688 – 1772)在50多岁时开始的一系列灵性经历,使他的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灵性世界的异象—与天使、魔鬼和已过世者灵魂的对话是如此强烈使不能不分享所学到的东西。虽然他生活的时代以及所处的社会状况与我们今天大不相同,但他书中所描述的灵性成长体系,在今天仍然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克服分》收录了史威登著作中的段落,不仅能让人深刻觉察人际冲突的根源,还提供了如何克服这些冲突的洞见。每一个思考先简要介绍相关论述。在论述之后,你会发现论述所表达的核心理念及其所含内容的简短描述,以及供讨论或思的问题,这些问题旨在帮助展示如何将该理念直接而有意义地应用于日常生活。

当你需要激励的时候,请阅读史威登堡的引文,用这些引文和反思作为小组讨论的起点,或者简单地这些资料,作为你自己灵性之旅的食粮去享用。你也可能会发现这些经文是你自己祈祷、冥想、创作的灵感,或与上帝沟通的有用技巧。

本书中的引文均摘自《以马内利史威登著作》新世纪版,是由史威登堡基金会出版的史公著作译本。引用是按段落号而非页码,方便读者在任何史威登堡著作的译本中交叉参考。你也可以从我们的网站www.swedenborg.com,免费下载他的任何一部神学著作。

希望本书对您有帮助! 如果您对我们有反馈意见,可以随时通过上面的网站联系我们。

第一部分:爱的类型

我们所爱的事物—即驱动我们的事物—是一切冲突的根源。在这一章中,我们将探讨不同类型的爱,以及以自我为中心的爱如何导致我们之间的分裂。

思考题 1  主导爱反映着我们的本性

我们把自己喜欢的事物设为目看的比什么都重要。于是我们无论在整体上还是细节上都驻念于它它就像我们意志中一条暗河,即使我们做别的事情,也会拖着我们,载着我们前,因为它我们的驱动力

我们也在别人身上寻找和观察我们自己最爱的事并用以影响别人或与别人合作。

我们生命主导事物全然决定了我们所处的状态,从而使我们彼此有别。如果我们是良善的,它便建立我们的天堂;如果我们是邪恶的,它便构筑我们的地狱。是我们的根本意志,我们的自我,我们的本性。事实上,它是我们生命的基本现实死后无法改变,因为它是我们的本相

《新耶路撒冷》56-57

核心理念

我们的主导爱是我们的核心特征,它决定了我们的一切。如果你想知道这与分裂有什么关系,再看看第二段:“我们也在别人身上寻找和观察我们自己最爱的事”。换句话说,我们与他人的关系状态,首先取决于我们自己最重视的东西。

讨论或反思

你最爱的是什么?答案可能是一个具体的人或事,甚至可能是一个想法或原则。现在,退一步想想这种爱代表了什么。例如,也许你最爱的是家庭,那么家庭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你最喜欢家庭的哪些品质?

想一想你在别人身上寻找什么东西。当遇到新认识的人时,你会问他们什么?

哪些事情会让你对一个人的看法变好或变坏?根据你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能不能说你在别人身上寻找的关联着你最看重的东西?

思考题 2 四种爱

有两种爱,一切良善和真实从其而生;还有两种爱,一切恶和虚假从其而出作为一切良善与实之源头的两种爱,是对主爱和对邻舍之爱;作为一切与虚假之源头两种爱,是对自己的爱和对这个世界的爱。

《新耶路撒冷》59

核心理念

关于这四种不同的爱,史威登堡有相当多的论述(例如《新耶路撒冷》54-61、65-80和84-105),总而言之:

  1. 对主爱正如其名:对一切神圣事物的爱。
  2. 对邻舍之爱是对他人的爱(无论他们住在哪里),愿意把他们的利益置于我们自己的之上。
  3. 对自己并非指积极意义上的自尊。相反,它是在消极的意义上,把我们自己的利益置于他人的利益之
  4. 世界之爱,也是它的负面意义。

爱这个世界上的东西,比如金钱,权力,物质,名声等等。正如我们将要看到的,正是后两种爱让我们陷入困境。

讨论或反思

你能想到自己生活中这四种不同类型爱的例子吗?它们各自如何影响你的行为方式?

你如何看待他人分别展现这四种爱?对于他们现出的不同类型的行为,你是如何反应的?

思考题 3 爱自己和爱世界

在爱自己的人身上常见的邪恶品是对他人的轻视、嫉妒、仇视不喜欢自己的人;进而产生的敌意;以及各种仇恨、报复、诡诈、欺骗、无情和残忍。凡出现如此恶行的地方,你也会发现对上帝和神事物的蔑视,而这些神事物是教会所教导的真理良善……。

另一方面,世界就是想利用任何手段把别人的财富转自己。于是我们的心放在财富上,让世界分散我们的注意力,诱导我们远离属灵爱(对邻的爱)和天堂。如果我们渴望用各种方法把别人的财产归自己,尤其是用诡计和欺骗,而不顾忌利益,我们就有了对世界的爱。了这样的爱,我们就会觊觎别人的好东西。只要我们不畏惧法律,不害怕失去名声,就会攫取人家的东西,甚至掠夺人家。

《真实的基督教》400:10-11

核心理念

在这里,史威登堡描述了爱自己世界是如何以粗暴、自私和复仇等态度和行为表达出来的。我们越是关注自己,越是关注能从别人那里得到什么,就越把自己置于一个境地从而真正相信我们的欲望是最重要的。而我们越试图保护这种自负感,我们的行为就越是伤人甚至有害。

反思

你是否认识经常表现出上述任何一种品的人?如果有,你是否与他们发生过冲突?

结果发生了什么?如果这事情再次发生在你身上,你的做法会不同吗?

你认为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如此的行为?

你能想到在什么情况下,适度地爱自己或世界是有益的吗?

思考题 4自爱导致痛苦

什么是等级高低什么是财富多寡?除了作为我们的想象它本身实存在吗?一个人比另一个人更满足或更幸福吗?比如一个高官,甚至一个君、皇帝,数年之后,他已不再看重自己的位阶因其不再内心的喜悦,甚至会显得一文不值在这一点上,难道等级高的人比等级低,甚至没有等级的人,如平民或他们的仆人更快乐?如果诸事顺利,普通人对自己的命运知足,甚至可以更幸福有什么比自爱更让人心烦,更常导致受伤,造成强烈愤怒呢?每当没有得到内心深处崇尚的尊重时,每当事情没有按照人的意愿和展时,就会发生。

《圣治》250:2

核心理念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爱自己和爱世界的陷阱人们从来不会通过自满、财富、地位或其他类似的手段来获得幸福。无论他们取得什么成就,都只是暂时的。当人专注于物质的成功,就会错过真正的奖赏:心灵的安。越是在他的构建幸福,每当这自负感受到威胁时,就越痛苦。

反思

是什么让你快乐?或者换个角度看,当你想感受快乐的时候,你会怎么做?综合不同类型的爱来思考快乐带给快乐的原因如何使产生这样的感觉?

眼里哪些人特别快乐的呢?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快乐?如果你发现他们其实一点也不快乐,你会感到惊讶?如果是的话,为什么?

思考题 5 自爱与属天之爱相悖

所有的自私和物质主义都发生在人意志里,它们其实是恨的状态!因为我们越是爱自己,就越是恨我们的邻。由于对自己的爱和对世俗利益的爱是如此违背属天之爱,它们必然会源源不断的出冲动抵制相互爱。

《属天的奥秘》1047

核心理念

我们在前面的章节中已经看到,自私和物质主义如何导致各种类型的消极态度和行为。然而,当走到极端时,它们会使一个人变得充满仇恨。正如史威登堡在这里所说,它们本身其实就是 “仇恨的状态“,因为我们的自爱直接关联着对他人的仇恨。所以,我们要思考个命题:任何存在于我们内心的仇恨,无论多么微,都可能是爱的产物,因此是导致我们冲突的根源。

反思

很容易理解自私如何导致某些冲突例如,一个人行为表现得心胸狭窄其他人造成困难但双方都真心相信自己是为了别人好,于是这就导致议: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

对自己的爱如何关联着更广泛的社会问题,如移民或堕胎?还有其他类型的爱如何导致各种争执

你是否同意这样的命题:我们越爱自己,就越恨别人?同意或不同意,为什么?

思考题 6 没有约束时你会如何行动

人们可以自己判断,下列情形时他们会是什么样子如果允许他们的行为无需惧怕法律,不必担心自己的生命,没有任何外在的约束—如对他们的名誉或地位、利益以及随的快乐的威胁。

《天堂与地狱》508:5

核心理念

这个观念一直是各种流行小说的灵感来源,从《蝇王》到电视连续剧《清洗》其主题都是如此。如果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我们为所欲为,而且我们行为不承担任何后果,我们如何行动?史公指出,我们会做出各种难以想象的、令人震惊的事来—除非我们开始走上属灵成长的道路。

反思

如果你的行为不承担任何后果,没有任何东西可以阻止你为所欲为,你觉得你会怎么做?

如果处在这样的环境里,你觉得整个社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这样生活的话,你认为自己会比现在更自由吗?是与不是,为什么?

 第二部分 恨的结果

我们都看到了仇恨他人对自己本身的毒害后果。史威登堡告诉我们,还有灵性上的后果,涉及的方面我们可能根本想不到。 

思考题 7  失控的自爱很危险

如果我们仅仅因为邻舍或他人不同意我们的观点或没有对我们表示敬重或尊,就鄙视他们或把他们敌人,我们活出来的就是自爱的生命。如果由于类似的轻慢,我们邻舍,迫害他们,那么我们的自爱就扎根更深了。进而,如果我们燃烧着复仇之心,渴望他们的败亡,我们的自爱就愈加深重。有这种态度的人最终会喜欢残忍。

《新耶路撒冷》68

核心理念

在这里,史威登堡展示的是自爱的展。它可以从一粒小小种子开始,例如一个小分歧,如果我们让它恶化使其不断增长。也许我们开始对人以偏概全,说:”他总是这样”,或者 “你根本不能跟讲道理!” 随着时间的推移,起初的小问题变成了苦毒的愤怒和怨恨。而一旦开始把与我们意见相左的人当成 “敌人”,甚至想要伤害他们,我们就很容易也用这种想法对待其他人。这种螺旋下降的趋势就会越来越难以扭转。

反思

你是否曾经遭遇一场失控的争?如果有的话最终如何结束的?或者,你是否至今仍耿耿于怀当时的感受

如果你愿意,可以尝试这样实践一下你下次和某人有意见分歧的时候, 努力关注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因为它们正在发生。你对那人怀着什么样的想法?这些想法激起了怎样的情绪?这些想法和感会导致什么后果

思考题 8  凡内心认可的就成为我们的

如果我们相信某些特定的恶行是允许的,那么即使我们不做,它们也实实在在地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因为我们思想上它们的允许出自我们的意思想和意志在这里达成了一致。因此,当我们相信某些特定的恶行是允许的,我们就放松了对它的内在约束,只靠外在约束来阻止发生,就是恐惧。

《圣治》81

核心理念

这是关于爱与恨的另一个重要念:凡是我们内心里接受为真实的东西,都会成为我们的一部分。史威登堡在这说的是恶行他说,即使仅仅相信特定行为没有问题,也和如此了是一样

我们可以将这一念应用于前几经文所描述的仇恨态度(如思考题 3)。如果我们对自己说,报复冤枉我们的人,或者恼怒对我们做过类似事情的人,都没有错,我们就使报复和恼怒为我们自己的一部分

反思

想一想你见过双方冲突。你是否对他们说的话有强烈的感受?如果有的话,这些感受有甚麽特征?无论大声说出来还是心里琢磨,你是否站在这

导致你有这种感选择的价值观(也就是爱)是什么?

是否有一些可能被认为是非法的、不道德的或对他人有害的事情,而你觉得是允许的?如果有的话,为什么?如果有机会,你会做这些事情吗?

思考题 9 看到邪恶才能抵制邪恶

如果没有允许恶发生,就不能引导我们脱离。于是我们就不能改过自新,不能得救。也就是说,除非允许恶行浮出水面,否则我们就看不到恶行,于是也不会承认恶行,结果就不能接受引导抵制恶行。这就是为什么不能靠某种天意的运行而抑制邪恶的原因。如果样的话,邪恶就会一直封闭在里面,就像称为癌症和坏疽的疾病一样,会蔓延并吞噬人所有的生命。

从出生开始,我们每个人就像一个小地狱,不断与天堂发生冲突。除非我们看到自己身处地狱,并希望得到救赎,否则主无法将我们任何人从地狱中解救出来。除非按照天意法则产生允许的事件,否则这些都不可能。

于是了大大小小的战争,小的业主与邻居之间的争,大的国家统治者与邻国之间的战争。战争无论大小都是一样的,它们的唯一区别是,小争受国家法律的限制,大战争受国际法的限制。

《圣治》251:1-2

核心理念

上帝向我们展示邪恶的方式之一是通过战争等大规模的公开冲突。通过亲眼目睹战争造成的巨大苦难,我们才能深刻理解依着私欲追求扬升自我和权力的代价。同样,在更局部的层面上,目睹或参与一场规模较小的战争,有助于我们理解沉溺于负面情绪的后果。

反思

你是否曾经参与过战争无论是实实在在的大规模军事冲突,还是象征意义上双方特别恶劣的斗?或者,如果你没有参加过战争,你是否目睹过?如果有,它是否改变了你对战斗的看法?如何改变的?你如何看待 “不能靠某种天意的运行而抑制邪恶”的说法?在如何看待我们的行动和意图,它可能在哪些方面发挥作用?

思考题 10 仇恨使我们分裂

邪恶和令人厌恶的行为也就是仇恨的行为使我们分裂,使我们只下看,关注肉体和世俗之事,或者换句话说,关注地狱事。当我们把仁打入冷宫,熄灭爱时,这种情况就会发生,这就割裂了主和我们之间的纽带。只有爱,也就是爱和慈悲,才能维这个纽带。

《天国的奥秘》379

核心理念

让我们从定义开始。当史威登堡描写仁爱时,他说的并不是把钱捐给慈善事业的行为,他说的是对他人的爱或良善的感其意义等同于“爱我们的邻“。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程度强烈的自爱:当我们变得如此自我,以至于弃了仁爱时,我们就失去了与主的联系。一旦失去了这种联系,我们就更容易做出仇恨的举动

反思

你是否曾经有过可以被认为是邪恶和令人厌恶的行为?如果有,你做那事感觉如何?事后你感觉又如何?你是否同意史威登堡的说法,这种行为会让我们走向地狱?

想一想,当你对某个人发怒的时候不仅仅是生气,而是绝对的愤怒。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有任何空间可以让爱进入?如果有而且你能够想到去爱那个人的话发生什么情形?如果在你的经历里爱是离你最远的东西,那么当你想象图去爱他,会有何种情形发生?

思考题 11 恨使人远离主

主怜悯每个人,爱每个人,想让每个人永远幸福。于是,那些缺乏足够的爱心,不怜悯人,人,想让人幸福的人,是不能与主联合的,因为他们不像主,完全没有主的形象。用所谓信仰的眼来凝视主,却又恨的人,不仅站得离主很远,也在自己与主之间了一道深深的、地狱的鸿沟。当他试图接近主,就会掉进这鸿沟里头。对他人的仇恨,就是那中间的、地狱的鸿沟。

《属天的奥秘》904:2

核心理念

在这里,史威登对前面的思考题做了进一步阐述:那些不能对邻表现出爱的人,自己与上帝之间筑起了难以逾越的鸿沟。爱与恨是不能和谐共存的。作为人类的我们尽管通常是这两者的混合体,但属天的教导告诉我们,最终一种爱将胜所有其他的爱,无论在今生还是来世都是如此

反思

回想前面章节中讨论的所有仇恨的例子,你在自己身上发现这种爱自己或爱世界的例子吗?怀有这种情会使你远离,你对这个信念作何反应?

思考题 12 今生所爱塑造着来世生命

无论我们肉体生命做了什么,甚至想了什么,都会在身后生命中逐渐呈现出来。当我们采取的敌意、怨恨、暗算行为再现时,我们所憎恨的、密谋算计那个人也会现在我们面前,并且是即刻呈现。这就是来生的运方式。。。 我们对人的负面念头会清楚展现,因为每个人的思想见的这会导致凄惨的状态隐藏的仇恨会公开爆发。

邪恶者发现,他们所有的恶行和恶念都会活生生如此再现,但良善者却没有这些对于良善者来说所有的善良、友情、仁爱状态都会再现伴以最高的快乐和幸福。

《属天的奥秘》823

核心理念

史威登堡教导说,我们的爱不仅塑造着今生的生,也塑造着灵性世界里我们的来。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永复自己所犯的每一个小错误我们身上再现的行为都是那些我们认为合理的,从而成为我们灵性内涵的东西。这些有意识的选择会产生恒久的影响(见思考题8)。要想获得平安,我们就必须正视它们。

反思

如果你今天离去,你觉得生你会发现什么?谁会出现在你的面前,你可能会对方说什么?

想一想世上曾与你发生过冲突的某人。如果能读懂彼此心思那么你们互动的方式会不会改变?哪些方面改变

第三部分 放下自我

我们都不同动力和动机的混合体,有些是好的,有些是坏的。学会在我们即将入消极心态的时候拦住自己,在别人内心征战失败的时候同情他们,对于获得安十分重要。

思考题 13 人是复杂的混合体

在我们看来,每种邪恶都好像是简单独自存在的。我们就是这样看待仇恨和复仇、盗窃和欺诈、通奸和滥交、骄傲和傲慢等等;却没有意识到,每一恶都有无数元素,比人体的纤维和血管还要多。一个恶人就是一个微型地狱,而地狱的构成又是千千万万个体,每一个体即使奇形怪状,但都是人。那人身上所有的纤维和血管都是颠倒的。从本质上说,每一个邪灵就是他自己的邪恶,他看自己是个单一实体,但内里含的成分像他生出蛊惑一样多。我们从头到脚底都自己的善或恶组成于是恶人就是如此,可以看到他们个都是由无数不同邪恶成分组成的个体,我们把这些成分称为恶的蛊惑

由此可见,我们要改过自新,主必要按着这些因素发生的先后顺序来运行整治规正。而要做到这一点,只有靠主的天意从我们生命的始一步一步地运行直到结束。  《圣治》296

核心理念

每个人都是信念、经验、思想和情感的复杂混合体。虽然史威登的描写经常使用绝对的词语,但我们很少遇到一个完全善或完全邪恶的人或者换个说法,动机是全然的性之爱或地狱的人

如果我们能看到别人内心的复杂性,那体谅和理解的第一步。如果我们能看到自己内心的复杂性,那就是我们放下自爱,努力走向性之爱状态的第一步。

反思

思考一个具体的,你相当熟悉的朋友。你在他们身上看到哪些形式的自爱或对世界的爱?其中哪些表现的较多,哪些较少?你在自己身上看到怎样的爱?你的这些爱里,哪些较强,哪些较弱

在你的朋友身上,你看到怎样的对他人爱和对上帝之爱?你自己内心的光景如何与以自我为中心的爱相比较,你朋友的爱是较强还是较弱?那你呢?

思考题14 我们常视而不见自己的过错

我们无法感知潜藏在自身邪恶下面的贪欲,我们只感觉到其快乐但我们很少有意识地省察它们,因为这些快乐诱惑我们的思维,散乱我们的反省。因此,除非我们依据其他资料发现它们是邪恶的,否则我们就称善,并按照我们推理,自由自在投身其中。当我们如此行时,就使它们融入了我们自己。

只要我们将这些行为合理化为允许的,就扩大了我们主导爱、我们生命之爱的领地领地之内的构成就是我们的贪欲它们就像统治者的仆人和臣子一样,管理着组成王国的更外在活动。统治者性决定了仆人和臣子的性,也决定了整个王国性。如果统治者是魔鬼,那么他的仆人和臣处于疯狂的状态,广大民众呈现种种扭曲怪态号称“智者”实为疯子的仆人们,利用基于幻觉想象出来的构想和论证,使这些歪曲的东西看,并被接受为真

除了驱逐外在自我中诸恶,从而驱逐依附于邪恶的贪欲,还其他方法改变这等人的状态不这样贪欲就没有任何出,就像被围困的城或被遮盖住的溃疡一样,一直积压着。

《圣治》113

核心理念

如果我们开始审视自己的动机,很快就看到我们的行为模式,它堪称邪恶—自私、愤怒、指责他人导致分裂和冲突、专注于追求金钱或权力。我们甚至可能已经使其合理化,并使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思考题8)。我们很容易认为自己身上的这些东西很熟悉,但史威登堡在这里指出,我们往往对自己的过错视而不见直到这些问题以某种方式引起我们的注意,于是我们开始排斥自己的负面行为当我们这样做时,其他问题就会暴露出来。这时我们才知道,我们已经在爱的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

反思

史威登堡在很多地方(包括下一)都告诉我们,只有在主的帮助下,我们才能真正看到自己的恶。生活中这种帮助会什么形式显现呢?为什么你认为靠自己无法真正实现改变?

我们无法感觉到位于我们自身邪恶之下贪欲。我们经历到它们的快乐,但我们很少有意识地省察它们,因为这些快乐诱惑着我们的思维,散乱了我们的反省

思考题15 恐惧剥夺我们的自由和理性

没有人在恐惧的状态下得到改造的原因是,恐惧剥夺了我们的自由和理性,或者说剥夺了我们的 “自由“和 “理智“。爱打开心灵的内涵,但恐惧却关闭它们当它们被关闭时,我们很少进行实在的思考,时意识到的只有对我们的感或感觉的冲击。困扰我们心灵的所有恐惧都是这样的。

在《圣治》104节里已经解释过,我们的思维过程内在和外在。恐惧永远无法占据我们内在思维。这些思维过程总是自由,因为它们我们的生命之爱然而,恐惧可以占据我们的外在思维。当它占据时,就会关闭内在思维过程。一旦内在思维闭,我们就无法再自由和理性地行动,于是我们无法被改造。

《圣治》139:1-2

核心理念

史威登堡在这里描述的外在思维过程包括我们日常的、有意识的心灵活动:我们所有思想、感觉和经验的总和。内在的思过程则使我们与上帝。我们可能意识到这一点,但当结开通时,神性之爱和智慧就会时时刻刻,点点滴滴的影响着我们。

上帝的联全然的爱,在我们这个层面上没有恐惧或仇恨的容身之处。但是,我们有可能会沉浸在恐惧中例如当我们面临某种境遇,那里的目标或信仰似乎威胁我们命道路,即可能会切断我们与主的联结时,恐惧就可能发生。正如仇恨在我们和上帝之间筑起一道鸿沟一样 思考题 11),恐惧也是如此。

反思

哪些类型的冲突可能是基于恐惧的?你是否曾经因为自己的恐惧而与别人发生冲突或感受分裂?

你能想到某个时候别人的愤怒或无理行为可能真的是恐惧导致的吗?

“恐惧剥夺了我们的自由和理性”这句话是否让你对曾经体验过的类似情绪有了不同的思考?

思考题 16 与人和谐使内心祥和

在圣经中的许多经文中,主教导善和爱的行在马太福音中教导我们要与邻和好,就是这样的行动

所以,你在祭坛上献礼物的时候,若想起你的弟兄向你怀怨,就把礼物留在坛前,先去同弟兄和好,然后来献礼物。你同告你的对头还在去法庭的路上,就赶紧与他和息,恐怕他把你送给审判官,审判官交付官长,你就被下在监里了。我实在告诉你,若有一文钱没有还清,你断不能从那里出来。马太5:23-26

与兄弟姐妹和好,就是摈弃敌意、仇恨和报复。我们知道如此行就是摈弃这些邪恶,因为它们是罪。

《教义之生命篇》73

核心理念

如果思考一下生活中出现冲突和分歧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就会对这段经有新的认识。化解冲突并非仅仅是与邻舍和睦相处,也使我们自己内心有了祥和,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来到神面前。

史威登堡告诉我们,放下自爱的第一步是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现在我们已经到第二步:与他人和解。

反思

当前是否正在与某人发生或大或小冲突?

是否觉得和某人在根本层面上有分歧?你是否愿意考虑现在就去与他们和解?这使你有何感觉?

思考题 17 良心催促我们做正确的事

一些例子可能有助于说明什么是良。假设你拥有他人的财物,而对方并不知情。于是你可以从中获利,而不必担心法律制裁,或地位名誉的损失。如果你将这财物归还对方因为不是你的,那么你就是一个有良的人你在做良善之事,因为这是良善之举;你在做正确的事,因为这样做是

或者假设你得到一个政府职位,但你知道别人也想得到这个职位,而且他会比你更有利于国家利益。如果你为了国家利益而这个职位让对方,你就是一个有良的人。类似的原则也适用于许多其他情况。

《新耶路撒冷》136

核心理念

大多数人可能会把良描述为脑海里的那个 “小声音”,提示自己去做正确的事情。史威登堡说,良其实是神性之流入我们内在心一种方式,要我们为了祂的缘故去做正确的事情。遵循心的激励,我们就会使自己更靠近的心性状态这会影响我们所做的一切。

反思

在很多情况下,跟着良心走很容易。例如,你在街上捡到一个钱包,然后把它还给失主。但是,如果因为对方更有资格而放弃一份你真正想要的工作呢?这是一相当深刻的良心的实践—尤其是如果这个人是你不喜欢的。

在与他人发生冲突时,你是否听到过良心的 “小声音”?如果听到过,它告诉你该怎么做?你听进去了吗?无论你是否听了,结果如何?

思考题 18 要克服控制欲

然而艰难的战斗,是战胜我们那源于我爱对掌控之爱。如果我们克服了这一点,就不难克服其他有害的,因为它居于所有不良之爱的首位

《圣治》146

核心理念

爱掌控可以有很多形式。一种明显的形式是寻求权威的地位无论是在商业、政治、宗教,甚至关系中。但是,掌控也可以表现为一种信念,即我们是对的,我们的理念或做事的方式是最好的,任何不同理念的人都是被误导走在爱的道路意味着放下所有这些执着,对其他理念持开放态度。即使我们意见不一致,也要努力理解对方的出发点,能获得意想不到的回报。

反思

你对哪些问题有强烈的看法?为什么这些特殊的问题让你如此感受

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尝试一个练习。挑一个你热衷的问题或者最讨厌的东西或者总是让你生气的事然后花点时间去思考相反的观点。这样做下来你有甚麽?对于哪些与你观点相反行事不同的人有什么感觉?你能否使自己置身于他们的处境一段时间?是否可以做到,为什么?


思考题 19 仁爱者怀善行善

从根本上说,仁爱就是希望为他人着想。这种愿望存在于内在自我之中。当仁爱之人抵抗敌人、惩罚有罪的人或惩戒邪恶人时,显然是经由他们的外在之人来做的。因此在情况结束后,他们内在自我的仁爱状态。他们尽可能地达到有用,于是就会祝愿别人好,并以仁爱精神去利益他人

真正拥有仁爱的人,都对良善之事满怀热情。在他们的外在表现上,这热情可能看起来像愤怒和炽热的火焰。但只要对手回归理性,他这怒火就会熄灭,平静下来。而那些没有仁爱者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他们的热情是一种愤怒和仇恨,给他们的内在之人加热点火。

《真实的基督教》408

核心理念

想到心怀怒气时,你可能有过这样的问题:恼怒时的行为是否对他人有害呢?对偷窃、欺骗、甚至谋杀发怒是否有错?

根据史威登堡的观点,如果我们是良善之人,那么当看到别人受到伤害时,愤怒是正常的。不同的是,这不是一个长期的愤怒换句话说,我们不会把它挂在嘴边,不会总放在心里;我们也不会不断地指责试图报复这个人。当事情发生在我们身上时,我们会感到愤怒而一旦过去了,我们就会把它放下

反思

出于激发的愤怒,若发生在他人身上会是什么样子?由恐惧或仇恨等情绪激发的愤怒呢?你如何辨这两者的区别?你如何区分自己内心的这两者

思考题 20 爱既要行善又要止恶

爱我们的邻舍,不仅对邻、朋友、好人存善愿、对陌生人、敌人、恶人存善愿、善。但我们交往中践行仁爱的方式对前者与显然不同。我们在与邻和朋友的交往中践行仁爱,使他们直接受益。我们在与敌人和恶人的交往中践行仁爱则是通过我们的警告、纠正行、惩罚,从而努力改善他们,间接地使他们受益。

《真实的基督教》407

核心理念

对你喜欢的人充满爱心是很容易的:你对他们好,向他们表示你的关心,做一些小事来帮助他们或让他们感觉更好,等等。这样的行为同样适宜于(如果不是更的话)那些在个人层面上未能与你融洽相处的人。但对那些喜欢仇视他人的人,甚至是从事犯罪行为的人呢?

有时,行使的行为就要努力阻止他们走上不良道路。这可能包括不帮助那些以伤害或破坏为目标的人;不鼓励报复或仇恨的想法或行;以及也许不得不告发某个参与犯罪的人即使人是你关的人。有时候,为了避免与某人发生冲突而与他同流合污,对你们双方来说都不是最佳之道

反思

你是否曾经遇到过你所爱的人走向错误道路的情况,无论是犯罪活动、伤害周围的人,还是其他类型的破坏性行为?你是否参与其中?如果有,结果发生了什么?

作为一个社会,一般来说对于犯罪,应如何做出爱的应?

第四部分 拥抱圣爱

人是很难做到的但如果你做对了,感觉就会很好。

思考题 21 要爱人的内在良善

由于仁爱存在于人之在那里感受仁爱,然后扩展外在,在那里践行良善,那么,我们应该爱的就是在,爱他建立在基础上的外在。因此,我们要根据人们内心良善品性去爱他们。事实上,良善本身才是我们的邻

《真实的基督教》410:1

核心理念

对于那些困扰我们的人,或者那些似乎处处与我们作对的人,或者那些伤害我们或我们所关爱之人的人,充满爱心似乎是不可能做到的事。在这里,史威登堡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方法帮助我们达到这样的境界:虽然我们无法看透一个人的内在,但我们可以寻找他里面的好品,当我们遭受迷惑而即将被自己的负面情绪征服时,可以把注意力专注这些品性上

反思

选择一个一直与发生冲突或经常困扰你的人。你能说出这个人的一些好品吗?如果你试着努力去爱这些品,会什么结果处于沮丧之中时,你能坚持这样的爱吗?

思考题 22 以良善度人爱人

每个人都是我们的邻与人之间千差万别。既然我们要依据人们所具备的良善,把所有人作为邻舍来爱,显然,对邻舍的爱在层级上有上有下在程度上也有高有低

既然爱主高于一切,那么,我们邻舍的程度,就取决于他们对主的爱,也就是取决于邻舍自身拥有的,有多少属于主或来自主的东西这就他们拥有多少良善,因为所有善都来自主。

然而,由于这些程度差别存人的内在自我之中,很少被世人明白察觉,因此,我们只要以自己察觉善程度来爱我们的邻够了。

《真实的基督教》410:2-3

核心理念

首先提出了一个强有力的命题“每个人都是我们的邻无论他们看起来多么糟糕,无论你认为他们如何品质恶劣,并疑惑他们被救赎的可能被注销其实每个人都有你可以爱的东西。

然而,史威登堡让我们很快就脚踏实地:爱的程度是不同的。你不必用同样的方式去爱每个人。因为我们是人,我们自己所有的只是对现实的有限认知,所以我们倾向于根据这种认知去爱。

反思

想象一世界上最不可爱的人。也许是基于你认识的人,也许是一个虚构的人。那个人是什么样的?是否有一个具体的特征或行为模式是你无法忍受的?如果有,那是什么,为什么这个特征会如此困扰你?

你是否同意我们应该根据人爱上帝的程度来爱此人?如果不同意,你认为我们对他人的爱应该建立在什么基础上?

思考题 23 属灵之爱是爱人的良善

人常说:我爱这样的人,是因为这个人爱我,对我好”。但是,仅仅因为这个原因去爱人,并不是发自内在地去除非我们自己热爱做良善之事,并因此而爱他们所良善。如此行者专注的是仁爱,而前者专注的是友情,友情并不等于仁爱

当我们爱他人是出于仁爱时,我们就与他们行的良善联结起来,而不是他们个人,除非他们也一直在投身善事。这样,我们是属灵的,是在灵性上爱我们的邻然而,如果我们爱人只是出于友,我们就把自己与他们个人联结起来,包括属于他们的恶。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死后很难把自己和于邪恶的人分隔。而在前一种情况下,我们是能够的

爱通过信仰达成这种区分因为信仰是真理,当我们经由真理有了真正的仁爱时,就会仔细观察,看清我们应该爱什么当我们关爱他人、造福他人时,就会关注我们所做的益用品质。

《教义之信仰篇》21

核心理念

是在澄清对于爱邻另一个曲解:如果你爱一个人是因为他个人的缘故那么无论此人如何优秀,你并没有真正涉入史威登堡所讲的“仁爱”或“仁慈”。然而,如果我们爱一个人身上的良善,我们不仅是真正地爱他,而且灵性层面上与他联

反思

在上两个思考题中,我们要求你思考爱一个你不喜欢的人身上的优点。在本题的内容中,我们看到这的爱不仅仅是共鸣,还能让我们在灵性上与一个人联结。在灵性上与一个人联结会使你有怎样的感觉?如果你不喜欢某人的性格,与其联结你会有什么感觉?

思考题 24 良善者总是善解他人

哪里缺少之爱,那里就会有自爱,伴随着对任何不迎合自己人的仇恨。所以缺乏之爱的人,除了看到邻的恶之外,看不到其他任何东西。如果他们在人身上看到任何良善,要么不屑一顾,要么做出曲解

被仁爱主导的人行为方式完全不同。

这些差异成了两类人的区别,尤其当他们进入来生时。那些缺乏仁的人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仇恨。他们想要审视并实际地评判每个人,只找到他们的恶,心心念念一直要谴责、惩罚和折磨他人。

另一方面,那些被仁爱主导的人,甚至几乎看不人的恶,他们看的是别的种种良善和真实。当他们发现任何不良虚假事物时,会做出良善的解释。这是所有天使的特征—从获得的特征,主把一切坏事都导向良善。

《属天的奥秘》1079:2

核心理念

我们有从自己爱的角度看待他人的倾向:如果我们倾向于仇恨、愤怒或多疑,我们就会期望他人也是如此。抵制这种倾向的方法是关注他人的内在品,因为那里居住着他们善良。现在,我们看到了这个过程的下一步如果我们是良善之就会去发现别人的优点,而忽略不良的一面或者给予善意解释。如果我们能做到这一点,就能在任何事物中看到良善史威登堡告诉我们,天使就是这样看我们

反思

你知道有些人总能看到别人的优点吗?他们或许会被指责为过于乐观,甚至是天真样的人吗?上面的教导是否使你对如此观察人生有了不同的思考?

如果每个人都能以良善、真眼光和心态,观看并解释不良和虚假,这个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补充问题。你觉得天使们会把自己的车留在犯罪高发地区不上锁吗?

思考题 25 爱他人者不做恶事

爱邻如己,简单地说,就是与人交往时要诚实、公平,不对人怀恨在心或睚眦必报,不对人恶语相向或诽谤他人,不与他人的配偶通奸,不对人做任何诸如此类的事情。难道有人不知道人若做这事情就不是爱邻如己吗?然而,人如果因为这样做对邻舍作恶,又是对上帝犯罪,因而这样就会诚实、公平、热忱、忠地对待邻。既然主也是如此行的这样就会与主相互联结

与主有了相互联结,那么我们无论为邻舍做什么,都是出于主无论出于做什么,都是良善的。

《圣治》94

核心理念

在这里,我们进一步了解到什么是真正的爱他人。你是否注意到,这个清单上的一些内容,例如,不诽谤和不奸淫是直接取自十诫的?这给了我们一个提示:发现他人的优点当然属于我们要做的事,但诫命提供了具体的要求要我们遵守以避免冲突和伤害他人。

很显然地我们可以说,不做这些事想一想其中的含义上帝不恨人,不发怒,也不寻求报复。然而曾经多少次读到过上帝愤怒的形象?史威登堡不仅告诉我们,爱的源头不是这样的,他还给我们提供了与主联结方法

反思

相信上帝会发怒或寻求报复,这样的信仰是否曾经影响着的心灵作为?你认为这样的信仰有什么好处或坏处?说无论人做了什么,上帝都爱人,对于这样的理念你有何反应

思考题 26 抵制仇恨恐惧与体验神性之

任何人都能从思想上把握,从理智上看到,只要我们坚决不偷不骗,我们就爱诚实、正直正义;坚决不报复、不仇恨,我们就爱邻舍;坚决不通奸,我们就爱贞洁,等等。

然而,几乎没有人能从属天的、神高度理解,甚麽是诚实、正直、正义、爱我们的邻、贞洁,以及其他爱的愿望,直到它们的对立面被驱除。一旦这些对立面被驱除,我们就会涉身其中,于是能从内认识和看待它们。在这之前,有一层遮盖挡住了我们。它确实允许稍许天光照耀我们的爱,但只要这爱不能同等地它的配偶智慧,它就不接受光。

《圣爱与圣智》419

核心理念

一旦我们开始践行抵制仇恨和恐惧即使这感觉是有理的—我们就会开始越来越多地体验到神性之爱。而当我们体验到这神性之爱和喜悦时,即使情势困难,我们的行动也会更容易地依从这些情。不过,史威登告诫我们不要自满,因为这种心态很难持久,当我们回到的思维方式时,容易自欺欺人,以为自己还保持着那态。

反思

你觉得体验到之爱是什么感觉?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如果有,是怎样的情形使你获得这种体验?

大多数人都经历过好日子和坏日子—即能够体验到对他人的同情或爱的日子,以及远离样心态的日子。你是否也有这种经历?如果的话,你是如何打发坏日子的?

思考题27 爱主爱人能克服分裂

在基督教世界里,教义是区分教会的关键。教义的基础上,人们称自己为罗马天主教、路德教(或福音)、加尔文教(或改革)以及其他名称的教派。这些名称仅仅是出于教义如果我们把对主的爱和对邻舍的爱看作信仰的核心要义,就不会有这些教派。如果我们如此行那么这些区别就只是对信仰奥秘的不同领悟而已。真正的基督徒会把这问题留给个人及其良心去处理。他们会在心里说:”人只要活得像个基督徒—即按主的教导去活,他就是一个真正的基督徒。” 这样做将会使所有不同的教会合而为一,所有仅仅由于教义而生的分歧都将消失,甚至一个教派对另一教派的仇恨也会在瞬间消融,主的国度会降临世上

《属天的奥秘》1799:4

核心理念

宗教信仰是人们经常用来判断对方的一个标准。在史威登堡生活的时代和地域,最深的分歧是不同基督教派之间的分歧。在现代西方社会,我们仍然看到不同宗教之间人们的怀疑和不信任,也看到宗教徒和非宗教徒之间的裂。因此我们可能会问:史威登堡关于人类这个愿景能否实现—即人类团结起来,人人都把爱作为其信仰的核心要义。

反思

你是否曾经经历目睹过,两个或以上的人因教义及其细节的解释而发生冲突?联系之前对不同类型的爱的讨论,你经历的这些冲突中,双方爱的动机是什么?在你看来他们是否有能力,使双方的爱都得以成全

看来,一个不信宗教的人能对邻有爱的作为吗?即使他不信上帝,也会有对神性的爱吗?会或不会,为什么

第五部分 多样性之美

差异往往会成为滋生分歧的温床。但也可以换个方式看待它:也许我们与众不同之处能使我们更好地与他人和谐相处呢?

思考题 28  整体的完美有赖于内在的多样性

每一个完美的整体都各种元素构成凡没有各种元素成的整体就真的啥也不是。它没有形于是没有质。然而,当一个整体确实各种元素构成,而且这些元素每一个都以完美的形,与系列中的下一个元素联系在一起就像惺惺相惜的朋友这样的整体就有完美的质。那么,天是由各种元素以最完美的形态组合成的整体在所有形中,天的形是最完美的。

从每一个感动我们感官和心灵的美丽、魅力和愉悦的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到,这就是所有完美的基础。它们无一例外地从许多成分的和谐一致中产生流露出来,无论是同时并存的,还是先后有序;而不是源自缺乏多性的单一单元。所以我们说,多样性产生愉悦,并认识到愉悦取决于多样性的品质

《天堂与地狱》56

核心理念

每一个完美的整体都有其内在的多样性。如果所有成分都是一样的,那么整体的概念就失去了意义。请注意,这里并没有说天堂完美,因为每个人都一样;相反,天堂完美因为那里的众人,每一个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反思

看到世界上多样性的美吗?如果看见了请举出一些例子

我们人类也倾向于发现相同中的美,比如重复的图案和对称的形状。对于种类型的和上的多样性之可否做出比较

具有差异的人群与均质相似的人群有什么不同?想象一下,比较世上社群时,会有怎样不同的描述

思考题 29  对比善恶有助于提升心性

依照设计,万事都有始有终。这既是整体的模式,也是整体中细节的模式。这样的设计允许万物都有多样性,从而允许万物各。任何事物的品质,都会经由对比对立面而趋于完美,这些对立面与之的差别或多或少

黑暗让我们体会到光明是何等美好,寒冷让我们体会到温暖何等美好。同样地,大家肯定都认识到了,谬误让我们体会到真理是何等美好,邪恶让我们体会到良善何等美好。

《真实的基督教》763

核心理念

在前面的思考题9中,我们看到,有时候允许邪恶的发生,是为了让我们更清楚地看到和理解它是什么,有什么影响。作为爱与恨的混合物,我们的忧伤情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自己内心的爱。我们经历的忧郁日子使我们能更加珍惜美好时光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人性中”阴暗面”的一个益处使我们更欣赏他人身上看到良善品质,从而使我们的心性变得更像天使。

反思

想一想你生活中那些美好事物—那使你快乐并支撑你度过艰难时期的美好事物。什么样的黑暗能帮助你更好地欣赏光明?

现在,想想你自己内心需要改变的东西愤怒、恐惧或仇恨的根源,它的反面是什么?你内心是否也有反面事物深思与你内心黑暗相对的东西,能否使“光明”照亮自我?

思考题30  完美离不开差异

在天堂这个“最大的人”中,位于头部的天使,在一切善上优胜于他人。事实上,他们处于仁爱、和平、天真、智慧、聪明之中,由此也住在喜乐与幸福之中。这些特性流入我们的头部,属于部以及与头部对应的各

位于此“最大的人”即天堂胸部的天使,处于仁爱和信良善这些特性流入我们的胸膛,以及与相关的各。而那些位于“巨人”或天堂的腰部,以及生殖系统的天使,则处于婚姻之爱中。

位于脚部即最外侧天堂的天使,拥有的善称为“属灵自然之善”位于臂部和手部的天使,拥有源自真理的权能;位于眼睛部位的天使,善于领悟;位于耳朵部位的天使,善于关注和顺服;位于鼻子部位的天使,敏于察觉;位于唇舌部位的天使,因洞察与领悟而善于交谈

位于肾脏部位的天使,则擅长于真理的寻求、分辨与净化;位于肝脏、胰腺、脾脏等部位的天使,则优胜于善与真各样净化提纯,等等。上述各都流们的部位,它们相配合

天堂的这种输注,乃是流入各部位的功能和用途之中。由于这些用途源自灵性世界,就借着物质世界中的事物,而取了相应的形,并在其中彰显其实效。这就是对应的由来。

《天堂与地狱》96

核心理念

在上面这段话中,史威登堡描述了许多不同类型的人,他们如何融入这最大的人—也就是人形结构的天堂。如前面思考题28讲的那样,如果没有如此众多不同类型的人,天堂根本就不行—即能成为一个完美的整体。然而,并非所有这些人都有趣。例如,一个属于 “肾“的人,总是在探究别人的内心,希望分清坏,有时会让人很讨厌。但这些不同类型的人,内心有善良的一面,每人都尽自己的力量让这个世界变得更美好。

反思

你认为你会属于这个“最大的人”的哪个部分?为什么?

你和哪种类型的人容易相处?你和哪种类型的人不好相处?在那个“最大的人”的机体你觉得他们会处于什么位置?”

被造物的多样性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独一的性之内具有无限

思考题 31  世界的丰富多彩源自上帝的无限性

受造物的多样性源于这样一个事实,即在独一神人中存在着无限事物。于是,在那个从首先放射而出的灵界太阳中存在着无限事物,这些无限事物显现在受造宇宙中,就这样反映出它们的形象来。这就是为什么在任何地方都不可能有一事物与另一事物相同的原因。是在这物质世界的空间背景下,以及在灵性世界的空间表象中,我们目光所及见到的事物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既是体的特征,也是具体细节的特征。

《圣爱与圣智》155

核心理念

世界上有如此丰富的多样性:众多不同类型的动物、植物、矿物,以及可以通过组合不同成分来制造的东西。即便如此,一切存在之物仍然是上帝的一部分。事实上,正是上帝的无限性赋予我们如此众多的独特性。正如史威登堡在《圣爱智》155节后面所说的那样,”无限的事物在独一神人中是可区分一体”。所以,一切存在物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神性。

反思

当我们说到某些事物 “融为一体”的时候,往往会想象两样事物融合在一起,最终成为一样的东西。为什么一切事物核心都基本相同,但又如此不同?你对其中的原动力作何设想

如果一个群体成员之间有分歧,群人还能团结吗?意见不一致或公然冲突怎么办?

思考题 31 爱主信主使生命与祂联结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事实是没有任何一个社能够完全绝对地与另一个社相同而在一个社内,没有任何个人能够与别人完全相同。任何事物之内都有一个和谐统一的多样性。主将这多样性安排了秩序,从而使万事趋向一个共同的目标。通过我们对的爱和信心来实现这目标,其结果就是合。

《属天的奥秘》690

核心理念

在过去的几个思考题中,我们透过受造物中每个人和每件事的独特性,既看到其美丽,看到其重要性。这种多样性并偶然发生的,而是源自于性在各个方面的无限。并不是每一个从上帝而来的生命都会通过爱和信心而皈到祂那里,但那些如此行的生命却成为了神性样式的一部分。那一刻,无论我们看起来多么不同,都联结在一个整体中。

反思

你有过经由性之爱与他人联结的感觉吗?如果有,那感觉是什么样的?如果没有,你想象中会是什么样子?

想象一个所属的社群里与你相伴的可能是你的家人、工作中的同事者你的朋友。你在这个社中的角色是什么?你对社的和谐做出了什么独特的贡献?

在这段教导中,史威登堡说,主正在驱使万事朝向一个共同的目标。你认为这个目标是什么?